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78

  主炮:18门五十七年型150毫米/L50型舰炮(6×3),副炮:12门五十年型130毫米/L40舰炮,鱼雷:2具五联装550毫米鱼雷发射器(备雷20条)。
  主装甲带:130毫米,甲板:60毫米,炮塔160毫米(正面),炮座:130毫米,司令塔:160毫米。
  毫无疑问,湛江造船厂确实拿出了一艘足够强大的轻巡洋舰。
  从各方面的性能数据来看,除了主炮口径不如当时的威慑级重巡洋舰之外,淮河号轻巡洋舰几乎全面超越了威慑级重巡洋舰!
  当然,其造价也是不菲的,淮河号的造价几乎等于一艘半威慑级重巡洋舰的造价。
  这也是淮河级只建造了一艘的重要原因,说白了,帝国海军消受不起这么昂贵的轻巡洋舰。要知道,在帝国海军的观念中,轻巡洋舰绝对是属于可以在战争中损失,并且大批量建造的“消耗”型战舰。
  当然,淮河号的很多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比如集中配制在舰首与舰尾的主炮炮塔,这有效的减少了主装甲带的防护区间,从而节约了装甲重量(或者在同等装甲重量的前提下增加了装甲厚度),两舷配制的副炮炮塔也成为了后来轻巡洋舰的典型设计方式,配制与舰体中部的鱼雷发射管也是典型设计。当然,紧凑的前后舰桥也有效的降低了防护区间。
  最重要的是,淮河号为轻巡洋舰的防护树立了一个新的标准。
  后来,美国海军建造的布鲁克林级轻巡洋舰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参照了淮河号的设计,特别是在装甲防护方面,更是以淮河阿为标准。
  最重要的是,淮河号让帝国海军在轻重两种巡洋舰中做出了选择。
  根据当时帝国海军的测试,配备了十八门(或者十五门)150毫米主炮的轻巡洋舰在火力上并不比配备12门(或者9门)200毫米主炮的重巡洋舰差多少。一是150毫米舰炮的射速更高,二是150毫米主炮足以满足绝大部分作战需要。
  相反,150毫米三联装炮塔比200毫米双联装炮塔更轻,而且150毫米主炮的备弹量更多,持续作战能力更强。
  最重要的是,一万吨以内的重巡洋舰所配备的装甲根本挡不住150毫米穿甲弹!
  也就是说,如果轻巡洋舰与重巡洋舰遭遇,在常规交战距离之内,双方的主炮炮弹都能打穿对方的装甲。这样一来,射速更高的150毫米舰炮更有威胁,配备有更多主炮的轻巡洋舰不一定会吃亏。
  这些,都最终促使帝国海军将重点放到了轻巡洋舰上。
  当然,造价必须降下来,不然帝国海军还不如采购比淮河级更便宜的重巡洋舰(决心级就是在此情况下上马的)。
  作为一级“实验”战舰,淮河号比较出色的完成了其使命。
  可以说,正是淮河号的出现,为帝国海军在建造巡洋舰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
标准之作——汉江级轻巡洋舰
  汉江号,乌江号,雅砻江号,清江号,嘉陵江号,沅江号,湘江号,资水号,岷江号,赣江号,沱江号,信江号。
  ……
  虽然淮河号轻巡洋舰性能强大,但是其造价高得让海军无法承受。
  到六十年(28年)的时候,帝国海军急需一批轻巡洋舰来弥补一战前后建造的巡洋舰大量退役后出现的力量空缺。
  当时,湛江造船厂提出的设计方案仍然注重技术性能,其造价难以降低。
