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3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1021

  在常规军事力量上,只要中国出售J-20,巴基斯坦就能获得与印度对抗的手段,可是在非常规军事力量上,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二零一六年中期,印度自建的“歼敌者”号核潜艇下水。
  虽然这艘潜艇并非印度宣称的那么先进,很多技术均来自俄罗斯,比如所使用的反应堆就是已经被俄罗斯淘汰的过时货。在具体性能上,“歼敌者”号也不够先进,不但比不上同时期的先进攻击核潜艇,比美国的“洛杉矶”级、俄罗斯的“阿库拉”级与中国的093级都差了一大截。此外,受本国工业实力限制,“歼敌者”号的预计舾装周期长达七年,最快也要到二零二三年才能服役。但是这艘潜艇下水,意味着印度成为五个核大国之后,第六个具备自行设计与建造核潜艇的国家,而且印度很有可能在随后建造战略核潜艇,从而获得完备的三位一体战略核打击能力。
  受国力限制,巴基斯坦要想与印度展开全面军备竞赛,肯定不可能。
  可以说,只要没有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巴基斯坦就不可能在军事实力上超过印度。
  只是,从国家安全出发,巴基斯坦又不得不紧追印度的前进步伐。
  虽然事后,巴基斯坦当局出面澄清,巴基斯坦从未谋求获得与国家实力、以及国家基本战略不相衬的军事力量,即暗示巴基斯坦未考虑过建造核潜艇,但是以当时的情况,巴基斯坦肯定希望能够得到中国的帮助,提高核弹头的性能,比如使核弹头小型化,以此来对抗印度的战略威胁。
  正是这件事,让博茨曼说出了中国帮助巴基斯坦完善核力量的话。
  事实上,当时黄峙博在伊斯兰堡,仅与巴基斯坦军方签署了人员培训协议,即在中国向巴基斯坦交付J-20之前,帮助巴基斯坦培训飞行员。
  更加长远的合作,比如开发J-X战斗机,则是后来的事了。
  至于帮助巴基斯坦完善核力量,更是无中生有。要知道,这绝对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以黄峙博的级别,别说向巴基斯坦做出保证,连向傅秀波建议的权利都没有,也就不可能做出任何承诺。
  问题是,由此产生的影响,却不能忽视。
  当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印度决定在“歼敌者”号的基础上,设计建造一种战略核潜艇。
  虽然这是必然的事情,即便黄峙博没有开黄腔,印度也会建造战略核潜艇,但是绝对不是在二零一八年,也许是在二零二三年之后。因为要到二零二三年,“歼敌者”号才能加入印度海军,而在掌握了攻击核潜艇之后,印度才有能力发展战略核潜艇。黄峙博的话,等于让印度加快了战略核力量的建设步伐。
  为了这件事,傅秀波差点让黄峙博滚蛋。
  要知道,一个拥有完备战略核力量的印度就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了,只会使悬而未决的藏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只是,这也并非坏事。
  印度要想获得海基战略核力量,不仅要建造一艘能够携带潜射弹道导弹的核潜艇,还得制造出能够从潜艇上发射的弹道导弹。
  相对而言,后者的技术门槛更高。
  要知道,即便是五个核大国,也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才在陆基弹道导弹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潜射弹道导弹。
  以印度的技术实力,这条路肯定更加漫长。
  在基础技术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印度加快战略核力量的建设步伐,无异于拔苗助长。
  根据二部掌握的情报,即便印度全力以赴,也要到二零三零之后,才能研制出具有战略威胁能力的潜射弹道导弹。因为印巴关系再度紧张,常规军备竞赛升级,印度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在常规军事力量上,还得花费巨大的力量提前建造战略核潜艇,所以印度的潜射弹道导弹工程必然延期。
  正是这份报告,挽救了黄峙博。
  在陆风烈的努力下,傅秀波没有让黄峙博滚蛋,只让他把嘴巴管紧点,别没事找事的说些大话。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虽然黄峙博老实了许多,但是在接下来的一年多里,又惹了不少麻烦。比如观摩东盟海军演习时,在新加坡放出大话,宣称中国海军战舰有权在任何情况下通过马六甲海峡,搞得新加坡非常不爽。又比如在加拉加斯与委内瑞拉签署出口新式坦克的合同时,把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利益挂在嘴边,让CIA一度试图通过暗杀的方式搞掉委内瑞拉总统。更有甚者,他还利用海军舰队环球航行,跑到阿根廷去,故意把福克兰群岛说成马尔维纳斯群岛,让英国当天就撤回了驻华大使。
  可以说,在很多时候,黄峙博在国际社会上的光芒甚至盖过了中国的国家领导人。
  这些行为,让任何人都认为他是个惹是生非的家伙。
  可想而知,傅秀波对他是个什么态度了。
  只是在这个特殊时期,确实需要一个他这样的人,处理一些政府不好出面的事情,不然傅秀波早就让他滚蛋了。
  对傅秀波来说,重用黄峙博的最大麻烦,就是得时不时的替他擦屁股。
  这次也不例外。
第十六章
巢臼
  被傅秀波追问了一番,黄峙博不得不道出实情。
  “元首,我承认,那艘潜艇是我派过去的、我亲自下的命令,与周渝生没关系,与李国强也没关系。”
  “你还挺诚恳的。”傅秀波笑着摇了摇头。
  “年初的事,你也知道。我们只是搞些测绘,而且没有进入十二海里线,小鬼子就吹鼻子瞪眼,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别人会怎么看?忍气吞声,只会助长小鬼子的嚣张气焰。”
  “你不是做了吗?”
