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6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0/1195

  60多年前,共和国军队在得胜之后主动从实际控制线向后撤退20千米。现在,印度军队将被迫撤退20千米!
  对观战的美国来说,不到7个小时的战斗产生的震撼效果绝不比共和国空军当初全面摧毁日本核设施差多少!
第六十三章
他山之石
  美国东部时间12日23点30分,杜奇威到达白宫。
  中印冲突爆发后的这几天,杜奇威每天都要去白宫好几趟,要么向总统介绍冲突进展情况,要么为总统分析战局发展方向。虽然国防部长是总统的头号军事顾问,但是在杜奇威看来,这些事情完全可以交给参联会或者国家安全顾问。
  不知道为什么,韦斯特伍德不太信任军人。
  2024年,韦斯特伍德首次当选总统,组建政府时因为要安排一名文职国防部长,与国会产生严重分歧,差点导致内阁难产。虽然在4年之后,韦斯特伍德改弦易辙,任命刚刚晋升为陆战队上将的杜奇威为国防部长,但是他对军人的观点仍然没有改变,在很大重大决策上很少听取军人的意见。总统不信任军人,也不是没有原因。在此之前,共和党总统弗雷德里克受军人影响,使美国卷入两场打不赢的战争,不但大败亏输,还使美国的国际形象大受影响。韦斯特伍德重文轻武,也算是民主党总统的传统。
  总统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杜奇威的态度。
  既然韦斯特伍德很少听信军人的意见,杜奇威也就很少发表意见。
  进入椭圆形书房之前,杜奇威就知道总统刚刚送走了几名官员,因为总统秘书珍妮正在忙着收拾杯盘。
  肯定是布鲁德林,也许还有汤马驷。
  直到两天前,杜奇威才知道CIA在中国策划了政治颠覆行动。韦斯特伍德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国防部长,杜奇威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肯定会反对,而总统听信汤马驷,不想有人拖CIA的后腿。杜奇威也没有因此而愤怒,不管是国务卿、国防部长,还是CIA局长,都不过是总统手下的幕僚。只是杜奇威有点想不明白,事实证明,他的反对意见是正确的,总统为什么还要将国防部长排斥在决策圈之外?
  难道仅仅因为国防部长是军人?
  让杜奇威想不通的事情还有很多,他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想。
  见到总统,杜奇威首先点上香烟。这几个小时,陆战队上将忙得不亦乐乎,总统找他前来,肯定与刚刚结束的冲突有关。
  “将军,你收到消息了吗?”
  “什么消息?”
  韦斯特伍德走了过来,坐到了杜奇威对面的沙发上。“中国元首刚刚宣布暂时停止军事行动,中国空军的作战飞机大概在四个小时前撤离印度领空。”
  杜奇威微微点了点头,表示知道这件事。
  “按照布鲁德林的分析,冲突已经结束了。”
  “基本上可以这么说,只要印度接受既成事实,冲突就结束了。”
  “你也这么认为?”韦斯特伍德打量了杜奇威一番,说道,“如此说来,鲁拉贾帕尼已经失去了选择的机会,必须结束冲突。”
  等总统说完,杜奇威等了一阵,说道:“从军事角度讲,印度已经彻底战败。”