  无奈之下,帝国海军做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即委托崇明造船厂设计新的轻巡洋舰,而且与当时崇明造船厂正在设计的重巡洋舰采用相似的舰体,只是安装不同的武备,并且简化指挥设备,以控制造价。
  当然,这么做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大大的降低了设计费用。
  结果,崇明造船厂没有让海军失望,新设计的轻巡洋舰不但性能强大,而且价格完全在海军的可接受范围之内。
  六十二年,海军获得了更多的经费。
  随即,在订购重巡洋舰之前,海军优先订购了轻巡洋舰,并且将其命名为汉江级轻巡洋舰。当时,帝国海军一口气订购了十二艘(是决心级第一批订单的三倍),并且打算在第一批四艘建造出来之后,决定是否需要追加十二艘的订单。
  可见,帝国海军对轻巡洋舰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重巡洋舰。
  同年,汉江号就在崇明造船厂开工建造了。
  其主要性能:
  标准排水量:9700吨,满载排水量:11800吨;总长:186米,型宽:18.9米,吃水:6.4米,定员:682人。
  锅炉:8台五十五年型燃油锅炉,主机:4台六十二年型蒸汽轮机,功率:125000轴马力,推进:4轴4浆;航速:34.5节,续航力:11500海里/14节。
  主炮:15门五十七年型150毫米/L50型舰炮,(5×3),副炮:12门六十一年型130毫米/L47型舰炮(6×2),鱼雷:2具五联装550毫米鱼雷发射器(备雷20条)。
  主装甲带:110-130毫米,装甲隔舱:50毫米,甲板:50-80毫米,炮塔150毫米(正面),炮座:130毫米,司令塔:90-150毫米。
  看得出来,汉江级与决心级的舰体基本上一样。
  两者采用了同样的动力系统,同样的副炮配制,同样的装甲配制。结果,日本等国公开指责帝国海军随时可以将汉江级改造为火力更凶猛的重巡洋舰,是借轻巡洋舰之名发展重巡洋舰。后来,日本海军也照葫芦画瓢,弄出了最上级轻巡洋舰,并且在战争爆发前将其全部改装为重巡洋舰。
  相反,帝国海军并没有将汉江级改装为重巡洋舰,甚至从来就没有这个想法。
  以当时的标准痕量,汉江级的性能是非常先进的。另外,按照帝国海军的标准,根本没有必要将汉江级的三联装150毫米炮塔换成双联装200毫米炮塔。当然,从技术角度上讲,汉江级完全有改装为重巡洋舰的潜力。
  因为与决心级有很多共通之处,所以汉江级的造价得到了有效控制。
  从根本上讲,当时帝国海军最需要的就是汉江级这种便宜,火力足够,能够大批量生产的轻巡洋舰,而不是大而无当的重巡洋舰。
  另外,因为与决心级采用了几乎一样的舰体(主要是主炮炮塔配制不一样,所以其舰体结构有细微差别),所以汉江级也“继承”了决心级的缺陷(实际上应该反过来说,因为汉江级先建造,决心级后建造。当然,从设计上讲,崇明造船厂最初是按照重巡洋舰的标准设计的舰体,后来为了适应轻巡洋舰的标准,才适当的改变了设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战沉的几艘汉江级都暴露出了其固有设计缺陷上的问题。
  战争期间,帝国海军陆续对剩余的汉江级轻巡洋舰进行了改造。
  改造重点与决心级一样,提高生存能力!
