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1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578

  “那我们得立即调整建造计划。”
  陈锦宽点了点头。“这事让严国荣去办,另外向那些之前没有拿到战舰订单的造船厂提供一笔基础设施改进费用,让它们尽快恢复建造能力。”
  卫延年将这一点记在了笔记本上。
  “陆战队也要做好在成功登陆日本本土之后开辟第二个登陆场的准备工作。”陈锦宽朝方国儒看了一眼,“运输船与登陆舰的建造工作,海军会立即加快。当然,如果有别的要求,可以随时提出来,我与卫延年都会帮助解决。”
  “当然,陆战队有麻烦,不找海军帮忙,难道去找陆军帮忙?”
  方国儒这话一说出来,其他几个人都露出了笑容,就连雷霄霆也不例外。显然,在这个时候,陆战队与海军又成了一家人。
  “好了,今天我们就讨论到这里吧。”陈锦宽首先站了起来,“首辅的意思很明确,如果我们不能迫使日本投降,就只能使日本丧失战争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不但需要各位多多努力,更需要各位将自己的手下动员起来。不管是陆战队的军人,还是海军的军人,我们都是帝国的军人,捍卫帝国利益是我们的共同职责!”
  这次闭门会议对日本,乃至战后的世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当然,在任何资料中都没有提到这次闭门会议。另外,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讲,决定对日战略的不是帝国海军与帝国海军陆战队,而是帝国首辅萧鼎昆。
第三章
战争动员
  任何大规模的军事调动与战役准备工作都不可能做到彻底保密。
  当帝国海军与海军陆战队积极准备发动新的战役时,远在江南造船厂的白佑彬等人都收到了风声。准确的说,通过江南造船厂加快战舰建造速度,以及工人在空出来的大型船台上铺设新的战舰龙骨,这帮子年轻军官都嗅到了大战迫近的味道。
  对这些年轻军官来说,在繁忙之余,谈谈所见所闻是他们最大的爱好,也是唯一的娱乐。
  “听说,二号与三号船台上建造的是一种以前没有过的新式战舰。”
  “你怎么知道的?”
  “昨天无意间听到两个工程师提到了‘三十五节’,‘七十一年式三百毫米舰炮’,还有……还有‘新型蒸汽轮机’。你说,这些数据哪些战舰上有?战列舰的速度不可能达到三十五节,而巡洋舰用不上三百毫米舰炮。所以,我推测只有可能是一种介于战列舰与巡洋舰之间的新式战舰。”
  “我也看到了,那两艘战舰的船台建造好像下个月就将结束。”
  “不对,不可能是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战舰。我也听说了,海军下达了新的订单,好像是订购了更多的战列舰。而且从那两艘战舰的长度与吃水上看,其排水量肯定在三万吨以上,我推测为快速战列舰。”
  “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
  “海军才下订单,难不成江南造船厂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自筹资金,提前为海军建造两艘快速战列舰?就算江南造船厂实力雄厚,财力强大,也不可能做出这种冒险的举动吧。再说了,战舰可不是谁想造就能造的,如果没有海军的批文,造船厂根本拿不到动力设备与武器装备,造出来的也只是空壳子,而不是真正的战舰。”
  “对哦,肯定不是快速战列舰。另外,四号船台与五号船台已经开工建造新的战舰了,恐怕那两艘才是海军才订购的快速战列舰吧?”
  “这么说来,海军今年的建造经费肯定增加了一倍,不然哪来这么多钱订购新战舰?”
  “管他的,反正不会拿我们的津贴去建造战舰。再说了,造的战舰越多,我们今后成为舰长的机会就越大,你们说是不是?”
  “对,对,到时候,我们哥几个一人指挥一艘战列舰,白长官就是我们的舰队司令!”
  “你小子,是不是订上舰队参谋长的位置了?”
