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5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5/1021

  牧浩洋笑着摇了摇头,知道这么扯下去,肯定没完没了,也就转移了话题。“这次我专程赶来,一是感谢你,二是向你请教一些问题。”
  “什么问题?”
  “我们控制了布莱尔港,但是并没打通战略航线,要用什么办法,才能把布莱尔港的战略价值发挥出来?”
  “这……”
  “黄总已经做了安排,让杨禹方指挥舰队作战,周渝生、庞跃龙与马明涛都将去布莱尔港。”
  “你呢?”
  “不出所料的话,我将返回总参谋部,继续负责海军工作。”
  “没这么简单吧?”
  牧浩洋抽了两口烟,说道:“当然,不是负责海军装备建设,而是参与一些战略事务的决策工作。”
  腾耀辉点了点头,说道:“这是黄总给你安排的任务?”
  “算不上,毕竟我才回来,黄总还没有给我安排工作,他只是给我看了一些资料,让我想到了这个问题。”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控制了布莱尔港之后,我们向西至少还要在斯里兰卡获得一座军港,向东则要面对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与龙目海峡。这三道海峡都不在我们控制之中,在战时很容易遭到封锁,所以我觉得,我们需要一条更加保险的战略通道。”
  “克拉地峡。”
  牧浩洋皱起眉头,似乎不大明白。
  “准确的说,是在克拉地峡开凿一条由安达曼海直通泰国湾的运河,绕过南面的几条海峡。”腾耀辉走到办公桌旁,从抽屉里翻出了一份文件,交给了牧浩洋。“这是我五年前出任海军司令时,提交给总参谋部的一份战略计划,主要内容就是由我们投资,在克拉地峡开凿运河。”
  “我怎么不知道?”
  “不属于装备项目,而且当即就被黄总否决了。”
  “为什么?”
  “投资太大,而且政治问题无法解决。”
  牧浩洋翻开文件,仔细看了起来。
  “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主要就是从战略层面着想。”腾耀辉笑了笑,说道,“这几年我也考虑过这个计划,明白了黄总为什么会否决该方案。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在经济上行不通。以当时的物价估算,开凿运河至少需要投入一千五百亿美元,而且只能通行十万吨级的舰船。如果要达到最大通过能力,投入将增加一倍以上。如此巨大的投入,经济效益却非常有限。别的不说,高昂的通过费,就足以使大部分船只前往马六甲海峡。此外,运河仅使航线缩短了不到一千海里,以马六甲海峡在二零二零年的通过量计算,节约的燃油费要在大约两百五十年内才能顶得上运河的开凿费用。即便不考虑政治因素,这种亏本赚吆喝的买卖也不可能得到民间资本支持,只能由国家承担。如果仅仅为了军事需要,在一个不太稳定的地区投入一千五百亿美元开凿运河,显然比不上直接增强舰队划算。用同样的资金,至少可以打造三支航母战斗群。”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腾耀辉的意思。
  “当然,时过境迁,也许现在有这个必要了。”
  “为什么?”
  “我们控制了布莱尔港,美国肯定会加强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提高新加坡的战略地位。也许新加坡不会与美国结盟,但是在我们扩大影响之后,新加坡肯定会在国防政策上更加依赖美国。”
  “因此,有必要开凿一条能够绕过新加坡的运河。”
  “军事上有必要,可经济上仍然行不通。”
  “如果为了政治呢?”
  “那还不如直接干预泰国内政。”腾耀辉笑了笑,说道,“我提到这件事,只是希望引起你的注意。布莱尔港只是我们进入印度洋的桥头堡,而要让舰队在印度洋里自由航行,还得打通后勤补给线,解决后方的问题。”
  “怎么解决?”
  “利用东盟的内部矛盾。”
  牧浩洋锁紧眉头,等着腾耀辉说下去。
  “年初的时候有一则新闻,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
  “什么?”
  “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淡水之争。”腾耀辉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早在一九六一年与一九六二年,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签署了两份淡水供应协议,以一九二七的价格,即一千加仑零点零一美元的价格,由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向新加坡提供未经处理的淡水,而这两份协议的有效期为一百年。”
  “这么说,也要到二零六一年与二零六二年才到期。”
  “这是新加坡的理解,而马来西亚认为,既然以一九二七年的价格为准,就应该在二零二七年到期。也就是说,到今年十二月底,如果新加坡不肯接受新的订价标准,马来西亚将终止向新加坡提供淡水。”
  “这……”
  “没有水资源,新加坡一天也生存不了。”腾耀辉笑了笑,说道,“虽然新加坡已经有三分之一的淡水来自本国的海水淡化工厂、经过处理的废水、以及收集的雨水,但是其他三分之二仍然来自马来西亚。”
  “也就是说,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矛盾非常尖锐?”
  腾耀辉点了点头,说道:“根据我掌握的消息,马来西亚要求以国内价格为准,直接提供经过处理的淡水,价格将达到每一千加仑四点八美元,是现在价格的四百八十倍。如果新加坡接受这个价格,每年将向马来西亚支付九亿美元。”
  “不算昂贵。”
  “问题是,影响却非常大。”
  “为什么?”
