巨浪(校对)第3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1/578

  现在,第32舰队已经摆好架势,准备与第11舰队决战了。这是白佑彬一直在等待的机会。
  虽然双方的兵力旗鼓相当,战列舰的性能也相差不大,但是白佑彬相信,只要给他足够多的时间,他有很大的把握干掉第32舰队,让寄托着美国海军希望的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葬身大海!
  问题是,他能够获得足够多的时间吗?
第三十四章
以命相搏
  第11舰队与第32舰队的八艘巨无霸决战的时候,南面的战斗也打响了。
  英国战列巡洋舰突然转向之后,秦孝东就下令让舰队转向到一百五十度,当时他就想到与“海虎”号破交舰队包夹英国的战列巡洋舰。
  按照战前拟定的作战计划,首要任务是干掉英国海军的二艘战列巡洋舰,以确保帝国在印度洋上的航线不受到英国战舰的威胁,次要目的才是歼灭美国运输船队,阻止美军向澳洲增兵。按照这个战术计划,秦孝东完全有理由调整战术重点。
  收到白佑彬发来的电报之后,秦孝东就与魏明德取得了联系,让“海虎”号破交舰队做好了与英国战列巡洋舰决战的准备。
  当时,英国的战列巡洋舰编队中还有六艘其他战舰。
  依据“海龙”号雷达探测到的情况,应该是二艘轻巡洋舰与四艘驱逐舰。
  即便如此,只要“海龙”号与“海虎”号联手包夹,英国战列巡洋舰编队就没有多大的可能逃脱厄运。
  三点二十五分,“海虎”号破交舰队投入了战斗。
  当时,“海虎”号与打头的“声望”号的距离超过了二万八千米!
  毫无疑问,在这个距离上,“海虎”号的炮击对“声望”号没有任何威胁。更何况,当时双方的航行速度都在三十节之上,即便“海龙”级大型巡洋舰的火控系统相当先进(这也是“海龙”级建造价格极为高昂的主要原因之一),可是在如此远的距离上,谁也不能保证炮弹的准确率。
  只是,随着“海虎”号破交舰队投入战斗,局势必然发生变化。
  在面对两艘装备有三百毫米重炮的大型巡洋舰的时候,二艘英国战列巡洋舰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即便不考虑双方辅助战舰的战斗力差距,在一打一的情况下,两艘“海龙”级大型巡洋舰都足以干掉“声望”号与“虎”号战列巡洋舰。
  三点半,英国战列巡洋舰编队再次转向。
  当雷达探测到了敌舰队的新动向之后,秦孝东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毫无疑问,在面对包夹的情况之下,英国战列巡洋舰编队转向到一百三十五度的航向上,除了要阻止“海虎”号破交舰队去对付第二支运输船队之外,还想与“海龙”号破交舰队拉开距离,避免遭到夹击。
  只是,秦孝东不打算给敌人这个机会。
  在下令将航向调整到一百三十五度之后,秦孝东让魏明德尽快把交战距离缩短到二万五千米之内,然后重点炮击跑在最前面的“声望”号战列巡洋舰,迫使敌人降低航速,给“海龙”号争取到追上敌舰队的时间。
  其实,随着“海虎”号破交舰队靠近,就算魏明德不首先减速,英国战舰也会减速。
  战后,帝国海军从英国海军获得了一份这次海战的相关资料,其中就提到,在战斗打响之后,威利斯·李就明确提到,在第32舰队缠住帝国海军第11舰队的时候,英国太平洋舰队负责掩护运输船队撤离战场。
  即便没有获得相关的战术指挥记录,可是可以想像,在当时的情况下,二艘英国海军的战列巡洋舰必须要减速,这样才能提高命中率,才能打垮“海虎”号破交舰队,才能确保第二支运输船队的安全,同时为四艘“复仇”级战列舰赶到战场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以确保第三支运输船队的安全。
  从根本上讲,魏明德此时肯定不想减速。
  情况一目了然,如果“海虎”号破交舰队立即减速,就将单独面对两艘战列巡洋舰,即便三艘“鲨鱼”级能够干掉那六艘英国辅助战舰,“海虎”号也不是两艘战列巡洋舰的对手。对于防护性能并不见长的大型巡洋舰来说,只要敌人的运气够好,一枚十四英寸,或者十五英寸穿甲弹就能让“海虎”号葬身大海。
  只是,魏明德不得不减速。
