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3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2/1021

  “联合舰队还在冲绳附近,而且得到了预警机的支持,我们的机群还没逼近,舰队就会转向逃逸。”腾耀辉回答了周渝生的问题,“在冲绳附近,仅靠空中突击,歼灭联合舰队的希望非常渺茫,还会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就算重创了联合舰队,空军与海航也难以继续提供防空掩护。”
  “这么说来,我们只能二选一?”
  腾耀辉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这下,周渝生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他根本没有提到潜艇的事情,因为联合舰队与第三护卫群都在潜艇伏击圈之外,潜艇派不上用场。
  “各位,我们是不是遗忘了一个问题?”
  听到牧浩洋的话,三位将军都朝他看了过去。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战役目的是什么?”
  腾耀辉笑了笑,没有开口。
  “不管怎么说,任何作战行动都有战役目的,不可能没有目的的乱打。日本海上自卫队如此大动干戈,肯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
  “夺回钓鱼岛。”杨禹方说了一句。
  “当然,这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目的,而且还是日本的战争目的。”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但是,在两支舰队里,都没有可以用来夺取钓鱼岛的登陆舰队,而且我们也没有收到日本出动相关兵力的情报。”
  “‘日向’级就是两栖攻击舰,现在钓鱼岛上只有几十名特种兵,不需要两栖登陆,直接进行机降作战就行了。”
  “腾司令,我知道‘日向’级是干什么的,可是这两艘战舰能做什么?”
  腾耀辉皱起眉头,让牧浩洋说下去。
  “就算‘日向’级是两栖攻击舰,能够支援两栖作战,还能用直升机运送地面部队,可是在两栖登陆作战中,首要条件是确保制空权与制海权,而不是把两栖战舰编入舰队,参与争夺制海权的战斗。更合理的安排,是以这两艘战舰为核心,加上其他登陆舰艇,再提供几艘护航战舰,等到舰队夺取制海权之后,再前往钓鱼岛。只要日本舰队夺取了制海权,空中自卫队掌握了制空权,什么时候攻打钓鱼岛都没有区别,有必要急于一时吗?”牧浩洋看了腾耀辉一眼,又说道,“更主要的是,在日本海上自卫队里,‘日向’级承担了更加重要的战术任务,即充当舰队旗舰,用搭载的十多架反潜直升机增强反潜能力。跟我们相比,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攻击核潜艇,因此在反潜作战上存在巨大缺陷,特别需要增强舰队的反潜能力。”
  “所以说,把两艘‘日向’级编入联合舰队?”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也许,‘日向’级上有一支两栖突击部队,但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战役目的绝对不是攻占钓鱼岛。”
  腾耀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认同了牧浩洋的观点。
  那么,最大的问题就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战役目的是什么?
  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准确判断出日本舰队的战术行动。
  问题是,站在四个人的立场上,确实找不出比夺回钓鱼岛更好的作战动机了。
  沉默了好一阵,周渝生干咳两声,说道:“也许,日本舰队只是想找我们决战,希望通过舰队决战夺回制海权。”
  显然,这个理由明显占不住脚。
  如果日本海上自卫队寄希望于舰队决战,就应该把三支护卫群集中到一起,而不是分散行动。
  海战与陆战一样,分散兵力绝对是大忌讳。
  杨禹方看了周渝生一眼,对腾耀辉说道:“老腾,日本舰队是不是在声东击西,想拦截我们的登陆舰队。”
  “登陆舰队?”腾耀辉的眉头跳了几下。
  因为登陆舰队运载的只是工程部队,所以腾耀辉之前根本没有想过这件事,周渝生与牧浩洋也觉得日本海上自卫队不可能如此重视一支没有任何威胁的登陆舰队,至少在夺得制海权之前不可能盯上登陆舰队。
  “我也只是猜测。”
  “什么猜测?”
