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3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3/1021

  零点二十五分,“海龙”号转向撤退。
  到这个时候,第一护卫群里已经有六艘驱逐舰沉没,剩下四艘也即将沉没。
  因为首批赶到的反潜直升机在舰队上空被电磁武器击落,所以其余反潜直升机没有立即赶过来。
  直到凌晨一点前,才有一架反潜直升机来到第一护卫群上空。
  此时,“海龙”号已经航行了十海里。
  大概是担心遭遇日本潜艇,萨非墨在凌晨一点过十分让“海蛇”号减速,而且没有急着发出战报。
  不需要“海龙”号的战报,杨禹方在凌晨一点前就收到了空军发来的消息。
  战略电子侦察机探测到了出现在大隅海峡西端的几次电磁爆,随后海航的一架J-11C飞到黑岛西南,发现了遭到袭击的第一护卫群。
  因为大隅海峡那边只有“海龙”号一艘潜艇,所以周渝生立即断定,肯定是“海龙”号偷袭了第一护卫群。
  只是,这并非是好事。
  战斗地点不在公海,至少不完全在公海上。根据侦察机拍下的照片,至少有三艘驱逐舰在日本领海内遭到袭击。
  所幸的是,只有三艘。
  在向腾耀辉汇报情况的时候,周渝生故意忽略了这件事,强调第一护卫群在进入东海后才遭到伏击。
  最初的时候,腾耀辉也没有注意到。
  问题是,在日本领海内击沉日本战舰是事实,谁也无法掩盖。
  凌晨四点左右,周渝生收到了萨非墨发回来的战报,其中明确提到了十艘驱逐舰被鱼雷击中时的方位。
  显然,萨非墨是一个非常细致的人。
  只不过,在他的战报中,十艘驱逐舰都是在离开日本认定的六海里领海线之后,才遭到攻击。
  也就是说,“海龙”号没有攻击日本领海内的舰艇。
  那么,侦察机拍下的照片为什么显示有几艘驱逐舰在日本领海内呢?
  答案很简单:瘫痪的战舰会随着洋流移动,侦察机到达的时候,已经是战斗结束后一个多小时了,在此期间,三艘在领海线外被鱼雷击中的驱逐舰随同洋流漂移了大概两海里,进入了日本领海。
  只是,谁也无法证明,这三艘驱逐舰是在公海遭到攻击的。
  腾耀辉向总参谋部汇报战果后,黄峙博很快就发来电报,要求腾耀辉严格调查这次潜艇袭击行动,给出一个合理解释。
  显然,这不是黄峙博的意思。
  作为总参谋长,黄峙博才不会在乎潜艇在哪里袭击了日本战舰。
  在一天之内干掉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四支护卫群,将四十二艘大型战舰送到海底,绝对是了不起的胜利。
  只是,从政治上讲,袭击日本领海内的战舰绝对不可行。
  如果有人故意拿这件事说话,战争很容易失去控制。
第一百零六章
利益决定一切
  六月二日、星期日,绝对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甚至日本现代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在这一天里,曾经号称能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消灭中国海军的日本海上自卫队,损失了四支护卫群、四十二艘大型战舰,如果算上五月二十九日凌晨的战斗,日本海上自卫队总共损失了四十六艘舰艇。
  第一护卫群全军覆没后,日本海上自卫队输光了家底。
  虽然还有两艘“大隅”级两栖登陆舰、二十多艘护卫舰与十多艘潜艇,但是没有大型战舰、特别是充当舰队核心的防空驱逐舰,日本海上自卫队根本没有能力进入东海,更别说夺取制海权了。
  六月三日上午,中国国防部率先公布最新战报。
  因为腾耀辉在凌晨四点半提交了详细的交战报告,特别是“海龙”号的作战报告,所以在公布的消息中,国防部宣称中国海军潜艇伏击了进入东海的日本舰队,而且战斗在公海海域进行。
  所幸的是,日本当局没有纠缠这个问题。
  根据战后的现场勘测,“海龙”号的战报没有错,三艘驱逐舰确实是在领海线外被鱼雷击中,然后随洋流漂入日本领海。最重要的证据就是,在“海龙”号提供的日本驱逐舰中雷海域,发现了几块日本驱逐舰上的钢板。战舰可以跟随洋流漂流,可是沉到海底的钢板绝对不会移动。
  其实,关键不是驱逐舰被鱼雷击中的地点,而是“海龙”号是否进入过日本领海。
  中国国防部一直没有公布“海龙”号潜艇在这场战斗中的行动细节,而根据战后对交战过程的模拟,“海龙”号很有可能在伏击第一护卫群之前进行机动占位的时候,进入过日本领海。
  当然,这些都是战后争论的话题。
  第一护卫群完蛋后,日本失去了打赢战争的资本,因此美国是否提供全面援助将决定日本的基本立场。
  没有美国的援助,日本将不得不向中国求和。
  问题是,美国能够提供多少援助?
