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6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4/1195

  大会从上午开到中午,再从中午开到下午,直到21点30分才结束。
  除了中途的两次休息时间之外,大会整整持续了9个小时。
  与外界预料的完全不一样,在讨论阶段,并不是所有代表都赞同出兵锡金。虽然王元庆的主张得到了多数代表的支持,但是按照法定程序,必须有三分之二的代表支持,王元庆才能下达出兵命令。起关键作用的就只有不到200名代表,这些代表手里的票将决定锡金与印度、乃至整个南亚地区的未来。
  为了说服这些代表,王元庆费了很大功夫,与他以往的作风简直判若两人。
  正是如此,这场原本只需要一个上午的大会持续了一天。
  虽然最终的表决与计票工作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但是前面的8个半小时却突现了共和国政治改革的成果。
  以往,任何战争决策都由元首做决定,而现在元首的权力受到了制约。
  虽然这对共和国的军事行动产生了一些影响,比如暴露了共和国的战争企图,拖延了战争准备工作等等,但是从国家法制建设来看,这一变化对共和国的未来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对整个世界都有着无法估量的重大影响。
  随着共和国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军事强国,如果没有一种可靠的制度对共和国的军事实力加以约束,而是由某个人、或者局限于高层领导的小集团控制军队,势必在不久的未来产生难以想像的后果。
  王元庆这么做,不是在约束自己的权力,而是在约束国家领导人手里的权力。
  表决结果没有让人感到意外,在70%以上的代表表示支持出兵锡金之后,其他一些持中立态度的代表也投了赞成票,最终以超过90%的支持率通过了出兵决议。
  当天晚上,王元庆正式向总参谋部下达战争动员命令。
  共和国即将出兵锡金,共和国即将与印度开战的消息顿时传遍了全世界。
  当然,并不是所有新闻媒体都认为共和国将立即出兵。
  按照全体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共和国最高权力机构授权国家元首采取包括军事行动在内的一切手段,帮助锡金恢复主权国家地位。也就是说,该决议并没有否决包括外交谈判在内的“非军事手段”。
  按照半岛电视台的估计,共和国将为和平做最后一次努力。
  事实也确实如此,王元庆在取得全体代表大会的授权之后,开始做最后一次和平努力。
  20日,共和国驻印度大使正式向印度政府提交外交照会,要求印度立即停止在锡金的军事镇压行动,交出杀害瓦帕里的凶手,从锡金撤军,承认锡金的主权国家地位。
  同一天,共和国外长阎尚隆以元首特使身份飞赴新德里,与鲁拉贾帕尼会晤。
  面对鲁拉贾帕尼,阎尚隆重申了共和国的“四点主张”,并且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即印度必须在7月25日之前结束在锡金的军事镇压行动,在7月31日之前对从锡金撤军问题做出正式答复。
  这份“时间表”,无异于最后通牒。
  随着消息公布于众,全世界都认为,战争将在8月1日爆发。
  还有11天,共和国有能力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战争准备吗?
  外界最关注的不是共和国能否完成战争准备,而是共和国准备打一场对大规模的仗。
  如果仅仅对付锡金境内的印军,除了空中力量之外,共和国最多只需出动1个空降军的兵力,所有战争准备能在24小时内部署到位。
  11天,足够共和国动员所有主力作战部队。
  正是如此,外界非常关注共和国的军事动员程度。
  2日当天,3支空降军先后进入战备状态,所有作战部队按照战时预定方案前往共和国西南与西北地区的大型空军基地。
  一次出动3个空降军,共和国到底想干什么?
  按照共和国空降军的战斗力,3个空降军足以攻占新德里!
  外界还没回过神来,新的军事部署开始了。
  21日,驻扎在西南地区的21军紧随27军之后,开赴藏南地区。
  3个空降军加2个野战军,共和国准备攻占恒河平原吗?要知道,即便在对付日本的全面战争中,共和国也只动用了3个空降军与77军。
  问题是,军事动员的规模远不止如此。
  当天晚些时候,驻扎在中原地区的54军、61军与62军,驻扎在东北地区的38军与66军,驻扎在西北地区24军与36军,驻扎在东南地区的37军,乃至驻扎在首都的39军都进行了战争动员,54军、61军、62军、38军、37军率先向西南地区运动,24军与36军则向南疆地区转移。
  22日凌晨,66军与39军也通过铁路向西运动。
  算上之前的5个军,共和国总共动员了14个军。
  这几乎是共和国陆军的全部主力野战军!
  动员这么多地面部队,共和国准备消灭印度吗?
  陆军的动员很引人瞩目,空军的动员则更有代表性。
  22日上午,空军已经向西北与西南地区部署了大约2500架各类军用飞机,其中作战飞机超过1800余架、运输机300余架、加油机近200架、各类支援飞机200余架。随着越来越多的作战飞机向西南与西北地区转移,空军几乎调动了所有作战力量,只在其他方向上保留了象征性的防卫力量。
  此时,很多西方新闻媒体发现,共和国悄无声息的提高了战略警备级别。
  也就是说,共和国提高了战略部队的威慑水平。
  这表明,共和国把重点转向南亚地区,如果对付印度时遇到其他国家的威胁,很可能以核武器作为还击手段。
  也只有在将常规军事力量集中到某一个方向上的时候,才有理由加强战略警备级别。
  到此,共和国的战争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
  只是,外界更加关注的还是共和国海军的行动。对付印度这类的地区性大国,共和国必须夺取制海权。甚至可以说,能否夺取制海权,直接关系到了战争的成败。如果共和国想把印度彻底打爬下,海军的行动至关重要。
  7月23日凌晨,驻扎在舟山军港的共和国东海舰队在夜色的掩护下驶入大海。
  虽然美国调集了数颗军事侦察卫星,加强了对舟山军港的监视力度,但是东海舰队的3支航母战斗群离开军港之后立即进入国际商运航道,随后美国的侦察卫星发现了数十艘“航母”与数百艘“大型战舰”,根本无法确定航母战斗群的准确去向。
  24日夜间,驻扎在榆林港的南海舰队出港。
  美军的侦察卫星再次犯了糊涂,在拍下的照片上同样出现了数十个疑似航母与数百个疑似大型战舰的水面目标。
  共和国海军到底想干什么?
