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8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4/1021

  七点不到,一条至关重要的情报送到了牧浩洋手里:美军第四舰队旗舰“美国”号在六点五十五分左右,发出了电报。
  虽然没人知道电报内容,但是牧浩洋立即断定,这是第四舰队在求援。
  显然,“美国”号还没有沉没,只是丧失了作战能力,也许航速也降低了不少,所以才不得不发出求援电报。
  当时,龚继飞提出了反对意见,因为“美国”号应该用定向通信系统联络第三舰队。
  虽然龚继飞说得有道理,但是牧浩洋依然坚持他的判断,而且认为“美国”号在遭到重创之后,其定向通信系统很有可能已被炸毁,所以才不得不启用电台,跟近在咫尺的第三舰队联系。
  做出这个判断之后,牧浩洋没再迟疑,立即对舰队作战行动进行了调整。
  事实上,当时被截获的电报不是发给第三舰队的,而是里根发给美国国防部的,主要内容就是把指挥权移交给尼克松,并且表示已经向第三舰队求援,要求第三舰队协助第四舰队撤退,并且拯救落水官兵。
  这封电报,对接下来的战局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六十六章
真假英雄
  虽然在递交给五角大楼的报告中,尼克松坚称没有想过抛弃第四舰队,而是在第一时间展开了救援行动,但是根据部分第三舰队司令部参谋在战后提供的线索,尼克松在二十六日七点左右,已经打算抛弃第四舰队了。
  当时,尼克松已经安排舰队里的所有倾斜旋转翼飞机与直升机去拯救落水官兵,并且草拟了一份准备发给落在后方的攻击核潜艇的命令,要求在舰队撤离之后,击沉第四舰队还没有沉没的战舰。
  只是,在发出这道命令之前,五角大楼的命令送了过来。
  在接到里根少将的电报之后,乔丹上将想都没想,立即就给尼克松发令,要求他想尽全力拯救第四舰队,掩护受损战舰前往迪戈加西亚,并且协助第四舰队搜救在战斗中落水的官兵。
  这下,尼克松跑不掉了。
  根据第三舰队通信参谋回忆,在收到乔丹发来的电报时,尼克松说了一句话:“第三舰队踏上了不归之途。”
  毫无疑问,这句话并不过分。
  导致这一结果的,正是里根少将发出的那封电报。
  当时,里根没有明确说明第四舰队的情况,只是提到遭到重创,需要第三舰队的紧急支援与协助。也就是说,乔丹上将并不清楚,第四舰队已经损失了八成的护航战舰,而且三艘航母都遭到重创,根本没有可能逃离战场。可以说,就算特遣舰队不再出手,中国海军的反潜巡逻机、或者是刚巧到达的一艘中国潜艇,就能干掉第四舰队里的剩余战舰,因此这些战舰根本没有拯救价值。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如果乔丹上将了解了实际情况,就不会让第三舰队留下来。
  当然,这都是事后诸葛亮。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就算乔丹上将知道第四舰队已经失去拯救价值,也很有可能让第三舰队留下来。主要原因就是,乔丹上将必须为这次海战负责,而他绝对不希望看到如此悲惨的结局。在他看来,只要第三舰队依然有较为完备的作战能力,就有机会绝地反击,一举扭转局面。
  换句话说,如果由乔丹上将来指挥第三舰队作战,他也会留下来。
  当然,他的做法肯定与尼克松准将不同,因为他不会采取守势,而会在第一时间对中国舰队进行反击。
  有趣的是,事后美国的战争委员会在调查这次海战的时候,乔丹上将故意隐瞒了里根在电报中没有明确说明情况的事实,而是坚称第四舰队有拯救的价值,结果尼克松准将在洗脱了作战不力的罪名之后,不但获得了一枚“国会荣誉勋章”,还晋升为海军少将,继续担任舰队指挥官。
  显然,乔丹上将隐瞒事实不是为了抬高尼克松,更不是为了把尼克松打造成英雄。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乔丹上将还是害怕承担责任,因为只要真相公布,他就得为作战失利负最高责任。
  也就是说,尼克松获得嘉奖与晋升,只是乔丹上将无意为之的结果。
  当然,这也把第三舰队推入了深渊。
  接到命令之后,尼克松放弃了撤退的想法,但是没有选择进行反击,因为他已经拿到了较为准确的战报,并且由此得出中国舰队还有大约三百架战斗机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中国舰队在岸基战斗机的掩护范围之内,因此防空能力肯定异常强大,第三舰队的那点战斗机根本威胁不了中国舰队。
  尼克松的战术是:全力加强防空。
  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明智的决定,哪怕是在胆小畏战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
  要知道,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尼克松决定发起反击,第三舰队的攻击机群将毫无悬念的被中国空军派遣的战斗机消耗掉,而第三舰队的速度远不如特遣舰队,也就没有可能及时逃出特遣舰队的打击范围。接下来,牧浩洋手里的两百八十架战斗机,能够在毫无阻拦的情况下干掉第三舰队。
  事实上,龚继飞在后来提到,牧浩洋不肯立即发动第二轮进攻,就是希望美军能够在绝望中发起反击。
  只是,龚继飞的说法并没得到牧浩洋承认。
  这个传闻,只是在刻意提高牧浩洋的地位,或者说使他的形象变得更伟大。
  按照牧浩洋自己的说法,当时他已经判断出第三舰队不会发起反击,也就根本没有指望第三舰队发起反击。
