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5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5/1021

  二零二九年十月,在CZ-6的第四次正式发射中,中国的第一枚火星探测火箭离开了地球空前,踏上了飞往火星的遥远旅途。
  由此,中国成为了第四个进行火星探测的国家(地区)。
  在此之前,美国、苏联(俄罗斯)与欧盟都向火星发射了探测器。
  虽然晚了一些,但是中国的火星项目更有挑战性。火星火箭到达火星轨道之后,将在火星两极与赤道上空各投放一具登陆车,对火星的地表情况进行探测,而且在火星南极着陆的登陆车还有再升空能力,将在完成勘探任务之后,用小型火箭把收集的一百克岩石样本发送给轨道飞行器,最终由轨道飞行器的返航舱送回地球。此后,轨道飞行器将成为火星上的人造卫星,持续工作十年以上。
  正是如此,中国的火星探测火箭重达五十吨!
  只是,最快要到二零三零年底,探测火箭才能到达火星的近地轨道,并且在五年之后送回岩石样本。
  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火星上是否有供人类长期生存的必要资源。
  如果有,比如有水资源,而且岩石中有可以分解的富氧化合物,那么下一步就是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
  当然,这肯定是几十年、甚至一百年之后的事情了。
  必须承认,这些宇航项目都是烧钱大户,也是国家实力的重要象征。
  只是,在这些备受关注的宇航项目之外,还有一个项目不为人知。
  二零二八年底,CZ-6在一个月内进行了三次发射,把三套各重五十吨的大型深空探测设备送入了近地轨道。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中国的空间站项目。
  一个月后,中国当局才宣布,发射升空的不是空间舱,而是进行太阳探测火箭,即中国将进行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太阳近距离探测活动。按照中国官方宣布的消息,此次探测活动主要为了搞清楚太阳的内部情况,为今后准确预测太阳黑子爆提供科学依据,为标准的科学研究。
  只是,有必要为此发射一枚重达一百五十吨的太阳探测火箭吗?
  当时就有一些美国学者指出,中国的太阳探测活动是为军方服务,而且一些美国新闻媒体还拿出了证据,即太阳探测项目的主要资金都来自中国军方,而且由军事情报部门负责处理资金流向。
  只是这么做有没有意义,连美国的“国防科技咨询委员会”都说不清楚。
  原因很简单,相对于太阳的质量,太阳探测火箭太渺小了,根本不可能对太阳的活动产生任何影响。
  一些西方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的太阳探测活动必然以失败告终。
  真正知道其中意义的,只有包括牧浩洋在内的极少数几个人,当时连国家元首易援朝与国务院总理黎平寇都是局外人。按照黄峙博的安排,只有在探测取得圆满结果后,才向元首与总理汇报。如果探测失败、或者证明钱仲泰的模型是错的,这就只是一次与军方没有关系的科学探索。
  结果如何,再过两个月就知道了。
第四章
忙碌的春节
  除了这些国家大事,还有很多事情,值得中国人在春节的时候好好庆祝一下。
  比如在一月底,中国成功申请到了二零三八年世界杯的主办权,中国国足将借此第二次杀入世界杯。虽然这有点讽刺意味,但是多少给了国人一些安慰,也让中国获得了向全世界展示国貌的机会。
  又比如,在二零二九年底,经全国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决定从二零三零年七月一日起正式取消户籍制度,代之以社会福利保障号,并且从此开始推行包括养老、医疗与教育在内的全民福利制度。
  在民族大事上,也有了可喜进展。
  元旦节,傅秀波应台湾“前总统”刘俊实前往台北,共同主持了台北一零一大楼的元旦点灯仪式。两天后,“两岸统一协会”正式宣告成立,傅秀波与刘俊实任荣誉主席,两岸和解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
  国家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值得每个中国人高兴。
  对牧浩洋来说,这个春节也很有意义,因为他再次当上了父亲,小女儿在腊月二十三凌晨降生,跟他非常像。喜事逢双,两天后,他收到了由黄峙博亲自签发的任命书,以海军上将身份出任陆战队司令。
  在中国军队里,这个任命并不奇怪。