  美国的情报机构没有犯糊涂,立即发出战争警报。随后共和国海军6支航母战斗群离港开赴印度洋的消息送到印度总理手中。
  还有不到7天时间,战争能够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下吗?
第二十二章
王牌艇长的机会
  7月26日,裴承毅一大早来到前线指挥部的情报处理中心。
  虽然基础设施都是用预制件搭建起来的,但是里面的设备一点都不比总参谋部的正规指挥中心差,甚至还要先进。为了维护这些设备,裴承毅想方设法从驻巴部队调来了几十名技术军官与士官。为了确保前线指挥部的安全,驻巴部队还派了一个警卫营,为裴承毅与袁晨皓各安排了一个警卫班。为了确保参谋军官的工作积极性,裴承毅从总参谋部调来了一个炊事班与数套野战炊事设备。为了让参谋军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够放松精神,裴承毅还搞来了一套电影院的设备,修建了一座“移动图书馆”。能想到的基本上都想到了,只要没有越过围住指挥部的铁丝网,丝毫感觉不到这里是异国他乡。
  高投入,自然有高回报。
  忙了10多天,前线指挥部不但拿出了完善的战争计划,还针对各部队制订了具体的作战计划。因为战争计划需要由元首亲自批准,所以裴承毅暂时没有别的事情可做,才一大早到情报中心看看有没有新的情况。
  “昨天晚上刚收到的消息。”袁晨皓比裴承毅更积极,因为这次作战行动对他更加重要。
  “什么消息?”裴承毅放下了咖啡杯。
  “印度舰队已经离开维沙卡帕特南与科钦,侦察卫星最后拍下的照片显示,印度海军东部舰队正在向东南方向,也就是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方向前进,西部舰队则全速南下,大概准备绕过斯里兰卡进入孟加拉湾。”
  “把照片调出来给我看看。”
  袁晨皓从计算机中调出了卫星侦察照片。
  照片没有放大,只有几十个带着白色尾巴的小黑点,另外在右上角标明了正北方向。
  看了一阵,裴承毅掏出了香烟。
  判断舰队前进方向与航速并不困难,只要知道舰队所在海域的风向与风速、洋流方向与速度,就能通过战舰航行时产生的尾迹,也就是照片上的那条白色尾巴的宽度、长度与反光强度判断出战舰的航行速度与航向,甚至能够大致判断出战舰的排水量,确定战舰是满载航行还是轻载航行,从而确定战舰到底在执行什么任务。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情报技术,裴承毅只需要大概了解基本情况,不需要掌握准确的判断与分析方法。
  迟疑了一阵,裴承毅才把香烟塞到嘴里,袁晨皓把打火机递过来,他才回过神来。
  “通知海军了吗?”
  “已经通知了,还联系了亭可马里港。”袁晨皓看了眼手表,说道,“虽然斯里兰卡没有向我们开放军事基地,但是海军以运送归国人员为名,派出了两架远程巡逻机。如果没有意外,很快就会有最新的侦察报告。”
  “看样子,印度海军准备拦截我们的航母战斗群。”
  袁晨皓笑了笑,说道:“这还用说吗?从时间上推算,两支印度舰队大概在三十一号晚上到大尼科巴岛南部海域。如果印度海军比较保守,很有可能把两支舰队全部放在这边。这样一来,不管我们的航母战斗群从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还是从巽他海峡进入印度洋,都将进入印度舰载侦察机与舰载预警机的监视范围,遭到印度舰队的抢先攻击。如果印度海军胆子大一点,则会把一支舰队派到苏门答腊岛以南海域,重点封锁巽他海峡。这样一来,就算我们的航母战斗群走马六甲海峡,在途径新加坡海峡的时候也会被发现,印度舰队有足够的时间回防。”
  “关键是印度海军能否准确掌握我军航母战斗群的准确动向。”
  袁晨皓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无法做出准确判断,印度海军很有可能当缩头乌龟,把两支舰队全部放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西面的孟加拉湾,用部署在该群岛的岸基巡逻机,以及布莱尔港的快艇搜寻我军航母战斗群,甚至用岸基作战飞机进行第一轮打击。即便我军航母战斗群走巽他海峡,印度海军也能利用部署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与本土的远程海上巡逻机与反潜巡逻机监视主要航道,把防御圈扩大到一千五百千米、甚至两千千米以上,而印度海军的航母战斗群则留在孟加拉湾,等待最佳时机。”
  裴承毅看了袁晨皓一眼,说道:“看样子,你可以去海军服役了。”
  “我?裴将军,你……”
  “我只是开个玩笑。指挥航母战斗群的是幕青云,还是华剑锋?”
  “幕青云是舰队最高指挥官,直接指挥南海舰队,华剑锋则是东海舰队的指挥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4/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