  如果他不减速,“海龙”号破交舰队就无法追上英国的战列巡洋舰。到时候,即便“海虎”号杀入了第二支运输船队,也无法保证干掉那两艘英国主力舰,甚至有可能彻底绕乱战场上的局势。战后,魏明德必然会为此承担大部分的责任。
  三点四十分之前,“海虎”号破交舰队与英国战列巡洋舰编队不约而同的将航速降低到了十八节。
  正是如此,四点不到,这场海战第一个战果出来了。
  当时,“海虎”号瞄准了前面的那艘战列巡洋舰,而没有“照顾”后面那艘。同时,为了避免遭到敌人的集中炮击,魏明德让“长尾鲨”号大型巡洋舰跟在“海龙”号的后面,负责炮击第二艘战列巡洋舰,而“牛鲨”号与“猫鲨”号则机动到编队的前方,负责对付随时有可能杀出来的英国巡洋舰与驱逐舰。
  这一战术部署没有任何问题,最大的问题是,“长尾鲨”号不是战列巡洋舰的对手。
  三点四十七分,“长尾鲨”号就被一枚从二万一千米外打来的十四英寸穿甲弹击中。万幸的是,这枚打穿了所有装甲,进入了舰体内部的穿甲弹因为引信失灵而没有发生爆炸,“长尾鲨”号逃脱一劫。
  三分钟后,“长尾鲨”号挨了第二枚炮弹。
  这次的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穿甲弹不但打在了水平装甲最薄弱的舰首,还打穿了装甲,并且在舰体内爆炸。仅仅一枚十四英寸穿甲弹,就炸掉了“长尾鲨”号舰首水线以上部位。虽然“长尾鲨”号只有甲炮塔暂时失去了作战能力,而且没有沉没的危险,但是爆炸产生的大火使该舰完全暴露在了敌人的炮口之下。
  似乎害怕受到“牵连”,“海虎”号在此时加快了速度,与“长尾鲨”号拉开了距离。
  魏明德的这一决策在很大的程度上拯救了“海虎”号,可同时也葬送了“长尾鲨”号。
  当时“声望”号与“虎”号上的雷达远不如美国海军的先进,而且都没有配备火控雷达。为了不使自身的雷达失去作用,以便监视东面的美军运输船队,“海虎”号编队内的战舰没有释放干扰铂条。可即便如此,“声望”号与“虎”号的炮击命中率仍然低得出奇。从战后获得的资料来看,“长尾鲨”号在中弹之前,已经打中了“虎”号四次,只是其二百四十毫米穿甲弹没有能够对“虎”号构成严重损伤。
  随着“长尾鲨”号上燃起了大火,“声望”号立即调转了炮口。
  在接下来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内,“长尾鲨”号连续被至少六枚十四英寸与十五英寸穿甲弹击中。
  别说是防护薄弱的大型巡洋舰,就算是战列舰也承受不了这么多炮弹的轰击。
  三点五十八分,“长尾鲨”号的弹药库发生了爆炸,长达二百二十多米的舰体被炸成了三截。因为沉没的速度太快了,战舰上的官兵根本来不及逃生,所以改舰一千三百多名官兵中,只有十二人幸免于难!
  “长尾鲨”号的牺牲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
  在“声望”号转移火力的时候,“海虎”号抓住了这宝贵的机会。在四点过,“声望”号重新向“海虎”号开火之前,“海虎”号一共向“声望”号打出了二十四轮齐射,这几乎是该舰主炮最快的开火速度了。在打出的二百多枚穿甲弹中,一共有八枚命中了“声望”号,其中至少有五枚对“声望”号造成了严重损伤。
  当时,“声望”号舰首方向上的A炮塔已经被“海龙”号打成了哑巴。
  在命中的八枚穿甲弹中,有一枚打在了“声望”号舰尾右舷上。因为炮弹落下时的着角太大,结果穿甲弹不但没有穿透其主装甲带,反而直接滑进了海里,随后在距离海面大概十米处爆炸。
  整是这枚穿甲弹,最终让“声望”号失去了生还的机会。
  炮弹的爆炸点应该在“声望”号右侧螺旋桨附近,距离肯定不会太远。虽然三百毫米重型穿甲弹的装药量只有几公斤而已,但是海水的密度是空气的千倍以上,而且几乎无法压缩,其传递爆轰波的能力也是空气的千倍以上。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波直接震脱了“声望”号右侧传动轴的固定支架,同时还震坏了中间靠右侧的螺旋桨,导致“声望”号失去了二分之一的推进系统,还导致“声望”号开始向右偏转。
  如此一来,“声望”号要想保持航向,其最大航速就无法超过二十节!
  对于以速度为主要性能的战列巡洋舰来说,损失速度就等于损失了生存的权利。即便当时双方的交战速度只有十八节,可是随着“海龙”号破交舰队追上来,“声望”号在无法加速的情况下,结局只有死路一条!
