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9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8/1195

第二章
军情局长的面子
  确定电话是军情局长的秘书打来的,裴承毅就叫上东方闻出了门。
  “你先到机场去接你嫂子,午饭就在宾馆吃,如果我下午没有回来的话,你就带孩子们去游乐园。”裴承毅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如果吃晚饭的时候我还没给你打电话,那就表示我去不了兰州了。”
  “我知道该怎么办,只是嫂子那边……”
  “要是去不了,我会给你嫂子打电话的。”裴承毅掏出钱包,取出几张钞票,“给孩子们买几样玩具,记得给大妹买个新的文具盒,这是我答应了的。还有,帮我买……算了,这个还是我自己去买。我会尽量赶过去,只是不能保证,所以你多费点心。”
  东方闻点了点头,接住了裴承毅递来的钱。
  这已经不是东方闻第一次替裴承毅给孩子买玩具了,以前东方闻都会客气一番,可是裴承毅是一个非常讲原则的人,从来不会让东方闻掏腰包。久而久之,东方闻不再与裴承毅客气,反正买玩具也花不了几个钱。
  虽然裴承毅没有说不去兰州,但是东方闻知道,裴承毅肯定去不了兰州。
  来到机场,见到停在跑道旁、发动机还在运转的那架高速商务专机,以及站在飞机旁边的几名军情局人员,东方闻就知道,裴承毅不但去不了兰州,恐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见不到他的家人了。
  坐上军情局长的专机时,裴承毅有点后悔了。
  上周是他大女儿的生日,因为忙得连方向都搞不准了,所以裴承毅在回家的时候忘记给女儿买生日礼物。作为补偿,裴承毅答应给女儿买一个最新款的文具盒。虽然裴承毅搞不懂女儿为什么要文具盒,毕竟现代化教学设备早就淘汰了普通文具,也就没有必要用文具盒了,但是大人搞不懂的事情多得很,而且女儿很少提出要求,裴承毅自然不会拒绝。因为答应了大女儿,所以他还答应给二女儿买个玩具熊,给儿子买把玩具手枪。虽然这些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让东方闻去做也没什么问题,但是裴承毅决定应该亲自去买,所以没有麻烦东方闻。
  见到李存勋,裴承毅就知道,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周末的事情。
  “听说你的老婆孩子过来了。”李存勋把一杯刚泡好的茶放在裴承毅手边,说道,“放心吧,我不会占用你太多的时间,如果一切顺利,今天你就能跟家人一起吃晚饭。”
  “不会怎么简单吧?”
  “为什么不会?”李存勋呵呵一笑,架起了二郎腿。
  “真要这么简单,需要军情局长亲自出面吗?”裴承毅拍了拍沙发的扶手,说道,“再说了,这最新式的高速商务飞机从北京飞过来,也得花上几十万吧。”
  “军情局还不差这点钱。”李存勋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确实不简单,只是要不要你跟家人一起吃晚饭不由我来决定。”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
  这时,飞机滑行到了起飞点,在两具螺旋磁感应推进器的作用下,缓缓升入了空中。
  拔地而起的高速商务飞机扬起了漫天尘土,也吸引了那些准备出行的科研人员的目光。
  事实上,这架在去年年底才正式投放市场的ECC-1型高速商务飞机并不是军情局掏钱买的,而是生产该飞机的中航集团上海航空设备制造公司、也就是常说的上海飞机公司的老总掏腰包送给军情局的,准确地说,是送给共和国国务院。
  作为世界上第一种采用螺旋磁感应推进器的高速商务飞机,ECC-1问世的时候并不被人看好,主要是受西方新闻媒体的宣传影响,让很多人对这种飞机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事实上,螺旋磁感应推进器早就用在了军事航空领域,在印度战争中大出风头的DZ-25C与WZ-26B配备的就是这一动力系统,安全性根本不存在问题。让外界认为ECC-1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是,在定型试飞时摔掉了1架原形机,另外美国波音公司与欧洲空客公司在研制相似的商务飞机时都出过事故。
  为了打开市场,上海飞机公司将第一批12架ECC-1全部无偿赠送给了共和国国务院。
  碰巧的是,共和国国务院正准备替换专机机群。虽然ECC-1属于新品,就算不考虑安全问题,也得考虑保养费用的问题,但是能够一分钱不会就得到12架飞机,自然能够节约大笔开支。
  当然,提供给国务院使用的飞机肯定不是一般的飞机。
  在正式交付之前,肯定得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进行改装,而负责监督改装工作的就是军情局。利用职务便利,李存勋首先给自己搞了一架。虽然这有以公谋私之嫌,但是肯定不会有人站出来控告李存勋滥用职权,因为他乘坐的这架ECC-1还在进行改装后的测试,没有正式交付。
