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8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5/1195

  收到这条消息的时候,裴承毅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东方闻等众多跟随裴承毅多年的军官都知道,那个笑容表示将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而且有十足的把握取得胜利,马岛冲突不会有第二种结果了。
  当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裴承毅率领的军事顾问团还得再接再厉。
  5月4日上午,阿根廷当局公布了占领阿根廷港的消息。
  与预料中的一样,当阿根廷当局宣布阿根廷港的英军缴械投降,阿军已经占领了阿根廷港的消息后,两个国家的民众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当天,数千万阿根廷人沉浸在狂欢之中,就连最稳重的人都控制不住心头的激动。
  大西洋另外一端,数千万英国人沉浸在悲痛与沉默之中,就连孩子都无心欢笑。
  阿根廷当局公布消息后不到2个小时,英国首相乔治亲自出面,要求阿根廷当局严格遵守国际战争公约,给予被俘的英国军人人道主义待遇。
  毫无疑问,乔治需要考虑的不是几千名皇家陆战队的官兵,而是如何收拾烂摊子。
  特遣舰队已经在阿森松岛以南大约3500千米处,正在以24节的最高巡航速度驶向福克兰群岛,再过大约30个小时就能出动舰载战斗机轰炸岛上的目标。对英国当局来说,是否应该让特遣舰队继续南下,确实是个大问题。
  节骨眼上,英国当局没有忘记请教美国的意见。
  有资格提意见的,只有杜奇威。
  当天,杜奇威参加了皇家海军司令部的电视会议,与英国将领商讨了战局,并且对接下来的作战行动提出了建议。
  针对实际情况与英国当局的选择,杜奇威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特遣舰队继续南下,只是不能进入阿根廷空军远程战斗机的打击范围,选择恰当的巡逻海域,以轰炸马岛为主要目的。在此期间,可以设法消耗阿根廷空军的战斗力,等到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到达之后,再继续南下,与阿根廷空军决战,并且掩护与支援皇家陆战队登陆马岛。虽然杜奇威没有直接说,但是他明显不太赞同用这样的方法收复马岛,毕竟现在的阿根廷已经不是50多年前的阿根廷了,能不能打掉阿根廷空军都是个问题,能否登陆马岛更是个问题。
  二是舰队转向北上,回到阿森松岛等待“复仇”号航母战斗群,顺带等待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当然,杜奇威也不是很赞同这个办法。即便不考虑英国当局的政治问题,也要考虑对英军士气造成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复仇”号航母战斗群最快能在5月下旬赶到,在此期间,阿根廷当局有足够的时间加强岛上的防御力量,甚至在岛上部署战机。50多年前的那场战斗中,阿军在岛上部署的“堪培拉”式攻击机就给皇家海军的特遣舰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虽然阿军不大可能向岛上部署性能先进的战斗机,因为先进战斗机都需要充足的地勤保障,很难在野战机场上长期驻扎,但是阿军有了更多的选择,完全有可能在必要的时候利用部署在岛上机场的战斗机对付特遣舰队。如果阿根廷空军集中上百架战斗机,后果将很难想像。
  最后就是舰队继续南下,有选择性的进入阿根廷空军的打击范围,以轰炸岛上的目标为名,引诱阿根廷空军出面决战,在对特遣舰队有利的情况下大量消耗阿根廷空军的作战力量,为全面反攻做好准备。按照杜奇威的判断,因为阿根廷空军没有多少加油机,所以在适当的距离上,即能确保特遣舰队的安全,又能让阿根廷空军跃跃欲试。只要把握好尺度,就能逐步消耗掉阿根廷空军的作战能力。更重要的是,在防空压力不是很大的情况下,特遣舰队能够更加重视舰队反潜。毫无疑问,杜奇威支持采用这套战术,在进行将官会议的时候就提出了一套作战方案。
  选择摆在了英国当局的面前。
  准确地说,英国当局没有选择的余地。
  不管英国当局能否接受,杜奇威的建议切中要害。
  4日夜间(伦敦时间,阿根廷那边还是下午),特遣舰队在收到皇家海军司令部的命令之后调整了航向。
  同时转向的不仅仅有皇家海军的特遣舰队。
  虽然阿根廷海军派出去的4艘电动潜艇受性能与续航能力的限制,没能及时赶到,也就没能咬上特遣舰队,但是共和国海军派往南大西洋的第二批攻击潜艇,既4艘“虎鲸”级已经在5月1日到达马岛东部海域,随后按照华剑锋下达的命令,放弃了前往马岛北面海域巡逻的作战任务,转而快速北上。
