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6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9/1195

  随着J-16B机群逼近印度东部舰队,战局再次转变。
  发现印度舰队在紧急起飞战斗机,J-16B机群没有冲入印度舰队的防空网,而是在200千米外徘徊,轮番用导弹攻击紧急起飞的印度战斗机。当然,这么做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印度东部舰队向西北航行了一段距离,J-16B基本上达到了最大攻击距离,得让部分战斗机尽快返航,避免在战场上消耗太多的燃油。
  这种类似“点杀”的战斗,打垮的不仅是印度舰队的防空网,还有印度官兵的斗志。
  战争是残酷的,落后的一方只有挨打的份。
  只是,莫洛万并未感到心痛,反而感到非常疑惑。
  空战打了10多分钟,到达的只有携带对空弹药的战斗机,而没有携带反舰导弹的攻击机。
  中国舰队到底想干什么?
  难不成,派几十架战斗机过来,就是为了消耗印度东部舰队的战斗机?
  显然,这个理由站不住脚。
  就算印度东部舰队损失了所有战斗机,只剩下了航母,因为印度空军也采购了大量按照海军标准制造的F-46I战斗机(具体编号是F-46IA,与海军的F-46I相比,只减少了着舰系统,没有降低机身与起落架结构。也就是说,只需要装上着舰系统,就能摇身一变,成为舰载战斗机),所以只要东部舰队回到维沙卡帕特南,就能在数日内得到补充,再次恢复作战能力。
  中国舰队要想夺取制海权,需要干掉的不是印度舰载战斗机,而是航母。
  想到这,莫洛万似乎明白了过来。
  攻击机群没有到达,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印度东部舰队不在中国舰队攻击机群的打击范围之内。
  J-16B是重型舰载制空战斗机,作战半径比J-17B远得多。执行制空作战任务时,J-16B的作战半径更是比执行攻击任务的J-17B远得多,因为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需要携带更多的弹药,无法携带太多的外挂副油箱。如果算上J-17B受到的最大起飞重量的限制,更不可能在最大载弹量的情况下载满燃油起飞,从而使其攻击半径远低于J-16B战斗机。
  想通了这一点,莫洛万立即想到了两种可能。
  一是中国舰队没有攻击印度东部舰队的计划,只是希望在战斗结束之前尽量消耗印度东部舰队的作战能力,使其回到维沙卡帕特南之后无法迅速恢复战斗力。二是中国舰队的攻击机群即将到达,只是数量非常有限,因为要让J-17B的攻击距离达到J-16B的制空作战半径,就得为每架J-17B提供1架伙伴式加油机;也就是说,只有一半的J-17B能够对印度东部舰队发起攻击;按照中国舰队攻击西部舰队的规模,能够用来攻击东部舰队的J-17B战斗机不会超过100架。
  北京时间4点55分,战斗开始后不到20分钟,莫洛万命令战斗机停止起飞。
  按照他的猜测,那些J-16B即将用掉一半燃油,很快就会主动离开。
  他的猜测没有错,大约5分钟后,J-16B机群向东返航了。
  这时候,莫洛万才下令战斗机再次起飞。
  J-16B机群离开之后,J-17B机群就将到达,攻击即将开始。
  调动战斗机的时候,莫洛万没有忘记让撤退到舰队西面的EV-22C向东前进,拓展防空警戒范围。
  按照他的猜测,J-17B肯定会从低空进入,在距离印度东部舰队500千米左右的时候发射反舰导弹,然后返航。EV-22C必须尽快到达东部舰队东面大约200千米处,因为EV-22C对低空飞行的J-17B的探测距离不会超过350千米。
  问题是,EV-22C是倾斜旋转翼预警机,飞行速度本来就不快。
  虽然采用保型相控阵雷达并没对EV-22C的气动外形产生多大影响,通过换装功率更大的涡轮发动机,足以抵消因为机身重量增加对飞行速度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是MV-22C的最大飞行速度都不到每小时700千米,EV-22C的最大飞行速度更只有可怜的每小时600千米左右。由此可以算出,EV-22C要想到达印度东部舰队东面大约200千米处,至少需要25分钟。
