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1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9/578

  “传令,让第12-2巡洋舰编队到我们西南方向上来,另外第12-5驱逐舰编队做好鱼雷攻击的准备。”说着,白佑彬招手将谢昶伦叫了过来,“让甲炮塔的两门主炮向扇岛上空打照明弹。”
  “照明弹?”谢昶伦有点疑惑。
  自从有了雷达之后,帝国海军的主力舰几乎不用照明弹了。当然,按照规定,主力舰每门主炮都配有五枚照明弹。
  “别罗嗦,快去下达命令。”
  一分钟后,“果敢”号舰首炮塔上的两门主炮开火了。
  这时候,白佑彬也拿起了望远镜。
  很多时候,雷达还是没有眼睛可靠。而且之前的实战已经证明,电眼丙型雷达仍然没有解决背景干扰问题。如果联合舰队埋伏在扇岛北面,肯定很难被雷达发现。但是,联合舰队要想监视第12舰队的行动,肯定会让某艘主力舰前出到扇岛的东北海域,充当整支舰队的“眼睛”。
  这时候,照明弹的作用肯定比雷达好得多。
  也正是如此,白佑彬准备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情况,而不是完全依赖并不是很可靠的雷达。
  没等照明弹落下,白佑彬的猜测就得到了证实。
  “炮口闪光!”闵瑞生在旁边叫了起来。
  白佑彬微微一笑,说道:“老子就知道,乌龟藏起来之后,还会把龟头露出来的。传令,航向掉转到二百二十度,航速增加到十五节,与联合舰队决战的时候到了!”
  其实,不用白佑彬传达命令,“果敢”号上的官兵就行动了起来。
  后面三艘战列舰上的了望员也看到了扇岛东北海面上出现的炮口闪光,而且判断出是日本战列舰主炮齐射时发出的炮口闪光。
  就在四艘主力舰快速转向的时候,“果敢”号打出的两枚照明弹到达了扇岛上空。
  白色的光芒下,三艘日本战列舰原形毕露。最前面的是联合舰队旗舰“长门”号,紧随其后的是“伊势”号,最后面的是“雾岛”号。另外,第二舰队第4战队的四艘重巡洋舰跟在三艘战列舰的屁股后面。只是,了望员并没有发现日本的驱逐舰,大概是躲在扇岛的北面,岛屿挡住了了望员的视线。
  因为第12-1主力编队及时转向,所以三艘日本战列舰打出的第一轮齐射全部落空了。
  只不过,情形并没有好到能让白佑彬轻易的获得胜利,因为在背景干扰的作用下,火控雷达也很难锁定日本战列舰。第12-1主力编队的四艘主力舰只能暂时依靠光学测距仪瞄准目标。
  这正好是帝国海军,特别是“果敢”号战列巡洋舰的弱点。
第三十七章
提前谢幕
  了望员报告南面,横滨港东南海域出现炮口闪光时,高野五十六的第一反应就是,被发现了!
