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578

  这时,日本情报部门也做出了一个相当准确的判断:敌人的登陆目的地是达沃,而不是日本本土,也不是本土附近的岛屿!
  没等日本大本营做出反应,大明帝国的三个陆战师就随同登陆舰队出发了。
  四日,敌人的舰队炮击了达沃港。六日,登陆部队在达沃港对面的萨马尔岛,以及南面的迪戈斯上岸。
  到十日的时候,敌人的陆战队已经到达了达沃港附近,并且开始战役迂回。
  毫无疑问,这场登陆战役打得非常的果断坚决,根本就不像在“演戏”,更不像为了诱出联合舰队搞的战役佯攻。按照当时的情况发展下去,不到半个月,达沃港的日军就将完蛋,要想守住达沃港,必须出动联合舰队!
  当然,高野也一直在密切的关注着达沃港那边的战斗。
  最初的时候,他确实认为大明帝国的登陆作战只是一场战役佯攻,目的就是要将联合舰队引诱出来。
  渐渐的,高野的观点发生了改变。
  快速战斗群已经在八日(开普敦时间为七日)到达了开普敦,也就是说,大明帝国海军做出驰援大西洋舰队的决定并不是个幌子,不然其快速战斗群不会“准时”到达开普敦,而回在进入南海,最多进入印度洋之后折返。
  其次,攻打达沃港的战役行动非常有“章法”,也非常有效率。
  正是如此,六日的时候,高野就下令为联合舰队的所有战舰补充燃料与其他物资,并且召回了所有正在休假的官兵,下令几支主要舰队务必在十日前做好出港的准备工作。
  十日晚上,高野收到了大本营海军部军令总长永野修身的“出击令”。
  按照该命令,高野最快将于十一日凌晨率领舰队南下。当然,永野修身也在等待一条重要的情报,即帝国快速战斗群离开开普敦!
  在此之前,永野修身已经收到了不少的相关情报。
  快速战斗群在开普敦的补给将持续三天,这足以让各艘战舰补充满燃料,具备直接奔赴直布罗陀海峡的能力。而当时,英国大西洋舰队已经到达了直布罗陀海峡西面,并且试图“强行闯关”。
  也就是说,如果大明帝国想保住直布罗陀要塞,就得让增援舰队“快马加鞭”。
  最终,永野修身从各条情报得出结论,快速战斗群即将北上,奔赴直布罗陀海峡!
  很快,他需要的“情报”送到了。
  快速战斗群确实离开了开普敦港,而且也确实向北航行!
  有了这条情报,高野的所有疑虑都解除了。按照他的判断,大明帝国海军肯定认为其太平洋舰队主力战斗群能够击败联合舰队,才会让快速战斗群驰援大西洋舰队。
  从兵力对比方面来看,主力战斗群确实拥有优势。
  主力舰是十艘对六艘,主炮是八十五比六十四。也就是说,真打起来,主力战斗群的优势非常明显。
  只是,在高野看来,这些优势都不是真正的“优势”。
  战与不战的主动权在联合舰队手里,而且主力战斗群还要支援陆战队作战,即便不分散主力舰,也会分散巡洋舰与驱逐舰。相对而言,联合舰队在巡洋舰(特别是重巡洋舰)与驱逐舰的数量方面拥有明显优势。
  最重要的是,联合舰队主力舰的速度明显更快,即便打不过,也能选择撤退。
  衡量了各种因素之后,高野下了决心。
  十一日凌晨,收到永野修身的命令后,高野率领舰队离开了横须贺。
  此时,联合舰队司令部的参谋军官已经制订好了几套作战方案供高野选择。这其中,既有直接南下,与敌人主力战斗群决战的方案,又有出其不意,偷袭敌人主力战斗群的方案,还有稳步推进,以支援达沃港为主要任务的方案。
  当然,对一个有着强大自信心,以及自决能力的司令官来说,这些作战方案都不太合适。
  高野心里很清楚,联合舰队的优势是主力舰的速度与辅助战舰的数量,如果正面交火,拼的将是火力与防护,联合舰队的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个办法能够获胜。
  那就是“出奇制胜”!