  因为陆战队还不是独立兵种,所以没有单独设置军衔。合并了陆军两栖部队之后,陆战队一直使用海军军衔。
  说得简单一点,陆战队司令一直是海军将领。
  虽然已经有人提出,应该把陆战队设为独立兵种,单独设立军衔,以提高陆战队在军队中的地位,强调陆战队的重要性,但是黄峙博一直没有处理这件事,而且按照他的安排,还得等几年,让腾耀辉来做。
  不管怎么说,黄峙博是陆军将领,不宜过分插手海军的内部事务。
  让腾耀辉来做这件事,更有说服力。
  牧浩洋却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因为他得尽快让陆战队独立出来,如果等到腾耀辉出任总参谋长,恐怕就不大乐观了。
  赶在年前,牧浩洋递交了一份把陆战队升级为独立兵种的报告。
  为了引起黄峙博的重视,他亲自把报告送到了总参谋长办公室,却没有收到答复,似乎黄峙博根本没有看到这份文件。
  牧浩洋没有去烦黄峙博,决定等到年后再说。
  在此之前,他还有很多事要做,比如为陆战队司令部重新选址。
  当时有几个选择。一是在青岛,利用海军司令部的旧址。二是在舟山,跟海军司令部当邻居。三是设在海南,利用榆林港附近的陆战队基础设施。四是重新建立司令部,较为合适的有汕头、湛江、大连与福州等地。
  牧浩洋倾向于最后一个选择,只是具体安排还没有确定下来。
  为了这件事,他这个春节过得并不轻松。大年三十在家吃了团圆饭后,就乘专机飞往福州进行实地考察。
  大连与湛江已经去过了,都被牧浩洋排除在外。大连的基础设施不错,只是过于偏僻。湛江的主要问题就是基础设施太差,建设成本过于高昂。剩下的只有福州与汕头,这两处地点的基础设施都还不错,位置也比较合适。在做最后决定之前,牧浩洋需要对当地的情况做进一步了解。
  从个人观点出发,牧浩洋觉得福州最合适。
  在台海关系大幅度改善,两岸和平统一有望的情况下,福州可以利用台湾海峡里的有利地理环境,附近还有足够多的岛屿可供陆战队征用,并且有建设深水良港的海湾,在海路交通上非常便利。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
  是否选择福州,还得看当地政府是否支持,即是否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陆战队足够大的优惠。
  不管怎么说,地方政府与军队的财务是两条线,根本不搭边。
  能少花点钱建基地,就能多花点钱采购装备,或者为官兵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牧浩洋的观点很明确,建设司令部很重要,省钱更加重要。陆战队的经费本来就不多,没有理由搞浪费。
  还好,地方政府非常积极。
  因为在新出台的土地征用法中,国防用地排在第一位,所以在征用土地上,不会有多大问题。地方政府看重不的是与军队的关系,陆战队属于正规军,不参与地方事务,对地方政府也没有多大影响。关键就是,陆战队司令部肯定会给当地经济带来好处,不管是司令部的几千名官兵,还是建设陆战队基地后进驻的官兵,都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成为固定的消费群体。
  福州市政府开出的条件非常优越,不但答应帮助陆战队征地,还答应通过地方银行为陆战队提供低息贷款,并且由地方政府承担非军事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比如修建一条直通市区的高速公路。
  这让牧浩洋非常满意,只是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谈好。
  最大的问题,就是安排部队官兵家属就业。虽然牧浩洋已经做了安排,可以为部分军人家属提供就业岗位,比如陆战队司令部就需要不少勤务人员,还要修建家属区,也就需要相关的服务人员,而这些人都不在军队的编制之内,首先就得考虑军人家属。但是随着陆战队司令部建成,并且成为陆战队的主要军事基地,至少有五万名军人家属需要就业,而陆战队能够提供的非军事岗位只有不到五千个,剩下的都得在当地安置,也就需要地方政府给予相关帮助。
  因为没有谈好,所以牧浩洋决定去汕头看看。
  从基础条件看,汕头不如福州,而且战略位置也不够关键,但是汕头政府开出的条件更加优越,甚至答应在招聘公务员的时候,优先考虑陆战队的军人家属,并且在地方经济政策上予以支持。
  这让牧浩洋有点动心,毕竟军人也是人,只有家里稳定了,军人才会更加卖命。
  设想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牧浩洋还不得不为结婚、房子等事情发愁。就算他没有因此受到影响,肯定也有其他军人受到了影响。如果不能解决军人的后顾之忧,又怎么让军人上阵杀敌呢?