  飞得过慢,无疑是EV-22C的另外一个重大缺陷。
  美国海军的E-14的最大飞行速度在每小时850千米以上,共和国海军的舰载预警机的最大飞行速度更在每小时950千米左右。随着新一代垂直起降舰载航空平台问世,今后的舰载预警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很有可能超过音速。比较而言,EV-22C的最大飞行速度确实太慢了,只比舰载预警直升机快一点。
  25分钟,足够让印度东部舰队遭遇灭顶之灾了。
  5点05分,EV-22C还在向东飞行,第一批J-17B战斗机到达十度海峡(安达曼群岛与尼科巴群岛之间的海峡,位于北纬10°左右)上空,距离印度东部舰队大约450千米。收到预警机提供的战场信息之后,36架J-17B立即发射了携带的216枚反舰导弹,随后转向向东返航。
  没有办法,J-17B机群再不返航,就无法到泰国湾上空与加油机会合了。
  大约2分钟后,仍然在向东飞行的EV-22C发现了逼近的导弹全,立即发出警报。
  不得不承认,EV-22C不是只有缺点,没有优点。
  作为专门为英国皇家海军开发的舰载预警机,EV-22C的技术起点并不低,在某些方面并不比E-14差。比如其携带的光电探测设备就非常先进,能够探测到数百千米外的反舰导弹与隐身战斗机发出的红外辐射(只能在俯视的情况下),从而为其提供了一种独立于雷达的探测手段。
  发现导弹群的正是EV-22C上的光电探测设备。
  导弹来袭,莫洛万不敢有丝毫大意,立即命令战斗机停止起飞,舰队进行防空作战。
  当然,莫洛万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让已经起飞的30多架F-46I立即拦截逼近的反舰导弹。
  莫洛万没有让战斗机去追击发起攻击的J-17B机群:一是EV-22C发现J-17B机群的时候,J-17B机群已经转向返航,而F-46I的最大速度不比J-17B快多少,加上隔着数百千米的距离,根本追不上J-17B机群;二是对舰队威胁最大的是反舰导弹,而不是已经发射了导弹的战斗机,不管是谁,此时首先对付的肯定是反舰导弹。
  用战斗机拦截反舰导弹,不是什么新奇战术,而是最有效的拦截手段。
  相对而言,只要战斗机锁定了目标,就能用拦截导弹攻击超低空飞行的反舰导弹。
  拦截进行得很成功,每架F-46I能够同时对付8个空中目标。因为F-46I在执行制空作战任务时,往往携带6枚拦截导弹与2枚格斗导弹,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能同时拦截6个目标。利用EV-22C的战术数据链,舰队防空作战指挥中心迅速为F-46I分配了拦截目标。反舰导弹不是战斗机,不但没有配备雷达告警机与导弹告警机,也没有办法在遭到导弹攻击的时候进行机动规避。
  仅仅1轮拦截,216枚反舰导弹就所剩无几。
  同样的,前往拦截的F-46I也用光了拦截导弹,迅速退出战斗。因为舰队处于防空作战状态,防空战舰的雷达会锁定空中的任何目标,航母也不会转向回收战斗机,所以F-46I没有返回航母,而是向北撤出战场。
  战斗并没结束。
  5点12分,第二批36架J-17B战斗机到达。
  此时,莫洛万手里只剩下了24架F-46I。
  不是3艘航母出动战斗机的速度不够快,也不是出动战斗机的时间不够多。在作战情况下,3艘航母能够以每分钟4架的速度弹射战斗机,从4点55分到5点12分,能让204架战斗机升空。问题是,3艘航母上根本没有多余的F-46I。在与J-16B战斗的时候,3艘航母损失了138架F-46I,派出去执行侦察任务与护航任务的F-46I有16架,之前参与拦截任务的有36架,还有8架出了故障呆在机库内。而每艘航母携带72架F-46I,印度东部舰队总共只有206架F-46I。由此可以算出,莫洛万能够调动的只有24架F-46I。
  即便拦截导弹1对1的打下反舰导弹,仍然有72枚反舰导弹突破了外围防空网。
  实际上,突破战斗机拦截线的反舰导弹超过了150枚。
  战斗机撤走,防空战舰开始作战。
  3艘防空巡洋舰与9艘多用途驱逐舰,能够在舰队区域防空作战阶段分别在250千米与150千米处分2次拦截360个来袭目标。按照每次拦截的成功率为80%计算,能够轻而易举的打下152枚反舰导弹中的148枚。剩下的4枚反舰导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突破位于100千米以内的2道内层防空网。