  调整潜艇部署的不是华剑锋,而是裴承毅。
  这一部署,充分证明了裴承毅不是不通海战的陆军将领。虽然华剑锋不愿意承认,但是他不得不认同裴承毅的判断能力。如果不是裴承毅及时调整了作战部署,4艘“虎鲸”级攻击潜艇不可能在5月4日夜间到达马岛东北大约2000千米处,也就不可能埋伏在特遣舰队的航线上。
  虽然根据军情局提供的情报,特遣舰队里面至少有2艘“快速”级攻击潜艇,另外还有近20架反潜巡逻机与数十架反潜直升机,但是4艘“虎鲸”级肯定能够渗透特遣舰队的反潜网,只是能否在伏击后顺利脱身就是个问题了。
  正是如此,裴承毅没有下达伏击特遣舰队的命令。
  5月4日夜间,确定特遣舰队转向之后,裴承毅再次调整4艘“虎鲸”级的行动,让它们全速南下,在马岛东面大约1500千米处设伏。
  与3天前一样,华剑锋没有问为什么,因为原因太简单了。
  单独伏击特遣舰队,潜艇能否生还是次要问题,如果伏击行动失败,共和国派遣潜艇参战的战争行为就将授人把柄,从而使共和国在这场国际斗争中处于不利境地,裴承毅才没有伏击特遣舰队。当然,不是说不能伏击特遣舰队,而是要把握好时机,比如在特遣舰队遭到攻击的时候,再让4艘“虎鲸”级登场,结果就截然不同了。到时候,就算英国当局相信共和国的潜艇参加了作战行动,也没有任何证据。因为特遣舰队的巡航速度一直保持在24节以上,如果4艘“虎鲸”级以相同的速度航行,很容易被舰队里的英国潜艇,或者反潜战舰与反潜巡逻机发现,所以就算裴承毅不太精通潜艇战,也知道应该让4艘攻击潜艇提前南下,在选择好的地点设伏。
  关键就在这里,如何选择伏击海域?
  虽然在大部分参谋军官看来,裴承毅是在“找感觉”,完全凭直觉做决定,当然事实上也很有可能如此,因为确实没有证据证明特遣舰队会前往哪一海域,也就不可能根据特遣舰队调整后的航线设伏,但是在华剑锋看来,裴承毅的判断很有道理,因为特遣舰队调整航线的目的是为了避开阿根廷空军的战斗机,那么前往马岛东部海域,并且将与阿根廷空军基地的距离保持在2000到2500千米之间是最为合适的选择。如此一来,特遣舰队肯定会在距离马岛大约1500千米左右的海域活动。
  对4艘“虎鲸”级来说,能否及时到达伏击海域成了新的问题。
  为此,必须设法降低特遣舰队的航行速度。
  5月5日凌晨,华剑锋返回阿根廷海军司令部,正式替裴承毅指挥阿根廷海军,而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命令北上的4艘电动潜艇转向全速追击特遣舰队,在距离缩短到500千米时用导弹攻击特遣舰队,随后转向逃逸。
  非常直接的作战命令,非常简单的作战行动。
  因为特遣舰队刚刚调整航线,所以距离4艘阿根廷电动潜艇不是很远。如果一切顺利的话,4艘电动潜艇能在10多个小时后发射反舰导弹。
  当然,4艘电动潜艇携带的反舰导弹对特遣舰队几乎没有威胁。
  电动潜艇不是混合动力潜艇,排水量小得多,无法安装单独的弹药舱,而且鱼雷舱也装了不多少导弹与鱼雷。一般情况下,电动潜艇最多携带4枚反舰导弹,即便执行制海作战任务,也最多携带8枚反舰导弹。4艘潜艇总共只有32枚反舰导弹,别说特遣舰队,一艘多用途驱逐舰都能分两次拦截32枚导弹。
  阿根廷潜艇的攻击行动只有一个意义,即提醒对手,已经进入“潜艇多发海域”,应该降低航行速度了。
  因为没有要求干掉特遣舰队,所以华剑锋没有让阿根廷潜艇去送死。
  隔着500千米的距离,就算反潜巡逻机立即赶过来,也需要1个小时,而电动潜艇能在1个小时内航行30多海里,然后选择坐沉或者悬浮。要想搜索方圆3000平方海里(半径30海里的圆)的海域,至少需要10多架反潜巡逻机。毫无疑问,除非特遣舰队不打算南下了,不然就不会在500海里外的几艘潜艇上浪费宝贵的反潜力量。只要特遣舰队的指挥官稍微谨慎一点,就会想到附近很有可能还有其他潜艇,从而把反潜力量留在身边,避免遭到潜艇的突然袭击。
  整个作战行动天衣无缝,几乎没有什么难度可言。
  5月5日,布宜诺斯艾利斯时间18点55分,第一场海战打响了。
  4艘电动潜艇按照华剑锋下达的作战命令,分两批向500千米外的特遣舰队各发射了8枚反舰导弹,随即以最快的速度转向逃逸,在1个小时后减速潜伏。
  32枚导弹全都成了烟花,没有对特遣舰队构成威胁。
  4架反潜巡逻机在4艘潜艇发射导弹的海域搜索了半个小时,用自导深水炸弹干掉了几头正在前往越冬海域的长须鲸之后返回了特遣舰队。
  因为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皇家海军的第一场海上战斗,也是阿根廷海军的潜艇在海战中首次使用反舰导弹,所以这场没有任何战果的战斗被载入史册,并且被全世界的军事爱好者研究了几十年。
  这场海战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呢?
