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8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3/1021

  此时,美军第四舰队面临的就是这种情况。
  当美军防空战舰倾力拦截数百枚轻型反舰导弹的时候,携带着反舰制导炸弹的J-33机群已经取得突破,而且进入了投弹区域。结果就是,当美军的防空战舰探测到急速拉起的战斗机的时候,已经来不及进行拦截了。
  六点二十分,第一批二十四架J-33投下了反舰制导炸弹,重点打击了美军防空战舰。
  这轮打击非常成功,因为“美国”号航母战斗群在最前端,而此时该航母战斗群只有一艘防空巡洋舰。
  结果就是,不但这艘防空巡洋舰得到重点照顾,顶替防空巡洋舰的一艘多用途驱逐舰也遭到重点打击。
  相对而言,驱逐舰的防空能力显然不如巡洋舰。
  正是如此,这批J-33不但攻击了“美国”号航母战斗群的护航战舰,还攻击了后方“企业”号航母战斗群的护航战舰。
  第二批二十四架J-33进入时,几乎毫无阻拦的攻击了两艘航母。
  等到第三批二十四架J-33进入时,重点攻击了最后方的“小鹰”号航母战斗群,而且同样首先打击了防空战舰。
  六点半之前,第四批与第五批J-33都投下了炸弹。
  最后到达的是只有十六架J-33的第六批机群,这些战斗机把炸弹全投向了“美国”号与“企业”号航母。原因是,第四批与第五批J-33重点轰炸了“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反而忽略了前方的两艘航母。
  可以说,这是一次相当致命的打击。
  虽然攻击结束时,三艘“美国”级超级航母都没沉没,仍然顽强的浮是海面上,但是已有三分之二的护航战舰被击沉,而且三艘航母全部遭到重创,不但丧失了作战能力,航速都降了下来。
  直到这个时候,第三舰队派来的第二批防空战斗机才到达。
  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尼克松没有按计划攻击中国舰队,因为在他准备攻击时,第四舰队已经遭到打击。只是尼克松也没有及时向第四舰队增派防空战斗机,他在向美国军事法庭提交的抗辩书中提到,当时第三舰队上空只有二十四架防空战斗机,而且第三舰队也处于中国舰队的打击范围之内,因此他必须留下这批战斗机。等到他调整好舰载战斗机的时候,第四舰队已经进入舰队防空作战阶段,因此他在六点前派出的增援战斗机没有冒险进入第四舰队的防空杀伤范围。
  当然,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而且尼克松最终也因此被军事法庭宣布无罪。
  问题是,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吗?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尼克松在六点前向第四舰队增派了战斗机,就有能力对正在攻击第四舰队的J-33机群进行远程拦截。
  事实上,尼克松并没在六点前增派战斗机,而是在六点后才增派的战斗机。
  在六点前,第三舰队确实紧急出动了一批防空战斗机,只是没有派往第四舰队,而是向北扩大了防空范围。
  必须承认,尼克松这么做没有错,因为第三舰队也有可能遭到攻击。
  可是在战斗结束之后,尼克松已经知道,中国舰队竭尽全力打击了第四舰队,根本没有对第三舰队构成威胁,至少在发动第二次攻击之前,不会威胁到第三舰队。结果就是,他在战斗结束后,修改了战报,把派去扩大防空范围的战斗机,说成是派去掩护第四舰队,也因此洗脱了罪名。
  当然,第四舰队也因此覆灭。
第六十五章
完胜之途
  对第四舰队的打击取得了决定性成功,可是牧浩洋并没放松警惕。
  六点之前,他就收到了预警机发来的消息,得知遭遇的不是美军联合舰队,而是第四舰队。
  最初的时候,牧浩洋还认为美军犯了分兵作战的大忌。
  只是没过多久,突然出现的防空战斗机打消了他的疑虑,即第三舰队就在附近,只是没有跟第四舰队混在一起。这个判断也得到了前方预警机的支持,因为第四舰队的航行速度高达四十五节。
  六点过,随着空军的大型预警机与防空战斗机到达,牧浩洋才稍微松了口气。
  要知道,在此之前,他最担心的就是第三舰队的攻击机群。在此之前,第二批护航战斗机已经证明,美军发起了攻击,机群规模在一百架以上,而这绝对不是全部,也许只是第四舰队派出的攻击机群。如果两支美军舰队同时发起攻击,那么第三舰队的攻击机群就应该从另外一个方向上飞过来,而且正好错过了特遣舰队的护航战斗机。更要命的是,牧浩洋手里几乎没有防空战斗机可用。
  正是基于这个判断,牧浩洋重点加强了东南方向上的防空部署。
  紧接着,空军另外两个中队的战斗机赶到,牧浩洋才安心下来。第四舰队的航空兵已经被消耗掉了,而第三舰队最多只能出动一百多架战斗机,空军派来的七十二架防空战斗机足够应付了。
  问题是,麻烦并没得到解决。
  六点三十五分,牧浩洋收到了确切战报,打击第四舰队的行动非常成功,但是攻击机群没有发现第三舰队。
  五分钟后,正在返航的预警机报告,又有一批美军战斗机到达第四舰队上空。
  根据这份报告,龚继飞认为,第三舰队应该在数百公里之外,也许在特遣舰队的打击范围之外。
  理由很简单,如果第三舰队离得足够近,那些防空战斗机早就赶到了。
  只是,牧浩洋却有点怀疑。
  他的理由也很简单,第四舰队的航速高达四十五节,表明美军舰队指挥官已经对战场局势做出了准确判断,而且认为第三舰队拖慢了航速,所以才加速航行,而第三舰队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降低航速。如果第三舰队保持三十五节左右的航速,而与第四舰队的距离又在龚继飞所说的五百公里以上的话,那就意味着,早在一天半前,第三舰队与第四舰队就分道扬镳了。
