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4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5/1021

  他也听到了消息,知道黄峙博正在考虑合适人选。因为瓜达尔港的第一期工程以支援潜艇作战为主,所以周渝生应该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如果黄峙博也是这么想的,牧浩洋就不用专门为此事出面拉关系了。
  “行,我不耽搁你的宝贵时间了。”把正事说了,周渝生非常知趣。“等你回来,我再请你跟陆雯吃饭。”
  “老周,你太客气了。”
  “应该的,就这么说定了。”
  等周渝生离开,牧浩洋又抽了一根烟,才回到病房。
  第二天一早,牧浩洋与医院看望了母子之后,回到总参谋部,向黄峙博报道,顺带提到了给儿子取名的事。
  “这么重要的事情……”
  “黄总,没有你撮合,我跟陆雯走不到一起。我们想来想去,觉得请你给我们的儿子取名,也是应该的。”
  “你有族谱吗?”
  牧浩洋愣了一下,笑着摇了摇头。在农村里,根本没有族谱的说法。他这个名字,还是请算命先生取的呢。
  “这……”黄峙博稍微沉思了一阵,说道,“就叫牧鸿渊吧。”
  “牧鸿渊……”
  “志向鸿远,知识渊博,可塑之才。”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还是黄总有学识,我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
  “别来拍我的马屁,我连大学都没念完,你有两个硕士学位。”黄峙博笑了笑,“家里的事都安排妥当了吧?”
  “陆雯后天出院,回娘家住一个月。”
  “也好,家里人照顾得周到一些。”黄峙博掏出香烟,说道,“下午,你去广州,尽快把事情办完。”
  “我跟老周谈了,顺道去武汉。”
  “097项目?”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这事得抓紧,要是再拖上几个月,097的首艇就无法按计划服役。”
  “行,你自己做主,不过得合理安排时间。”
  牧浩洋没有多说什么,干了两年多,很多事情多是他自己做主,黄峙博只在必要的时候出面替他解决麻烦。
  当天傍晚,牧浩洋就到了武汉,见到武汉造船厂的主要负责人。
  作为097项目的主要承包商,武汉造船厂在二零二一年底,奇迹般的击败了拥有更多经验的葫芦岛造船厂,拿到了主要合同。只是在建造过程中,097项目遇到了很多麻烦,主要就是海军提出的性能指标过高。
  在095项目上,海军就提出超越“洛杉矶”级,向“弗吉尼亚”级看齐的技术指标。
  可惜的是,在实施过程中,受技术限制,海军不得不一再降低技术指标,使得095级的性能大打折扣。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在095之前,091只具备象征意义,093的性能仅相当于“洛杉矶”级的早期型号。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根本造不出性能先进的攻击核潜艇,更别说超越假想敌。
  结果就是,在097项目中,海军明确要求超过“弗吉尼亚”级。
  虽然这个指标仍然偏高,但是海军已无退路,因为美国海军已经着手建造“弗吉尼亚”级的替代品。即便097级按照计划建成服役,也将面对更加先进的美军潜艇,没有任何技术优势可言。
  正是如此,在设计理念上更加超前的武汉造船厂打败了相对保守的葫芦岛造船厂。
  问题是,在竞标的时候,造船厂不会主要考虑已有的技术,而会把重点放在正在开发的技术之上。
  结果就是,如果某些主要技术没能及时取得突破,建造工作就会受到连累。
  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
  在C1级航母上,电磁弹射器就产生了类似的麻烦。
  问题是,潜艇不是航母,不可能在建成之后进行大改。从建造工程上看,全面改进一艘潜艇的代价超过了重新建造一艘潜艇。
  唯一的解决办法,只能延迟工期。
  牧浩洋赶到的时候,097的首艇已经完成了龙骨铺装,正在进行分段组装。
  完全密封的厂房里只有几十名工人,一点都不忙碌。艇首段的焊接工作已经完成,但是反应堆舱与推进舱还没有到位。
  情况一目了然,迟迟没有到位的反应堆与推进系统严重耽搁了建造工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牧浩洋不得不在去广州之前,先去了南京与绵阳,拿到相关研制单位的进度报表后再返回武汉。
  这一来,他花了五天。
  一月二十七日,腊月二十五,牧浩洋才来到广州,对广州造船厂进行考察,进行X2项目招标的预先审核。
  又忙了五天,牧浩洋在大年三十下午回到北京。
  因为陆雯还没有出月,所以牧浩洋去岳父家吃了团年饭,随后回家起草预审报告。春节收假之后,海军就将正式启动X2项目的招标工作,必须在此之前拿出参与竞标的造船厂的评估分析报告。
  重点就是,哪家造船厂最有能力降低战舰的建造成本。
  这样的工作,没有任何激情可言,只是在一大堆数据中打转。
  还好,牧浩洋早就适应了这种工作。他甚至觉得,应该抽空去考会计证书,只是一直没有抽出时间来。
  也就在这个春节假期里,克什米尔地区成了新的热点。
  虽然克什米尔的冬季一直要持续到四月底,但是严寒没有挡住两支蠢蠢欲动的军队。
  二月五日,一场由边境巡逻队引发的炮战,打破了克什米尔的宁静,把两个人口加起来超过十六亿的国家推到了战争边缘。
第四十三章
根源
  牧浩洋赶到的时候,戚凯威正在讲解交战过程。
  墙壁上,有块大型液晶显示屏,一块显示着交战地区的地形图,另外一块上则显示着无人侦察机拍下的实时画面。
  “停火了?”