  “谁说的?等白长官当上了战区司令,我就是舰队司令,到时候你就是我的参谋长。”
  “放你的狗屁,你才是我的参谋长呢!”
  ……
  听到隔壁几个手下的“寝间闲聊”,白佑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来到江南造船厂后不久,白佑彬就向汪华华打听了二号船台与三号船台上正在建造的是什么型号的战舰。
  当时,他也很疑惑。
  二号船台与三号船台都是三万吨级的大型船台(战舰在船台建造阶段,其重量远远低于下水舾装后的排水量,所以三万吨级船台足以建造排水量达到五万吨的大型战舰),按理说,只承担主力舰的建造工作。而当时帝国海军订购的第二批快速战列舰的首舰正在一号船台上建造,另外三艘则分别在其他三家造船厂建造。
  也就是说,帝国海军并没有订购新的主力舰。
  汪华华并没有隐瞒,而是直接将该型战舰的设计书给白佑彬看了。
  这是一种设计排水量二万八千吨,设计航速超过三十三节,装备有九门三百毫米重炮,防护性能略强于“果敢”号战列巡洋舰的大型战舰。按照《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的规定,该舰属于主力舰范畴。
  当然,帝国海军不会将只装备三百毫米主炮的战舰划为主力舰。
  看完设计书之后,白佑彬立即想到,这种战舰只有两个任务,一是袭击敌人的海上贸易航线,成为商船与护航战舰的杀手;二是保护己方的海上贸易航线,扮演敌袭击舰克星的角色。
  当时,德国海军建造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性能指标与该舰极为相似。
  在德国海军中,“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主要任务就是海上破交。
  联想到三年前帝国海军制订的战舰发展规划,白佑彬立即明白了过来,这就是那份规划中提到的大型巡洋舰。只是当时他主要负责快速战列舰的战术性能规划,所以对大型巡洋舰的设计与建造工作不是太了解。
  当然,最让白佑彬感到兴奋的还是四号与五号船台上开工建造的快速战列舰。
  第二级快速战列舰的首批四艘早在去年就已经下了订单,而且船台建造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很多工序都提前完成,有望在年底下水。海军在此时订购了第二批,而且很有可能是一次订购八艘,足以证明海军拿到了足够的建造经费。
  如果这十二艘快速战列舰按时完成,帝国海军的实力将急剧提升。
  这些,让白佑彬想到了上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帝国海军疯狂的造舰速度。
  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段岁月,但是从海军的众多文献,以及档案资料中,白佑彬完全可以感受到,当时为了打造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帝国几乎动员了全国之力,海军经费占到了每年财政总支出的百分之二十五!当时,几乎每年都有足以组建一支舰队的战舰下水服役!
  当然,今日非同往日,快速战列舰不但吨位更大,而且建造难度也提高了不少,其建造工期很难缩短到一年半之内,能够在一年半之内完成船台建造就非常不简单了。如果首辅及时启动第二阶段战争动员,船台建造周期很有可能缩短到一年左右,到时候整舰的建造周期将控制在两年之内。
  作为军人,白佑彬并不知道这对帝国,特别是帝国的经济有多大的影响。
  他只知道,随着越来越多的战舰服役,帝国海军年轻军官将拥有更多的机会,并且获得更好的成长条件。
  对军人来说,只有战争才能彻底体现出其存在的价值。
  相对而言,一艘“果敢”号算得了什么?
  躺在床上,想着那些连夜赶工建造的新式战舰,即便忙了一整天,白佑彬也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设想一下,当十多艘,甚至数十艘快速战列舰在大海上驰骋,谁还是帝国海军的对手?
  “小白,睡不着吗?”
  听到谢昶伦的声音,白佑彬吓了一跳。“你也没睡着?”
