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3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0/578

  当时,卫延年与白佑彬都倾向于在年后才向第四舰队派遣快速战列舰,如此一来,就可以将修复之后的那四艘快速战列舰派遣过去,而不用从现在的太平洋舰队里抽调兵力。只是,陈锦宽更倾向于直接从太平洋战场上抽调一支舰队过去,而这么做的理由也很简单:争取在“狮”级战列舰建成服役之前,与德国、意大利海军联手发动一次战略进攻,达到消耗英国海军兵力的目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三人都在商讨相关的事情。
  显然,刚刚服役的四艘“省”级战列舰都得留在太平洋。首先是这四艘战列舰的训练工作还未结束,没有形成完备的战斗力,无法满足远征作战的要求。其次是这四艘战列舰采用了大量的新式设备,而且其排水量超过了直布罗陀港内最大船坞的承载能力,在大西洋上难以得到良好的维护。最后就是这四艘战列舰是留着对付美国海军的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的,也就必须留下来。
  如此一来,就只能抽调第31舰队,或者第32舰队。
  从个人感情上,白佑彬更倾向于抽调第32舰队。毕竟,蓝凌波需要更多的锻炼机会,而他留在太平洋战场上,既要受到白佑彬的压制,还要受到郑恩博的限制,很难有出头之日,更难以获得足够的成长机会。
  可是,从大局上考虑,白佑彬又知道应该派第31舰队过去。毕竟,大西洋上的战斗直接关系到了太平洋上的战略平衡,如果蓝凌波在大西洋上搞砸了,最终还得有人去给他擦屁股,而这对蓝凌波的个人发展也没有任何好处。
  可以说,当时选的不是舰队,而是舰队指挥官。
  郑恩博已经在实战中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证明了其作为舰队指挥官的优良素质。只是,现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战斗非常吃紧,在哈尔西的威胁下,几乎没有人能够顶替郑恩博。如此一来,就不能派郑恩博去第四舰队。
  白佑彬也不可能去第四舰队,他还要留在第一舰队,而且很有可能成为第一舰队司令官。
  蓝凌波就不用考虑了,至少陈锦宽从来没有想过让蓝凌波率领舰队到北大西洋上去挑战英国皇家海军。
  十二月七日,陈锦宽做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
  提拔前第11舰队作战参谋杨定方为第11舰队指挥官,蓝凌波调回海军总参谋部,由杨定方率领第11舰队奔赴大西洋,听从第四舰队司令官钟长生中将的指挥。
  表面上,陈锦宽把四艘快速战列舰交给了刚刚提拔起来的杨定方准将,实际上,却是让钟长生负责指挥。显然,这是陈锦宽大胆用人的直接体现。从客观的角度讲,杨定方确实有足够的能力担任舰队指挥官,其之前就是战列舰的舰长,随后由在舰队内兼任作战参谋,随同白佑彬打过几次漂亮的海战,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与蓝凌波相比,杨定方的实战经验更为丰富,而他缺少的就是一些“人气”。让他与钟长生配合,正好弥补了这一缺点。毕竟,当时钟长生是帝国三大舰队司令官之一,即便只是海军中将,其能力与地位都不比江洪波差多少。
  对元帅的这一安排,卫延年与白佑彬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在卫延年看来,钟长生能够在大西洋上玩转第四舰队,就有能力指挥第43舰队(到达大西洋之后,第11舰队的番号自动变为第43舰队)。另外,钟长生与意大利、德国海军将领有着密切的联系,由其组织战略进攻,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白佑彬看来,杨定方也是他的部下,如果杨定方能够得到机会,不但能够成为帝国海军新的舰队指挥官,对提高白佑彬在海军中的地位也大有帮助。另外,杨定方也确实应该获得这样的机会,作为一名从战列舰舰长的位置上走出来的海军将领,他迟早都会成为舰队指挥官!