  “什么意思?”韦斯特伍德等的就是这句话。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在六个多小时的战斗中,中国空军摧毁了恒河平原上所有重要军事设施,除了没有大规模轰炸军人聚集地点之外,印度不但丢掉了国土防空系统,还损失了近三分之二的空中力量。如果继续打下去,中国空军肯定会轰炸其他军事目标,比如军营,以杀伤印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随着轰炸规模扩大,中国空军还有可能打击印度的国家基础设施,比如交通结点、工厂、电视台、电厂等等。没有制空权、没有防空能力,印度只会输得更惨。以目前的情况,印度不可能在任何一个方向上发动反击,连巴基斯坦都打不过,鲁拉贾帕尼只能向中国求和,结束冲突。”
  韦斯特伍德点了点头,说道:“中国空军在数小时内打垮印度,也太难以令人相信了。”
  “确实令人难以置信,可这就是印度与中国的差距。”杜奇威灭掉烟头,说道,“从某个角度讲,中国在可以通过逐步降低军事行动规模结束冲突的情况下,冒着与印度爆发全面战争的危险发动新一轮军事打击,六个多小时的空中打击不仅打垮了印度军队,还打垮了我们。”
  韦斯特伍德立即示意杜奇威继续说下去。
  “谁都知道,印度现在的国防体系建立在我国提供的军事援助的基础之上,从防空系统到空军的战斗机,绝大部分都是我们提供的。虽然印军的素质太差,而且我们提供给印度的都是即将淘汰的装备,或者性能受到限制的装备,但是通过这场战斗,中国空军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的武器装备不堪一击,远不如中国的武器装备。那些还在犹豫到底是购买我国武器,还是购买中国武器的国家会从中得到启发。可以想像,今后几年之内,中国的军火销售业绩将增加好几倍,至少占据国际军火贸易一半以上的市场分额。损失点贸易收入算不了什么,可是军火贸易与普通贸易有很大区别。”
  说到关键处,杜奇威没再说下去。
  韦斯特伍德是聪明人,不需要国防部长把话说得过于明显。
  与普通贸易相比,军火贸易有着天生的局限性。这就好比出口汽车与出口坦克,汽车可以出口到任何国家,哪怕是敌对国,中国一直在向美国出口电动汽车,甚至以倾销的方式向美国出口电动汽车,打击美国汽车工业;坦克却不能轻易出口,哪怕是友好国家,至少中国没有向美国出售一辆全电动坦克,即便对某些盟国,中国的军火出口也有所保留,只有最重要的盟国才能买到最先进的坦克。
  简单地说,军火贸易与意识形态有很大关系。
  政治关系能够从根本上决定军火贸易的级别,军火贸易也能影响到国家间的政治关系。
  如果哪个国家购买了中国的武器装备,至少不会与中国敌对,毕竟武器装备也是“产品”,需要售后保障,如果与中国翻脸,所有从中国购买的武器装备都将成为摆设。如果哪个国家将国防基础建立在中国的武器装备上,肯定会与中国结盟,至少与中国秘密结盟,因为武器装备是系统化工程,最核心的技术掌握在出口国的手中,如果与出口国的关系不够牢固,国防系统将面临瘫痪的威胁。
  通过军火贸易建立势力范围,中国在做,美国也在做,而且美国最先做。
  美苏冷战期间,美国就用军火贸易拉拢了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建立起了针对苏联的数道战略包围圈,削弱苏联的影响力。中东战场上,用美械武装起来的以色列打败了用苏械武装起来的阿拉伯国家,最终导致埃及、约旦、沙特等国先后投入美国怀抱。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击败了伊拉克军队,美械大展神威,立即使海湾地区的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联酋、阿曼等国先后投入美国怀抱。
  随着中国的武器装备在国际市场上大行其道,已经对美国不太有利的国际形势肯定会变得对美国更加不利。
  这场6个多小时的战斗,明地里打痛了印度,暗地里扇了美国耳光。
  沉思一阵,韦斯特伍德长出口气,说道:“以将军看来,我们该如何扭转局势?”
