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4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8/1021

  次日,印度国防部宣布,将向锡亚琴冰川增派地面部队。
  这下,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了。
  虽然印度与巴基斯坦都没有宣布将开采锡亚琴冰川的矿产资源,但是双方都担心对方率先开动,从而侵吞本国资源。
  矿产在地下,谁也不能保证在开采矿脉的时候不会越过军事分界线。
  三月一日,巴基斯坦总统沙米尔紧急访问北京,随行的总参谋长卡拉瓦上将提出尽快交付第一批FC-25战斗机。
  因为早已签署了合同,所以中国不可能一直把战斗机捏在手里。
  三月二日,首批十二架FC-25在巴基斯坦空军飞行员驾驶下,经叶城空军基地,飞抵白沙瓦空军基地。
  次日,另外二十四架FC-25也交付给了巴基斯坦空军。
  离开北京之前,卡拉瓦拜访了黄峙博,提出在二零二三年初,接受第一批FC-30战斗机。
  虽然黄峙博答应了下来,但是能否及时交付还是一个未知数。
  按照试飞安排,J-22要到二零二三年五月底才能完成全部测试工作,在二零二三年十月定型量产。
  如果提前十个月交付,巴基斯坦空军只能获得小批量生产型。
  如果J-22的试飞工作进展顺利,不需要在量产前做大改动,问题还不大,可以在装备后进行系统升级,达到正式量产型的标准。如果试飞工作遇到麻烦,需要进行改动,就无法提前交货。
  巴基斯坦很积极,印度也很积极。
  三月五日,印度总理对华盛顿进行了正式访问,随行人员包括国防部长、总参谋长与三军司令。
  在华盛顿,印度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尽快获得F-22I与F-35I战斗机。
  只是,印度与美国的关系,肯定比不上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关系。
  按照计划,第一批十二架F-22I将在二零二二年底交付,第一批十二架F-35I的交付日期为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印度要想提前获得这些战斗机,就得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一笔高额费用。
  名义上,这笔钱不是给美国的,而是给其他国家。
  因为F-22与F-35是“国际战斗机”,前者已有八个海外用户,后者的使用国更是多达十四个,所以在排产的时候,洛马公司必须严格按照执行合同,如果为了印度,延期向其他用户交货,得支付合同违约金。
  这笔钱,肯定得让印度掏腰包。
  显然,在中国这里,巴基斯坦不会受到如此刁难。
  在总理访问华盛顿的时候,印度外长也飞赴莫斯科,向俄罗斯当局提出抗议,即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售FC-25,侵犯了俄罗斯的专利技术,俄罗斯应该出面制止,让中国终止这笔军火贸易。
  印度外长得到的答复很明确:俄罗斯无能为力。
  虽然FC-25的基础是J-11C,J-11C的基础是Su-30MK2,但是中国早已买断专利,而且进行了全面改进,J-11C与Su-30MK2除了在气动外形上较为相似之外,内部结构与电子设备完全不同。
  更重要的是,FC-25使用的是中国自行研制的WS-15,而不是俄罗斯的117S发动机。
  中国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俄罗斯自然无权干预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军火贸易。
  这个结果,让印度外长非常失望,不过他也知道其中的原因。
  俄罗斯不是不能向中国施压,毕竟FC-25上有一些俄制设备,如果俄罗斯肯出面,至少能够延迟FC-25的交付时间。
  归根结底,俄罗斯不想这么做。
  或者说,俄罗斯对印度非常失望。
  主要原因,就是印度在二零一七年放弃了共同出资研制的T-50,转而向美国求购F-22I与F-35I,导致T-50项目因为经费原因推迟了好几年。因为失去了最大的海外用户,所以在推销T-50的时候,俄罗斯遇到了很多麻烦。
  印度此举,至少让俄罗斯损失了一百多亿美元。
  如果不是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中俄军事合作升温,获得了来自中国的订单,不然俄罗斯的军火工业早就完蛋了。
  在印度投入美国怀抱后,中国成为俄罗斯军火的最大采购国。
  可想而知,俄罗斯绝对不会为了印度的要求与中国翻脸,更没有理由放弃能够获利数千万美元的FC-25项目。
  要知道,FC-25采用了俄罗斯的弹射逃生座椅与飞行控制软件。
