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2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9/1021

  以志愿军的实力,显然无法保卫春川半年以上。
  围而不打也就算了,随后发生的事情,让博茨曼不得不担心了。
  撤下去的第十三集团军没有闲着,除了帮助第四十七集团军运送作战物资之外,还在春川北面大约二十公里处开始修建战略防线。
  不是一般的防线,而是由众多永备火力点与地下坑道组成的战略防线。
  当时,联军的侦察机至少发现志愿军向前方运送了上千台工程设备,志愿军还就地取材,生产修建防御工事所需的原材料。
  很明显,志愿军不打算走了,而是要留在这里。
  当然,志愿军还做了很多事,比如投入数千名工程兵,加固从金华到春川的公路线,并且在沿途的所有河道上搭建了多座备用舟桥。
  这些努力,有着共同的目的:解决前线部队的后勤保障问题。
  志愿军猛攻春川,博茨曼还很高兴。现在,志愿军不进攻了,而是面对面的修起了防御阵地,博茨曼坐不住了。
  原因很简单,如果防线就此固定下来,韩国又要丢掉大约三千平方公里的国土。
  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
  志愿军在春川站稳脚跟之后,迟早会打下春川。此外,解决了后勤保障问题,志愿军能在春川投入更多兵力,或者动用更多的后勤保障力量,支持其他部队在其他方向上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
  当时,已经有了这种迹象。
  别的不说,如果志愿军把用来修路的工程部队派给第六十五集团军,志愿军就能在东线取得更大的突破,占领更多的土地。
  到这个时候,还看不出黄峙博的企图,博茨曼就是不折不扣的笨蛋了。
  可以说,黄峙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通过稳步推进,蚕食韩国的土地,然后让韩国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价来结束这场战争。
  只要志愿军稳步推进,联军反败为胜的机会就非常渺茫。
  别说持续几年,就算持续几个月,韩国当局也将被迫在极为不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
  对美国来说,停战不是坏事,可是在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情况下停战,美国当局肯定无法接受。
  要知道,韩国不是美国唯一的盟友。
  如果美国无法确保韩国的基本安全,其他盟友会怎么看待美国?
  问题是,如何应付志愿军的蚕食战术?
第二百三十四章
决胜点
  在反击志愿军的问题上,博茨曼有点犹豫。
  当时,博茨曼手里只有两支部队可以调动,即第一装甲师与第二装甲师,而且这两支部队都有自己的战线,不能完全调动。至少到十一月三十日之前,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无法参战。
  与之相比,黄峙博的兵力就显得要充足些了。
  在已经动用了四个集团军的情况下,他手里还有三个集团军,除掉留在后面充当战略预备队的第二十四集团军之外,还有第十六集团军与第五十四集团军。即便出于安全考虑,黄峙博得留下一个集团军,用来应付东线或者西线上的意外情况,特别是美军很有可能在西线发动大规模反击,他也能动用一个集团军来加强春川方向的进攻。这样一来,在第四十七集团军后面就还有两个集团军。
  用有限的兵力去对付三个集团军,显然有点勉为其难。
  问题是,不打的话,志愿军就能巩固阵地。
  以志愿军构筑防御阵地的速度,到十二月一日,至少能把防御纵深拓展五公里,做好应付联军全面反击的战略准备。
  盯住春川打,肯定行不通。
  博茨曼不得不在其他方向想办法,而且很快就发现了志愿军的问题。
  说得准确一点,还是志愿军后勤保障上的问题。
  当时,志愿军打通了两条战略铁路线,分别从新义州到开城、以及从江界到元山,把每天运入朝鲜的物资总量提高到了十五万吨,足以支撑七个集团军作战,剩余的物资还能确保三百万朝鲜军民的日常消耗。
  只是,这两条战略铁路线并不牢靠。
  关键就在江界到元山的铁路线上,因为物资只能运送到元山,而无法直接送到前线部队手中。
  如此一来,在作战物资的运输上,志愿军出现了问题。
