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3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4/578

  只是,白佑彬并不这么想。
  随即,庞晋元亲自送来了第11舰队发来的电报。
  蓝凌波也收到了第13舰队发出的消息,询问第11舰队是否要脱离战斗,返回登陆场。如果此时出现在中途岛北面海域的是美军第51舰队,就算第13舰队能够拖延一些时间,也绝不是第51舰队的对手。要想保住登陆场,保护登陆舰队,第11舰队必须立即返回。
  那么,出现在中途岛北面的是第51舰队吗?
  仅仅片刻迟疑之后,白佑彬就做出了决断。“让第11舰队继续待命,不要返回中途岛。另外,电令‘海狮’号破交舰队,尽快查明敌舰队身份。给余辉宏发电报,暂时取消明天的登陆行动,登陆舰队由第13舰队掩护,向西南方向撤退。”
  “长官……”
  “快去发电报。”
  庞晋元暗自叹了口气,转身朝通信中心走去。
  显然,白佑彬没有改变他对战局的判断。此时出现在中途岛海域的不是美军第51舰队,而是之前在莱桑岛附近与第12舰队遭遇的那支护航舰队。美军大型巡洋舰的速度在三十节以上,只要以最快的速度航行,此时就能到达中途岛东北海域。
  显然,斯普鲁恩斯无法判断第11舰队的去向,才会派遣护航舰队去中途岛,争取逼迫第11舰队显身。这样一来,斯普鲁恩斯才有足够的把握干掉第12舰队。按照这一情况,第11舰队绝不能返回中途岛,而是应该留下来与第12舰队并肩作战。
  十一点半,美军第52舰队将航向调整到了三百三十度,继续逼近第12舰队。
  白佑彬也不打算继续与敌人周旋了,下令舰队继续保持三百度的航向向西航行了大概十五分钟,将与第52舰队的距离缩短到了十五海里的时候,他才命令舰队转向到三百三十度,与美军舰队保持相同的航向。
  十一点五十分,双方的距离缩短到了二万五千米。
  五分钟后,递进侦察的“北海”号向美军舰队上空打出了十多枚照明弹。随即,“光宗”号上九门四百毫米舰炮发出了怒吼,同时拉开了第12舰队与美军第52舰队的战斗序幕。
  仅仅三分钟之后,出现在西北方向上的一艘美军轻巡洋舰也向第12-1主力编队上空打出了照明弹,为其四艘快速战列舰指明了目标。随即,二万五千米外的四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向第12-1主力编队的四艘战列舰进行了齐射。
  这一情况证实了庞晋元的分析,在进行干扰的时候,美军的雷达也无法使用!
  对双方的战列舰来说,在照明弹的帮助下,能够瞄准二万五千米外的敌舰,却难以命中敌舰,毕竟一枚照明弹的持续工作时间不到半分钟,而且照度并不大,只能让炮手看到敌舰的轮廓。
  最关键的是,二万五千米的距离,对双方来说都太远了一点。
  十二点刚过,在双方的战列舰各打出了数轮齐射,都没有收获任何战果的时候,白佑彬下令第12-3巡洋舰编队去干掉美军的那艘轻巡洋舰。几乎同时,金凯德也做出了同样的决策。
  显然,双方的指挥官都不愿意暴露在对手的照明弹之下。
  此时,战场上的局面显得有点混乱。
  双方都出动了巡洋舰,而且都希望能够尽快干掉对手的巡洋舰。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虽然战列舰上的副炮也能发射照明弹,而且照明效果不比巡洋舰主炮发射的照明弹差。但是六英寸与一百五十毫米照明弹的有效射程不到一万五千米,因此战列舰上的副炮很难把照明弹打到对方战列舰编队的上空。
  现在,谁的巡洋舰先完蛋,谁就失去了主动权。
  到十二点半的时候,白佑彬已经将两支巡洋舰编队投入了战斗。
  金凯德也毫不示弱,第52舰队里的八艘巡洋舰也先后投入了战斗。
  表面上,双方的兵力旗鼓相当,可实际上,第12舰队占了绝对优势。
  当时,第一舰队里的八艘“省会”级轻巡洋舰全部编在第12舰队,而美军第52舰队的八艘轻巡洋舰都是“克利夫兰”级。
  “克利夫兰”级是美国海军在参战前设计,参战后大量服役的一种超过了条约限制的轻巡洋舰,其标准排水量达到了一万一千七百吨。显然,其战斗力远在条约型轻巡洋舰之上。只是比起标准排水量达到了一万三千五百吨的“省会”级来说,“克利夫兰”级仍然差了不少,主炮少了三门,速度低了三节,防护性能也差了许多。
