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7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5/1021

  牧浩洋皱起眉头,让章玉廷说下去。
  “昨天晚上,我一直在考虑你说到的事情,也知道你为什么要把四支航母战斗群留在太平洋上。”章玉廷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很明显,如果美国当局有把握一举消灭我们的海军主力,就很有可能主动向我们宣战,甚至不惜提前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目前看来,印度舰队没有什么好指望的。那么,美国会不会亲自动手呢?说得简单一些,就是利用部署在澳大利亚的空中力量袭击我们。”
  “确实有这种可能。”
  “我也希望这是杞人忧天。”
  “为什么?”
  “如果美国出手,只有可能利用部署在澳大利亚与迪戈加西亚的空中力量。根据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消息,战争爆发的时候,部署在迪戈加西亚的大部分美军飞机都是侦察机,特别是电子侦察机。战争爆发之后,美国没有对战略轰炸机的部署情况做出调整,所以没有多大可能向迪戈加西亚增派轰炸机。如此一来,美军只剩下部署在澳大利亚的战术航空兵,总规模在八百架左右,足以发动一次大规模空中打击了。关键问题是,这些战斗机主要部署在澳大利亚东部地区,而且在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即以达尔文港为中心,方圆五百公里的范围之内,没有几座空军基地,最多只能支持三百架战斗机作战。”章玉廷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也就是说,如果美军打算亲自出手,就得出动足够多的加油机,或者采取轮番出动的方式,把攻击分成两到三个批次,确保每个批次的战斗机都能在完成任务之后返回澳大利亚。显然,这会严重降低作战效率。”
  “也许,美军会让部分战斗机飞往新加坡。”
  “这就是我最担心的问题,如此一来,美军就能让部署在澳大利亚东部地区的战斗机在完成任务后返回达尔文港附近的空军基地,而让部署在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的战斗机前往新加坡。根据我的估计,美军至少能在一个波次中投入六百架战斗机。”章玉廷谈了口气,又说道,“只要组织得当,这轮攻击足以重创我们。接下来,将由姗姗来迟的印度舰队扫荡战场。”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章玉廷的意思。
  “我觉得,最好主动出击。”
  “轰炸澳大利亚的美军基地?”
  章玉廷没有开口,但就是这个意思。
  “显然不可能,就算我同意,元首也不会答应。”
  “可是,总不能让舰队去冒险吧。如果我们再次战败,后果将无法想像,而且美国也肯定会向我们宣战。”
  牧浩洋摇了摇头,说道:“即便轰炸了澳大利亚,舰队没有损失,我们的处境也会更加被动,而不会有丝毫改善。别忘了,美军有十五支航母战斗群,而且已经有六支航母战斗群开赴西太平洋。”
  “可是……”
  “当然,我们可以不打击澳大利亚,但是能让美军放弃打击我们的念头。”
  章玉廷一愣,似乎没有明白牧浩洋的意思。
  “以目前的情况,美国当局肯定还在权衡参战的利弊,所以我们只要让美国当局知道参战的危害,就能使美国当局有所顾虑,而我们需要的,也不过是在四个小时之后安全通过巽他海峡。”
  “这……”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主动打击澳大利亚,或者说让美国当局认为我们会主动打击澳大利亚,美国总统会怎么想?”
  章玉廷愣了一下,没有明白过来。
  “最直接的想法就是,我们会不惜代价的打赢这场战争,而且会对支持印度的行为进行直接报复。说得简单一些,就是美国只要以身犯险,第三次世界大战就会爆发,而美国总统需要考虑的就不是支持印度打赢这场战争,而是如何打赢第三次世界大战。就洒美国总统最终仍然决定参战,也不可能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做出决定。更重要的是,这不是总统能够做出的决定。”
  “至少需要国会批准。”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要是拿到国会去审议,恐怕要好几天后才有结果。”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获得所需的时间。”
  “不仅仅是渡过巽他海峡的时间,还有击败印度舰队的时间。只要我们能在这几天之内取得决定性胜利,不管是美国国会,还是美国总统,都会重新衡量战场局势,重新衡量击败我们的把握到底有多大。”
  章玉廷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牧浩洋的意思。
  牧浩洋笑了笑,没有急着说下去,而是点上了香烟。
  “牧总,你打算怎么做?”
  “两个小时之后,安排一次攻击行动,目标是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的美军基地,但是要明确告诉飞行员,这只是佯攻,绝对不能把炸弹投到澳大利亚领土上,但是可以在澳大利亚领海上空与美军战斗机对抗。我们不打第一枪,但是只要美军战斗机首先开火,就不用跟美军客气。”
  “这……”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让美军相信,我们有能力、也有决心轰炸澳大利亚。”
  “问题是,只要我们的战斗机返航,这套把戏就会穿帮。”
  “这很重要吗?”