  扭转局势!?杜奇威苦笑了一下,说道:“以目前的形势,除非我们直接参战,不然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扭转局势。”
  韦斯特伍德立即皱起眉头,看待杜奇威的目光变了很多。
  “我们一直没有向印度提供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即便立即向印度提供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印度军队也无法掌握,更不可能在战场上击败中国。以目前的局势,鲁拉贾帕尼不可能与中国拼命,也就不会扩大冲突规模。这场冲突已经结束了,短期内,很难找到一个比印度更能对中国构成威胁,而且愿意与中国对抗的国家。除了设法帮助印度恢复军事实力,我们无法指望别的方法,也就只能依靠自己。当然,与中国对抗的代价太大,我们承受不起,也不应该冒险。”
  韦斯特伍德微微点了点头,神色稍有变化。
  “目前看来,我们没有选择,只能接受既成事实。我们更应该重视未来,中印矛盾不会随着冲突结束而结束,迟早会爆发更大规模的冲突,甚至是全面战争。六个多小时的战斗既证明了中国的军事实力,让我们尝到了苦头,也给了我们足够大的启示,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已经掌握的情报,中国在这场战斗中使用了很多之前从未在战争中使用过的新式武器装备,很多就是这几年开发出来的。如果我没猜错,中国一意孤行的发动大规模打击,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几个目的之外,正是为了检验新式武器装备的实战性能,明确军事力量的发展方向。”
  “此话怎么说?”韦斯特伍德立即被新的话题吸引住了。
  杜奇威拿出了带来的文件,交到了总统手上。“这是我根据收到的情报,对中国此次打击行动的简要评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在探询未来军事力量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从中国的摸索中吸取有用的东西,为我们的军事力量建设提供依据。”
  韦斯特伍德拿出雪茄,点上后才翻开了杜奇威的文件。
  杜奇威是一名出色的军人,也是一名出色的国防部长。
第六十四章
别无选择
  秘书3次进来通报消息,韦斯特伍德将那些希望立即见到总统的官员挡在了外面。
  杜奇威的报告并不繁琐,几小时内,他也写不出太复杂的报告,总统却非常重视,甚至将其当作头等大事。
  看完报告,韦斯特伍德手里的雪茄也燃到了尽头。
  “你能肯定吗?”
  “基本上可以肯定。”
  韦斯特伍德又拿起一根雪茄,示意杜奇威说得更详细一点。
  “早在数年前,我们就收到情报,知道中国开发出了配备电磁推进系统与神经网络操作系统的无人技术验证机,其性能远在我们的X-77之上。这两套新式系统,任何一套都能彻底改变空中力量的面貌,引发自喷气式发动机之后最重大的航空技术革命。相对而言,电磁推进系统的影响更加深远。日本战争之后,我们与中国均在‘空天一体化’领域投入了巨额研制经费,力图打造一支空天一体化的空中力量,占据未来战争的制高点。决定‘空天一体化’能否实现的关键就是推进系统。虽然我国在传统推进系统方面比中国更先进,但是在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电磁推进系统上,中国至少领先我们五年,甚至可能领先了十年,差距非常明显。”
  韦斯特伍德微微皱了下眉头。
  “没有什么好惊奇的,电磁推进系统的理论并不复杂,喷气推进实验室早已制造出原形样机,只是要使电磁推进系统具备实用性,必须依赖更高级别的复合蓄电池与更加先进的电力回收系统。根据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理论计算结果,至少需要20级复合蓄电池,而我们只能制造12级复合蓄电池,实验室也只能合成14级复合蓄电池,离实用还非常遥远。早在数年前,中国就在实验室内合成了20级以上的复合蓄电池,很快就能完成工业化生产的准备工作。电力回收系统方面,中国通过开发线圈电磁炮,已经掌握了基础原理,而我们的线圈电磁炮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差距也非常明显。”
  “照你的说法,我们永远不可能追上中国?”
  “不是不可能,只是难度很大。”杜奇威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相对而言,电磁推进系统上的差距在未来几年内的影响还不是很大,毕竟电磁推进系统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技术性能远不如传统推进系统,基本上不具备实战能力。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中国需要十到十五年才能完成技术积累,使电磁推进系统的效能超越传统发动机。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此期间奋起直追,中国的‘空天战斗机’上天时,我们的也差不多可以试飞了,不存在决定胜负的本质差别。”
  韦斯特伍德点了点头,没有打断杜奇威的话。
  “我认为,由神经网络操作系统控制的新一代无人作战平台更值得关注。”杜奇威拿出香烟,点上后抽了两口,才说道,“中国的‘梵天’技术验证机主要就是用来检验神经网络操作系统的实际性能,测验电磁推进系统只是次要目的。我们都知道,电子计算机的智能化程度远远无法满足战争需求,即便能够做到无人驾驶,在某些关键时刻,必须由操作员远程遥控。随着电磁武器大规模投入战争,遥控操作的风险太大,一颗电磁炸弹就能使方圆数十千米范围内的无人作战平台变成废铜烂铁。真正的无人作战平台必须具备高度智能,能够在不依赖操作员的情况下自主完成攻击任务。这也是新一代无人作战系统的主要研制方向,我们与中国都投入了大量经费。”
  “能够证明中国已经取得突破了吗?”