  显然,这与之前获得的侦察情报不合。
  按照牧浩洋的判断,第三舰队应该在第四舰队后方两百公里之内,绝对不可能超出两百公里。
  显然,牧浩洋的这个判断相当准确。
  当时,第三舰队最前方的战舰与第四舰队最后方的战舰,确实不到两百公里,而且正好在特遣舰队前出预警机的探测范围之外。更重要的是,第三舰队的航速是三十三节,而不是牧浩洋预料的三十五节。
  如果是三十五节的话,当时第三舰队已经被预警机探测到了。
  当然,这个误差,没有决定性影响。
  对第四舰队的攻击行动结束时,牧浩洋手里还剩下了大概二百六十架战斗机,而且主要是J-33,其中九十六架将在七点之前返回,四十余架J-33与十多架J-32将在七点二十分左右返回,剩余的则要等到七点五十分之后。以特遣舰队的效率,特别是把技能还不太熟练的航空勤务人员考虑进去,龚继飞认为能在八点半再次发动攻击,牧浩洋则认为能在九点之前准备好就不错了。
  事实上,跟牧浩洋之前的预测相比,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结果了。
  要知道,因为攻击距离较近,没有一架战斗机飞往印度南部的空军基地,只有少数战斗机在返航的时候,需要首先跟空军派来的加油机会合。也就是说,特遣舰队依然拥有再次发动打击的能力。
  按照牧浩洋之前的部署,他根本没有考虑进行第二次打击。
  拥有了第二次打击机会,却让牧浩洋犯难了。
  到六点四十五分的时候,航空作战参谋送来了较为精确的战果统计报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第三舰队大概还有两百架舰载战斗机。因为第三舰队最多只能搭载二百一十六架舰载战斗机,所以作战能力没有受到严重影响。
  可以说,这个推断非常准确。
  虽然在掩护第四舰队的战斗中,第三舰队损失了四十多架战斗机,但是第四舰队派出的攻击机群中,有三十来架逃脱了打击,并且在战斗结束后飞往第三舰队,所以第三舰队仍然有两百架战斗机。
  摆在牧浩洋面前的问题是:要不要打击第三舰队?
  让牧浩洋顾虑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不是航空兵的差距,而是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内会发生什么事情。
  在龚继飞看来,第三舰队肯定会撤退,因此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机会。
  只是,牧浩洋并不这么看,因为美军舰队在岸基战斗机打击范围之外,而且中国海军的反潜巡逻机全都派出去执行侦察任务了,在天亮之前很难组织起来发动攻击,所以美军大可不必考虑其他威胁。至于中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因为部署在南亚的数量很少,所以也很难及时发挥关键作用。
  事实上,中国空军的轰炸机与海军的反潜巡逻机没有参与攻击,足以让第三舰队指挥官做出这样的判断了。
  如此一来,第三舰队只需要应付特遣舰队的威胁。
  在牧浩洋看来,第三舰队的指挥官也能判断出特遣舰队还有多少战斗机可用,因此有信心顶住特遣舰队的再次打击。
  说得准确一些,如果第三舰队把战斗机全部用于防空作战,胜算就不会小到哪里去。
  当时,牧浩洋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第三舰队不会撤退,而会把剩下的战斗机组织起来进行防空作战。最主要的理由就是,第四舰队的战舰没有被全部击沉,还有修复希望,而且还需要营救落水官兵。
  以美军的作战风格,肯定不会抛弃还没有沉没,而且有修复价值的战舰。
  如此一来,如果强行对第三舰队发动攻击,就得安排足够多的护航战斗机,也就没办法安排足够多的攻击机了。
  按照牧浩洋的判断,这次,他至少要出动一百二十架护航战斗机。
  也就是说,即便继续由空军提供防空掩护,也只有一百六十架战斗机能执行攻击任务。
  更重要的是,空军提供的防空掩护不见得能维持多久,为了防止美军绝地反击,牧浩洋有理由留下几十架防空战斗机。
  即便毫无保留,一百六十架攻击机也不见得能取得决定性战果。
  更重要的是,只要第三舰队全力以赴,那么牧浩洋安排的一百二十架护航战斗机就没有绝对把握夺取制空权。根据之前的交战情况,在美军还拥有两百架战斗机的情况下,牧浩洋至少需要出动同等数量的护航战斗机,才有绝对把握夺取制空权。要知道,这次绝对不是突然袭击,而是正面对决。
  接下来,牧浩洋还得考虑如何指挥这两百架战斗机作战。
  要知道,直接指挥两百架战斗机进行空战,至少需要十二架舰载预警机,而特遣舰队此时最多只能出动八架,因为其他的舰载预警机要么还没返回,要么得在两个小时之内降落补充燃油。
  动用空军的大型预警机的话,肯定会削弱舰队防空力量。
  事实上,就算能够指挥两百架战斗机空战,用八十架战斗机进行攻击,也很难对第三舰队构成威胁。
  当然,这并不表示牧浩洋放弃了努力。
  他考虑这些问题,只是希望找到更好的攻击手段。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就算龚继飞建议放弃攻击,牧浩洋也不会采纳,因为这是夺取全面胜利、一举扭转战局的绝佳机会。错过这个机会的话,恐怕牧浩洋要为此后悔一辈子,而且中国海军将遇到更大的挑战。
  牧浩洋想做的,只是在歼灭第三舰队的前提下,尽可能高效率的达到目的。
  那么,该怎么打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3/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