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5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1/1021

  更重要的是,美国总统做出承诺,不等于美国会出兵。只要美国不肯与中国开战,美国国会就会否决总统做出的决定。到时候,美国不会有什么损失,印度却会在中国的军事打击下丧失复兴的希望。
  暂时做出让步,只是为了将来的复兴。
  克鲁沙还做出了一个决定,即在八月二日宣布政府总辞职,提前举行大选,由下一届政府与中国谈判。
  这么做有一个好处,即拖延时间,在准备好之后再进行谈判。
  如果仓促上阵,印度将在谈判桌上输得更惨。
  当然,这会牺牲克鲁沙,以及绝大部分政府官员的前程。只是在克鲁沙看来,为了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前程算不了什么。
  只要印度还有复兴的机会,他们的损失就有价值。
  会议只持续了二十分钟。
  七点四十分,克鲁沙通过外交部,正式做出回应,印度陆军将在八月二日二十点之前撤离锡亚琴冰川,布莱尔港的守军也会在此之前向中国陆战队投降,移交港口、机场等重要军事设施。
  此时,牧浩洋派出的舰载航空兵即将进入印度领空。
  虽然稍微晚了一点,但是还算及时,至少牧浩洋有足够的时间终止轰炸行动,让战斗机返航。
  被外界称为“第四次印巴战争”与“印度洋战争”,就此结束。
  在中国官方,这场战争被称为“第一次南亚战争”。
  牧浩洋在夜间接到黄峙博打来的电话,让他在八月三日凌晨之前返回总参谋部,向高层汇报作战行动。
  显然,这是一个抛头露面的好机会。
  牧浩洋没有急着回去,因为前来接他的舰载运输机天亮后才能到达。
  这个晚上,牧浩洋一直没有睡着。
  虽然战斗只持续了几天,但是牧浩洋的感受非常深刻。打赢这场战争的不是他,而是整个舰队。即便在舰队里,他是灵魂人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其他几位指挥官的重要性也不能低估。没有杨禹方、没有周渝生、没有章玉廷、没有庞跃龙、没有马明涛、没有两万多名舰队官兵,牧浩洋根本打不赢这场战争。让他感受更加深刻的是,舰队的战斗力不是来自于先进的武器装备,而是素质高超的人员。特别是在航空作战中,如果没有优秀的飞行员、以及更加重要的航空勤务人员,肯定无法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甚至不可能按照他的部署完成作战行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海军的建设在人,而不是战舰。
  显然,对于负责海军装备建设的牧浩洋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认识。在此之前,他一直认为装备更加重要,只要有了先进的武器装备,就能打赢战争。通过这场战争,他改变了这个认识。
  天还没亮,牧浩洋就离开司令官主舱,到“黄河”号的各个部门转了一圈。
  司令官亲自到基层岗位上慰问基层官兵,让舰队官兵非常感动,也非常激动,一些年轻点的官兵甚至把牧浩洋当成了偶像。
  要知道,在海军中,牧浩洋早已是传奇。
  在巴基斯坦期间做的事情,让每个海军官兵都认识了他,也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虽然在部分人眼里,牧浩洋是攀龙附凤的典型代表,整个陆风烈女婿的身份,让他一帆风顺,也因此得到黄峙博重用,但是所有人都得承认,牧浩洋是一个非常有个性、而且非常有魄力的指挥官。
  没有点实力,也不可能成为陆风烈的女婿,更别说攀龙附凤了。
  更重要的是,牧浩洋的出身并不高贵,而且在认识陆雯之前,已经取得了成就,参加了最近几场战争,都有不错的表现。因此在更多的人眼里,牧浩洋是在做出成绩之后,才得到黄峙博重用,而且得到了陆风烈的赏识。这个认识,让很多基层官兵把牧浩洋当成了学习的对象。
  说得直接一点,牧浩洋为所谓出身贫寒的官兵指明了方向。
  只要有能力,只要有魄力,只要敢于拼搏,只要做出了贡献,就能得到重用,从小兵爬到将军的位置上,并非难事。
  显然,有一个表率就足够了。
  牧浩洋起到的作用,等于让更多的官兵获得了信心,也让更多有能力的官兵愿意为军队奉献青春。
  从人才培养上来看,牧浩洋起到的示范作用比什么都强。
  当然,作为标杆的不仅仅是牧浩洋。
  在他身边,杨禹方、周渝生、章玉廷、庞跃龙等人,无不是通过自我奋斗,从士兵与基层军官升为将军。