  黄峙博一愣,似乎没有明白傅秀波的意思。
  “你在舟山搞的那次跨海登陆演习,还不够?”
  “那只是演习,什么都算不了,而且早就在计划之中了。”
  傅秀波叹了口气,说道:“你的意思是,不擦出点火花来,就不会善罢甘休。”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让小鬼子知道,东海争端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不可能继续拖下去。”
  “你这是在告诉我吧?”傅秀波也有点来气了。
  黄峙博看了出来,没有接话。
  “老傅,话不能这么说,东海争端确实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见到气氛不对,陆风烈赶紧出来圆场。“虽然当初我们与日本都承诺,搁置争端、共同开发,但是这么多年,争端没有搁置下来,开发也没有搞上去。为了大局着想,我们一忍再忍、一让再让,日本却不领情,反而变本加厉,拖下去……”
  “老陆,你认为我看不出来?”
  陆风烈笑了笑,没有说下去。
  “你们说得都没错,东海争端确实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只是我们必须保持理智,解决东海争端不是为了几座小岛,也不是为了附近的油气资源,而是为解决台海问题、实现民族统一铺平道路。”
  陆风烈与黄峙博的神色都严肃了起来。
  “从根本上讲,我们出兵朝鲜,也是为了解决台海问题。”傅秀波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这一点,老陆应该很清楚。决定是否出兵的时候,我犹豫过,毕竟当时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战胜强大的美军,以及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设想一下,如果取胜的不是我们,而是美军,会有什么结果?”
  “事实证明,我们……”
  陆风烈瞪了黄峙博一眼,说道:“确实如此,如果我们战败了,不但会丢掉朝鲜,还很有可能导致台湾独立。”
  黄峙博的眉头跳了几下,也闭上了嘴。
  “老陆说得没错,以五年前的情况,只要我们战败,就算刘俊实不做,美国也会换一个代言人。在军事实力遭到重创,美国又亲自出面的情况下,恐怕任何人在我的位置上,也会再三顾虑。”傅秀波长出口气,说道,“虽然站在历史的高度,台海问题肯定会解决,不是现在,就是将来的某一天。但是只要台湾宣布独立,我们又没有说到做到,今后再来解决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次,黄峙博没有发表高论,因为他知道,傅秀波说得没错。
  “通过第二次朝鲜战争,我们挫败了美国的锐气,为解决台海问题赢得了先机。不瞒你们说,这次去泰国,我托新加坡总理给刘俊实带话,只要他愿意,我可以在任何时间与任何地点与他进行面对面的会谈。只是,和平解决台海问题的拦路虎不止美国,还有更加居心叵测的日本。”
  “如果都败下阵了,日本还能怎么样?”
  傅秀波笑了笑,说道:“在干预台海问题的出发点上,日本与美国截然不同。后者只是希望借此牵制我们,让我们必须在民族统一问题上付出全部精力,无法在其他领域、特别是在西太平洋地区挑战其霸权地位。从战略角度来看,只要没有实现统一,我们就没法以一个世界大国的身份参与全球竞争。说得简单一点,你连自家的事情都没处理好,凭什么去别人家里指手画脚呢?”