  毋庸置疑,ECC-1的性能足够先进。
  作为“高速商务飞机”,ECC-1具有所有重要特征,比如飞行高度为20000米的时候最大飞行速度超过了4马赫、最大巡航速度也超过了3马赫,载员12人的时候最大航程超过了12000千米,增加了两套电池系统的增程型的最大航程超过了18000千米、能够飞往世界任何地点,飞机上不但拥有12个人的位置、还拥有2个各2张床的卧室、以及商务飞机应有的一切生活与娱乐设施、甚至能在座舱播放电影。作为“最先进的高速商务飞机”,ECC-1最突出的亮点有五个:
  一是超远的航程。那些采用冲压发动机、或者混合推力发动机的普通商务飞机,在起飞重量相当的情况下,最大航程一般在5000千米左右(飞越北大西洋所必须的航程,也是洲际飞行的最低标准),很少有超过8000千米的(从东亚到西欧的最短飞行距离,也是洲际飞行的普通标准),根本没有达到12000千米的(共和国东海岸到美国西海岸的最短飞行距离,洲际飞行的完全标准),更不可能达到18000千米(从北京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航线距离,洲际飞行的最高标准)。
  二是超快的飞行速度。在ECC-1之前,高速商务专机的入门标准是最大飞行速度2.5马赫、巡航飞行速度2马赫,在此之后,这两个标准提高到了4马赫与3马赫,而真正优秀的高速商务飞机要将这两个标准提高到6马赫与4马赫。将巡航飞行速度从2马赫提高到3马赫,除了将飞行时间缩短50%之外,还能带来很多好处。拿从上海到洛杉矶的跨太平洋商务飞行来说:如果商务飞机的巡航速度为2马赫,那么单程需要5个小时,往返需要10个小时,这意味着即便只是签署某份商务合同也需要花2天的时间;如果将巡航飞行速度提高到3马赫,单程只需3个半小时,往返为7个小时,因此可以将很多公务活动的时间控制在1天之内;对于把时间看得比生命还要贵重的商人来说,能节约一半的时间,绝对值得花钱购买新的商务飞机。
  三是独一无二的垂直起降方式。因为螺旋磁感应推进器不会产生高温气体,所以对场地要求并不高,能够采用垂直起降的方式来扩大使用方位。虽然在垂直起飞的时候,受最大起飞重量的限制,不能按照最大标准搭载客人与货物,但是这一影响并不大,毕竟商务飞机很少以最大重量起飞,也很少载满客人。垂直起降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拓宽了应用范围,让商务飞机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取代商务轿车的潜力。按照上海飞机公司的宣传广告所说,只要一块露天停车场就能让ECC-1起降。
  四是超越了所有飞机的环保性能。螺旋磁感应推进器只耗电,不烧油,也就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环保性能自然不用多说了。当然,并不是所有富翁会在乎出行一次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再说了,已经有科学家相信,全球气候并没有因为人类的活动而变暖,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还不及二氧化碳总量的零头。事实上,21世纪的40个年头里,全球气温并没明显上升。对买得起ECC-1的大富翁来说,最重要的“环保性能”就是其低得令人惊叹的噪音。即便在垂直起飞的似乎后,ECC-1的动力系统发出的噪音也不到90分贝。也就是说,比轿车喇叭声还要低。超低的噪音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有钱人可以把ECC-1当成私家轿车使用,比如直接让其降落在后花园里,而不需要忍受糟糕的地面交通。
  五是超级人性化的配制。因为动力系统全部集成在外部,能源系统也集成在了机翼内部,所以采用了融合设计的机身都是提供给用户的“可用空间”,只要用户愿意出钱,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布置机舱内部。毫无疑问,能够花几十亿买一架私人飞机的人,绝对不会吝啬几亿元追求个性。事实上,ECC-1从一开始就是按照订购的方式进行生产的,即每一架正式投放市场的ECC-1都不一样,都是为客户量身定做的。比如“出售”给共和国国务院的12架ECC-1都采用了“整体式求生座舱”,即飞机遇到故障、空难不可避免的时候,乘客可以利用自带弹射系统与求生系统的座舱逃生。
  拥有如此明显的优势,ECC-1不想成功都难。
  事实上,自从共和国国务院正式订购了12架ECC-1,并且决定将其作为国务院总理与各部门部长的高级专机之后,上海飞机公司已经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架订单,以及上千架意向订单。当然,所有合同都明确要求,在第一批12架交付给共和国国务院之后,再按照最新的改进进行批量生产。
  当然,军队也有可能采购ECC-1,将其作为行政飞机使用。