  “居民生活用水暂且不说了,新加坡的工业用水必然受到限制。要知道,新加坡一直没有限制工业用水。更重要的是,只要新加坡做出让步,马来西亚就会变本加厉,说不定明年的淡水价格还得上涨。”腾耀辉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更重要的是,对新加坡来说,淡水是战略资源,而让关系到所有人生存的东西掌握在别人手里,而且由别人随意订价,肯定无法接受。”
  “新加坡会为此与马来西亚开战?”
  “可能性不大,但是可以合理利用这个矛盾。”
  牧浩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腾耀辉的意思。
第七十章
内部矛盾
  虽然东盟早已成立,但是绝非铁板一块。东盟的内部矛盾,不仅仅是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淡水之争”,可以是,几乎所有相邻的东盟国家之间都有难以调和的矛盾,而且很多还非常尖锐。
  拿越南跟柬埔寨与老挝来说,因为在越战之后,越南首先入侵老挝,又出兵柬埔寨,制造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包括在柬埔寨引发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乱,因此老挝与柬埔寨都比较倾向于中国,希望借助中国的帮助抗衡越南。在柬埔寨与越南之间,还存在领土纠纷,即富国岛的归属问题。
  历史上,富国岛一直是柬埔寨的领土,直到近代,法国入侵越南之后,才被法国出兵占领。越南实现统一之后,宣称富国岛为其领土,并且出兵占领,而柬埔寨一直没有接受既成事实。
  因为国力弱小,所以柬埔寨只是宣称富国岛为其固有领土,而没有采取实质性行动。
  可以说,在东盟国家中,领土与领海争端最为突出。
  在柬埔寨与泰国之间,一直就柏威夏寺地区的归属问题存在争议。虽然联合国早已裁定该地区属于柬埔寨,但是泰国从未接受这个裁决。在二零一零年与二零一一年,柬埔寨与泰国还因此发生数次边境冲突。
  泰国与缅甸、老挝的边境争端更加复杂,主要集中在三国接壤的金三角地区。
  南面,泰国与马来西亚也并非关系友好的睦邻,双方在马来半岛西侧的几座岛屿、以及泰国湾专属经济区的划属问题上一直纠纷不断。
  此外,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与菲律宾都存在领土与领海争端。
  这些内部矛盾,导致东盟是主要地区性组织中,问题仅次于非盟的一个,整合程度远没有达到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水平,连独联体都比不上。每个成员国都有想法,自然是众口难调。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历史上,现在的欧盟地区照样是纷争不断,两次世界大战都在此引发。如果没有更加深入的接触与了解,没有更加广泛的合作,就不可能让众多国家形成一个联合体,更不可能用同样的声音说话。
  可以说,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东盟的内部矛盾都不可能化解。
  出于现实需要,东盟的内部军备竞赛也愈演愈烈。
  在这场小规模的军备竞赛中,领跑的是国土面积最小、经济却最为发达、军事实力也最为强大的新加坡。
  从军队的战斗力、装备质量、军人素质等方面来看,新加坡无疑是东盟的军事大国。
  新加坡能够用六百平方公里的国土、不到一千万的人口,打造出东南亚地区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主要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由此获得的战略利益。要知道,新加坡虽然不是美国的盟国,但是与美国的关系超过了很多盟国,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以色列。事实上,以色列也没有与美国签署同盟条约,严格说来,与新加坡一样,也不是美国的盟国。
  正是依靠美国提供的支持,新加坡一直保持着强于周边国家的军事实力。
  别的不说,新加坡是F-35项目的参与者,而且是整个亚洲地区,第二个获得F-35战斗机的国家。在美国解除了F-22A的禁售令之后,新加坡还是亚洲地区第二个获得这种战斗机的国家。早在二零二一年,新加坡就从美国采购了十二架F-22S,而且是第四批次,比印度获得的F-22I先进得多。
  相对而言,其他东盟国家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虽然菲律宾是美国的盟国,但是过于羸弱,没有足够的本钱购买先进武器装备,只能从美国获得淘汰的武器装备,比如把美国海岸警卫队退役的大型巡逻舰当成驱逐舰,一艘两千吨的护卫舰能够用上半个世纪。
  其他东盟国家,就算有足够的资金,却不见得能够买到美国的武器装备。
  拿印度尼西亚来说,因为没有按照美国的要求进行民主大选,一直遭到美国禁运,根本无法从美国采购武器装备,只能购买俄制装备,甚至不得不花高价钱,从印度采购更加不可靠的军火。
  马来西亚的情况稍微好一点,只是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与美国不怎么搭调。
  相对而言,泰国是东南亚地区,除新加坡之外,与美国关系最密切的国家,而且总能及时从美国买到先进装备。比如在上个世纪末,泰国就通过美国,从西班牙采购了一艘小型航母,成为该地区的海军强国。
  当然,在东南亚的军备竞赛中,也少不了中国的身影。
  早在本世纪初,新加坡决定从德国购买“豹2”主战坦克,并且按照“豹2A6”的标准进行改进后,马来西亚就通过巴基斯坦,获得了一批中国的主战坦克,以增强在柔佛地区的军事力量。
  在泰国,中国也是主要军火提供商。
  至于老挝、柬埔寨与缅甸,更是中国军火企业的常客。别的不说,柬埔寨陆军的所有枪支都来自中国。
  在东南亚地区,军火贸易正是大国博弈的直接体现,也是小国基本政策的直接体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5/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