  可以说,这场巡洋舰之间的战斗,是帝国海军与美国海军突破条约限制,建造的第一种“超条约型轻巡洋舰”之间的对决。
  因为多次指挥“省会”级巡洋舰作战,所以白佑彬对其非常有信心。
  现在,他只需要耐心等待。随着第52舰队的巡洋舰落败,金凯德将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战局也将变得对第12舰队有利。
第十章
战术优势
  巡洋舰之间的战斗打得异常惨烈。
  与战列舰之间的决战不同,巡洋舰的防护都非常薄弱,甚至难以抵挡自身主炮发射的穿甲弹。在此情况下,决定巡洋舰综合防护性能的不是其装甲的厚度,而是其机动性,即速度,以及灵敏度。
  没有任何巡洋舰的舰长会与对手进行战列决战,那不是巡洋舰拿手的战术。
  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巡洋舰除了捉对厮杀之外,主要就是通过高速机动来避开敌人的炮弹,同时利用射速相对较高的主炮打击对手。虽然巡洋舰的炮击命中率非常低,有的时候甚至达不到百分之五,但是轻巡洋舰都至少有十二到十八门主炮,且主炮的射速能达到一分钟六枚以上。在此情况下,密集的弹雨填补了单发命中率较低的缺陷。另外,任何一艘轻巡洋舰都难以抵抗一百五十毫米或者六英寸穿甲弹的打击。
  混战持续到了凌晨一点半左右。
  直到此时,白佑彬仍然没有下令转向逼近第52舰队的主力舰,也没有下令拉开交战距离。
  随着美军巡洋舰逐渐落于下风,优势正在倒向第12舰队。
  可以说,金凯德遇到的麻烦比白佑彬大得多。
  在所有巡洋舰都撤出战斗之后,美军已经无法用照明弹为战列舰指引目标了。相反,第12舰队的巡洋舰却能呆在距离美军战列舰一万五千米之外,向其发射照明弹,引导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开火。
  在这种情况之下,金凯德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主动拉开交战距离,迫使第12舰队的巡洋舰近一步靠近,然后集中火力干掉第12舰队的巡洋舰,再与第12舰队的战列舰交手。只是,这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而且第12舰队的巡洋舰不见得会逼近第52舰队的战列舰。因此,这只能使战斗拖下去,从而难以重创第12舰队。
  二是主动缩短交战距离,由战列舰上的副炮对付第12舰队的巡洋舰,并且发射照明弹。
  按照白佑彬的判断,如果斯普鲁恩斯的意图是集中第51舰队与第52舰队消灭第12舰队,那么首先出现的第52舰队必须尽一切可能重创第12舰队,至少使第12舰队失去逃出战场的能力。这样一来,在第51舰队进入战场的时候,才有可能全歼第12舰队。因此,金凯德必须尽快缩短交战距离,而不是浪费宝贵的时间。
  如此一来,金凯德将没有选择的余地。
  第52舰队在转向逼近第12舰队的时候,其炮击参数必然有所改变。而此时为其提供照明的巡洋舰已经被第12舰队的巡洋舰赶出了战场,第52舰队的战列舰就只能利用第12-1主力编队的战列舰在开火时发出的炮口闪光来瞄准目标。
  毫无疑问,转向之后,第52舰队的炮击准确率将直线下降。
  相反,第12舰队则能保持速度与航向,并且继续由巡洋舰提供照明“服务”。而第52舰队要想用战列舰上的副炮发射照明弹,就必须将交战距离缩短到一万五千米以内。即便第52舰队将航线偏移三十度,以保证所有战列舰上的九门主炮都能瞄准目标,也需要至少十五分钟才能重新对第12舰队构成威胁。
  十五分钟,足够第12舰队的四艘战列舰创造“奇迹”了。
  另外,依照帝国海军情报局提供的“线报”,第二批“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加强了水平防护,其避弹区的近界扩大到了一万九千五百米。因此,在进入一万五千米的交战距离之前,只要“皇帝”级乙型战列舰能够打中对手,就能够重创对手!