  这也正是高野最拿手的作战方法。当然,从骨子里讲,作为一名优秀的舰队司令官,高野知道“奇不胜正”这个道理。如果还有别的选择,他也不会三番四次的铤而走险。
第七章
将领素质
  又是一个二十四小时过去了,即便李玉民再稳重,他也沉不住气了。
  “我刚去通信中心询问过,东面与西面都没有发现!”
  虽然是“黄河”号战列舰的大副,不是舰队参谋,但是在李玉民的“特许”下,郑恩博兼任了舰队二号作战参谋。也就是说,在舰队作战参谋轮班休息的时候,他将负起作战参谋的职责。
  一般情况下,舰队司令部都不设二号作战参谋。
  相对于其他岗位,作战参谋的主要职责就是在战斗前协助司令官判断敌情,帮助司令官制订作战计划,并且在战斗中与司令官一道指挥舰队。如此一来,舰队不需要保证二十四小时都有作战参谋在岗位上工作。
  可见,李玉民确实够“器重”郑恩博,而且很想给郑恩博锻炼的机会。
  只是此时此刻,李玉民根本没有半点好心情,也就懒得理会郑恩博。
  两个小时前,也就是天刚刚亮,绝大部分舰队司令部的军官提前换岗(如果三班制,换岗时间是早上八点,下午四点与晚上十二点。如果是两班制,换岗时间是早上八点与晚上八点。一般情况下,舰队司令部与战舰主要岗位的军官要比普通官兵提前半个小时换岗,以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工作交接)之后,李玉民就下令舰队掉转航向,前往米昂阿斯岛与萨兰加尼群岛间的海域巡逻。
  也就是说,此时李玉民已经基本上断定,日本联合舰队将从南面杀出来。
  当然,这并不表示李玉民完全确定。
  当时,棉兰老岛上还有十多个日军据点,达沃港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之中,有很多日军侦察兵在海上活动。说不定,就有日军侦察兵发现了在岛屿东面巡逻的帝国战舰。如此一来,联合舰队肯定会收到相关的消息。
  也就是说,高野很有可能判断出了主力战斗群的巡逻海域。
  这样一来,日本联合舰队有可能南下,绕到主力舰队的南面,然后趁主力舰队向北航行的时候占领有利位置,等待主力舰队南下时,一头撞上联合舰队的炮口,从而使联合舰队掌握战斗的主动权!
  另外,日本联合舰队也有可能呆在战场外的某个地方,等待主力战斗群离开最初的巡逻海域,然后切入战场,占领北面的有利位置,等待主力战斗群向北航行时,用突然袭击打垮主力战斗群。同时,联合舰队的巡洋舰与驱逐舰还能趁此机会杀入达沃湾,“屠宰”停靠在迪戈斯海滩上的运输船与登陆舰,干掉正在支援陆战队的巡洋舰!
  正是基于这一判断,李玉民才在过去的二十多个小时内迟迟没有做出决定!
  按照后来李玉民在战役调查委员会面前做的陈述,当时主力战斗群有两大主要任务,一是歼灭联合舰队,二是确保陆战队顺利攻占达沃港。因此,他才选择让舰队在圣阿古斯丁角南面巡逻,并且没有急着转移主要巡逻海域。
  表面上看,这两点理由非常充分。
  实际上,李玉民犯了一个作为舰队司令官绝不应该犯的错误,即颠倒主次,不分轻重!
  说白了,这次战役行动完全是围绕着全歼日本联合舰队来制订,并且展开行动的。攻打达沃港是货真价实的“佯攻”。再放长远一点,只要全歼了日本联合舰队,什么时候都能打下达沃。到时候,甚至不需要出动主力舰队为陆战队提供炮火支援,一支地方小舰队就足够了。
  当然,关于李玉民有没有做错,以及责任到底在不在他的身上,这都是后事。
  等到第九天,也就是天亮之后,李玉民终于“坐不主”了。
  此时,日本联合舰队有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机会绕到战场的任何一个方向上去,并且寻找突袭的机会!
