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3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0/578


第四十七章
一波三折
  白佑彬并不知道美军第51特混舰队两位指挥官的严重分歧。
  当时,白佑彬只知道哈尔西是美国海军中比较有名的将领,而其出名的方式与祖寿清、坎宁安比较类似,那就是脾气特别大,很难跟人相处。对斯普鲁恩斯的情况,白佑彬却完全不了解。在收到海军总参谋部发来的电报前,他甚至不知道顶替金凯德出任第52舰队司令官的少将叫什么名字!
  如果白佑彬知道哈尔西与斯普鲁恩斯之间的矛盾,他肯定会让第11-2主力编队,甚至直接率领第11-1主力编队去歼灭第53舰队,借此与第51特混舰队决战,最后集中兵力干掉第51特混舰队。
  战场上没有如果,没有哪个指挥官能够做出如此准确的判断。
  别说白佑彬,斯普鲁恩斯与哈尔西照样没能准确判断出第一舰队的真实意图。
  零点过十分,与第51特混舰队的距离缩短到大概二十五公里的时候,第11-2主力编队也转到了三百三十度航向上。随即,编队里的四艘“皇帝”级战列舰拉开了第一舰队与第51特混舰队决战的序幕。
  此时,美军第53舰队已经向南航行了大概十海里。
  按照后来获得的情报,战斗开始的时候,第51特混舰队五艘快速战列舰的排列顺序为:“南达科他”号、“马萨诸塞”号、“印第安纳”号、“北卡罗来纳”号与“华盛顿”号。因为进入时第11-1主力编队与第51特混舰队的航线垂直距离为二十三公里,第11-2主力编队的“太宗”号与“华盛顿”号之间的距离为二十四公里,后面的“太祖”号、“仁宗”号与“宣宗”号与“华盛顿”号的距离更远,所以战斗开始的时候,四艘“皇帝”级战列舰全部瞄准了“华盛顿”号。
  零点十七分,“华盛顿”号与“北卡罗来纳”号向“太宗”号开火。
  毫无疑问,在如此高的航速,如此远的交战距离上,双方的炮击都不会有什么收获。即便四艘“皇帝”级战列舰上的官兵身经百战,除了在“萨兰加尼海战”中对付速度较慢,且毫无察觉的日本联合舰队时曾经创造过以二十四节的速度航行时,在二万四千米外打中敌舰的纪录之外,也从来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取得过战果。
  此时,第11-1主力编队正在加速追赶第51特混舰队。
  收到第11-2主力编队与敌人展开炮战的消息后,白佑彬没有多说什么,可心里却非常疑惑。
  之前,他判断美军向利用大角度转弯甩开第11-1主力编队,首先与第11-2主力编队决战,争取尽快打垮第11-2主力编队,然后再通过转向,或者减速等方法与第11-1主力编队决战。如果美军战列舰能够超常发挥,甚至能够在击败第11-2主力编队之后抢占到有利位置,最终通过重创第11-1主力编队的方式获得胜利。
  可是,眼前的情况明显不是这么回事!
  第11-2主力编队转向,并且向美军开火之后,第51特混舰队不但没有继续向右转向,以缩短交战距离,还没有减速!
  难道哈尔西不了解炮战?
  显然不可能,在成为将军之前,哈尔西从军校毕业之后就在“堪萨斯”号战列舰上服役,虽然随后到驱逐舰上担任主要军官,并且出任美国驻德国大使馆海军武官,但是在其晋升为将军之前,一直在“怀俄明”号战列舰上担任副舰长。也就是说,哈尔西有着丰富的服役经验,对战列舰的战术应该非常了解。
  那么,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在如此高的航速,如此远的距离上,炮战等于浪费炮弹?