  几天之后就不是秘密了。
第八十一章
早死晚死
  特遣舰队突然改变航线,随即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立即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虽然“无线电静默”,也就是终止一切无线电活动是最原始的匿踪手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广泛应用,在现代战场上的意义不是很大,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
  拿无孔不入的军事侦察卫星来说,在茫茫大海上搜寻舰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情报部门将根据已经掌握的敌舰队行踪确定一个“拍照区”,然后在军事卫星拍下的照片上找到舰队,再根据战舰留在海面上的尾迹来确认舰队的航向、航速等重要信息,并且由这些信息确定下一个“拍照区”。因为舰队在航行途中,会针对某些潜在的威胁进行机动,所以需要出动两颗以上的侦察卫星,间隔半小时、乃至一小时,对同一区域进行拍照,然后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舰队的航线情况。也就是说,即便不考虑分析照片所需的时间,也要一个小时才能确定舰队的航线情况。如果算上分析照片的时间,大概需要两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正是如此,共和国与美国的“海洋监视与侦察卫星”大都采用大椭圆轨道。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军事侦察卫星最多只能监视正常航行的舰队,只要舰队提高航行速度,并且针对卫星的运行轨迹调整航线,就能轻而易举的避开侦察卫星。至少有一点可以保证,那就是在侦察卫星到达舰队头顶上之前,舰队里的战舰能够用雷达发现侦察卫星,或者收到侦察卫星已经改变轨道的警告。
  事实上,对海搜索的主要力量从来不是侦察卫星。
  不管是共和国与美国、还是其他国家,只要有点能力,都拥有一支规模不俗的远程巡逻机部队。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远程巡逻机就是“反潜巡逻机”,但是两者并不一样,不可混淆。远程巡逻机具备搜索潜艇的能力,却不以搜索潜艇为主要任务。作战使用中,远程巡逻机的首要任务是寻找水面战舰。
  只不过,远程巡逻机也不是万能的。
  远程巡逻机的主要缺陷不是航程,事实上,提高航程是非常简单的事情。随着电力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机动式电力供应设备的集成质量已经降低到100吨以内的情况下,只要肯花本钱,制造拥有“无限续航能力”的飞机不是难事。从某种意义上讲,远程巡逻机不是航程越大越好,因为作为作战系统的一部分,远程巡逻机离不开系统支持,即便拥有无限续航能力,在没有其他作战平台协助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限制远程巡逻机的主要因素还是配合力量。
  由此可见,搜寻海上目标绝对是件麻烦事。
  在技术取得决定性的突破之前,必须有效协调包括侦察卫星、远程巡逻机、潜艇、水面战舰、情报人员在内的所有情报与侦察单位,利用整体的力量。
  毫无疑问,阿根廷没有这么强的实力。
  虽然阿根廷海军的电动潜艇抓住了特遣舰队的“尾巴”,用一轮漂亮的导弹攻击迫使特遣舰队降低了航行速度,但是在英国潜艇的威胁下,阿根廷海军的电动潜艇没有追击特遣舰队,实际上因为电动潜艇的续航能力有限,也不可能高速追击特遣舰队。到5日半夜,全世界都在关注特遣舰队为什么要改变行踪的时候,裴承毅与华剑锋不得不用最原始的方法,也就是无线电三角定位法确定特遣舰队的行踪。结果让两人非常失望,特遣舰队已经终止了无线电活动。
  到此,两人只能推测特遣舰队的行踪了。
  可以说,到这个时候,皇家海军特遣舰队“正在做什么”比“要做什么”还受关注。
  事实上,特遣舰队“要做什么”并无悬念,除了收复福克兰群岛,特遣舰队不会有第二个目的。特遣舰队“正在做什么”却有很大的悬念,因为收复福克兰群岛有很多手段,如何行动与皇家海军选择的手段有密切关系。
  那么,皇家海军到底想怎么收复福克兰群岛呢?