  杨禹方迟疑了一下,说道:“如果第三护卫群没有改变航线,那么在其到达的时候,登陆舰队刚好到达钓鱼岛附近。”
  “也许是巧合吧。”
  “也许是,也许不是。”杨禹方长出口气,说道,“日本已经吃了败仗,再次失败肯定会影响到高层的战争决心。从纯军事角度上讲,舰队决战是迟早的事,没有必要急于一时。根据二部提供的情报,要到六月五日之后,美国提供的援助才会全部到达。为了保险,日本海上自卫队有足够的时间把决战实际安排在六月五日之后。”
  “还有一点,”牧浩洋也想明白了,“今井利村刚刚上任,肯定会对荒川太郎的作战部署做出调整,也就需要几天时间。如果空中自卫队需要在几天之后才能达到最佳状态,海上自卫队更加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与我们决战。”
  “显然,这不是巧合。”周誉龙赶紧附和了一句。
  “排除了其他可能之后,剩下的就算再难以置信也是真相。”
  “福尔摩司?”腾耀辉看了牧浩洋一眼,说道,“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你们还不是臭皮匠。”
  三人都笑了起来,觉得腾耀辉不是在夸奖他们。
  “当然,作战不是断案,所以我们得证明这个判断是否正确。”
  “怎么证明?”周渝生问了一句。
  “安排一次空中打击,规模不能太小,就算不能全歼第三护卫群,也要重创,但是绝对不能对接下来的战斗产生影响。”腾耀辉稍微停顿了一下,对杨禹方说道,“如果能够干掉几艘战舰、或者重创几艘,我们就能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到底是盯上了登陆舰队,还是准备与我们决战。”
  杨禹方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腾耀辉的意思。
  牧浩洋与周渝生也不笨,立即明白了过来。
  道理很简单,只要第三护卫群在遭到重创之后没有退出战斗,而是继续南下,联合舰队也没有前来与东海舰队决战,就能证明杨禹方的判断准确无误。相反的话,则证明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寻找决战机会。
第八十四章
轰炸机登场
  六月二日凌晨三点三十分,杨禹方向空军与海航下达了攻击第三护卫群的作战命令。
  按照腾耀辉的要求,杨禹方对打击力量做了特别部署。
  三点四十分,一架空军的KJ-2000紧急升空,前去加强由KJ-200支撑起来的制空作战指挥与情报系统。
  作为支援力量,空军出动了第二架战略电子侦察机。
  因为在二十九日的战斗中损失了六架J-20,仅救回了三名飞行员,而且这三名飞行员都在医院养伤,没法驾驶战斗机升空,所以一次能够出动的J-20只有八架,剩下的都得在地面待命。
  杨禹方在这个时候撤回了一架KJ-200,确保只用八架J-20掩护支援飞机。
  仅仅五分钟后,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机起飞了。
  不是战斗机,而是空军与海航三个航空师的六十架H-6轰炸机。这些轰炸机都在战争爆发前转移到了腹地机场,离东海数百公里,离战场更远,而且轰炸机的速度更慢,所以得提前起飞。
  六十架轰炸机的打击能力绝对不容小觑。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H-6就用行动证明,在中国空军与海航中,还没有一种作战平台的打击能力能与之媲美。
  正是如此,战后中国空军与海航都高度重视轰炸机的价值。
  只是,空军与海航在发展方向上有所区别。
  对空军来说,H-6再老当益壮,也是一种已经落后的轰炸机,即便在制空权有保证的情况下,也只是一种不那么强大的巡航导弹发射平台,最多能携带投掷距离在一百公里以上的防区外弹药执行轰炸任务。至于难度更高的轰炸任务,比如在开战时突破敌人的防空网,轰炸敌人后方的战略目标,显然办不到。执行战略威胁任务更加不大显示,因为算上最新式空射巡航导弹三千五百公里的最大射程,H-6的打击半径也不会超过七千公里,远没有达到跨越太平洋的级别。
  显然,空军需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而且是性能不能比B-2A差。
  问题是,以中国的航空实力,在短期内制造出B-2A级别的战略轰炸机,与一千零一夜里的神话故事差不多。
  保守估计,至少需要十年以上,中国才造得出B-2A级别的战略轰炸机。
  到了十年之后,恐怕还得花上十年,才能造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轰炸机。
  不要以为,能造战斗机就能造轰炸机。更不要以为,能造大型运输机就能造轰炸机。
  从技术上看,这三种飞机中,轰炸机的难度最大,特别是战略轰炸机。
  当今世界上,能够制造轰炸机的国家只有两个,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俄罗斯。因为荒废了几十年,俄罗斯开发的新一代轰炸机原本计划在二零一八年上天,结果现在推迟到了二零二四年。
  也许,到了二零二四年,还会再次推迟。
  难度大,不等于办不到。
  只要假以时日,中国肯定能造出轰炸机,而且是足以与对手匹敌的轰炸机。
  当然,这是一条非常漫长、而且充满了艰辛的道路,除了需要时间,还要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持续不断的投入巨额研制经费。
  所幸的是,在未来十年内,中国空军还没有全球作战的任务负担,而且由二炮与战略核潜艇构成的战略打击能力足够牢靠,能够提供最基本的战略安全保证。对付周边国家,战术打击能力就足够了。
  为此,空军坚定不移的走上了研制新式轰炸机的道路。
  与之相比,海军就没有这个战术需求了。
  从根本上讲,空军研制战略轰炸机是为了增强国家的战略打击能力,其次才是获得更加强大的常规打击力量。
  在海军中,显然没有这个需求。
  拥有更加可靠的战略核潜艇,海军没有理由投入巨资开发第二种战略打击手段。
  发展作战飞机不是海军的重头戏,在战术层面上得由海航承担,而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海航迟早得改变现在的发展模式,即把重点放到舰载航空兵上,不再是部署在陆地上的海军航空兵。
  如此一来,海航更加重视战术航空兵,特别是舰载航空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2/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