  由此可说,真正在努力培养人才的不是牧浩洋,而是黄峙博。
  可以说,这也正是黄峙博推行的军事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在军队里建立起良好的风气,让每一个有能力的官兵能够得到发挥的机会,而不是凭借家庭背景、裙带关系获得晋升,自然有更多的有志青年参军报国,也自然能够为军队笼络到更多人才,打造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团。
  事实上,在得到黄峙博重用的将领中,没有几个是名门贵胄。
  从某种意义上讲,牧浩洋只是黄峙博培养的众多少壮将领中较为突出的一个,也是最为耀眼的一个。
  在牧浩洋身边,还有众多与他相仿的将军。
  这些人,既是他在战场上的战友,也是他在后方的竞争对手。
  要想在军队里出人头地,要想成为最高指挥官,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力,还要在各个方面胜人一筹。原因很简单,每一代军人中,只会有一名统帅,只有最优秀的一个,才有机会登上最高的指挥岗位。
  牧浩洋没有想过这些问题,但是他知道,必须做到最好。
  等他在战舰里转了一圈,天色也放亮了。在他回到住舱,收拾行李准备的时候,马明涛赶了过来,叫他一起去吃早饭。
  显然,这场战争,也让马明涛打了个翻身仗。
  以他在舰队里的表现,特别是做出的重大贡献,回去后肯定会得到重用,成为李国强的得力干将。
第六十六章
回家
  “怎么,要回去了?”马明涛靠在舱门边,没有进来。
  “是啊,黄总让我回去汇报作战情况。”牧浩洋把最后两件衣服塞进行李包,对马明涛说道,“有什么事要我帮忙?”
  “我孤家寡人,没什么可以麻烦你。”
  “走吧,先去吃早饭。”
  “这可是抛头露面的好机会,肯定能大出风头。”马明涛跟上牧浩洋的步伐,“你可别忘了我们。”
  “你觉得呢?”
  马明涛笑了笑,说道:“我可说不准,毕竟你是司令官。”
  “我俩认识也表示一天两天了,你觉得我会贪功?”
  “也许,由不得你做主。”
  “什么意思?”牧浩洋回头看了眼马明涛。
  “你是黄总身边的大红人,而且……”马明涛笑了笑,没有把后半句话说出来,转口说道,“你也知道,黄总五年后就要离开总参谋部,虽然下任总参谋长早就定了,而且你也年轻了一点,还缺乏经验,但是黄总的意思很明白,你肯定是十五年之后的总参谋长,因此肯定会给你更多的机会。”
  “老马,你想得太多了。”
  马明涛笑着摇了摇头,他可不这么觉得。
  “十五年前,你在干嘛?”牧浩洋走进餐厅,找了个靠边的位置。“十五年前,我没有想到能当上将军,当时觉得能混到上校,干满十七年后退役,就算很不错的了。现在考虑十五年后的事情,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吃多了没事干。而且你也知道,如果黄总的军事改革推行下来,别说十五年,二十五年之后都轮不到我。”
  “那可不一定,而且就算二十五年之后,你也才六十多岁,是不是?”
  牧浩洋笑了笑,找勤务兵要了两份早点。
  “不管怎么说,我肯定支持你。”
  “得了吧,你有什么话就直说。”牧浩洋掏出香烟,知道马明涛来找他,肯定不是为了闲扯。
  马明涛有点尴尬,大概是被牧浩洋点穿了。
  “是不是要我找老李谈谈?”
  “不用,没有这个必要。你也知道老李是个什么人,要是你出面说情,只会让事情更加糟糕。”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马明涛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你能不能找黄总谈谈。”
  “谈什么?你是二部的,与黄总没直接关系。”
  “话是这么说,可是这几天的战斗已经证明了情报的价值,因此很有必要在作战部队安排专业情报军官。”
  “你想跳槽?”
  马明涛笑了笑,说道:“算不上跳槽,只是想换个环境。”
  “这事我得考虑一下。”
  “有什么好考虑的?”
  牧浩洋抽了两口烟,才说道:“虽然战争结束了,但是麻烦没有终结。今后,我们肯定会卷入更多的冲突。我的意思是,你最好不要回总参谋部,而是继续以外派身份,去热点地区捞点资本。”
  “这……”
  “这只是我的建议,干不干,你决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1/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