  几乎未作任何考虑,高野条件反射般的下达了还击命令。
  等到“长门”号打出第一轮齐射,“伊势”号与“雾岛”号紧随其后也打出了第一轮齐射后,高野五十六才猛的反应了过来,知道还击的命令下得太仓促了。
  只是,后悔的意义并不大,因为照明弹在一分钟之后就将落下。
  当三艘战列舰,以及紧随其后的四艘重巡洋舰暴露在照明弹发出的白色光芒之中的时候,高野五十六将炮战指挥权交给了高须四郎。
  谁也没有注意到,高野五十六在此时离开了司令舰桥。
  率领联合舰队到达千叶港之后,高野五十六让联合舰队象征性的开了几炮,以示其还在活动。入夜后,高野五十六就让舰队做好了随时离港的准备工作。当时,高野就预感到,一直在相模湾活动的那两支强大的舰队很有可能利用联合舰队前往千叶港的机会,从三浦水道杀入东京湾。
  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他的猜测。
  包括永野修身在内的将领都认为,三浦水道内水雷密布,敌舰队不知道通过雷区的安全航线,也就不可能通过三浦水道。即便敌舰队出动扫雷舰,也需要至少好几天的时间才能清扫出一条足以供主力舰通过的航道。当然,在岸防炮的威胁下,扫雷舰的作业效率将大打折扣,甚至无法顺利完成扫雷作业。
  因此,很多日本军官都认为,只要联合舰队呆在东京湾内,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当然,高野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
  为了说服永野修身,同意联合舰队在必要的时候离开千叶港,高野五十六搬出了另外一件让大本营担心的事情,那就是敌人在三浦半岛登陆的可能性。
  从当时的情况看,在九十九里滨活动的第14舰队只有四艘主力舰,而在相模湾活动的第11舰队与第12舰队拥有九艘主力舰。另外,三浦半岛的北面就是横滨港,继续向北推进就是川崎与东京。另外,占领三浦半岛之后,敌舰队可以自由进入东京湾,从而消灭联合舰队。
  因此,几乎所有日本将领,包括陆军将领都认为,敌人的登陆地点不是九十九里滨,而是三浦半岛。所以在调整防御部署的时候,日军并没有从三浦半岛,乃至东京湾西部地区抽调兵力,只是将房总半岛与关东平原北部的驻防部队向九十九里滨方向调动。
  高野五十六利用的就是这一点。
  不管他本人是否认为大明帝国海军陆战队会不会在三浦半岛上岸,当他提出敌人在三浦半岛登陆,更需要联合舰队去支援岸防部队之后,永野修身立即答应了他的要求,即在必要的时候,联合舰队可以离开千叶港。
  结果,当第11舰队炮轰横滨,随即房总半岛西部富津城的守备部队报告敌舰队出现在三浦水道,并且沿着安全航道向北杀向东京湾的消息之后,高野五十六立即命令联合舰队离开千叶港,奔赴战场。
  为了抓住每一分钟,舰队出港的时候,“长门”号还撞翻了两艘拖船!
  随即,联合舰队以最快的速度朝扇岛方向驶去。
  高野早就考虑好了作战计划,因此他将第1水雷战队留在了千叶港南面,并且命令其沿着海岸线南下,发现敌舰队之后立即发动鱼雷攻击。
  此举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将敌舰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也就在白佑彬率领“果敢”号经过第三个转向点的时候,高野五十六率领联合舰队到达了扇岛北面。也就是说,联合舰队的动作只比第12舰队快了一点点,如果慢几分钟,恐怕联合舰队的行踪就被“汉江”号轻巡洋舰上的雷达发现了。
  随着第1水雷战队杀出,最先进入东京湾的巡洋舰与驱逐舰立即投入了战斗。
  仿佛,一切都在按照高野的预期发展。问题是,直到第1水雷战队被对手击败,那几艘主力舰都没有出现在东方的海面上。
  当时,高野五十六就有点疑惑。难道杀入东京湾的只有巡洋舰与驱逐舰?
  当然,仅仅几分钟后,“果敢”号打出的照明弹就彻底打消了高野五十六的疑惑。
  也许,当时“长门”号等三艘战列舰上的官兵还在为联合舰队抢先开火而高兴,甚至认为有足够的把握歼灭南面的四艘战列舰。可是,高野五十六知道联合舰队已经输了,而且输得非常彻底。
  就算能够歼灭那四艘主力舰又能怎么样?
  以双方的实力对比,没有几个小时的时间,根本不可能打赢这场海战。联合舰队是日本海军最后一支有主力舰的舰队,也是东京湾内唯一的舰队。如果联合舰队的三艘主力舰受损,将没有其他战舰可以替代。
  敌人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在这四艘主力舰的后面,还有五艘主力舰!
  也就是说,联合舰队的三艘战列舰要面对三倍于己的敌人。即便敌人分成了两批,可每一批的数量都比联合舰队多。这仗,还有得打吗?