  章玉廷愣了一下,觉得当然很重要。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我敢肯定,在巽他海峡南面,肯定有大批美军侦察机,因此我们的攻击机群很快就会暴露行踪。美军首先要做的,不是攻击我们,而是阻止我们轰炸澳大利亚西北地区的军事基地,因为没有这些军事基地,美军就无法攻击我们。也就是说,我们能够以此争取到几个小时。只要舰队进入印度洋,我们就向西全速航行,争取尽快离开美军战斗机的打击范围。如此一来,我们就有希望赶在美军调整好部署之前离去,不与美军发生冲突。”
  “问题是,舰队肯定跑不过战斗机。”
  “当然,但是舰队的速度肯定比美国当局做出决策的速度快得多。”
  “这……”
  “只要事情闹起来了,就不仅仅是美国的事情了,还是澳大利亚的事情。也许,我们会在外交上输分,但是美国绝对不可能抛下澳大利亚,也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解决外交上的问题。不管怎么说,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美国不可能在此之后迅速做出战争决策,也就不可能对我们构成严重威胁。”
  “你想过没有,美国可以以我们入侵澳大利亚为由向我们宣战。”
  “什么叫入侵?”
  章玉廷愣了一下,这才明白牧浩洋为什么要求飞行员不得在澳大利亚本土上空投弹。
  “当然,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通过美国向印度舰队施压,让印度舰队尽快赶来与我们决战。”牧浩洋拍了下章玉廷的肩膀,说道,“去安排吧,一切顺利的话,我们能在四十八小时之内决定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
  章玉廷没再罗嗦,立即去找航空作战参谋部署打击行动。
第七十二章
对峙
  战争的第二天,地面战斗就打响了。
  这次,唱主角的不是中国军队,而是巴基斯坦陆军。
  虽然受战前准备严重不足影响,巴基斯坦陆军没有越过边境线与停火线,只是对印度境内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进行了炮击,但是印度的战前准备工作也不是很充分,也只用远程火炮进行了还击。
  主要战场,就在克什米尔地区。
  围绕着军事分界线,印巴双方动用大量远程火炮,大规模炮战从上午持续到傍晚,在天黑后才偃旗息鼓。
  在这十多个小时的炮战中,巴基斯坦陆军的优势非常明显。
  原因只有一个:巴基斯坦陆军是世界上第二个装备了大口径电磁炮的陆军,而印度陆军使用的仍然是电热化学炮。
  在中日战争爆发前,炮兵技术革命就已开始。
  当时,中国与美国分别选择了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即电磁炮与电热化学炮。
  在陆军用大口径电磁炮技术成熟之前,中国陆军在重点改进已有火炮,并且提高火箭炮的精度,弥补身管火炮的射程问题。美国陆军更加激进,把重点放在了电热化学炮上,并且率先开发出了具备实战能力的电热化学炮。也正是如此,在二零三五年之前,美国陆军的火炮性能一度超过了中国陆军。同样的原因,在这几年之内,美国的电热化学炮成为国际军火市场上的宠儿。
  导致这一原因的,主要还是美军的传统火炮弱于中国陆军。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美国不重点发展电热化学炮,而是把希望寄托在电磁炮上,很有可能永远也无法超越中国陆军。只有在电磁炮技术成熟之前,装备电热化学炮,美国陆军才有机会超越中国陆军。
  受此影响,在第四代主战坦克上,美军也获得了一些优势。
  别的不说,M27A1使用的一百四十毫米电热化学炮就比24式的稍微好一些,其身管寿命达到了一千五百发,而24式的只有八百发。在精度方面,美军的一百四十毫米电热化学炮也要稍微高一些。
  只是,在中日战争爆发后,美军的这一优势很快就被末平了。
  随着中国陆军在电磁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用电磁炮替换所有身管火炮成了时间上的问题。如果不是全球自然灾害,在二零四零年之前,中国陆军就会大批量采购电磁炮,逐步替换所有身管火炮。此后,随着中国陆军把重点放在了“未来地面战平台”上,以配备电磁炮为主的火力支援平台成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陆军火炮系统,并且在二零四四年量产后,在各项性能上压倒了美军的电热化学炮。
  当时,巴基斯坦陆军优先采购了一百二十门,装备了一个炮兵旅。
  与之相对的,印度陆军只有电热化学炮。
  与电热化学炮相比,电磁炮的最大优势不是射程更远,而是后勤保障更简单,即只要有充足的电能供应,电磁炮的作战效率就远远高于电热化学炮。依靠具有优势的射程,电磁炮可以部署在离战线更远的地方,以此获得足够的电力供应,并且能够更加方面的运送弹药等消耗类物资。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电磁炮的作战效率更高。
  在后勤保障充足的情况下,一个装备电磁炮的炮兵旅的作战效率是准备电热化学炮的三倍以上。
  在当天的战斗中,巴基斯坦炮兵就用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这个仅有一百二十门电磁炮的炮兵旅,承担了百分之六十的远程打击任务,压制了五个印度炮兵旅。
  当天下午,该旅还首次炮击了印度首都新德里。
  事实上,该旅也是第一支只需要部署在伊斯兰堡附近就能炮击新德里的炮兵部队。
  对印度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印度炮兵几乎没有办法进行反击,因为要想炮击伊斯兰堡,就得把炮兵靠前部署,从而遭到巴基斯坦前沿炮兵的压制。
  在印巴陆军进行大规模炮战的时候,中国陆军也投入了战斗。
  按照牧浩洋的部署,中国陆军使用的不是远程火炮与火箭炮,而是威力更加惊人的弹道导弹。
  准确的说,是复合弹道导弹。
  传统的弹道导弹,只要射程超过一千公里,即便采用压低弹道,弹道的最高点都超过了两百公里。显然,在近地轨道空间被太空垃圾塞满了的情况下,传统弹道导弹都很难正常使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5/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