  杜奇威看了眼总统手上的文件,韦斯特伍德立即反应了过来。
  “这里面,你只提到有可能,没有确切的说法。”
  “因为没有收到确切情报,所以没有做出最终判断。”杜奇威的回答非常直接,“从交战情况来看,中国肯定在战场上使用了包括‘梵天’在内的多种新式武器装备。去年我们就收到情报,至少有数架‘梵天’具备了基本作战能力,在中国西北地区的试验基地进行了实弹攻击测试。战斗开始的时候,印度的战略防空指挥中心首先遭到打击。根据侦察卫星拍下的照片,可以断定,至少有一枚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击中了目标。虽然中国在战争中使用了陆基巡航导弹,但是没有证据证明击中印度战略防空指挥中心的是陆基巡航导弹。轰炸开始之前,印度的防空警戒系统处于工作状态,能够及时发现来袭目标。以当时的情况,只有中国空军的‘梵天’技术验证机能够突破印度防空网,攻击战略防空指挥中心。”
  “这只是一种可能。”
  “还有更多的可能。”杜奇威似乎料到总统不会立即相信他的分析,说道,“打击开始后,印度空军立即升空迎战。也就在这个时候,远离战线的三架预警机遭到攻击,无一例外的被导弹击落。印度空军准备的E-11I是在E-11D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某些性能甚至比我们的预警机还要出色。有证据证明,至少有两架E-11I被中国空军最新研制的具有被动反辐射引导能力的空对空导弹击落。可是在博帕尔上空巡逻的那架E-11I没有启动雷达,也在中国空军预警机的探测范围之外。如果是中国空军的普通战斗机,比如J-14C,不但不可能提前发现预警机,也不可能悄无声息的攻击预警机。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攻击印度预警机的不是普通战斗机,而是‘梵天’技术验证机。”
  韦斯特伍德皱了下眉头,有点相信杜奇威的分析了。
  “最重要的是,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有四架‘梵天’配备了动力系统。决定战斗胜负的突然袭击只有四次。也就是说,中国空军的四架‘梵天’技术验证机完成了最困难、最危险、也是最重要的打击任务。”杜奇威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当然,‘梵天’是技术验证机,不是现役战斗机。战斗开始之前,中国空军肯定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出动了所有战斗机,甚至动用了战略轰炸机。印度空军的战斗机升空之后,立即遭到中国空军的战斗机全面拦截,损失惨重,十多分钟之内就丢掉了本土制空权。”
  “那种技术验证机到底有多先进?”
  “谁也说不准,恐怕中国空军心里都没数。”杜奇威拿起一跟香烟,点上抽了两口,说道,“相对而言,无人战机的最大优势就是不用担心飞行员阵亡,我们与中国开发无人战斗机的初衷都是由其执行最危险的战斗任务,避免让有人战斗机进入危险空域。‘梵天’技术验证机也是如此,所以中国空军让‘梵天’执行了最危险的作战任务。只要打掉了印度空军的支撑点,就能用普通战斗机夺取制空权。通过这场战斗能够证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拥有先进无人战斗机的情况下,战役策划人员能够更加大胆,不用过多的顾虑战斗伤亡。对作战行动来说,意味着可以打击一些以往不能打击、或者不敢打击的目标,比如印度的战略防空指挥中心与远在数百千米之外的预警机。如果由普通战斗机执行打击任务,损失将大到让指挥官无法接受的地步,自然只能放弃。”
  “也就是说,‘梵天’技术验证机非常先进?”
  杜奇威点了点头,说道:“基本上可以这么说。‘梵天’的研制起点就比我们的X-77高得多,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实战需求。当然,‘梵天’远不具备大规模装备能力,不管是技术还是成本上的问题,中国空军肯定得另寻捷径。”
  “对我们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0/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