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7/578

  了望员发现那艘在滔天巨浪中若隐若现的船只时,已经来不及阻止其发出电报了。
  随后,“汉江”号等三艘巡洋舰以追快的速度追了上去,很快就确认那是一艘伪装成在阿根廷注册的“快乐之星”号散装货轮的英国袭击舰。与“乌鸦”号一样,速度只有二十多节的英国袭击舰没能逃过巡洋舰的追击,而且在南大西洋的风暴中,该舰三百多名英国海军官兵(其中大部分为临时征召的海员)无一幸免。
  收到这一消息的时候,第62舰队仍然在风浪中向东前进。
  白佑彬也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他觉得自己被运气捉弄了。即便没有抓住袭击舰上的英国海军官兵审问个究竟,他也能猜测出,那艘英国袭击舰肯定是出了故障,甚至有可能是被风暴刮到这边来的,结果凑巧碰上了第62舰队。
  不说别的,负责追踪英国远征舰队的帝国袭击舰绝不会到南纬五十度附近海域活动。
  袭击舰不是正规的军舰,抗风浪能力远不如军舰。第62舰队的三艘主力舰在暴风雨中都航行得这么艰难,袭击舰根本不可能在如此恶劣的海域活动,甚至有可能被风浪掀翻。即便不在风暴中沉没,因为西风带的风暴往往持续几个月,特别是冬季,几乎不会停止,所以一般舰船进入西风带之后,将很难迅速离开。
  风帆时代,西风带海域又被称为“魔鬼海域”。
  事实也确实如此,发现第62舰队的“马格利特”号袭击舰是在导航设备出了故障之后误入西风带,并且误打误撞的碰上了第62舰队。
  整个下午,白佑彬都趴在海图桌上,不停的思考着。
  似乎感受到了指挥官的紧张情绪,于右任不但主动担当起了舰队的指挥工作,还没有让肖定邦等人去打扰白佑彬。
  对白佑彬来说,此时的情况已经比较明显了。
  一切从坏的角度考虑,那艘英国袭击舰在被发现之前,肯定“跟踪”了第62舰队一段时间,并且基本上掌握了第62舰队的确切航向。另外,在其被击沉之前,已经发出了电报。从“果敢”号的电台截获的长波通信来看,英国袭击舰至少发出了三封电报。
  当然,白佑彬并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在如此恶劣的海况下,不但不可能启动雷达,还要将雷达天线固定好,避免被疯狂刮坏。如果为了避免被敌人发现,而导致雷达在风暴中损坏,那就完全得不偿失了。另外,按照海军的雷达操作守则,在没有进入交战海域之前,舰队不能随意使用雷达。这也主要是当时的雷达性能差,故障率高导致的。
  了望员也没有责任,毕竟在高纬度地区,即便是白天,光线都极为昏暗,而且风浪太大,严重影响到了了望员的视线。更重要的是,在如此情况下,了望员还能坚守在岗位上,并且发现了敌人的袭击舰,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了。
  要怪,就只能怪运气不好。
  问题是,现在舰队的行踪已经暴露了,下一步该怎么办?
  准确的说,当英国远征舰队指挥官知道了第62舰队的行踪之后,他会采取什么样的举措,会不会改变前往福克兰群岛的计划?
  这是最重要,也最让白佑彬头痛的问题。
  在确定英国远征舰队没有打算进入印度洋,准备从马弘伦海峡,或者合恩角南面进入太平洋之后,白佑彬不但猜出了英国远征舰队指挥官的意图,还想到了英国远征舰队次行的战略目的。
  随后,在于右任与肖定邦的帮助下,白佑彬肯定了一点。即英国远征舰队进入太平洋之前,必须进行一次燃料补给。如果其过早的进入了风暴海域,甚至得以最短的航线前往福克兰群岛,等待运送燃料的补给船。
  为了便于思考,白佑彬还让于右任按照英国远征舰队的实际情况,也就是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的巡航能力,在海图上画出了一条英国远征舰队在与“大洋幽灵”号袭击舰遭遇之后,立即改道前往福克兰群岛的最友航线。
  当然,这条“航线”绝不仅仅只是海图上的一条线。
  结合“反击”号炮击鲸湾港的时间,返航时的速度,“纳尔逊”级战列舰的实际巡航速度等数据,在按照与“反击”号在福克兰群岛会合,就可以大致计算出英国远征舰队在转向之后的平均巡航速度,然后再在航线上标出具体时间,英国远征舰队的具体位置。因为不清楚北面海域的情况,所以这些数据不会太精确,只能用来参考。
  通过这条“航线”,白佑彬就能实时掌握英国远征舰队的情况。
  此时,英国远征舰队应该在阿根廷海盆东北海域,距离福克兰群岛还有大概八百海里,需要三天半到四天的航行时间。另外,英国远征舰队距离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大概有一千一百海里,距离里奥格兰海丘大概有六百海里。
  第62舰队距离福克兰群岛还有一千五百海里,舰队的速度勉强能够达到十八节。也就是说,至少还需要三天半才能到达福克兰群岛。
  这与白佑彬之前计算的结果一样,只有“全速前进”,才有可能及时到达福克兰群岛。
  现在的问题是,第62舰队的行踪已经暴露了,英国远征舰队指挥官肯定掌握了这一情况,他还会不会去福克兰群岛补充燃料呢?
  如果会,那一切都好办。
  如果不会,英国远征舰队指挥官肯定会派一两艘辅助战舰去福克兰群岛,如果发现第62舰队到达了福克兰群岛,远征舰队就立即改变航向,赶在第62舰队返回之前进入印度洋。或者在北面某处海域等着第62舰队离开福克兰群岛海域,然后再南下进入太平洋。
  也就是说,第62舰队去福克兰群岛不会有任何收获。
  问题是,要到哪里才会有收获?
