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578

  连续九轮齐射,距离从一万九千米缩短到了一万七千米,竟然没有打中一次,甚至连近失弹都没有几枚。
  反观对手,第二轮就打出了跨射,即便在连续三轮齐射中没有建树,可是从第五轮开始,就让“北卡罗来纳”号尝到了苦头,并且在连续两轮齐射中都有命中。显然,如果不算前面四轮,对手的炮击命中率超过了百分之十!
  当时,金凯德甚至想到了撤退。
  即便那两枚穿甲弹没能打穿“北卡罗来纳”号的装甲,可是情况已经非常危险了。特别是第二枚穿甲弹,如果位置再往上偏一点,就将打在主装甲带的上部,也就是防御相对薄弱的部位,然后进入舰体。虽然五层防护隔舱可以避免后方的弹药库受到威胁,但是汹涌而入的海水必然会让“北卡罗来纳”号损失速度,从而失去撤出战斗的机会。
  另外,敌人的炮击准确性远远超过了“北卡罗来纳”号。
  照这个方式打下去,“北卡罗来纳”号迟早会被打中要害部位,到时候不是损失战斗力,就是损失速度,最终都会被对手干掉。
  金凯德不想死在这里,更不想让美国海军现今仅有的两艘战列舰葬送在自己的手上。
  撤退是唯一的选择,也是唯一的办法。再说了,戈姆利只要求他尽全力对付第31舰队,而没有让他与第31舰队死拼。以当时的情况,不管是戈姆利,还是尼米兹,都不可能让金凯德用美国海军最后的一点筹码去做赌博。
  趁没有受到严重损伤,趁速度还能达到二十七节撤出战斗,是保存实力的最好选择。
  也就在这个时候,“北卡罗来纳”号在第十轮齐射中,终于打中了“东海”号。
  当然,这次命中多多少少都是运气占主要成分。
  打出的九枚穿甲弹中,除了命中“东海”号的那一枚之外,另外八枚都落到了“东海”号的右侧,而且最近的距离“东海”号也超过了五百米。也就是说,另外八枚穿甲弹连近失都算不上。
  这肯定不是跨射,能够打中“东海”号,绝对是运气。
  当然,在战场上,不管是不是运气,打中敌人才是最为关键的。
  当了望员报告,命中点在距离敌舰舰首大概一百二十米处的水线上方时,金凯德第一次露出了笑容,同时也看到了一丝希望。
  那正是战列舰最关键的部位,后方就是轮机舱!
  显然,“东海”号就算进行了大规模改进,装甲得到了加强,其主装甲带的厚度也不可能大幅度提高,更不可能像“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一样,在主装甲带后方设置五道隔舱,以保护战舰的关键部位。
  只是,金凯德忽略了一点。
  “南海”级战列舰是帝国海军在上次世界大战末期建造的性能最强大的战列舰,其主装甲带的最大厚度达到了三百八十毫米。虽然没有像“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那样,采用斜置的主装甲带,其等效防护厚度甚至不如“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仅仅只有三百零五毫米厚的主装甲带,但是这个厚度仍然超过了十六英寸穿甲弹的穿甲能力。
  事实也确实如此,那枚打中“东海”号主装甲带的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被挡在了舰体外,而其仅仅只有十八公斤的装药量最多只能将命中点的那块装甲震松,而不可能对舰体构成太大的损坏。
  紧接着出现的情况就让金凯德彻底傻眼了。
  “北卡罗来纳”号上的了望员还没有判断出“东海”号是否受伤减速,甚至没能判断出“东海”号的左舷中弹部位是否进水,呼啸而来的炮弹就砸中了“北卡罗来纳”号的A炮塔。
  要命的是,这枚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非常准确的打中了炮塔的顶部,而不是正面!
