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3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3/1021

  只是,受自身情况限制,短期内海军也不具备全球作战能力,而且舰载航空兵不可能立即取代岸基航空兵。
  更重要的是,在海军航空兵中,还没有一种战斗机能够取代H-6。
  几年前,海航还把希望寄托在J-20上,认为通过改进,可以用J-20取代H-6,成为海航的对海打击主力。可惜的是,在J-20定型后,海航不得不接受这种由空军主导开发的战斗机上的致命缺点:狭窄的弹舱无法容纳重型反舰导弹。
  虽然通过外挂,J-20可以携带任何一种反舰导弹,但是这就没有任何战术意义了。
  外挂导弹,必然破坏J-20的隐身能力,使其作战能力降低到第三代战斗机的水准。
  与其用J-20挂上反舰导弹去执行打击任务,还不如使用价格低廉的J-11与FBC-1。
  正是如此,在采购J-20的问题上,海航没有空军积极。毕竟在战术分配上,空军才是制空作战的主要力量,海航存在的最大价值是完善海军的对海打击能力,或者说增强海军的制海作战能力。
  结果就是,海航采购了更多的J-11C,并且投资对H-6与FBC-1C进行改进。
  受这些因素影响,H-6的改进工作由海航承担。
  既然是海航出钱,改进重点肯定放在了对海打击上。
  按照海航的标准,H-6X、即这种轰炸机的终极改进型号增加了一对翼下挂架,还采用了旋转式弹舱挂架。
  虽然这些改进,或多或少的降低了H-6的部分性能指标,比如在弹舱扩大后,内部油箱容积减少了近三千升,满载时的最大作战半径减少了五百多公里,外部挂架满载时,巡航飞行速度与最大飞行速度都有所降低。但是不可否认,这些改进,加上海军研制的新式反舰导弹,使H-6X的对海打击能力成倍提高。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期间,H-6最多能携带十二枚反舰导弹。
  在六个翼下挂点安装三联复合挂架,加上内部弹舱的话,H-6X最多能够携带二十四枚反舰导弹。
  从载弹数量来看,H-6X超过了所有同级别轰炸机,比B-52H都差不了多少。
  当然,这种情况下,H-6X只能携带质量在八百千克以内的亚音速反舰导弹,无法使用那些两吨左右的重型反舰导弹。
  为此,海军投资研制了新一代反舰导弹。
  得益于中俄军事蜜月期,海军在研制新一代反舰导弹时得到了很多技术援助,大大加快了研制速度。
  从本质上讲,这种军内编号C-806的反舰导弹,实际上就是俄制“俱乐部”反舰导弹的翻版,其空射型号的发射重量不到七百公斤,完全在H-6X的承受范围之内。事实上,在开发的时候,重量是最重要的技术指标。
  当然,C-806与“俱乐部”有很大区别。
  因为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志愿军获得了几枚没有完全损坏的美制巡航导弹,所以C-806上采用了最新式的小型涡扇发动机,在燃料总量不变的情况下,C-806的最大射程由“俱乐部”的二百五十公里提高到了四百公里,即便全程超低空突防,最大射程也比“俱乐部”的一百五十公里高出一百公里。
  制导系统上,C-806完全采用了国产设备,不但具有多模式导引头,还具备了完整的电磁对抗能力。
  此外,C-806还采用了最新的隐身涂料,雷达反射强度比“俱乐部”低了两个数量级。
  当然,根据可靠消息,用在C-806上的隐身涂料也是来自美国,即志愿军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获得的那几枚隐身巡航导弹。
  从作战能力上看,C-806比“俱乐部”强得多。
  除了外形上比较相似之外,其他方面全都不同。
  只是,六十架H-6X都没有满载起飞。
  因为部署在后方基地,第三护卫群又靠近冲绳群岛,所以H-6X满载起飞的话,作战半径够不到。
  为此,只能满油起飞。
  结果就是,H-6X携带了两具大型副油箱,翼下挂点采用双联复合挂架,总载弹量只有十四枚。
  即便如此,H-6X的挂弹总质量也超过了十吨。
  六十架H-6X,总共携带了八百四十枚反舰导弹。
  对比一下就能发现,任何一种战术战斗机的打击能力都比不上轰炸机。
  在二十九日的战斗中,六十架F-2仅仅携带了二百四十枚反舰导弹,还不到H-6X的三成。
  只是,轰炸机也不是万能的。
  与战斗机相比,轰炸机最缺乏的就是突击能力,特别是像H-6这类已经服役了半个多世纪的轰炸机。
  在遭到拦截时,战斗机可以丢掉外挂逃逸,轰炸机却办不到。
  在使用轰炸机的时候,首先得夺取制空权,其次得尽量使用远程弹药,让轰炸机在敌舰队的防空网之外发射导弹。
  四点十五分,担任护航任务的海航战斗机开始起飞。
  此时,H-6X机群已经在集结之后,分成三个编队,沿各自航线飞行了三百多公里。