  大概,正是这个绝望的念头让高野五十六离开了岗位。
  后来,再也没有人见过高野五十六。
  战后,有人说他跟随“长门”号一同沉入了东京湾。有人说,他在炮战中被击毙,而且尸骨无存。还有人说,高野在当时离开了“长门”号,并且在战争结束后回到了他的故乡长冈。还有人说,高野在战后被帝国海军情报局秘密逮捕,并且一直关押在帝国海军的某座秘密监狱里面,直到三十多年之后才去世。
  高野五十六的去向,以及是否阵亡,成为了旧日本海军最大的谜团。
  不管高野五十六是死是活,联合舰队的命运已经被钉死了。此时,没有人能够改变这支曾经让三代日本人引以为傲的舰队的最终结局!
  抢先开火,却没有能够抢先命中。
  相反,在照明弹落下的时候,第12-1主力编队里的四艘主力舰不但利用光学测距仪测量出了三艘日本战列舰的具体方位,还将相关信息传递给了各个炮组。
  此时,双方的距离不到一万米!
  在这个距离上,四百毫米标准穿甲弹都能轻易的打穿三艘日本战列舰的主装甲,三百五十毫米高速穿甲弹(比标准穿甲弹略微轻一点,初速更快,适合近距离炮战)也能击穿三艘日本战列舰的主装甲!
  相反,“长门”号的主炮只能对“果敢”号与“秦岭”号构成威胁。而另外两艘战列舰的十四英寸主炮连“秦岭”号都威胁不了,只能对付“果敢”号。
  如果当时高须四郎命令舰队集中炮击“果敢”号,恐怕联合舰队还不会输得那么惨。
  问题是,在判断出最前面那艘是只有六门主炮的战列巡洋舰之后,高须四郎竟然下令放过一号敌舰,分别炮击后面的三艘战列舰。也许,高须四郎认为战列巡洋舰的价值不如战列舰。而且,后面三艘战列舰都有八门主炮!
  另外,高须四郎还有可能认为,敌舰队指挥官不可能放弃防御更好的战列舰,而将战列巡洋舰设为旗舰。至少,日本舰队的指挥官在可以选择战列舰做旗舰的情况下,就绝不会选择“金刚”级快速战列舰做旗舰。
  也正是如此,联合舰队放过了最容易对付,也是最有威胁的对手。
  当然,白佑彬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交战顺序早就安排了下去,“果敢”号与“东海”号联手绞杀一号目标舰,“渤海”号对付二号目标舰,“秦岭”号对付三号目标舰。
  从火力上讲,只有“渤海”号稍微吃了点亏,毕竟“伊势”号有十二门主炮,“渤海”号只有八门主炮。只是,这个差距并不明显,如果从主炮威力上看,“渤海”号还占了优势,再考虑防护性能,“渤海”号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
  “秦岭”号与“雾岛”号的火力基本持平,双方都是八门主炮,而且主炮口径为同一级别。只是,“雾岛”号的防护能力就远远比不上才进行过大修与改进的“秦岭”号了。更何况,“秦岭”级战列舰一直以其优异的生存能力而出名。
  当然,排头的“果敢”号与“东海”号比“长门”号有着绝对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果敢”号的炮手在吸取了“大岛海战”的经验与教训之后,一个个“卧薪尝胆”、“擦拳磨掌”准备在下一次海战中,用行动,用战果来证明他们的能力,证明舰长的新战术能够发挥更大的效能。
  相对而言,日本舰队官兵的士气与斗志就远远比不上第12舰队。
  显然,帝国海军与日本海军最后一场主力舰之间的大规模海战不会是主力舰的绝唱,却是日本海军主力舰的绝唱。
  也许,唯一比较遗憾的是,作为“主角”的高野五十六在战斗打响的时候就离开了联合舰队这个舞台,也离开了海战这个大舞台。
  只是,这场海战的另外一个“主角”,将从此成为帝国海军最耀眼的“新星”。
第三十八章
联手绞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9/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