  周渝生看了牧浩洋一眼,点了点头,说道:“半个小时前停火,不过双方都在为下一场炮战做准备。”
  “有跟确切的情报吗?”
  “巴军伤亡了二十多人,两门榴弹炮被摧毁,还有一座弹药库被轰上了天。印度那边的情况不大清楚,不过好不到哪里去。根据巴方提供的情报,至少击毙了十四名印军,还炸掉了一个炮兵阵地。”
  牧浩洋点了点头,没再多问。
  交战地点在锡亚琴冰川附近,该地号称世界上最高的战场。炮战由一起偶然的边境冲突引发,印巴双方都宣称对方的巡逻部队越过实际控制线,并且首先开火。随后双方动用迫击炮与榴弹炮,展开大规模炮战。
  显然,这种战斗没有任何军事意义。
  炮战打得再猛,只要双方有所克制,最终都会停止,不会酿成大规模军事冲突,更不可能引发战争。
  只是,在炮战结束之前,谁也不能掉以轻心。
  从根本上讲,这是一场以政治做秀为目的的战斗。印度即将进行大选,国大党与执政联盟都想搞出些事情来争取选票。巴基斯坦也将在年内举行大选,现在的执政联盟肯定希望通过一场规模不大的边境冲突来转移注意力。
  这么做,有必要吗?
  客观的讲,这两年来,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国内发展都很顺利,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执政党赢得大选的可能性非常大。
  与日本合作,印度在二零二零年与二零二一年的经济增长率都超过了百分之八,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仅次于中国,比蓬勃发展的俄罗斯还要高出一个百分点。跟随经济同步发展的还有教育事业,仅在二零二一年,印度的教育开支就达到了创纪录的七千五百亿卢比,同比增长百分之十八。
  用国泰民安来形容印度,也不足为过。
  虽然印度还有很多问题,比如失业率居高不下,国民受教育水平没有实质性改善,但是大部分印度人都能过上温饱生活。
  只要经济发展持续下去,印度将逐步发展壮大。
  只是,有一个问题是谁也不能忽视,也是在野党用来抨击执政党的主要武器,即印度民族企业正在消亡。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日本丰田集团收购塔塔汽车公司。
  虽然在最后阶段,印度最高法院以违反反垄断法为由,否决了并购案,随后印度政府以收购百分之十七股票的方式,为塔塔汽车公司注入了大笔资金,而塔塔汽车公司也通过出售旗下亏本企业,比如陆虎品牌,获得了避免破产的必要资金,但是这件事,成为反对党指责执政党的主要理由。
  日本企业的入侵,不仅仅在汽车领域。
  按照日本与印度签署的协议,印度将逐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准许日本金融企业开办独资银行。
  为了获得更高的支持率,印度政府必须设法转移民众的视线。
  能够吸引选民目光的,只有存在了几十年的印巴冲突。
  巴基斯坦的情况也差不多。
  通过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巴基斯坦在这两年里的发展速度不比印度慢多少,国内环境趋于稳定。只在经济转型期,肯定有很多问题。比如在与华贸易上,巴基斯坦以出口资源类商品为主,国内工业并没得到实质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与中国在军事层面上的合作更为突出。在把大量外汇用于采购武器装备之后,巴基斯坦在经济上不得不更加依赖中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5/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