  要知道,社会的最小单位不是个人,而是家庭。
  只有以家庭为纽带,才能让军人更加忠诚。也只有为自己的家庭奋战,才能让军人更加勇猛。
  牧浩洋非常清楚其中的道理,也就非常重视解决基层官兵的家庭问题。
  在印度洋舰队当司令的两年里,牧浩洋就力排众议,从有限的资金中抽调出很大一部分修建了海军最高级别的军人家属区,还力所能及的为随军家属安排工作,把布莱尔港、也就是现在的“浩洋港”变成了军人生活基础设施最完善的港口,也是中国海军三处海外军事基地中最“豪华”的港口。
  这些事,还给牧浩洋惹来了麻烦。
  当时,就有人批评,说牧浩洋在搞小集体,不顾大局,把钱花在了不改花的地方,破坏了军队的内部团结。
  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到牧浩洋离开的时候,去印度洋舰队服役,已经是很多海军官兵梦寐以求的事情了。当时,一些海军军官还专门找关系、走后门,希望能够到印度洋舰队“镀金”。要知道,去印度洋舰队,等于外派,津贴至少提高百分之三十,而且回去后更容易获得晋升。加上优越的生活环境,说得不客气一点,跟去马尔代夫度假差不多,更让官兵蠢蠢欲动。
  牧浩洋不是在搞小集体,也不是不顾大局,只是在尽可能的帮助官兵解决个人问题。
  在照顾手下官兵的时候,牧浩洋可以说是做得无微不至。在印度洋舰队期间,他甚至出面上了地方电视台,替舰队的官兵当月老,向全国单身女性“推销”海军军人,促成了一百多桩婚事。
  这件事搞得非常大,连陆风烈都打电话来批评他,让他安分守己,别到处出风头。
  还好,陆雯非常支持丈夫,认为他没有做错。
  这些事情,也让牧浩洋获得了更高的声望。海军将士在记住他立下的战功时,更记住了他对待部下的态度。这种影响力甚至超越了军队,在牧浩洋上了电视台后,当年就有近百万应届高中毕业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把海军学院放在了提前录取批的第一位,梦想着成为海军军人。
  当然,这些高中毕业生中,肯定有不少是冲着电视相亲节目去的。
  要知道,到二零二九年,中国的男女比例已经达到一点二一,意味着每一百名男性中有将近二十人讨不到老婆。
  对于早熟的高中生来说,讨老婆恐怕是比找工作还要困难的艰巨任务。
  不可否认,牧浩洋的所作所为,让他赢得了海军官兵的爱戴,特别是印度洋舰队三万多名将士的爱戴。
  去年,在他离开印度洋舰队时,不但所有战舰鸣长笛为他送行,还有一万多名官兵赶到机场,没有赶来的,也在原地向飞机远去的方向敬礼。这让牧浩洋很不舒服,因为能够在那些官兵眼里看出,他们不想他离开。
  可是,牧浩洋必须离开。
  印度洋舰队只是一个小池塘,留下来,已经没有发展前途,也不可能为军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5/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