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4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2/1021

  “当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李明阳笑了笑,说道,“不跟你闲扯了,摆酒的时候别忘了我的请柬,就算人到不了,心意肯定能到。”
  “行,肯定给你留一张。”
  “第一次来美国?”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做梦都没想到,以前还觉得,这辈子肯定没机会去看看资本主义罪恶之地是个什么样子。”
  “得了吧,这些东西不用对我说。”
  “确实如此,至少在十年前这么认为。”
  “你要想看看美国,明天我就带你出去转转。”
  “明天?”
  “别把谈判放在心上,就是走走过场。最关键的问题解决不了,怎么谈都没用。”
  “什么最关键的问题?”
  李明阳笑了笑,说道:“如果不对核武器做出限制,仅仅限制常规武器,有什么用?而要进行核裁军,最不情愿的肯定不是我们。放心吧,谈判开始后,俄罗斯代表团就会提出核裁军问题,我们只需要看热闹。在扯清楚这个问题之前,基本上与我们没有关系,也不用我们上场。”
  “按理说,应该是俄罗斯不想谈核裁军。”
  “谈判不是做买卖,谁获益、谁主张。因为最不想裁减核武器,所以俄罗斯肯定得首先提出这个问题。要是让美国提出来,俄罗斯要么反对,要么在美国的提议上进行修改,完全没有主动性。”
  “我们的立场呢?”
  “两个极端。”
  “什么意思?”
  “要么不控制,要么就销毁所有核武器,任何介于两者之间的方案都没有意义。”
  牧浩洋皱起了眉头,觉得李明阳的话说不通。
  “远的不说,至少目前与全面销毁核武器有关的一切谈判都没有意义,最多只是在政治上做秀。因为我们的核武库规模远远小于美国,所以任何部分核裁军提案,都只对美国有好处。做个简单的比喻,如果各自销毁百分之五十的核弹头,美国剩下的仍然足以把我们打回石器时代,而我们剩下的,很有可能连踢开NMD大门的最低限度都达不到。如果我们的核威胁不起作用,国家安全就没有任何保障可言。”
  “所以,让俄罗斯在前方冲锋陷阵?”
  “差不多吧,反正俄罗斯的情况不比我们好多少。”
  “没有这么严重吧,至少俄罗斯还有一千多枚核弹头,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战略弹道导弹。”
  “你相信老毛子自己公布的数据?”李明阳笑了笑,说道,“即便乐观估计,俄罗斯剩下的核弹头中,最多还有四百枚能够炸响,而其宣称的那些所谓的先进导弹,在五年前就已落后了。”
  牧浩洋也笑了笑,没有跟李明阳争辩。
  不管怎么说,李明阳是搞情报的,肯定更加清楚俄罗斯的情况。
  “反正,你没必要操心什么,安心耍几天,就当是公费旅游。”李明阳拍了拍椅子的扶手,说道,“时间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明天早上我来叫你,先带你去真正主宰这个国家的地方看看。”
  “什么地方?”
  “华尔街。”
  牧浩洋愣了一下,李明阳已经起身离去。
  虽然牧浩洋从来不相信阴谋论,但是在总参工作半年,接触到的很多东西都让他不得不相信,阴谋论绝非某些人的臆测。在利益支配原则之下,维系着这个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则并非人们所看到的那样。
  当然,在很大的程度上,这也只是牧浩洋的臆测。
  用哲学来讲,每个人知道的都不是真相,每个人知道的也都是真相,区别只在于真相的含义。
第二十九章
为下一场战争
  站在军人的角度上,华尔街没有任何吸引力。
  对牧浩洋来说,还是在加入两栖特种部队后不久,全球金融危机水深火热的二零一一年的时候,美国平民发起的“占领华尔街行动”。那几个月里,连队每天晚上都要组织政治思想教育。
  来到华尔街,牧浩洋的第一印象与其他人完全一样:到处都是银行。
  跟李明阳进入美联储对面的星巴克咖啡厅,牧浩洋一句话都没说。他的英语很一般,开口就会露馅。
  还好,咖啡厅里没有多少人。
  “怎么样?”
  “什么?”牧浩洋放下咖啡杯,整理了一下有点不大合身的西装。衣服是李明阳的,比牧浩洋平常穿的小了一号。
  “这里就是华尔街,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吗?”
  “跟上海的外滩差不多。”
  李明阳笑了笑,说道:“看上去很像,其实有很大的差别。你肯定听别人说过,这里才是美国的中心,对面大楼里的银行家才是美国的主宰者,住在白宫里的,不过是银行家扶持的傀儡。”
  牧浩洋点了点头,虽然原话不一样,但是意思一样。
  “事实上,这是最值得我们来看一看的地方。”
  “为什么?”