  这就是白佑彬一直在等待的机会。
  当然,这算不上是战役策划上的机会,而是战术上的机会,是由帝国海军战舰的性能优势,特别是巡洋舰的优势,以及战列舰主炮威力的优势带来的战术机会。
  作为一名优秀的舰队指挥官,除了具有出色的战局判断能力,以及果断的决策能力之外,还必须掌握战术指挥能力,以及把握战术机会的能力。
  耐心的等待,换来的肯定是巨大的收获。
  只是,这次等待的时间却有点漫长。
  凌晨一点四十分,美军残存的五艘轻巡洋舰撤出了战斗。白佑彬立即换回了遭到重创的三艘轻巡洋舰,并且让四艘战斗力完备的轻巡洋舰重新组编成第12-2巡洋舰编队,最后一艘轻巡洋舰则继续向美军战列舰发射照明弹。
  一时之间,战局变得对第12舰队极为有利。
  几乎平均每轮齐射都能打中对方一到两枚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当然,这只能起到提振士气的作用,毕竟在二万五千米的距离上,四百毫米穿甲弹几乎不可能打穿“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水平装甲。
  相反,美军的炮击却完全失去了准头。
  战斗打到现在,“光宗”号竟然没有挨一枚炮弹。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中,只有位于第三位的“思宗”号被对方打中过一次,而且损伤微乎其微,根本不影响战斗力。
  战斗一直打到凌晨三点左右,第52舰队仍然没有转向。
  依照了望员的报告,战斗打到此时,一号目标舰挨了至少五枚穿甲弹,二号目标舰挨了四枚,三号目标舰挨了六枚,四号目标舰挨了四枚。虽然四艘敌舰上都没有燃起大火,而且其主炮火力都没有减弱,但是在挨了这么多炮弹之后,第52舰队的美军官兵士气肯定受到了影响,而且四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上暴露在外的设施肯定受到了破坏。
  战斗照此情况持续下去,对金凯德没有任何好处可言。
  那么,金凯德为什么还不下令转向?
  难道,第52舰队的任务仅仅只是缠住第12舰队,为第51舰队争取到机会?
  那么,斯普鲁恩斯所要的机会到底是什么呢?
  想到这,白佑彬有点疑惑了。
  直到现在,第52舰队没有靠近的打算,第51舰队没有出现在战场上。白佑彬不得不怀疑,斯普鲁恩斯有可能率领第51舰队去了中途岛,其真正的目的是袭击登陆场,干掉登陆舰队与第13舰队。
  也就在这个时候,庞晋元送来了一封电报。
  这是第13舰队发来的电报,“海狮”号破交舰队在递近侦察的时候,与美军舰队交火,随后全速逃逸。美军舰队则全速追击,“海龙”号等几艘大型巡洋舰上的雷达测出美军四艘大型战舰的追击速度超过了三十节!
  到此,白佑彬才长长的舒了口气。
  毫无疑问,出现在中途岛附近的就是美军的护航舰队。因为,美国海军的快速战列舰中,除了即将服役的“衣阿华”级的速度超过了三十节之外,“北卡罗来纳”级与“南达科他”级的速度都无法达到三十节!
  第51舰队没有去中途岛,就肯定在北面某个地方。
  金凯德不想缩短交战距离,是害怕第12舰队的炮火。毕竟,金凯德不是笨蛋,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缩短交战距离,只能让第52舰队承受巨大的损失。如此一来,金凯德肯定把希望寄托在了斯普鲁恩斯的身上。只要第51舰队投入战斗,第12舰队必然首先转向,设法摆脱两支美军舰队的夹击。此时,第52舰队再选择转向就能获得战术上的优势。
  想到这,白佑彬冷笑了起来。
  金凯德确实是一个守成有余,进取不足的将领。在没有重创第12舰队的情况下,就算斯普鲁恩斯准时出现在了战场上,也难以保证全歼第12舰队。相反,战斗很有可能因此拖延下去。即便白佑彬没有提前调回第11舰队,而是在与第52舰队遭遇之后才让第11舰队从中途岛赶过来。那么,在天亮前后,第11舰队就能到达战场。换句话说,只要第12舰队拖到天亮前后,斯普鲁恩斯就失去了各个歼灭对手的机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4/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