  按照合同约定,中国每销售一架FC-25,就要向俄罗斯军火企业支付一百五十万美元的专利使用费。
  印度总理回国前,得到了一份厚礼:第一批F-22I将在六月三十一日之前交付。
  为此,印度必须支付一点四四亿美元的合同违约金。
  相当于,为每架F-22I多支付了一千二百万美元。
  即便如此,印巴局势仍然对印度极为不利。
  一切顺利的话,到六月底,巴基斯坦空军至少能够获得四十八架FC-25。因为FC-30的排产工作最快能在二零二三年启动,所以巴基斯坦空军很有可能追加订购FC-25,获得额外的四十八架。
  两批九十六架FC-25,加上已有的八十架FC-20与一百二十架FC-1,巴基斯坦空军拥有明显的战术优势。如果中国加大支持力度,向巴基斯坦赠送一批J-10,巴基斯坦空军的优势更加明显。
  说得不好听一些,如果战争在六月底之前爆发,印度很有可能失去制空权。
  三月十一日,美国总统麦克米伦公开表示,愿意充当印巴冲突调解人,亲自出面平息克什米尔军事对峙。
  次日,美国副总统与国务卿分别奔赴新德里与伊斯兰堡。
  同一天,文廷贵与黎平寇也以元首特使身份,飞赴新德里与伊斯兰堡,出面平息印巴冲突。
  重点不在印度,而是在巴基斯坦。
  依靠军事上的优势,巴基斯坦很有可能铤而走险,通过军事行动占领整个矿产区,再与印度谈判。
  只是,这个时候爆发战争,对中国没有任何好处可言。
  黎平寇访问伊斯兰堡,就是希望巴基斯坦能够理解中国的难处,同时给出明确承诺,即在印度首先发动战争的情况下,中国将出兵支援巴基斯坦,或者开辟第二战线,与巴基斯坦并肩作战。
  三月十四日,印巴双方均表示愿意和谈。
  次日,与巴基斯坦总统签署了《中巴军事同盟秘密条约》之后,黎平寇连夜乘专机返回北京。
  三月十六日上午,在全体代表大会通过了由易援朝出任国家元首、黎平寇出任国务院总理、黄瀚林出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等高层领导职务变动的提案之后,傅秀波正式宣布辞去国家元首职务。
  只是,傅秀波的时代并没结束。
第四十六章
大战略
  在中国的权力结构中,国家元首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头衔。不管谁住在元首府里,只有获得军队支持,才能掌握大权。
  四十多年前,现代中国之父、伟大的总设计师在访问美国的时候,仅仅是副总理。
  在政府与国家机构中担任什么职务并不重要,关键得掌握军权,而且得到军队的支持与拥戴。
  从国家元首位置上退下来后,傅秀波仍然是军事首脑。
  唯一的变化,就是从元首府搬了出来,住进了紧邻总参家属院的别墅,并且在这里处理重大事务。
  当天晚上,傅秀波就召开了一次小规模的高层会议。
  首先由黎平寇介绍情况。
  “巴基斯坦当局的立场很明确,将不惜代价捍卫国家利益。”黎平寇叹了口气,“如果没有做出承诺,巴基斯坦将在月内主动开战。”
  “不管怎么样,现在还不是时候。”
  黎平寇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傅秀波的意思。
  只是,黄峙博觉得这么做有点舍本逐末,或者说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为了稳住巴基斯坦,黎平寇不得不签署了建国以来的第一份军事同盟条约,对他国做出了战略安全保证。
  要是在以往,黄峙博不会反对。
  原因很简单,在南亚地区,巴基斯坦受国力限制,一直坚守防御政策,以抵挡印度的军事入侵为主要任务,从来没有考虑过主动挑起战争,更别说主动攻打印度。在中国的大力援助下,巴基斯坦的军事实力剧增。虽然在至关重要的国力上,巴基斯坦仍然差了许多,但是强大的军事实力,让巴基斯坦获得了进行军事冒险的资本。现在,又与中国签署了军事同盟条约,巴基斯坦的军事野心很容易失控。
  在条约限制下,只要巴基斯坦与印度开战,中国就得参战。
  换句话说,这份条约让中国交出了战争主导权,在印巴局势恶化的时候,将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
  “总参谋长,你很担心吗?”
  黄峙博笑了笑,说道:“没办法不担心,如果巴基斯坦认为依靠我们,可以在军事上战胜印度,就有可能进行军事冒险。”
  傅秀波也笑了笑,说道:“这个问题我也考虑到了,而且做了防范。”
  “防范?”黄峙博朝傅秀波看了过去。
  “条约的附加条款中明确提到,我们做出的安全保障不包括历史遗留问题,也不包括巴基斯坦主动发起的进攻。这些法律上的东西,说起来很拗口。说得简单一点,只有在印度主动挑起战争,而且打破了现有局面的情况下,我们才有义务出兵帮助巴基斯坦作战,或者开辟第二战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8/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