  随后,卫延年按照陈锦宽的意思,对海军的编制做了调整。
  新服役的四艘“省”级战列舰组编为新的第11舰队,由白佑彬直接指挥,其参谋班子也是前第12舰队的那批军官。
  按照卫延年的说法,如果白佑彬能够率领第11舰队在太平洋上再立战功,陈锦宽元帅就会保举他为第一舰队司令官,从而让江洪波专心负责战区事务。也就是说,这是白佑彬成为真正的舰队司令官所要接受的最后一次考验。
  在白佑彬的要求下,第11舰队再次设立了“首席参谋”的职务。
  显然,这个首席参谋不会是别人,正是被调回来的蓝凌波。也正是如此,在白佑彬升任第一舰队司令官之后,蓝凌波才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第一舰队参谋长。
  只是,白佑彬不知道这是帮了蓝凌波,还是害了蓝凌波。
  对绝大部分海军军官来说,能够成为舰队参谋长,已经算得上是了不起的成就了。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只要白佑彬成为了第一舰队的司令官,那么在十年,最多十五年之后,他将有非常大的可能成为帝国海军元帅。按照帝国海军数百年来的历史,只要白佑彬成为了帝国海军元帅,那么他在舰队时的搭档就将成为帝国海军总参谋长。这就如同卫延年当初也是陈锦宽在担任舰队司令官时的参谋长一样。也就是说,只要白佑彬成为了舰队司令官,蓝凌波出任舰队参谋长,两人的前程就绑在了一起。
  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只要蓝凌波成为了第一舰队参谋长,就再也不可能成为舰队司令官。在帝国海军最近一百年的历史中,除了祖寿清等几个能力极为出众,而且遇到了合适机会的将领之外,没有一个舰队参谋长登上过舰队司令官的位置。
  这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必然结果。
  舰队司令官与舰队参谋长的职能不同,能力也就不同。绝大部分时候,舰队司令官需要果断的决策能力,而舰队参谋长则必须更加谨慎保守。显然,这也正是舰队参谋长无法成为舰队司令官的主要原因。
  当然,祖寿清这种“另类”不算。
  十一日,海军司令部就完成了相关的人事调动。此时,蓝凌波刚刚回到那霸,接到电报之后,他就留在了那霸,没有返回舟山。
  白佑彬原本计划十二日离开舟山,可是这一天发生的事情,让他留了下来。
  在产房外苦等了三个小时之后,随着婴儿的啼哭声,白佑彬停下了焦急的步伐,朝着刚刚出来的护士长看了过去。
  “白将军,恭喜你了,是个胖小子。”
  “儿子?”
  “对,是儿子!”
  顿时,白佑彬感到天旋地转。直到这个时候,他还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成为了父亲,而且有了一个儿子。
  “怎么样,名字想好了吗?”
  听到严国荣的话,白佑彬才猛然反应过来,他还没有想好儿子的名字呢。
  十五分钟后,产科护士抱着刚刚清洗干净的婴儿从产房里走了出来。七斤八两,确实是个胖小子。
  等护士将新生婴儿送去婴儿房之后,白佑彬冲进了产房。
  “紫瑶,你可立大功了,给我们白家添了一个儿子!”
  “就知道要儿子,难道是女儿,你就不要了吗?”
  “这……”白佑彬挠了挠头皮,“当然,当然不是。其实,你也知道,我更想要个女儿,毕竟女儿更听话。”
  两口子刚聊了几句,护士就把白佑彬轰了出去。
  当天下午,在夏紫瑶转到产科病房之后,白佑彬就与李明博去了舟山城,在民政部门为孩子注册。而注册的名字叫“敬祖”。至于这个名字的意义,也许只有白佑彬才知道。
  为了解决白佑彬的后顾之忧,严国荣专门吩咐海军总医院,抽调二个护士二十四小时照顾夏紫瑶。同时,白佑彬也让李明博暂时留在舟山,帮他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再搭乘船只去那霸。
  十三日,与妻子告别之后,白佑彬搭上“松江府”号战列舰离开了舟山。
  连续好几天,白佑彬都没有回过神来。
  之前,他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父亲。自从离开永兴岛,进入海军学院之后,白佑彬的生活就被各种学习与训练包围着。随后参军服役,又被各种各样的事务纠缠着。就算结婚,白佑彬都没有想过会当上父亲,当时他的主要精力仍然放在了战场上与舰队里面,而不是家庭上。另外,结婚之后,白佑彬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舰队,或者海外基地,呆在家里的时间加起来也不到一个月。不说别的,他与夏紫瑶根本就没有过上“二人生活”。这也不能怪他,毕竟战争时期,军人必须以国家为重。
  可以说,成为人父,对白佑彬心理状态的影响非常大。
  现在,他要考虑的不再是军队里的那些事情,还有自己家里的事情。
  舰队到达那霸之后,白佑彬还有点昏昏悠悠的感觉。
第十九章
实战练兵
  得知白佑彬喜得贵子之后,肖定邦等一批参谋自然少不了替白佑彬庆贺一番。
  席间,白佑彬注意到,蓝凌波的心情并不是很好。这完全可以理解,毕竟蓝凌波被解除第11舰队指挥官职务,再次回到了白佑彬手下,担任首席参谋,虽然军衔没有降低,但是军职却降了一大截。
  饭后,一众人回到了“松江府”号战列舰上。