  虽然裴承毅很久没有回总参谋部了,但是他参加过装备规划工作,知道被称为“战略投送运输机”高超音速战略运输机的研制与采购计划已经被取消(该项目的主承包商就是上海飞机公司,所以一些研究成果肯定用到了ECC-1上,甚至有人认为ECC-1就是“战略投送运输机”缩小后的商用版),用来取代Y-14系列与DZ-25C系列运输机的“联合通用战场快速空运平台”也被取消了(该项目是共和国第一种采用螺旋磁感应推进器的垂直起降超音速运输机,按计划将用来取代所有Y-14与DZ-25C,并且取代所有老型号的Y-16,可以说是共和国空军与陆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合作,因为研制经费一再超标,而且很多关键技术均为取得突破,在2037年就被勒令下马了),所以除了战斗机与轰炸机之外,空军无法为要员提供超音速座机。
  显然,军队不会心甘情愿的落后。
  受第三次军事改革与“顾卫民新政”影响,这几年来,国防经费一减再减,别说采购新装备,每年的国防预算除掉军人福利开支之后,仅能维持军队正常运转。用广大官兵的话来说,除了海军与陆战队能够依靠军费过上衣足饭饱的好日子之外,其他军兵种要想过上好日子,就得自谋生路。别的不说,最年轻的天军就与商业航天活动搭上了关系,不但用一些快到服役年限、即将报废的导弹进行商业发射活动,还想方设法的从民间拉资金,以开发商业航天的名义分担高昂的科研经费。毋庸置疑,其他军兵种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也没有这个能力。不管怎么说,陆军总不能把电动坦克当成电动轿车买卖吧,空军也不可能把战斗机当成私人飞机买卖,电子兵也不可能把那些进行了加固处理的电子设备推入市场,事实上也没有几个人愿意购买军用电子设备,因为军用电子设备除了更加皮实之外,在性能上远不如商用电子设备。
  如此一来,军队不可能在短期内自研军用高超音速运输机。
  不能自行研制,就只能从商用市场上采购。
  当然,对军队来说,节约时间不仅仅是节约金钱,在很多时候还是节约生命。
  再说了,军队一直是上海飞机公司的大客户,只要上海飞机公司还想跟共和国军队做生意,就会以最低廉的价格把ECC-1卖给军队。
  从某种意义上讲,李存勋率先尝鲜,也多半在向军队推销ECC-1。
  当然,乘坐ECC-1的感受是无与伦比的。
  几秒钟的震动之后,飞机就稳定了下来,除了在最初的时候能够感到飞机在上升,也就是有乘高速电梯的感觉之外,只要不看窗外的景物,根本不知道飞机正在以每秒钟近200米的速度冲向20000米的高空。大约1分半钟之后,飞机上升的速度减缓,乘客会有一种突然从高处跌落下来的感觉。当然这些只是试飞中才有的问题,在正式投放市场后,爬升减速时的加速度都会控制在1个G以内,从而让乘客没有明显的失重感。减速爬升的同时,飞机已经开始加速平飞。当ECC-1不再爬高的时候,平飞速度已经接近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突破音障的时候,乘客能够听到很大的声响,这是音爆,没办法消除,只能尽量用隔音设备削弱。随后的5分钟内,ECC-1的飞行速度将由1马赫提高到3马赫,最终进入巡航飞行阶段。因为在2万米的平流层飞行,不会受到气候影响,甚至不会受到包括火山喷发在内的任何地表自然活动的影响,所以ECC-1巡航飞行时的平稳性非常出色,如果能够把舱室做得再宽一点,像是正常的房间,恐怕没人会想到自己在飞机上,而不是在地面的家里。裴承毅就有这样的感觉。
  “说实话,有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改变世界的不是军人,也不是政治家,而是科学家与工程师。”裴承毅朝坐在对面的李存勋看了一眼,笑着说道,“穿上军装的时候,我的最大梦想就是共和国空军能够尽快装备J-10C型战斗机,并且亲眼目睹J-14的英姿。这才过去多少年?J-10C早就退役了,J-14也就只有飞行表演队还在使用,而我们这些一辈子都别想驾驶战斗机的陆军将领竟然能够达到战斗机飞行员的速度,亲身体验在两万米高空以三倍音速飞行时的感觉。当然,事实上没有任何感觉。”
  “羡慕了?”李存勋笑了笑,说道,“你一辈子不吃不喝,应该能够买得起一架这样的飞机。当然,以你的能力,只要发挥出十分之一,根本不需要自己掏腰包,以后每次出行都能乘坐这种飞机。”
  “老李,你又来了,我可没有什么能力。”
  “早就有人说过,过分谦虚就是虚伪。”李存勋呵呵一笑,说道,“不跟你闲扯了,这次是元首让我来接你的。”
  裴承毅并没感到惊讶,因为李存勋开始就提醒了他。
  “其实,我也不想来打破你的清静生活,但是当初让你去物理实验中心,就不是让你过安逸日子的。”李存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关注你,知道你在这边非常努力。”
  裴承毅没有开口,在李存勋面前,不用过于客气。
  李存勋从旁边的抽屉里拿出了一份文件,放到了裴承毅面前。
  裴承毅看了眼文件,又看了李存勋一眼。李存勋的眼神告诉他,这份文件里有他所有疑问的答案。
第三章
利益集团的阴影
  拿起文件前,裴承毅犹豫了一下。
  见到裴承毅的举动,李存勋笑了笑,留下了选择空间。
  事实上,裴承毅只犹豫了一下,等他注意到李存勋的神态时,已经拿起了文件,并且翻到了扉页。
  “你对这几年的国际局势有多少了解?”