  可以说,炮塔顶部是“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比较完善的装甲防护体系中最为脆弱,也最为致命的地方。
  与厚达十六英寸的炮塔正面装甲相比,不到七英寸(应该是一百七十五毫米)厚的炮塔顶部装甲多多少少都显得有点单薄。虽然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无法打窜三层总共接近二百五十毫米厚的水平装甲,但是肯定能够打穿只有一百七十五毫米厚的炮塔顶部装甲!
  可以说,这个设计缺陷差点要了“北卡罗来纳”号的小命。
  按照帝国海军的设计思想,炮塔顶部装甲的厚度绝不能小于水平装甲的总厚度,一般情况下,应该比水平装甲的总厚度高出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毕竟炮塔是敌人的首要打击目标之一,而且主炮炮塔的顶部面积也不小。更关键的是,主炮炮塔是战列舰的主要武备力量,如果被摧毁,轻则损失战斗力,重则弹药库被引爆导致战舰战沉。
  实际上,美国海军也有类似的标准。
  只是,在建造过程中,“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在设计只有一百四十毫米厚的水平装甲外又加了几层装甲,并且在舰体的关键部位安装了强化装甲。如此一来,战舰不但排水量超标,而且水线以上部位的重量也严重超标。为了不严重破坏战舰的稳定性,工程师只能放弃强化炮塔顶部装甲的想法,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厚度。
  当时,“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正要达出第十一轮齐射。
  也就是说,炮弹已经装进了炮膛,发射药也已经装进了药室,炮塔内没有危险易爆物品。
  正是如此,“北卡罗来纳”号才逃过了劫难。
  如果命中时间提前半分钟,或者延迟半分钟,在“北卡罗来纳”号打出了第十一轮齐射,正在将弹药库内的炮弹与发射药提升到炮塔内的时候命中,结果肯定会截然不同。到时候,轻则整座炮塔被炸飞,重则导致弹药库爆炸。
  另外,“北卡罗来纳”号的弹药库设计结构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其双重防火门的设置阻挡住了穿甲弹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以及汹涌而来的高温气体,没有让弹药库受到威胁。如果换成一艘老式战舰,结果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当然,这枚穿甲弹也足够摧毁“北卡罗来纳”号的A炮塔,使其丧失三分之一的火力。
  只是对于命中率本来就不高的“北卡罗来纳”号来说,这次的损失足以称得上是“雪上加霜”。
  在只剩下六门主炮的情况下,“北卡罗来纳”号的命中率将降低三分之一。
  灾难才刚刚开始。
  就在“北卡罗来纳”号上的损管人员与军医赶到A炮塔附近舱室,准备抢修受损的炮塔,抢救受伤官兵的时候,跟在后面的“华盛顿”号战列舰上突然冒起了一团巨大的火球,爆炸声在十多秒后就传了过来。
  很快,“华盛顿”号发来报告,其右舷四号副炮炮塔被摧毁,囤积在炮塔内的弹药殉爆。
  金凯德还没有缓过气来,“华盛顿”号发来了第二份报告,右舷距离舰尾大概四分之一舰长处被穿甲弹命中,除了五号副炮炮塔被摧毁之外,附近四个隔舱进水,舰体上也留下了一个直径约莫五米的大洞。
  显然,这枚穿甲弹打穿了“华盛顿”号的主装甲带。
  准确的说,是打在了主装甲带上方较薄弱的位置上,并且在进入舰体之后就发生了爆炸。
  情况不会好到哪里去,即便“华盛顿”号的轮机舱没有受到影响,也会因为海水大量涌入而使其航速降低到二十五节左右。
  四个隔舱中,至少有两个是空舱,另外两个油舱。
  两座空舱足以容纳一千吨左右的海水。如此一来,“华盛顿”号肯定会出现轻微左倾,并且影响到主炮的使用。为了能够继续作战,舰长肯定会下令向左侧的两座空舱注水,以保持横向平衡。
  增加两千吨的排水量,加上舰体受损后增加的航行阻力,战舰的速度必然降低!