  黄峙博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不是实力的问题,而是逻辑上的问题。
  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国,都是在解决了自身问题之后,才踏上全球争霸道路,也才有资格成为全球霸主。从逻辑上讲,中国要想干预别的地区、其他国家的事物,首先就得让其他国家相信,中国有能力解决问题,因此中国首先就得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在自家还一团糟的情况下,就到外面去耀武扬威。
  “与之相比,日本的目的就没有这么单纯了。”傅秀波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单纯从国家目的上看,美国只是想遏制我们,利用我们的内部矛盾,让我们无法对其全球霸权构成威胁。从根本上讲,美国不会妄图肢解我们,也不会试图吞并我们。对美国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让我们走下坡路,既无力与其竞争,又不至于爆发严重内乱。要知道,作为拥有十多亿人的国家,只要我们出了问题,美国也会受到牵连。可惜的是,日本的目的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日本是狼子野心。”黄峙博嘀咕了一句。
  “黄将军,你这句话说对了。”傅秀波笑了笑,说道,“日本就是狼子野心,亡我之心不死。抛开国家与民族感情不谈,日本的战略意图很好理解。作为西太平洋的岛国,日本的问题比我们严重得多。别的不说,在如此狭窄的国土上,日本根本没有足够的资源养活一亿多人。从经济层面出发,日本是当今世界上,最依赖全球贸易的国家。只要哪一天贸易出了问题,最先完蛋的就是日本。”
  “所以日本做梦都想登上亚洲大陆。”
  傅秀波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是几十年前的观点,而且当时日本确实这么做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格局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战败国,日本连基本的国家权利都没有,又凭什么登上亚洲大陆呢?事实上,这也正是日本长期以来,在外交政策上向美国一面倒的根本原因。”
  黄峙博愣了一下,似乎不明白傅秀波的意思。
  “你想想,是谁搞的全球化,而谁又是最大的获益者?”傅秀波拿起香烟,点燃抽了几口,才说道,“最先搞全球化的是美国,而除了美国之外,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日本。如果没有全球化浪潮,日本不但不可能成为发达国家,说不定早就在沉重的人口负担下崩溃了。要知道,日本是当今世界上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如果没有在此之前发展起来,现在必然贫穷落后。”
  “这与日本的外交政策有关?或者说,与我们有关?”
  “当然有,而且是必然关系。”傅秀波看了黄峙博一眼,说道,“全球化,说简单一点就是按照生产力,对工业生产进行重新分配,确保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链中的统治地位,维持西方文明的霸权。你看看身边的东西,只要具有技术含量的,有多少不是来自美国、欧洲与日本?虽然我们也从全球化中获得了好处,比如解决了数亿人的工作问题,加快了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也让很多人过上了富裕生活。在生产分配中,我们还利用强大的人力资源,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工业生产国。但是在继续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利可图吗?我们要想更上一层楼,除了必须解决自身的问题,比如社会体制、生产力结构等等,还要直接挑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经济体。现在,问题出来了,而且跟你在朝鲜战场上遇到的问题一样,你可以用军事思维来考虑这个问题。”
  黄峙博一愣,立即明白了过来。
  “想明白了?反应还挺快的嘛。”傅秀波笑了笑,说道,“与战争一样,如果我们按照敌人制定的规则作战,永远别想取胜。要想战胜强大的敌人,首先就得打破游戏规则。在经济上,也是同样的道理。现在的全球化,是对西方文明有利的全球化,我们要想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中超越美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可以说,不跳出这个巢臼,我们永远无法超越美国。”
  “这就意味着,我们必然成为全球化的破坏者。”
  “完全正确,我们现在可以跟着美国走,但是等到我们有了足够的实力,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游戏规则时,就会更美国唱对台戏。一场局部战争算不了什么,我们要想超越美国,需要在更加广阔的战场上取胜。”傅秀波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事实上,这才是美国最担心的问题,也是美国主动挑起朝鲜战争的根源。可惜的是,美国没能打败我们,而我们的处境也没有因为打赢了战争有得到全面改善。今后的路还很漫长,还有很多挑战等着我们。可以说,我跟老陆这代人、甚至你这代人,都不可能看到最后的胜利,但是我们必须前进,不然我们的子孙也看不到胜利!”
  黄峙博长出口气,说道:“这与日本有什么关系?”
  傅秀波笑了笑,没有急着开口,而是灭掉了烟头,又顺手拿起了一根香烟。
  黄峙博还很年轻,缺乏足够长远的战略眼光并不是问题,而且他已经在军事领域表现出了卓越的战略才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