  “肖定邦那嗓门,能让人睡着吗?”谢昶伦从床板上爬了起来,“而且这天气也够闷的,才四月份就这么热。”
  白佑彬也从床上爬了起来。“反正睡不着,我们出去转转。”
  此时,住在隔壁的肖定邦等人早就进入了梦乡,而且还发出了震天般的鼾声。
  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果敢”号的改进工作中,所以白佑彬等人没有去造船厂为他们安排的宾馆,而是在船厂工人临时宿舍旁的两间小屋内落脚。当然,条件很简陋,让江南造船厂都觉得有点对不住这些海军军官。
  虽然已经是半夜了,但是江南造船厂内仍然是一片“繁华”景象。
  几乎每处战舰建造工地都是灯火通明,人流如梭。作为大型造船厂,江南造船厂并不承担中小型战舰的建造工作,除了一些大型货轮与邮轮之外,建造的全是帝国海军订购的大型战舰。进入战争时期之后,江南造船厂更是将民用与商用船只的建造工作全部移交给了崇明造船厂(实际上,崇明造船厂是江南造船厂按照《反垄断法》分割出去的一家造船厂,与江南造船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全力负责为海军建造大型战舰。
  与白佑彬等人不一样,造船厂的工人都是轮班工作的,每班八小时,每工作三班休息一天,并且在下次轮班的时候顺推一次。比如,上了三天早班之后,下次就上三天白班,再下次为三天晚班。
  按照《战争动员法》,帝国的战争动员分成了四个阶段,现在为第一阶段。如果实施第二阶段战争动员,三天轮班间的休息将被取消,工人将在工作九天之后休息一天。如果实施第三阶段战争动员,一天三班制将改为一天两班制,每班工作时间为十二小时,且每个月只有一天的休假。最后就是全面战争动员,该阶段与第三阶段战争动员的最大区别是,工人将进行强制劳动,而且只领取最低生活保障。
  历史上,帝国只实施过一次第三阶段战争动员,那就是上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两年。
  上次世界大战末期,内阁正准备进行全面战争动员,战争就结束了。所以,《战争动员法》生效以来,帝国还没有真正实施过全面战争动员。
  以帝国的经济实力与工业规模,如非绝对必要都不会实施全面战争动员。说白了,工人也是人,如果长期高强度的劳动,最终只能导致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工作事故急剧上升,同时还会降低工人对帝国的信心,最终得不偿失。
  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帝国内阁政府会有选择的实施全面战争动员的某些政策。比如只将每天的工作时间延长到十二小时,而减少休假时间,生活物资事实配给制,而且直接与工作贡献挂钩。
  不管怎么说,在帝国面临威胁的时候,不管是军人,还是工人,都要为帝国做出贡献!
第四章
归队报道
  四月十八日,“果敢”号战列巡洋舰的修复改进工作正式结束。
  前来接舰的官兵提前三天到达,按照现在的海军编制,“果敢”号将首先返回舟山向海军司令部与总参谋部报道,随后才会编入某支舰队。此时,白佑彬也只是“代理”舰长,回到舟山后,他才会得到正式任命。
  与半年前相比,“果敢”号的变化完全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
  一般情况下,主力舰在其服役阶段将进行至少两次大规模改进,第一次在服役后十年,第二次在十五年到二十年之间。通过改进,不但能使战舰焕然一新,还能增添或者更换一些设备,提高战舰的性能。除此之外,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都会利用战舰战损维修的机会对战舰进行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其作战效能。
  战争时期,只要有机会,各国海军更会不惜工本的对战舰进行改进。
  此时,改进的目的是提高战舰的作战效能,而不是计算所花费的资金是否便宜。说白了,主力舰作为最大的“单件武器”,其建造过程非常繁杂,而且战争时期各国的造船能力都是有限的,几乎所有大型船台都在不间断的建造新的战舰。除非进行更深入的战争动员,不然建造主力舰的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在此情况下,提高老战舰的性能成为了提升海军总体作战能力的关键,任何一支海军都会抓住一切机会改进老战舰。
  “果敢”号的改进几乎涉及到了战舰的方方面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