  问题是,这样的拦截,将消耗防空战舰的大量弹药。
  为了对付152枚反舰导弹,印度东部舰队的12艘具有区域防空能力的战舰发射了428枚区域防空导弹,6艘具有点防空能力的反潜驱逐舰则发射了12枚防空导弹。后者的问题还不突出,前者的影响就非常明显了。3艘“班布里奇”级防空巡洋舰各携带128枚区域防空导弹,9艘“朱姆沃尔特”级防空驱逐舰各携带80枚区域防空导弹,总共拥有1104枚防空导弹。拦截结束的时候,3艘巡洋舰各剩下了68枚防空导弹,9艘驱逐舰各剩下了46枚防空导弹。按照此轮拦截的弹药消耗量计算,下一波攻击就将让12艘防空战舰用光所有区域防空导弹。
  实际情况也相差不大。
  5点15分,第三批36架J-17B战斗机到达。
  因为所有F-46I用光了拦截导弹,格斗导弹无法拦截反舰导弹,所以反导任务全都落在了防空战舰的身上。
  区域防空阶段结束时,3艘防空巡洋舰只剩下了不到10枚区域防空导弹,9艘防空驱逐舰则把区域防空导弹用光了。
  虽然最终进入100千米以内内层防空网的反舰导弹只剩下了不到20枚,在点防空阶段均被击落,但是印度舰队已经在此时丧失了区域防空能力。
  5点20分,随着第四批战斗机,也就是12架J-16B与24架J-17B到达,印度东部舰队只剩下了唯一的防空手段:强制电磁干扰装置。
  莫洛万没有其他选择,比起所有战舰被击沉,损失一些电子设备算不了什么。
  让3艘防空巡洋舰用掉剩余的防空导弹之后,莫洛万亲自启动了“圣雄甘地”号上的强制电磁干扰装置。
  随着反舰导弹群毫不费力的突破外围防空网,进入内层防空网,随后向3艘航母发起最后冲击,莫洛万摁着强制电磁干扰装置开关的手微微颤抖了起来。
  摁下去,反舰导弹全部落海。
  摁下去,印度东部舰队将丧失作战能力。
  导弹的呼啸声中,莫洛万摁下了开关。
  紧接着响起的不是导弹坠海的声音,而是猛烈的爆炸声。
  专注于防空的莫洛万犯了与怀德特同样的错误,忽视了来自海面下的威胁!
第四十七章
准点
  鱼雷击中“圣雄甘地”号前大约30秒,张雪峰让军械长切断了鱼雷导线。
  不是连接在射向印度航母那些鱼雷上的导线,而是射向那4艘全电动攻击潜艇那些鱼雷上的导线。
  随后,张雪峰下达了重新装填鱼雷,而且是30型650毫米鱼雷的命令。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
  虽然只能通过被动声纳接受到的声响判断海面上空的战斗,但是对于经验丰富的潜艇艇长来说,足以确定战斗情况。
  如何使用声纳与充分利用声纳,是每个潜艇艇长必须掌握的技能。即便是出生声纳长的潜艇艇长,也得在晋升之后、正式接管某艘潜艇之前,返回潜艇学院,接受半年以上的专业培训,其中就包括对声纳的全面认识。虽然张雪峰在潜艇副长的位置上干了几十年,但是他也没能例外。成为“虎鲸”号的装配长之前,张雪峰就到潜艇学院深造了半年,重点学习与声纳有关的知识。
  当然,这种学习多半是为了应对不时之需。
  随着技术进步,计算机能够完成很多以往必须由人完成的工作。比如华剑锋担任“枪乌贼”号艇长时,声纳长的耳朵就比计算机灵敏得多,一名出色的声纳长,往往决定了潜艇的战斗力;等到华剑锋到“剑鱼”号上担任艇长时,声纳长的地位已经降低了许多,计算机的分析能力超过了声纳长的大脑;“海豚”级攻击潜艇服役时,声纳长更是成了维护声纳的“电工”,而不是用耳朵为潜艇导航的技能型军士;到“虎鲸”级攻击潜艇服役时,计算机不但取代了声纳长,还能做很多声纳长不能做的事情。利用噪音分析战场情况,就是只有计算机才能完成的工作之一。
  在此之前,肖靖波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
  张雪峰没有例外,因为潜艇在潜航的时候,只能依靠声纳。
  计算机的分析结果让张雪峰感到有点纳闷。先是空战,然后是导弹攻击。这本身并没有错,问题是,导弹攻击在空战结束后才到达,而不是随同空战同时进行。更让张雪峰感到纳闷的是,前面3轮导弹攻击的强度并不大,根本无法突破印度舰队的防空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9/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