  比起以往的旗舰,排水量达到了四万八千五百吨的“松江府”号不但长了几十米,而且舰内的空间也大了许多,官兵的居住条件比“皇帝”级与“皇帝”级乙型战列舰改善了许多。以往,舰队参谋军官只能住四人舱,甚至八人舱,现在高级军官住的都是二人舱,普通军官住的则是四人舱。
  同样的,司令官住舱的面积增加了近百分之五十。
  另外,在司令官住舱旁边,还专门设置了一间副官住舱。虽然副官住舱是四人舱,但是一般情况下,只有舰队司令官与参谋长才有副官。
  与“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相比,“省”级战列舰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快速战列舰。
  从一开始,工程师就按照四万五千吨的标准排水量进行设计的。随后,随着七十二年型四百毫米舰炮研制成功,其远程打击能力比“皇帝”级与“皇帝”级乙型采用的六十七年型四百毫米舰炮提高了很多,加上美军也将在“衣阿华”级战列舰上采用MK7型十六英寸舰炮,所以工程师全面加强了“省”级战列舰的水平防护能力,其水平装甲的最大厚度达到了惊人的二百八十毫米!而“衣阿华”级战列舰在经过了防护强化之后,其最厚处的水平装甲也仅仅只有二百五十毫米。
  可以说,在设计的时候就加强水平防护,江南造船厂的工程师确实非常有远见。
  除了更加坚固的防御之外,“省”级战列舰的最高设计速度达到了三十二点五节,在进行三分之一载油试航的时候,其速度甚至接近了三十四节。另外。七十二年型四百毫米舰炮采用了五十五倍径的身管,除了使发射普通高爆弹的最大射程超过了四万米之外,还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重型穿甲弹的威力。
  据海军之前的测试,七十二年型四百毫米舰炮在使用重型穿甲弹的时候,“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避弹区缩小到了二万一千五百米到二万四千五百米,仅仅只有三千米的“安全区间”。而在六十七年型四百毫米发射的重型穿甲弹面前,“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安全区间”达到了六千五百米。
  相对而言,“省”级最大的遗憾还是其主炮数量过少。
  在标准排水量比“皇帝”级乙型增加了一万吨的情况下,“省”级仍然采用了三座三联装炮塔的主炮火力布置方式。也就是说,仍然只有九门主炮。
  也正是如此,“省”级在设计的时候就遭到了很多人的非议。
  按照海军的传统观念,在增加一万吨排水量的情况下,只要适当降低一些速度要求,完全能够增加一座三联装炮塔,使其主炮数量增加到十二门。而在实际海战中,拥有十二门主炮,航速只有三十节的战列舰肯定比只拥有九门主炮,航速能够达到三十二点五节的战列舰更加有用。
  只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
  随着四百毫米与十六英寸口径舰炮威力的大幅度提升,特别是在使用重型穿甲弹时的远程打击能力大幅度提高之后,战列舰的装甲防护必须得到加强,“皇帝”级与“皇帝”级乙型的防护能力已经难以应付新的威胁了。正是如此,在增加的一万吨排水量中,除了一少部分用于动力系统之外,其他的几乎都用来加强了防护。
  战列舰不是战列巡洋舰,也不是大型巡洋舰,没有防护,就称不上战列舰。
  也正是如此,“省”级与“衣阿华”级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相对于“省”级而言,“衣阿华”级的防护更加脆弱,甚至有很多美国海军将领将其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战列巡洋舰”,而不是称其为“快速战列舰”。
  如果为“省”级加装一座炮塔,那么其防护必然会大打折扣。
  到时候,“省”级战列舰恐怕会被帝国海军将领称为“世界上火力最凶猛的战列巡洋舰”了。
  当然,就白佑彬的了解,“省”级的火力问题已经受到了高度重视。
  当时,“省”级每门主炮的备弹量只有二百四十枚,比“皇帝”级的三百枚少了百分之二十。另外七十二年型四百毫米舰炮身管的寿命也比六十七年型四百毫米舰炮降低了百分之四十。可以说,这两点严重的限制了“省”级战列舰的火力。
  为此,在建造“省”级的同时,帝国海军就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适当增大排水量,降低最高航速,保持原有防护能力的情况下,为其增添第四座三联装主炮炮塔,使其火力密度提高三分之一。
  当然,这种新式战列舰最快也只能在一年之后服役。
  对白佑彬来说,能够获得帝国海军最新锐的四艘快速战列舰,他已经感到非常的心满意足了。可以说,“省”级不但速度更快,防护更好,火力也更强。另外,其司令舰桥设计得更加低矮,司令塔的装甲厚度也远远超过了“皇帝”级乙型战列舰。这一点,对提高舰队司令部的生存能力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回到舰队之后,白佑彬原本打算去找蓝凌波聊一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0/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