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3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1021

  毫无疑问,东海舰队就在那边。
  只是,F-2机群的突击航线指向钓鱼岛西北,而且机群已经起飞半个小时,即便降低了巡航速度,也飞行了近三百公里,即将到达攻击区域。
  荒川太郎不敢迟疑,赶紧调整作战部署,让F-2机群再次减速,等待战术情报。
  这个决策没有错,如果找不到东海舰队,攻击机群就算到达了攻击区域,也无法按照计划发起攻击。
  只是,让攻击机群在战场上待命,显然会增大风险。
  荒川太郎只能指望,正在转移的KJ-2000无法及时发现超低空逼近的F-2机群。
  他的判断没有错,可是他忽视了战场上的不确定性因素。
  这个不确定性因素,就是晏鹰搏的J-20小队。
  要知道,KJ-2000对F-22A的探测距离非常有限,E-767也无法发现两百公里外迎面飞来的J-20。
  也就是说,荒川太郎并不知道,四架J-20正在追击逃逸的F-22A。
  更重要的是,攻击KJ-2000的F-22A与F-2机群的航线重合,因为在此之前,荒川太郎认为东海舰队就在KJ-2000附近。结果就是,晏鹰搏的J-20小队在追击F-22A的时候,实际上是迎面飞向了F-2机群。
  区别是,F-2机群在超低空,而追击F-22A的J-20的高度在一万米以上。
  在夜晚,飞行员肯定无法凭肉眼看到超低空的攻击机群。
  只是,对J-20的相控阵火控雷达来说,这点高度差就不算什么了。
  十点三十五分,四架转向逃逸的F-22A飞行了五十公里,KJ-2000也在此期间向西南飞行了大约三十公里,双方的距离扩大到三百公里以上,预警机跟丢了目标,晏鹰搏按照计划启动了火控雷达。
  看到雷达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信号,晏鹰搏等四名飞行员吓了一跳。
  不是F-22A,而是前方几十公里外的F-2攻击机群!
  可以说,瞎猫撞上了死耗子。
  这一瞬间,晏鹰搏肯定在感谢上帝、感谢真主、感谢佛主、感谢他知道的所有神灵,给了他这么好的机会。
  如果不是在战斗机上,他肯定会给这些神灵烧几柱高香。
  四名飞行员没有迟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攻击准备工作。
  十点三十七分,晏鹰搏率先把弹舱里的六枚PL-12D全都发射了出去。他没有减速,因为战斗机上还有两枚PL-11C,以及一门备弹三百发、足够打十个短点射的三十毫米航空机关炮。
  J-20杀入F-2机群,绝对是饿虎入羊群。
  其他三名飞行员紧随其后,这可是送到嘴边的战果,不拿下就太不应该了。
  突然遭到火控雷达照射,F-2的飞行员一下还没反应过来,因为E-767没有提供附近有敌机出没的情报。
  对于正在待命的日本飞行员来说,显然是进退两难。
  按照正规作战程序,在遭到火控雷达的持续照射之后,F-2应该立即丢掉外挂物,要么迎战敌机,要么转向逃逸。
  可是,攻击任务还没开始,现在丢掉导弹,等于放弃攻击行动。
  只是,领队飞行员没有忘记汇报情况,即攻击机群遇到了中国的防空战斗机。
  还没得到后方指挥人员的答复,二十四架F-2的导弹告警机就响了起来。
  这不是玩笑,只有在导弹逼近之后,导弹告警机才会发出警报。
第六十四章
孤注一掷
  第一轮攻击,晏鹰搏就收到了三个战果,而且还有两个战果待确认。
  在选择战术的时候,四名飞行员的认识都很清楚,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阻止日本战斗机袭击东海舰队,而不是击落日本战斗机,最有效的办法是迫使日本战斗机抛掉反舰导弹,为此四架战斗机各锁定了六个目标。
  如果J-20的弹舱够大,或者是使用新一代中程空对空导弹,一次能攻击八个目标。
  即便如此,四架J-20也能攻击二十四架敌机。
  要知道,F-2机群的总规模也就六十架。
  继续逼近F-2机群的时候,晏鹰搏驾驶的J-20用雷达探测到,至少有三架F-2被导弹击落,仅有一枚导弹在F-2抛掷的诱饵弹附近爆炸。另外两枚导弹跟丢目标之后,启动了重新搜索程序,转而攻击邻近的敌机。只是,战场上的情况非常混乱,F-2机群在遭到攻击后就开始规避,所以无法确认那两枚导弹有没有收到战果。
  只是,一次击落三架F-2,足够晏鹰搏扬眉吐气了。
  战斗还没结束,没有遭到攻击的F-2正在转向飞往钓鱼岛,而东海舰队就在钓鱼岛西面徘徊。
  别说战斗机上还有两枚格斗导弹,就算只剩下了航炮,也得继续作战。
  这个时候,日本空中自卫队作战指挥中心内已经乱成一团。
  包括荒川太郎在内,没有任何人想到,F-2机群会在离钓鱼岛一百多公里的地方遭到拦截,或者说没有想到中国的防空战斗机会前出一百多公里。如果东海舰队在钓鱼岛西面,以舰队为中心的话,等于把防空范围扩展了两百五十公里以上,攻击F-2机群的战斗机离正在转移的KJ-2000超过了两百公里。
  虽然这一区域仍然在预警机的指挥与引导范围之内,但是KJ-2000最多能够探测到一百五十公里外的F-22A,难道中国的战斗机飞行员都不惧怕F-22A吗?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攻击F-2机群的是J-20,而不是J-10与J-11。
  原因很简单,在F-2机群遭到攻击之前,E-767没有发现逼近的战斗机,如果是J-10与J-11,早就被发现了。
  问题是,到底有多少架J-20?