  问题是,在尼克松看来,仅仅加强防空力量还不够。
  中国舰载战斗机的打击能力有目共睹,尼克松不会抱任何幻想,而且第三舰队的防空网也不见得是牢不可破。
  结果就是,他只派了四艘反潜驱逐舰去第四舰队。
  七点二十分,第三舰队向南转向。
  按照尼克松的部署,第三舰队将从第四舰队南面通过。就算中国舰队再次发动攻击,攻击机群也将首先到达第四舰队上空。在他看来,只要中国的战斗机飞行员发现第四舰队的战舰还没完全沉没,就会首先打击第四舰队。说得直接一点,尼克松把瘫痪的第四舰队挡成了肉盾。
  问题是,有乔丹上将的命令,第三舰队不可能甩手而去。
  如此一来,第三舰队在绕过第四舰队之后,仍然得降低速度,带着那些已经丧失作战能力的战舰前往迪戈加西亚。
  当时,尼克松给参谋下达的命令是:为第四舰队清理航道。
  这也说得过去,因为第四舰队几近瘫痪,除了考虑空中威胁,还得考虑来自海面下的威胁。因为第三舰队还拥有较为完备的战斗力,中国舰队不得不提防,所以中国海军很有可能用潜艇来了结果第四舰队。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国海军发现第四舰队正在撤往迪戈加西亚,就更有可能让潜艇做最后了断。说得准确一点,应该是派遣潜艇埋伏在第四舰队的航线上,然后发起突然袭击。
  如此一来,第三舰队就得在前方担负起驱逐中国潜艇的重任。
  可笑的是,后来尼克松还因为这件类似于逃跑的事情被认为为友军做出了重大牺牲,也因此获得了美国军人最高级别的荣誉勋章。
  要知道,按照尼克松的安排,第三舰队最快也只能在二十七日清晨到达第四舰队西面。
  也就是说,在最容易遭到空中打击、也最容易遭到潜艇伏击的夜间,第三舰队都将呆在第四舰队南面。
  毫无疑问,这边相对安全得多。
  总而言之,尼克松首先考虑的不是保护第四舰队,而是如何保护自己。
  当然,他也做了一些非常重要,或者说非常具有宣传意义的事情。
  八点过,尼克松派过去的倾斜旋转翼飞机就把受到了严重惊吓,但是只擦破了头皮的里根少将接了过来。尼克松只是去看望了六神无主的里根少将,然后就把少将安排到了一间单独的舱室里面。
  此时,第三舰队派出去的倾斜旋转翼飞机与直升机正在努力搜救落水官兵,特别是那些在保卫第四舰队的时候被击落的飞行员。只是,当时尼克松没有派遣飞机去营救在攻击特遣舰队途中被击落的攻击机飞行员。结果就是,这些飞行员中,绝大部分被淹死、或者被鲨鱼吃掉,只有七名飞行员在三天之后,被中国海军的一架反潜巡逻机发现,随后被中国海军的水上飞机救起。
  需要拯救的,不仅仅有落水官兵。
  事实上,当时尼克松最应该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把那些注定要沉没的战舰上的官兵救回来。
  要知道,官兵才是海军的无价之宝,而战舰属于消耗品。
  可惜的是,乔丹的命令,阻止尼克松这么做。
  在二十六日夜间,第三舰队派出去的倾斜旋转翼飞机与直升机只接走了三艘护航战舰上的官兵,因为这三艘护航战舰已经彻底失去了抢救价值,舰长下达了弃舰命令,官兵正等待营救。
  到了二十七日凌晨,尼克松派出去的四艘反潜驱逐舰才到达第四舰队。
  拯救行动立即开始。
  三艘驱逐舰以一对一的方式,为三艘已经严重进水的航母提供电力,还为航母提供了抽水机。
  所幸的是,美军驱逐舰也是核动力,而且配备了足够多的抽水机。
  在三艘驱逐舰的帮助下,三艘航母的进水情况有所缓解,而且重新启动了反应堆,官兵正在努力使航母恢复航行能力。
  只有一艘驱逐舰负责搜寻落水官兵,以及救助其他严重受损的战舰。
  显然,第三舰队的救援力度非常有限。一些第四舰队的舰长后来宣称,如果第三舰队能多派几艘驱逐舰,结果将大不相同。
  只是,这些舰长的呼声没有受到任何人重视。
  在天亮之前,已有七艘严重受损的护航战舰沉没。因为救援飞机忙不过来,所以其中四艘战舰上的官兵转移到了第三舰队的驱逐舰上。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尼克松不得不在天亮前再次向第四舰队派遣四艘驱逐舰,替换已经人满为患的四艘驱逐舰。问题是,要等到新派遣的驱逐舰到达,那四艘反潜驱逐舰才能返航。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数个小时之内,第三舰队将只有一艘反潜驱逐舰!
  虽然多用途驱逐舰也有反潜能力,但是肯定比不上反潜驱逐舰。
  尼克松的这个安排,把第三舰队的反潜力量将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要知道,当时第三舰队的所有用来执行反潜任务的倾斜旋转翼飞机与直升机都在执行搜救任务,除了留下的一艘反潜驱逐舰,就只有三艘航母上的反潜巡逻机了。
第六十七章
新式攻击法
  二十七日上午,海面上起了大雾,能见度不到两百米。
  在邻近赤道的海域,这是非常罕见的事情。只是在全球自然灾害之后,各种反常的气候现象就很常见。气候学家非常悲观的预测,至少要到本世纪末,全球各地的局部气候才能完全恢复。
  罕见的大雾,给海上拯救行动带来了大麻烦。
  四艘塞满了人员的驱逐舰,不得不向那些亟待救援的受损战舰靠得更近一些,并且暂时停止了搜索落水官兵的行动。经过一整夜搜寻,仍然有很多落水官兵没被找到。第四舰队的活动区域太广阔了,提高了搜救工作的难度,也使驱逐舰上的官兵疲惫不堪,很多人已经连续工作了两天。
  九点不到,空中传来一阵轰鸣声,顷刻间又消失在了南面白皑皑的浓雾之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4/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