  对魏明德来说,“长尾鲨”号的沉没让他完全无法接受。
  “海龙”号大型巡洋舰上,秦孝东也目睹了“长尾鲨”号在大爆炸中沉没的整个过程。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最先战沉的竟然是帝国海军的战舰!
第三十五章
优势劣势
  “长尾鲨”号战沉,即在白佑彬的预料之中,也在白佑彬的预料之外。
  在安排“海龙”号与“海虎”号破交舰队去截击英国战列巡洋舰的时候,白佑彬就意识到,两支破交舰队不见得能够密切配合。当时,他想过将两支破交舰队全部部署在第11舰队的南面,只是无法保证美国运输船队会向南规避,同时也无法保证英国的战列巡洋舰不会协助第32舰队作战,所以白佑彬只能将两支破交舰队分散部署。
  毫无疑问,两支破交舰队如果无法密切配合,就将单独与敌人决战。
  在这种情况之下,不管是“海龙”号,还是“海虎”号破交舰队,就算能够打百英国战列巡洋舰编队,也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也就是说,白佑彬早就做好了承受损失的心理准备。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最终是“海虎”号破交舰队首先与英国战列巡洋舰编队决战。
  按照他的计划,只要“海龙”号反应迅速,就能挡住英国战列巡洋舰编队,由实力相对强大的“海龙”号破交舰队承担最艰难的作战任务。实际上,“海龙”号破交舰队的反应速度也很迅速,只是敌人的反应也不慢。
  如果英国战列巡洋舰编队晚二十分钟加速前出,就必然与“海龙”号破交舰队决战。
  二十分钟,最终让“海虎”号破交舰队承担了最艰难的战斗任务。
  毫无疑问,在远距离炮战中,“鲨鱼”级大型巡洋舰绝对不是战列巡洋舰的对手,没有任何胜算可言。
  只是,此时此刻,白佑彬还不能为“长尾鲨”号上阵亡的帝国海军将士默哀。
  第11舰队与第32舰队的战斗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状态。
  四点过十分之前,双方的战斗已经分出了高下。
  在远距离炮战中,“衣阿华”级战列舰肯定不是“省”级战列舰的对手。其实,就算在近距离炮战中,“衣阿华”级战列舰也占不到便宜,最多只能与“省”级打成平手。
  从三点二十五分到现在,第11舰队一直占据着优势。
  表现最为神勇的还是“辽省”号战列舰。当时,“辽省”号战列舰上的官兵主要来自战沉的“思宗”号战列舰,其老兵比例是第11舰队四艘战列舰中最高的,特别是在炮手方面,几乎全是老兵。而“辽省”号使用的弹道计算机与以往的战列舰没有多大的区别,炮手能够很快进入状态。
  在四十五分钟的炮战中,得到了望员确认的战果就达到了七个。
  毫无疑问,“新泽西”号的运气实在是不好,在威利斯·李的编排中,其交战对手就是“辽省”号。
  在七个得到了确认的命中记录中,有五枚穿甲弹打在了“新泽西”号的上层建筑上,二枚打中了其水平甲板,另外一枚打在了主装甲带上。其中,对“新泽西”号破坏最严重的分别是击中了B炮塔顶部,舰桥顶部的火力指挥中心与二号烟囱左侧的副炮炮塔的三枚穿甲弹。
  到此,“新泽西”号不但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主炮火力,还损失了主要的指挥手段。
  也许,最为遗憾的是没有能够在舰体上开几个窟窿。毕竟,交战距离太远,炮弹落下时的弹道角度非常大,很难直接命中舰体。而且“衣阿华”级战列舰的主装甲带厚度超过了三百毫米,且是倾斜设置的,大角度落下的穿甲弹没有任何可能击穿其主装甲带,甚至难以击穿关键部位处的水平装甲。
  “北直隶”号与“南直隶”号的表现也足够优秀。
  当时,“北直隶”号至少打中了“密苏里”号五枚穿甲弹,且其中一枚打掉了“密苏里”号的C炮塔,另外一枚摧毁了“密苏里”号的副舰桥。
  “南直隶”号则打中了“威斯康星”号四枚穿甲弹。除了一枚穿甲弹在“威斯康星”号二号烟囱上来了个对穿之外,另外三枚都落在了“威斯康星”号的后甲板上,并且在其舰体上炸出了三个大窟窿。遗憾的是,“衣阿华”级的舰体非常坚固,而且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综合生存能力,这三枚穿甲弹没有能够让其转向机构出现损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1/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