  没有时间搞清楚这个问题,也没有必要,毕竟中国空军现役的J-20也不多,平常最多只能保证十二架升空作战。
  荒川太郎没有迟疑,立即命令F-2机群转向飞往钓鱼岛,让抛掉了反舰导弹的战斗机转为执行护航任务。紧接着,他给正在返航的四架F-22A、以及之前完成了战术侦察任务的六架F-22A下达了命令,全速支援正遭到攻击的F-2机群,确保攻击机群能够顺利到达钓鱼岛附近。
  显然,荒川太郎决定孤注一掷。
  这个时候,正确的选择是让所有F-2抛掉外挂物,以最快的速度返航,避免与占据主动权的敌机交战。
  荒川太郎却没有这么做,显然他不是吝惜昂贵的反舰导弹。
  跟反舰导弹比起来,战斗机更加昂贵,而且反舰导弹还有多余的,战斗机却没有。如果在战斗中损失了太多的战斗机,即便弹药库里还有数百枚反舰导弹,也无法派上用场,更不可能扭转战局。
  此外,飞行员也比反舰导弹重要得多。
  如果考虑到部队的士气,更应该让遭到攻击的战斗机撤退。
  问题是,撤下来,又能怎么样?
  虽然当时并不知道损失了多少架F-2,但是荒川太郎知道,中国空军的防空战斗机绝对不会手软。
  这场战斗不可能以平局结束,必然是你死我活。
  为了掩护舰队,防空战斗机必然拼尽全力。
  荒川太郎甚至相信,如果换个位置,日本飞行员甚至会在用光了弹药之后,去撞击来犯敌机。
  显然,中国飞行员也有这个决心。
  跟J-20相比,F-2的性能差得太远了,不但机动性比不上,连速度都比不上。
  让F-2抛掉外挂物,也不见得能够逃走。
  可以说,这些战斗机基本上都有去无回了。
  也许,能有少数战斗机逃回来,可是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付用有十艘战舰、其中六艘还是防空驱逐舰的东海舰队,一次饱和攻击至少需要使用两百枚反舰导弹,而且还是保守估计。即便有半数F-2逃了回来,日本空中自卫队也很难再次发动袭击。
  荒川太郎必须孤注一掷,把希望寄托在那些F-22A上。
  只要护航战斗机能够及时赶到,即便无法立即驱逐中国战斗机,也至少能够使中国战斗机转移视线。
  当然,荒川太郎还得指望袭击F-2机群的J-20不要太多。
  如果是十二架的话,恐怕在F-22A赶到之前,F-2机群就全军覆没了。
  以当时的情况,除了没让F-2机群立即撤离之外,荒川太郎的其他战术决策都没错,比如让那些在规避时抛掉了外挂物的F-2迎战中国战斗机,掩护没有抛掉外挂物的F-2继续执行打击任务。
  这个时候,F-2的飞行员表现出了很高的战斗素质,或者说勇气。
  当时,除了被击落的F-2之外,还有七架F-2在规避的时候抛掉了外挂物,而这七架战斗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虽然七架F-2根本不是四架J-20的对手,即便把数量增加一倍,也不见得能在格斗空战中占据上风。毕竟F-2是一种在F-16基础上放大来的多用途战斗机,在尺寸与重量均有所增加的情况下,仍然采用F-16的发动机,导致机动性能大幅度降低,不但无法跟J-20相提并论,甚至比不上很多第三代战斗机。但是在快节奏的空战中,这七架F-2至少能争取到几分钟时间。等到F-22A赶到,哪怕只有四架,晏鹰搏率领的J-20小队也得放过那些逃窜的F-2,迎战F-22A。
  当然,晏鹰搏也有后援。
  向F-2机群发射PL-12D之前,他就汇报了情况,随即按照交战规则,超越预警机与舰队,呼叫邻近的战斗机前来参战。
  只是,离得最近的四架J-20已经跟随预警机飞走了。
  之前伴随晏鹰搏行动的J-11B机群则在迎战F-15J机群,第二支防空战斗机群在东海舰队上空,有两百多公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