  受第一护卫群遇袭影响,喜田多一郎到达白宫后,没有立即跟麦克米伦商讨购买军火的事情,而是耐心等了几个小时。
  直到防卫省发来最新消息,喜田多一郎才跟随钱德勒去了椭圆形办公室。
  “我们也收到了消息,对于海上自卫队遭遇的不幸,我也深表惋惜。”麦克米伦非常客气的请喜田多一郎坐下,然后亲自为防卫大臣弄了一杯咖啡。“只是,事实无法改变,我们必须向前看。”
  “总统阁下,我此次前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麦克米伦点了点头,说道:“具体事情,你可以跟钱德勒部长商议。我请阁下过来,只想搞清楚一件事。”
  喜田多一郎皱起眉头,等着麦克米伦说下去。
  “显然,这场战争与我们之前预料的不一样。中国军队的战斗力非常强大,特别是进攻能力。”麦克米伦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因此,我想知道,贵国是否有信心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取胜。”
  “总统在怀疑我们的战争意志?”
  “当然不是,我只是想知道,我们提供的帮助,能否让贵国走出困境,能否产生应有的价值。”
  “总统阁下,关键不在于我们能否坚持下去,而是贵国能否提供更多的帮助。”
  麦克米伦笑了笑,说道:“毫无疑问,日本是我们的盟国,而且是我们在西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盟友。只要能够帮助日本走出困境,我们会尽到一切努力。但是你也得明白,我们必须搞清楚情况,才能保证为贵国提供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援助。毕竟,这场战争与我们没有多少关系。”
  听到最后一句话,喜田多一郎的神色立即黯淡下来。
  “喜田君,总统的意思是,我们将制订一份最适合现实情况的计划,因此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钱德勒赶紧出面圆场。“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帮助贵国,为贵国提供了先进战斗机、先进弹药、以及更加重要的情报,可是贵国在战场上的表现,确实让我们很难向国会与民众解释。”
  喜田多一郎长出口气,说道:“总统阁下、部长先生,我是奉首相之命前来。刚刚结束的战斗,让我们损失了最后一支舰队,如果没有贵国的援助,我们将不得不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停战。也许,这是最糟糕的结果,对我国、对贵国来说都是如此。可是我们不可能在没有舰队的情况下作战,也不可能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让军人去送死。至于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信心,时间会证明一切。”
  钱德勒暗自叹了口气,朝麦克米伦看了一眼。
  麦克米伦也听了出来,喜田多一郎的态度非常强硬,而且直接拿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利益作为谈判筹码。
  显然,这不是防卫大臣的意思,而是日本首相的意思。
  稍微沉思片刻,麦克米伦说道:“大臣阁下尽可放心,获得足够多的信息后,我会设法说服国会。其他的事情,钱德勒部长会替你解决。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跟我联系,我也会尽快跟首相阁下通电话。相信在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战胜中国,帮助贵国走出困境。”
  话到此,钱德勒知道总统不想跟喜田多一郎谈下去,主动起身告辞。
  喜田多一郎也没有罗嗦,毕竟很多事情轮不到他来跟麦克米伦交涉,必须得小林光一亲自出面。
  两人出去后,麦克米伦跟小林光一通了热线电话。
  当然,只是象征性的沟通交流。通过喜田多一郎,麦克米伦已经察觉到小林光一的立场发生了变化。
  也许,日本会很快向中国求和。
  对麦克米伦来说,关键不是日本能不能取胜,因为在开战之前,钱德勒就预测日本将以惨败收场。
  是否继续支持日本,得看美国的国家利益。
  说得简单一点,为日本提供战舰,让战争持续下去,是否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能够给美国带来多少好处。
  下午晚一点的时候,麦克米伦在白宫召开了部长级会议。
  对美国来说,这场战争确实没有多大害处。
  在经济层面上,来自日本的大笔军火订单为美国军火企业提供了巨额利润。虽然日本采购的军火都是现货,没有按照订单生产,但是在把战机、弹药卖给日本后,美军肯定要从军火商手里采购武器装备。
  获益的不仅仅是军火企业,还有很多关联行业。
  保守估计,这场战争至少为美国创造了一百五十万个就业岗位,而且影响还会持续好几年。
  从长远来看,美国获得的利益更加明显。
  战后,日本肯定要重建军力,还会扩充军备。虽然日本有很强的工业力量,能够生产大部分武器装备,但是很多关键技术掌握在美国企业手里,而且日本没有扩充军事力量所必须的战略资源。
  可以想像,在日本大力扩充军备的时候,美国企业将在日本军火市场上占主导地位。
  在军火业以外,随着中日交恶,日本在经济上将更加依赖美国,既需要美国市场、也需要美国的资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3/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