  李明阳喝了口咖啡,说道:“知道美国为什么要制造第二次朝鲜战争吗?”
  牧浩洋皱起眉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也觉得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应该谈论这么敏感的话题。
  李明阳也没有接着说下去,只是朝对面的大楼看了一眼。
  “经济?”
  李明阳点了点头,说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两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明白这个道理,西方的银行家也不例外。”
  牧浩洋笑了笑,他早就想到了这一点。
  “从根本上讲,二零零八年由华尔街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只有一个,即美国的金融政策严重透支了未来,背负的债务远远超过了偿还能力。即便到现在,这个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李明阳点上香烟,说道,“银行家不会在乎有多少人破产,只会关心能否从金融动荡中获得好处。只是,金融掠夺不同于战争,不能明着来,特别是在美国这样的民主国家,银行家也得遵守最基本的游戏规则。”
  “什么意思?”
  “说得直接一点,银行家必须让老百姓心甘情愿的花钱、让老百姓心甘情愿的承担巨额债务。和平时期,刺激消费、透支未来是较为明智的选择。凭借美元的霸权地位,通过政府消费来增发货币,由所有美国人、甚至是全球所有国家来偿还债务,得到好处的则是发行货币的银行家。”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李明阳的意思。
  “问题是,这种模式终归有个尽头。”
  “因此,需要一场战争来消化多余的货币?”
  “不是消化,而是为了继续发行货币,或者说让民众心甘情愿的接受货币贬值。”
  “这……”
  “对一个民主国家的民众来说,什么情况下最容易接受政府的政策?毫无疑问,只有在战争威胁下,民众才会为了国家安危心甘情愿的牺牲个人利益。也就是说,当其他手段都失灵了,战争成了唯一选择。第二次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增发的货币非常有限,美元却在短期内迅速贬值百分之五十以上。战后几年,在美元贬值拉动下,欧元、日元、人民币等主要货币纷纷贬值,反过来又拉动美元继续贬值。”李明阳笑了笑,说道,“事实上,早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就有人指出,唯一的出路就是全球主要货币同时贬值,稀释由美国欠下的巨额债务。可是在和平时期,没有正当理由,美国政府不可能让货币贬值,而且美国联邦政府没有货币发行权。二零一零年前后,新任总统推出的重组方案在国会遭到反对,增加联邦债务的提案差点被否决。以美国的金融体制,只要联邦政府没有增加债务,美联储就很难名正言顺的增发美元。”
  “所以,美国需要一场战争?”
  李明阳点了点头,说道:“在林德伯格两届任期的前几年,美国的绝大部分金融救市政策都以失败告终,金融环境没有任何改善,危机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只要持续下去,要不了几年,金融危机就会转变为经济危机。在这个大背景下,不管林德伯格怎么想,战争都无法避免。”
  “这也是我们参战的原因?”
  李明阳笑了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转而说道:“很明显,美国输掉了战争,却赢得了经济。第二次朝鲜战争后,美国率领西方国家走出金融危机,全球经济迎来了新的黄金发展周期。”
  “只是,这远远不够。”
  “这就是关键,第二次朝鲜战争只是弥补了以前的漏洞,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下一次危机的根源。”李明阳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从根本上讲,只要西方的金融体制没有发生变化,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就难以避免。区别只是,在十年后、还是在二十年后爆发,以及下次解决危机的成本。”
  “怎么区别?”
  “看来,你对这个问题也有所了解。”
  “老李,我只是随便问问。”
  李明阳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对美国来说,缺乏的就是一个对手。设想一下,如果有一个像前苏联那样的对手,美国就有足够的理由扩充军备,也有足够的理由让纳税人心甘情愿的承担更多的税赋,也有理由在必要的时候,发行更多的美元。在这场游戏中,美国联邦政府是赢家,因为可以延迟下一场危机到来的时间。西方的银行家则是更大的赢家,因为可以通过货币贬值获得更大的利益。”
  “老李,有一个问题,我想不明白。”
  “什么?”
  牧浩洋沉思了一阵,说道:“如果你说的没错,那么银行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危机迟早都会到来,而下次的解决成本肯定更加高昂。如果现行的办法行不通,西方的金融体系将分崩离析,银行家将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这就是更加深入的问题了。”
  牧浩洋笑了笑,等着李明阳说下去。
  “毫无疑问,西方的金融体系肯定行不通。即便按照最理想的方式发展下去,最终也会成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公敌。但是在短期内,西方的金融体系仍然有发展余地,比如把一个足够强大的国家当成垫脚石。”
  “我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2/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