  为了确保东面的安全,李玉民留下了两艘装有电眼乙型雷达的轻巡洋舰。从圣阿古斯丁角到米昂阿斯岛只有大概一百公里,也就是五十四海里的距离。只要两艘巡洋舰都在该海域的中心海域活动,即便有一艘巡洋舰的雷达出了故障(电眼乙型雷达确实经常出故障),也能确保用一部雷达监视整片海域。
  同时,主力舰编队的巡逻区域转移到米昂阿斯岛与卡尔卡拉隆群岛北端的阿里亚加岛之间。这样一来,不但能够防范日本联合舰队从南面杀出,还能对西面,即卡尔卡拉隆群岛与萨兰加尼群岛之间的海域形成防御态势。
  至少,当时李玉民已经考虑到了来自西面的威胁。
  也就是说,如果日本联合舰队走苏里高海峡与保和海这条航线,并且从巴西兰海峡进入莫罗湾,绕过棉兰老岛,此时也应该到达主力战斗群附近的某处海域了。
  当然,李玉民重点考虑的还是来自南面的威胁。
  如果高野想与主力战斗群决战,并且抢占最有利的开火位置,联合舰队完全有可能从南面的塔劳群岛绕过来,然后沿着卡尔卡拉隆群岛北上,在阿里亚加岛附近转向东北,斜着插进来。这时,即便主力战斗群也顺势改变航向,尽量与联合舰队保持平行战位,也无法获得有利位置,更难以阻止联合舰队在不利情况下撤出战斗。
  按照李玉民的观点,这绝对是一条攻守兼备的进入航线。
  问题是,高野与李玉民根本不是一个类型的舰队指挥官。说白了,高野不是“保守派”海军将领,不然也不会策划偷袭北洋舰队的作战行动,更不会妄图用弱小的日本海军战胜强大的帝国海军。换个位置,如果李玉民是联合舰队司令官,他会主动挑衅,会通过偷袭的方式来引发战争,并且希望利用一系列的作战行动掌握战争初期的主动权吗?
  实际上,无论是“保守派”还是“激进派”,要想成为百战百胜的海军将领,就必须熟悉敌人,甚至得熟悉敌人的思考方法。这正是“孙子兵法”说的“知己知彼”。如果连敌人司令官的思路都不清楚,还怎么判断敌人的行动呢?
  在这一点上,李玉民明显不合格。
  或者说,以他的能力,也不可能准确判断出高野的意图。
  这时候,李玉民根据“以己度人”的方式,犯了极为严重的“经验主义”错误。他不会冒险,绝不等于高野不会冒险。
  话说回来,如果高野在交战前就考虑到“失败”,并且为此做好“逃跑”的准备,联合舰队压根就不可能是主力战斗群的对手。按照高野的一贯思想,或者说日本海军的一贯思想,在以弱敌强,以少打多的情况下,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才有可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这一点,在高野策划“对马海战”,以及准备随后实施,最终被迫取消的对付帝国主力战斗群,然后对付快速战斗群的计划中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如果高野有丝毫犹豫,或者丝毫畏惧,他根本不可能推行如此大规模,又有如此多不确定性因素的作战行动,更不可能在实力不如对手的情况下挑起战争。
  所谓什么样的将军带什么样的兵。
  李玉民保守,他的参谋军官也非常保守。另外,以李玉民的性格,他也不会喜欢那些经常跟他“作对”的参谋。
  不说别人,就连郑恩博这个海军学院的“状元”都没有及时发现李玉民决策中的错误。
  或许,他早已发现,只是没有提出来。
  对那个时代的舰队司令官来说,因为缺乏足够有效的侦察手段,而且受到通信系统的限制,难以迅速准确的掌握战场信息,所以在做出重大决定之后,只能耐心的等待,最终由事实来检验决策是否正确。
  因为这一残酷的现实,所以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对将领,特别是掌握着重要部队指挥权的将领素质要求非常之高。相对于几十年后,那些依靠侦察机,乃至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指挥部队作战的将领来说,这个时代的将领必须具备更为卓越的个人素质。另外,将领的素质往往在战斗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不然的话,法国名将拿破伦也不会说出“由雄狮率领的羊群比由绵羊率领的狮群更有战斗力”这样的话来。
  此时此刻,李玉民扮演的正是“领头”的角色。只是从他的表现来看,不太像“雄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