  在一般人的眼里,这肯定是一场“模板战争”,即仿照5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特遣舰队首先击溃阿根廷空军,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然后轰炸岛上的阿军,掩护与支援陆战队上岸,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少数人看来,皇家海军不会走旧路,因为没有旧路可走。
  针对这个问题,全世界的新闻媒体在5月5日晚上就闹开了。与以往不同的是,新闻媒体并没有按照“地理位置”划分,西方新闻媒体的观点不统一,中立国家新闻媒体的观点也不统一,连同情阿根廷的新闻媒体的观点也不统一。这种矛盾的态度说明,新闻媒体已经对皇家海军感到失望,只是受英国的国际地位、以及辉煌的历史影响,不愿意承认皇家海军已经输掉了战争。从另外一个方面看,这也说明新闻媒体对阿根廷当局没有多少信心,毕竟50多年前,阿根廷军队也是在占领马岛之后输掉了战争。
  新闻媒体可以尽情讨论,裴承毅却没有这么轻松。
  5日夜间,收到阿根廷海军潜艇司令部发来的战报后,裴承毅没有离开指挥中心,而是留了下来,而且一直等到天亮才离开。让值班的参谋没想到的是,陆军上将去餐厅吃了早饭后又赶了回来。
  毋庸置疑,裴承毅已经进入了“状态”。
  6日上午,在给军情局打了电话,希望能够调动更多的侦察卫星搜寻正在南下的特遣舰队之后,裴承毅联系了在岛上组织工作的杨少勇,要求阿军尽快控制港口,准备迎接即将到达的快速船队。
  当然,裴承毅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让杨少勇准备迎接工程部队。
  快速船队第三次送去的不是人道主义物资,也不是作战物资,而是工程物资与工程设备,还有一支规模不俗的工程部队。
  按照裴承毅的安排,必须赶在特遣舰队发起攻击之前修复阿根廷港的机场。
  事实上,正是特遣舰队突然转向,没有在5日轰炸马岛,裴承毅才调整了部署,按照备用方案行动。修复阿根廷港机场的行动非常关键,虽然裴承毅并不指望能够向岛上部署先进战斗机,但是只要能够在岛上部署几架侦察机,或者为侦察机提供帮助,就能对即将爆发海战产生巨大的影响。别的不说,阿根廷空军最缺乏的就是远程侦察能力,在岛上部署侦察机,等于将侦察半径向东延伸了数百千米。按照裴承毅的判断,特遣舰队肯定不会贸然进入阿根廷空军的打击范围,毕竟阿根廷空军的几十架重型战斗机、以及几百架轻型战斗机不是摆设,共和国卖给阿根廷的先进弹药也不是样子货,只要一次突击取得成功,特遣舰队就将遭到重创,英国也将输掉战争。在没有资本冒险的情况下,就算由杜奇威指挥特遣舰队,他也不会轻易冒险。对特遣舰队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呆在距离阿根廷本土2000到2500千米之间的海域内。这样一来,阿根廷空军的战斗机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无法对特遣舰队构成威胁。如果通过空中加油延长战斗机的打击半径,则一次出动的战斗机不会超过50架(阿根廷空军只有12架加油机,1架加油机一次最多为4架战斗机补充燃油),同样难以威胁到特遣舰队。皇家海军的如意算盘很简单:特遣舰队开始打击岛上阿军之后,阿根廷空军不会坐视不管,肯定会采取行动,特遣舰队则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消耗阿根廷空军的作战力量,在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到达之前夺取制空权与制海权。事实上,阿根廷空军确实没有多少选择余地,如果不设法破解对手的圈套,最终很有可能拼得一干二净。
  要破解对手的招数,首先就得找到对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5/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