  当时,大部分作战物资都送往开城,运到元山的物资仅供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四集团军使用。
  也就是说,提供给朝鲜军民的物资几乎都送往元山。
  问题就在这里。
  当时,第四十七集团军与第十三集团军所需的作战物资,以及修建前沿防御阵地所需的物资都集中运到开城,而通过公路,每天只能向前线运送大约五千吨物资,仅能勉强维持两个集团军的正常消耗。
  如果联军能够打下开城,或者切断从开城往东的公路,第四十七集团军与第十三集团军的后勤保障就会出现问题。当然,还得在东线有所作为,让志愿军不得不为第六十五集团军提供更多的作战物资,从而无法调动运输力量支援第四十七集团军与第十三集团军,让这两个集团军耗光携带的作战物资。
  博茨曼的这个判断,立即得到了情报机构的证实。
  志愿军的后勤保障确实存在薄弱环节,而且在开城到春川的交通线上,最容易攻打的就是席屯里。
  这里离第二装甲师的防线不到四十公里,驻守的是一支人民军的部队。
  离席屯里最近的志愿军在大约十五公里之外的马场里。如果联军能够突击,而且一举拿下席屯里,就能切断第四十七集团军与第十三集团军的后勤补给线。
  博茨曼没有耽搁时间,在二十八日夜间,就给第二装甲师下达了任务。
  按照他的部署,第二装甲师将抽调一个装甲旅与两个步兵营,向席屯里突击,而第一装甲师则将抽调三个营,帮助第二装甲师守卫防线。
  最重要的是,博茨曼要求第二装甲师连夜出发,而且在天亮之前就得到达席屯里。
  这道命令有点勉为其难,不过第二装甲师办到了。
  二十九日凌晨,充当突击部队的一个装甲营与两个步兵营就上路了,而主力部队的两个装甲营与三个步兵营也在两个小时后从议政府出发。
  这次突击,果断而且迅速。
  二十九日清晨,美军突击部队离席屯里不到十公里,才与人民军的巡逻部队遭遇。
  收到消息时,黄峙博也吓了一跳。
  虽然他料到联军会发动反击,而且不会在春川做文章,会在其他方向上动手,但是没有想到联军会直奔要害。
  说得简单一点,黄峙博没有想到联军会直接奔袭席屯里。
  要知道,从第二装甲师的防区到席屯里没有公路,装甲部队只能越野行军,作战物资得不到任何保障。
  只是,黄峙博更加清楚,丢掉席屯里的话,中部战线上的部队就会崩溃。
  “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把能够找到的部队全都派过去,必须守住席屯里,至少得坚持到增援部队到达。”黄峙博停了一会,等电话那头的第三十九集团军司令说完,才说道,“我已经从二十四军抽调了一个装甲旅,预计傍晚就能到达。在此之前,如果丢掉了席屯里,你就别回来了。”
  一口气说完,黄峙博不等对方回答就挂了电话。
  此时,牧浩洋刚刚赶过来。
  “去告诉二十四军,让增援部队快马加鞭。其他都别管,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过去,不然我们就得放弃已经取得的战果了。”
  戚凯威点了点头,出门的时候朝牧浩洋递了个眼神。
  情况很紧急,大家心里都有数。
  “中校,你来得正好,现在有多少特种部队在席屯里附近?”
  “只有两支特种部队,而且已经联系上了。”
  “是吗?”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我已经给他们安排了任务,重点袭击联军的后勤保障部队。”
  “后勤保障部队?”黄峙博愣了一下,说道,“中校,你很积极,可是你搞错了,这支联军突击部队根本没有后勤保障部队。”
  牧浩洋也愣住了,他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从议政府到席屯里没有公路,所以联军的突击部队是野外行军,不然也无法避开我们的巡逻部队。很明显,联军的目的就是切断四十七军与十三军的后勤补给线,让我们不得不把部队撤回来。”
  “总司令,这……”
  “给特种部队重新安排任务。”
  “什么任务?”
  “使用电磁武器。”
  牧浩洋一愣,等着黄峙博说下去。
  “我给陆雯打过电话,供特种部队使用的电磁弹头已经开发出来了,而且在第二次战役结束之后就分配了下去,在此之后前往敌后战场的特种部队都应该有这种弹头。你要做的就是联系上他们,让他们切断联军突击部队与后方的通信联络。两支不够,就派更多的特种部队过去。”
  “没问题,我马上去安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9/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