  随后,了望员发来报告。“东海”号并没有减速,其左舷中弹部位并没有出现严重损伤,开始那枚穿甲弹没能打穿“东海”号的主装甲带。
  到此,金凯德对胜利几乎不抱希望了。
  很明显,第31舰队在远战中占有绝对优势,继续打下去,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肯定会在敌人之前完蛋。
  问题是,现在能够轻易的撤退吗?
  交战距离已经缩短到了一万七千米之内,而且对方三个驱逐舰编队的二十艘驱逐舰就在附近,如果不顾后果的撤退,结果肯定是被敌人的驱逐舰追上,在规避鱼雷攻击的时候遭到敌人战列舰的打击。
  要撤,也要先让敌人的战列舰尝到苦头,不然肯定撤不了。
  要让敌人的战列舰尝到苦头,就必须缩短交战距离,提高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的主炮命中率!
第三十九章
抢先出手
  “南海”号第八轮齐射的准确炮击再次让“东海”号司令舰桥内的官兵兴奋了起来。
  当时,“华盛顿”号上冒起的火球连司令舰桥内的官兵都看到了。另外,了望员因为过于激动,首先报告是一号目标舰,也就是“北卡罗来纳”号中弹,在第二次报告时才修正了错误,从而让舰队参谋军官白高兴了一场。
  可是无论如何,“南海”号的第三个战果都是最为关键的。
  准确的说,应该是“南海”号的第四个战果。因为两枚穿甲弹几乎同时命中,而且弹着点的间隔距离不到十米,所以了望员只看到了打中其右舷四号副炮炮塔的那枚穿甲弹,爆炸产生的火光与浓烟遮挡住了第四枚穿甲弹的命中点。
  打到这个时候,白佑彬几乎将胜利收入了囊中。
  继续打下去,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没有任何优势,只要保持一万七千米左右的交战距离,两艘“南海”级战列舰就能让美军最新式的快速战列舰品尝到足够的苦头,亲身体验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的威力。
  即便WNP01舰队选择撤退,第31舰队也将成为这场战斗的胜利者。
  到时候,不管是否追击WNP01舰队,白佑彬都稳操胜券。因为他的任务是阻止WNP01舰队进入所罗门海,避免对瓜岛登陆场构成威胁,掩护陆战队攻打瓜岛。所以只要将WNP01舰队赶回努美阿或者布里斯班,第31舰队就完成了任务。
  现在,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都受了伤,回去之后肯定要花一到三个月的时间修理,在此期间无法出动。如此一来,在未来一到三个月之内,美军将面临没有战列舰可用的尴尬处境,帝国海军则能将战略优势保持到四艘“皇帝”级战列舰修复,以及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服役之后。
  可以说,只要重创了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第31舰队就完成了最重要的“战略任务”。如果能够阻止其继续北上,第31舰队就完成了“战役任务”。当然,要想完成“战术任务”,第31舰队还要再接再厉,干掉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也就在白佑彬稳抄胜券的时候,情况突然发生了转变。
  “你说什么,WNP01舰队的航向是多少度?”
  “长官,美军舰队新航向为二十度。”
  于右任微微皱了下眉头,朝白佑彬看了过去。
  “现在距离多少?”白佑彬的目光落到了海图上。
  “一万六千米左右。”
  微微点了点头后,白佑彬说道:“继续保持现在的航向与速度,距离缩短到一万二千米的时候再告诉我。”
  “一万二千米?”于右任立即露出了更加惊讶的神色。
  “对,照我的吩咐做。”
  没再多问,于右任就向上面航海舰桥内的“东海”号战列舰的航海长下达了继续保持航向与航速的命令。
  随即,了望员再次发来报告,美军的两艘战列舰开始加速。
  这一情况立即得到了雷达的证实,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的航速已经超过了二十节,而且还在继续加速。
  收到这一消息后,白佑彬仍然没有让舰队加速转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