  比如采用双层舰体,加强水平装甲与主装甲带的防护强度,采用新的动力系统以保证其速度,换装新式主炮以发射新式穿甲弹,用速射炮取代副炮等等。只不过,汉江级没有拆除鱼雷发射器。毕竟,轻巡洋舰有的时候需要执行破交作战任务,对付敌人的商船时,鱼雷比火炮更有效。
  改进后,汉江级的排水量也增加到了11700吨,速度降低了1节。
  对帝国海军来说,汉江级的意义非常重大。可以说,通过汉江级,帝国海军认识到了统一设计舰体带来的好处。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汉江级也让帝国海军相信,轻巡洋舰足以满足大部分作战需要。
精益求精——扬子江级轻巡洋舰
  扬子江号,荆江号,金沙江号,鲜水河号,黄浦江号,沣水号,涪水号,大渡河号,青戈江号,修水号,赤水号,通天河号。
  ……
  接受海军委托,在决心级的基础上设计汉江级轻巡洋舰的时候,崇明造船厂的工程师就认识到了决心级的舰体存在比较大的设计缺陷,另外帝国海军今后的采购重点不是重巡洋舰,而是轻巡洋舰。
  因此,崇明造船厂顺应潮流,在帝国海军表达出希望采购更多的轻巡洋舰的意图之后,工程师立即着手对汉江级进行改进设计。当然,重点仍然是在保证造价以及各项主要性能的基础之上,提高战舰的生存能力。
  首要改进就是采用双层舰体,并且加强隔舱的强度,提高水下防护能力。
  另外就是针对新技术出现之后,海战的交战距离将越来越远,水平装甲的防护能力必须提高,以应对新的威胁。
  当然,大量采用成熟技术是降低造价的关键。
  遵循这几点原则,在十二艘汉江级轻巡洋舰陆续完工的时候,崇明造船厂向帝国海军提交了新式轻巡洋舰的详细设计方案。
  该方案立即得到了海军的重视,经过价格审核之后,海军立即将原本用来采购第二批汉江级轻巡洋舰的经费用来采购了新的轻巡洋舰,并且将其命名为扬子江级。另外,当时海军还向崇明造船厂的工程师发放了一笔数额不菲的奖金,以奖励其在设计新式巡洋舰中做出的重大贡献。
  拿到订单之后,四家主要建造巡洋舰的造船厂立即动工。
  其主要性能:
  标准排水量:9950吨,满载排水量:12750吨;总长:184米,型宽:18.6米,吃水:6.6米;定员:704人。
  锅炉:8台五十五年型燃油锅炉,主机:4台六十二年型蒸汽轮机,功率:125000轴马力,推进:4轴4浆;航速:34节,续航力:11000海里/14节。
  主炮:15门五十七年型150毫米/L50型舰炮(5×3),副炮:12门六十一年型130毫米/L47型舰炮(6×2),鱼雷:2具五联装550毫米鱼雷发射器(备雷20条)。
  主装甲带:110-130毫米,装甲隔舱:75毫米,甲板:80+50毫米,炮塔:165毫米(正面),炮座:150毫米,司令塔:110-165毫米。
  从这些性能数据可以看出,扬子江级在汉江级的基础上改动并不是很大,所以很多人将扬子江级与汉江级混问一谈,认为扬子江级是汉江级的改进型。
  其实,区分战舰的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武备,二是舰体。
  扬子江级的舰体结构与汉江级的区别非常大,因此将两级轻巡洋舰混为一谈是不恰当的。也正是如此,帝国海军才将扬子江级单独列为一级轻巡洋舰,而没有将其并入汉江级,也没有将其称为汉江级(乙型)。
  其实,扬子江级最大的设计特点就在舰体上。
  作为帝国海军第一级采用了双层舰体的巡洋舰,扬子江级的生存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数艘扬子江级被敌人的重型鱼雷击中,都没有战沉,并且返回了港口。相反,汉江级(改进前)只要被鱼雷击中,十有八九会迅速沉没。
  另外,扬子江级的防护能力,特别是水平装甲与重点部位的装甲要比汉江级厚得多。
  也就是说,可以将扬子江级当作全面强化了生存能力的汉江级看待。
  只不过,扬子江级在帝国海军官兵中并不受欢迎,因为其强化防护能力的结果是大幅度削减了官兵的居住空间。在比汉江级多出了22名舰员的情况下,扬子江级的居住空间竟然比汉江级缩小了百分之二十!
  相对而言,巡洋舰上的居住空间本来就比较拥挤,再缩小五分之一,其个人居住空间将更加有限。比如,其标准设计的一米八长的床铺就让很多身高超过了一米八的官兵感到非常不舒服,而在汉江级上,床铺的标准长度是二米!
  当然,在战场上,居住环境是决定战舰战斗力的次要因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