  为了给这三个轰炸机编队提供掩护,海航出动了三个中队的J-11C,还额外出动了两个中队的J-11C执行前进护航任务。
  到此,攻击第三护卫群的战机全部升空。
第八十五章
突击开始
  中国空军与海航大举出动,显然不可能风平浪静。
  别说瞒过太空中的侦察卫星,连骗过那些潜伏在空军基地附近的谍报人员都不可能。
  四点不到,木村小次郎就收到了消息。
  只要是不太笨的参谋,都能解读出这份情报的战术价值,即中国空军与海航出动六十架轰炸机绝对不是去打击联合舰队。
  原因很简单,这些轰炸机均部署在江苏的空军基地,离冲绳大概有一千三百公里。
  虽然H-6X的最大作战半径超过两千公里,但是在正常情况下,特别是在执行高强度打击任务的时候,作战半径一般在一千五百公里以内。看上去,这还比不上一些战斗机,可是轰炸机能够携带射程超远的巡航导弹,从而把打击距离延伸一千公里以上,甚至能够延伸三千多公里。这个能力,显然是战斗机不具备的。对中国空军来说,这也不是大问题,毕竟在没有海外基地的情况下,得为轰炸机提供全程护航,因此轰炸机的作战半径没有必要超过重型战斗机。
  更重要的是,轰炸机的起飞时间是四点左右。
  以H-6X的巡航速度,飞行一千三百公里,大概需要两个小时。如果重载起飞,还得多花半个小时。因为太阳的黑子活动还没减弱,在天亮前大概半个小时,军事指挥与通信系统就会受到影响,所以中国空军的轰炸机要想避免受到影响,得在此之前完成打击行动,也就得在六点之前结束战斗。
  显然,这些轰炸机很难在六点之前攻击联合舰队。
  在有打击第三护卫群,在时间上才赶得及。
  当时,第三护卫群离部署这些轰炸机的基地不到一千公里。
  缩短三百公里,等于节约了大约半个小时以上的飞行时间。
  半个小时后,新的情报送来,中国海军航空兵出动了五个中队的J-11C,而且这些战斗机也都部署在江苏北部地区。
  这下,没有什么好怀疑的了。
  如果中国空军的目的是打击联合舰队,就应该动用部署在浙江南部地区的战斗机,而不是从几百公里外调派战斗机。
  当然,这些都是常规推断。
  如果H-6X只在内部弹舱携带反舰导弹,最大巡航速度超过了每小时八百公里,能在一个半小时内飞行一千二百公里,然后发射反舰导弹,也就能在两个小时之内完成针对联合舰队的打击行动。
  至于护航战斗机,J-11C有足够大的作战半径,在携带三具副油箱的情况下,绝对能够为H-6X提供全程护航,并且在到达战场后,与防空战斗机作战半小时以上。如果返航时得到加油机支持,作战时间还能延长。
  中国空军从后方调遣战斗机,也许是为了麻痹对手,使袭击变得更突然。
  针对这种情况,木村小次郎立即给两支舰队发去警报,同时要求今井利村立即增强舰队防空力量。
  只是,最重要的,还是找到那些轰炸机。
  空中自卫队在增派防空战斗机的同时,两架已经升空的E-3G也调整了巡逻区域,一架飞往土噶喇群岛,一架则前出到联合舰队上空,把对空警戒范围延伸了上百公里,大大增强了探测低空目标的能力。
  真正需要担心的,正是从超低空进入的轰炸机。
  如果机群在高空飞行,哪怕是J-11C,E-3G的最大探测距离都超过了五百公里,足以为防空战斗机提供二十五分钟的预警时间,而对低空飞行的轰炸机,E-3G的探测距离绝对不会超过三百公里,能达到二百五十公里就很不错了。
  显然,这个距离远远不够。
  别说轰炸机,重型战斗机都能携带射程超过二百五十公里的反舰导弹。
  在今井利村看来,中国空军动用轰炸机,除了避免占用前线机场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用远程反舰导弹。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轰炸机,就算发现了护航的战斗机,也没什么意义。
  只是,要让预警机再靠前,风险也很大。
  要知道,中国空军不但有性能不亚于F-22A的J-20,还有难以拦截的Mig-31。虽然打到这个时候,Mig-31执行的都是侦察任务,还没有参与空战,似乎没有空战能力,但是中国空军的远程突击能力绝对不用小觑。在二十九日夜间的第一场战斗中,E-767就差点被中国战斗机击落。
  此外,中国空军的预警机已经到达东海上空。
  让E-3G前进部署,肯定会被中国预警机发现。
  这个时候,今井利村有所保留。
  两架E-3G没有前出,配合行动的E-2D也没有前出,而是之前为第三护卫群提供防空掩护的十二架F-22A被派了上去。
  按照今井利村的部署,这十二架F-22A分成三个小队,每个小队中有一架突前,三架留在后面,突前的使用火控雷达搜索前方区域,滞后的三架则负责掩护,三个小队足以覆盖第三护卫群西侧整片海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3/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