  更重要的是,哈尔西绝不是那种遭遇强敌会选择主动退缩的将领。
  如同祖寿清一样,哈尔西是那种“遇强愈强”的将领,在面对强敌时,他肯定会主动寻求决战的机会,而不会逃避。
  如此一来,第51特混舰队应该继续向右转向,让第11-1主力编队需要绕过更长的航线才能到达第51特混舰队的左侧。在缩短与第11-2主力编队的交战距离的同时,第51特混舰队还应该主动减速,让处于编队前方的三艘快速战列舰能够投入战斗。如此一来,在五打四的情况下,第51特混舰队至少能够将五艘快速战列舰上四十五门十六英寸主炮的威力发挥出来,让第11-2主力编队里的四艘“皇帝”级战列舰尝到苦头。
  似乎不相信蓝凌波的报告,白佑彬让金必辉再次询问了雷达操作军官。
  雷达探测到的结果与第11-2主力编队的报告一样,美军第51特混舰队不但没有转向,也没有减速,仍然以二十七节的速度,向着三百三十度方向前进。
  白佑彬也不再犹豫,立即让于右任重新设置航线,争取尽快绕到美军第51特混舰队的左侧,也就是西面,与第11-2主力编队夹击第51特混舰队。
  当时,白佑彬没有让第11-1主力编队冲到第11-2主力编队与第51特混舰队之间。
  一是第11-2主力编队与第51特混舰队的距离已经缩短到了二十五公里以内,如果第11-1主力编队插进去,要么与第11-2主力编队太近,遮挡住了第11-2主力编队内四艘战列舰的射界,要么距离第51特混舰队太近,导致敌人的炮火转移到第11-1主力编队内的四艘战列舰上,从而承受不必要的损失。
  二是白佑彬必须防止敌舰队逃出战场。
  在美军第53舰队被第11-3主力编队“吓跑”的时候,白佑彬就意识到,美军在伏击计划彻底失败之后,很有可能选择主动撤退,而不是与第一舰队决战。
  经过数日的追逐,美军指挥官稍微有点头脑都应该知道,第一舰队没有遭到重创。
  在第53舰队无法参加战斗的情况下,第51特混舰队肯定不是第一舰队的对手,在此情况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选择撤退。
  即便哈尔西不想撤退,尼米兹都会命令哈尔西撤退。
  当然,白佑彬仍然无法肯定这一猜测,毕竟当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第51特混舰队正在撤出战场。
  如此一来,白佑彬必须尽量确保合围第51特混舰队,阻止其逃跑。
  零点三十五分,第11-2主力编队基本上追上了第51特混舰队。
  交战顺序立即发生变化,按照“从后排位”的方法,“太宗”号瞄准了二号目标舰,最后面的“宣宗”号则瞄准了五号目标舰。
  同时,美军第51特混舰队内的五艘战列舰也都投入了战斗。
  可以说,当时处境最艰难的肯定是“太宗”号,因为它要面对一号目标舰与二号目标舰的反击。
  零点三十七分,在打出了第二轮齐射之后,第11-2主力编队进入战术机动阶段。
  四艘“皇帝”级战列舰在尽量保持队列的情况下,开始做小范围转向与调速,以增大敌人的瞄准难度,同时尽量避免被敌人击中。
  三分钟后,第51特混舰队内的五艘战列舰也进入了战术机动阶段。
  双方的炮战越打越激烈,可是在速度没有明显降低,交战距离仍然保持在二万三千米到二万四千米之间的情况下,炮击的效果仍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此时,第11-1主力编队已经绕到了第51特混舰队的西南面。
  零点四十五分,第11-1主力编队的航向专到了三百八十度,航速提高到了二十八点五节。
  据第11-1主力编队的航海日志,此时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的主机输出功率达到了最大输出功率的百分之一百零五。四艘战列舰拼了命的,不计后果的在追赶第51特混舰队。
  只是,双方的距离不但没有缩短,还在这个时候扩大到了三十七公里!