  当时,白佑彬唯一能够肯定的是,不管英国远征舰队向东,还是向西,都要在四天后补充一次燃料,而且补充燃料的时间很有可能不少于一天。原因很简单,英国海军没有几艘专业的综合补给舰,而且那几艘补给舰都在北大西洋上活动,没有伴随远征舰队南下。用普通油船为战舰补充燃料不但费事,还费时。
  也就是说,白佑彬没有丧失所有机会。
  海上补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得选择相对较安全的海域,因为除了帝国海军的快速战斗支援舰,大部分补给舰与油船的速度都不快,如果与敌人的舰队遭遇,结果将非常悲惨。其次还得选择一块风浪相对较弱的海域,不然补给工作将变得非常危险,甚至无法完成补给作业。最后,还得将补给海域选择在舰队剩余燃料所能到达的海域,不然战舰燃料烧光了,就只能就地等待,风险太大。
  想到这,白佑彬拿起了圆规,在海图上做出了一个圆圈。
  圆圈的中点就在英国远征舰队现在的位置上,半径则是于右任描绘的那条航线的剩余部分。当然,考虑到北面海域的海况要好得多,所以这个圆圈上半圈的半径要大一些,下半圈的半径则要小一些。
  也就是说,圆圈内的海域是英国远征舰队在燃料用尽之前能够到达的海域。
  当然,这也只是大致推测。
  “于右任,我们还有多少燃料?”
  “燃料?”于右任走了过来,“还有一半左右,足够我们返回开普敦了。”
  “一半?”白佑彬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也就是说,在现在的海况下,我们大概还能航行三千五百海里?”
  “应该能够航行四千海里,如果天气好点,跑上四千海里肯定没问题。”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为我们补给燃料的那几艘补给舰是不是还在开普敦?”
  “有关在吧。”于右任有点不明白,白佑彬问这些做什么,难道准备打“退堂鼓”了?
  似乎想到了什么,白佑彬又爬在海图桌上,用圆规丈量了起来。
  这时,谢昶伦与肖定邦走了过来,他们都很想知道白佑彬下一步会怎么办。
  “看来,我们得赌上一把了。”过了好一阵,白佑彬才抬起了头来。“立即联系开普敦,安排护航战舰,护送补给船去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海域,必须在……我们现在转向北上,多久能够到达那边?”
  “现在?”于右任迅速心算了一番,“大概需要六十个小时,也就是二十一日上午就能赶过去。”
  “那就让他们务必在二十一日中午到达。”
  “发送电报?”
  白佑彬看了于右任一眼。“不发送电报,还能用什么办法把消息送出去?”
  “可是……”
  “快去做吧。”白佑彬挥了挥手,“我们距离福克兰群岛还有一千五百海里,而且这鬼天气,英国的监听电台肯定无法截获我们的通信信号。另外,我们十分钟之后转向,去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
  于右任没再多问,因为毕长胜轮班休息,所以大副直接让通信军官发了电报。
  十分钟不到,“果敢”号就率先转向了。
  白佑彬没有向参谋解释他的新策略,几个参谋也没有主动问出来,大概他们都不再怀疑白佑彬的预测能力了吧。
第八章
分秒必争
  越向北航行,海面上的风浪越小。到了第三天,也就是二十日上午,舰队基本上离开了风暴区,海面浪高已经不足二米了。
  舰队没有加速,仍然保持着十八节的速度,这样可以让满负荷运转了好几天的主机与推进系统“放松放松”。同时,轮机兵与锅炉兵也可以好好休息一下,让疲惫不堪的精力得到恢复。
  二十一日上午十点过,第62舰队到达了预定的会合海域。
  十二点之前,三艘综合补给舰在第六舰队的二艘轻巡洋舰与四艘驱逐舰的护送下赶了过来。补给工作立即展开,只是白佑彬没有让主力舰补满燃料,只要求主力舰与巡洋舰装上能够航行至少五千海里的燃料。
  如此一来,补给时间缩短了不少。
  另外,补给海域的风浪比较平静,而且三艘综合补给舰都是“专业”级别的,其船员的素质也不错。
  到当天下午四点三十分的时候,补给工作就基本上结束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白佑彬收到了海军司令部发来的一封电报。
  正在南大西洋上活动的“帝国之星”号袭击舰发现了英国海军的“反击”号战列舰,并且尾随其航行了至少十一个小时,确定“反击”号正在前往里奥格兰德海丘,而且预计在二十二日傍晚到达。
  也就是说,“反击”号此时就在第62舰队西北大概二百海里处。
  从时间上计算,就在第62舰队达到前大概二个小时,“反击”号刚刚从特里斯坦-达库尼亚海域经过。
  这下,“果敢”号司令舰桥内顿时炸锅了。
  几乎所有参谋都在埋怨,“帝国之星”号为什么没有在发现“反击”号的时候就发出电报,不然的话,第62舰队肯定能够提前达到,并且给予“反击”号迎头痛击。
  接着,肖定邦等人认为,舰队立即加速,肯定能够在“反击”号到达里奥格兰德海丘之前将起拦截下来。当时,“反击”号的速度只有大概十六节,第62舰队只需要以二十四节的速度前进,就能在一天之内追上“反击”号。
  当然,以谢昶伦为代表的一批军官则认为,应该尾随“反击”号,找到英国远征舰队,然后将其歼灭,而不应该“立即”干掉“反击”号,结果“打草惊蛇”,让英国远征舰队逃之夭夭。
  两派参谋军官的认识基本一致,即都认为这是击败敌人的最好机会。
  只是,白佑彬却没有急着下达命令。
  半个小时之后,也就是五点刚过,白佑彬下达了命令。
  “这个航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7/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