  听到李存勋的话,裴承毅抬起了头来。
  “不用急,我们有的是时间。”
  “不去北京?”
  “谁说过我们要去北京了?”
  裴承毅愣了一下,随即意识到,事情有可能比他想像的还要严重。
  “看样子,你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物理实验中心。既然你对这几年发生的事情不太了解,我们不妨先聊一聊。”李存勋看了眼手表,说道,“放心吧,在飞机降落之前,该你知道的事情你都会知道。”
  听李存勋这么一说,裴承毅干脆合上了文件。
  “从哪儿说起呢?”李存勋叉起双手,说道,“既然时间很充足,我们不妨从你上次离开总参谋部之后发生的事情说起,也就是2038年的叙以战争。”
  “叙以战争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确实没有多少秘密可言,但是肯定有你不知道的内幕。”
  既然李存勋都这么说了,裴承毅也只能洗耳恭听。
  在2038年4月份爆发的叙以战争确实没有多少秘密可言,不但共和国的领导人早就预料到了这场战争,美国总统、俄罗斯总统、伊朗精神领袖、叙利亚总统与以色列总理都预料到了这场战争,甚至连周边国家的领导人都猜了个八九不离十。用新闻界的话来说,叙以战争是一场没有悬念、没有秘密、也没有新意的战争。
  事实上,早在2037年,与战争有关的所有必要条件都成熟了。
  2037年初,叙利亚总统就在伦敦峰会上一再表示,如果不能收复戈兰高地,叙利亚的国家安全就得不到任何保障,也就不可能签署任何与核武器有关的国际条约。以色列总理的态度同样强硬,在签署条约的前一天晚上还公开表示,只要仍然有大国要求以色列将戈兰高地归还给叙利亚,犹太民族的生存得不到保证,以色列不可能放弃核武器。虽然在共和国与美国的共同努力下,叙利亚总统与以色列总理在《伦敦条约》上签了字,并且承诺在2037年底使该条约在本国正式生效,但是国际上早就认为,就算以色列与叙利亚签署了《伦敦条约》,就算两国均承诺放弃与不拥有核武器,只要戈兰高地的问题没有得到合理解决,销毁核武器只能成为引发战争的导火索。
  根据某些国际局势分析家的说法,《伦敦条约》在以色列与叙利亚生效之后,等于两国承认在冲突中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也就是放弃了核武器的使用权。如此一来,只要双方的目的都有限,比如以色列只想消除来自北方的威胁,而叙利亚只想收复被以色列军队占领的戈兰高地,那么叙利亚就不会畏惧以色列手里的核武器,因为以色列不可能因为叙利亚夺走了本来就属于叙利亚的戈兰高地而用原子弹炸平大马士革,以色列也不用担心叙利亚的潜在核威胁,不管怎么说叙利亚不可能让自己从正义的一方变成理亏的一方。也就是说,一场注定只是局部冲突的战争将不可避免。
  局势的发展与外界的预料几乎一模一样。
  2037年,叙以两国的关系不但不紧张,反而越走越近。当年,除了没能实现双方领导人互访之外,包括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外长互访、部长会晤等等外交交往都过了一遍,似乎两个敌对了近一个世纪的两个国家冰释前嫌,成了友好邻邦。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的影响下,2037年12月21日,叙利亚国民议会率先以5票的优势通过了《伦敦条约》,也就是正式承诺履行条约义务。2天之后,以色列议会也在激烈争论了快1个月之后,以微弱多数支持通过了《伦敦条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8/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