  战斗打到这事,白佑彬也有点恼火了。
  照此拖下去,结果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毕竟,谁也不敢肯定运气会倒向哪一边。如果敌人首先抓住了运气,让“太宗”号遭到重创,甚至一炮轰中了“太宗”号的司令舰桥,即便蓝凌波命大死不了,第11-2主力编队也将陷入混乱之中。到时候,只要敌人的驱逐舰杀上来,第11-2主力编队的损失就不会小到哪里去。
  更要命的是,在此情况下,第51特混舰队有很大的把握逃走。
  难道,哈尔西就是想利用运气打垮第11-2主力编队,然后趁机逃脱?
  即便白佑彬有多么不肯相信哈尔西是那种把希望寄托在运气上的将领,可他也不得不对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防备。
  只是,第51特混舰队的动作更快。
  零点四十八分,雷达探测到第51特混舰队再次向右转向。
  很快,第11-2主力编队发来了确切消息,敌舰队的航向转到了四十五度。为了能够尽快打垮敌舰队,第11-2主力编队的航向也转到了四十五度!
  收到这一消息的时候,白佑彬脸上的神色更加紧张了。
  经过这次转向之后,双方的交战距离将缩短到二万米之内!
  难道,哈尔西真的下定决心要先干掉第11-2主力编队,然后再与第11-1主力编队决战?
  白佑彬的这一猜测很快就得到了证实。
  零点五十分,在转向还没有完成的时候,第51特混舰队就开始减速了。第11-2主力编队也“不甘示弱”的降低了航速。
  随着交战距离缩短,航速降低,双方的战斗立即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第四十八章
无果之战
  “英宗”号司令舰桥内,所有参谋的目光都落到了白佑彬的身上。
  “十八节!”毕长胜走了过来,“雷达已经证实了第11-2主力编队的报告,敌舰队的速度降低到了十八节。”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手指头还在海图桌上不停的敲打着,发出了有规律的节拍声。
  “哈尔西肯定想首先干掉第11-2主力编队。”于右任长吸了口气,又说道,“趁敌人减速的机会,我们迅速插上去,就能与第11-2主力编队一同对付敌舰队。如果拖下去,恐怕第11-2主力编队坚持不了多久。”
  白佑彬看了于右任一眼,微微摇了摇头。
  追上去的问题不大,可是哈尔西难道不知道还有四艘战列舰跟在屁股后面吗?
  以现在的情况,只要第11-1主力编队杀上去,能够在四十五分钟之后追上第11-2主力编队,并且投入战斗。可到时候,就没有办法阻止第51特混舰队向西北转向。谁能保证,哈尔西正在设法迫使第11-1主力编队从东南方向进入战场,从而获得逃跑的机会呢?
  想到这,白佑彬又微微摇了摇头。
  此时,所有参谋军官的神色都变得异常紧张,都在急切的等待着白佑彬做出决策。
  “继续保持现在的航向。”指头在海图桌上发出的敲击声嘎然而止,扫了众人一眼后,白佑彬很平静的说道,“询问杨定方,看看能否将速度再提高一些。另外,告诉蓝凌波,尽量不要缩短交战距离,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灵活战术,争取首先打掉敌人的一到两艘战列舰,拖住敌人的逃跑速度。”
  “逃跑?”于右任立即皱起了眉头。
  “去传达命令吧。”白佑彬没多做解释。
  北面,战斗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零点五十八分,“太宗”号就挨了第一枚十六英寸穿甲弹。只是“太宗”号非常幸运,这枚穿甲弹帖着航海舰桥的顶部飞了过去,砸坏了上面的主光学测距仪,并且打断了连接到搜索雷达上的电缆,导致搜索雷达无法使用。当然,影响并不大,夜间炮战中,光学测距仪基本上是摆设,另外在进入交战距离之后,战舰主要依靠的不是搜索雷达,而是安装在后桅杆上的火控雷达。
  凌晨一点,“太宗”号就对二号目标舰还以颜色。
  据了望员记录的情况,“太宗”号在第二十三轮齐射的时候,肯定打中了二号目标舰一枚穿甲弹,爆炸闪光非常明显,而且照亮了二号目标舰的身影,让了望员能够准确判断出那是一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0/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