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6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6/1195


第五十七章
冲突到战争
  王元庆复出,共和国的局势迅速稳定下来。
  与高度关注中印边境冲突的国际舆论不同,绝大部分共和国公民更关心一件事情,那就是王元庆会以什么方式惩治那些发动叛乱的叛国份子!
  叛国不是小罪,在任何国家,叛国都是重罪。
  即便在标榜文明的西方世界,叛国罪在大部分国家的量刑标准都是死刑。共和国也不例外,叛国罪的最低量刑标准就是死刑!
  王元庆会将成百上千的叛国份子送上断头台吗?
  国内舆论分成了两个极端,部分人认为王元庆绝对会毫不留情的处决所有叛国者,确保政权的稳固性;部分人认为王元庆会网开一面,因为受牵连的高级官员与将领太多了,如果不顾后果的扩大打击范围,反而会事与愿违。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绝大部分民众认为应该严惩叛国份子。
  处理叛国集团的时候,王元庆的方法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除了叛国集团的个别头目之外,其余所有叛国份子由最高检察院向最高法院提起公诉,通过正规司法途径对叛国份子进行审判定罪。为了确保审判的公正性与公开性,不但让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成立了专门的审判小组,向全体代表大会负责的司法委员会全程参与审判工作,还向国内外各大新闻媒体发放了现场报道采访的通行证,允许记者在共和国相关法律的框架范围内对庭审进行全程实况报道。
  元首府公布这一消息之后,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不是没有反对声音,而是有很多人反对。所有反对者都提出了一个质疑,即按照正规司法途径,需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审完数百名叛国份子?有人还借举了国外对此类案件的审理过程,认为整个审判会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让叛国份子多活几年不是问题,毕竟审判期间叛国份子将依法拘押在看守所里,与蹲监狱没有多大区别。关键是,持续数年的审判会不会对共和国的稳定构成威胁?按照这些人的观点,特事特办,只要相关证据确凿,应该尽量简化审判程序,加快审判速度。
  与反对的声音一样,支持的声音也很高。在支持着看来,王元庆没有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干预司法审判,是共和国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元首能够不计个人损失,将叛国份子交给司法部门进行审判,更是共和国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只有通过公正、公开、严明的司法审判,才能树立法律的威严、让更多人尊重与遵守法律、从根本上杜绝再次发生类似的叛国事件。从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只有当所有人都尊重与遵守法律,共和国才能真正进入法制时代。王元庆以身作则,正是为了在共和国建立起完善的法制体系。
  真金不怕火炼,真理不怕辩驳。
  社会上讨论得越激烈,对共和国的发展越有利。
  只有通过广泛的辩论、让更多的人关注此起事件、让更多的人加入辩论,才能让更多的人对叛国行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法制体系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对法律主导的社会体系有更加明确的认知。
  在别人看来,司法审判只是为了对付叛国集团。
  在王元庆看来,司法审判的最大意义是让法律深入民心。
  与共和国国内舆论截然不同,国际舆论重点关注悬而为决的中印边境冲突。
  中印达成秘密停火协议之后不久,CNN就对中印边境冲突做了新的报道,将美国政府提供的消息公布于众,宣称印度政府已经向中国妥协,通过牺牲印度国家利益的方式与中国结束边境冲突。
  10日,印度国内就爆发了反政府示威游行。
  这场由在野党组织的示威游行规模浩大,矛头直指由鲁拉贾帕尼领导的国大党政府。
  虽然鲁拉贾帕尼以国家处于特殊时期为由,宣布在野党组织的示威游行危害了印度的国家安全,随即出动军警驱散示威人群,但是镇压起到的效果非常有限,随着印度政府丢掉数万平方千米国土的消息传开,印度国内局势越发动荡不安。
  也就在这个时候,CNN突然转变口风,没再重点报道中印冲突。
  CNN的态度就是美国的态度,美国的态度突然出现一百八十度转弯,让关注中印冲突的人非常不解。
  一方唱罢,一方登场。
  CNN沉默下来的时候,半岛电视台开始大肆报道中印冲突。
  与CNN的做法不同,半岛电视台没有把焦点放在中印秘密停火协议上,而是把焦点放在了布鲁德林访问新德里期间与印度总理鲁拉贾帕尼达成的数项援助协议。按照半岛电视台的报道,美国的态度出现突然转变,与布鲁德林在新德里做出的承诺有很大关系。随着大批美援到达,只要鲁拉贾帕尼能够在印度的基本策略上偏向美国,心甘情愿的充当美国牵制中国的急先锋,美国肯定不希望印度出现政治动荡。
  关键问题是,中印冲突到底会已什么方式结束。
  11日上午,鲁拉贾帕尼终于出面了。
  接受印度斯坦电视台记者采访时,鲁拉贾帕尼明确表示,印度未与中国签署任何形式的停火协议,也没有从东部地区撤军。
  总理亲自表态,印度国内动荡有所平息。
  不得不承认,鲁拉贾帕尼没有说谎。印度确实没与中国签署任何形式的停火协议,因为口头协议谈不上“签署”二字;印度也确实没有从东部地区撤军,即便按照秘密停火协议的承诺,印度也将在东部地区部署至少5万军队。
  国际舆论也在此时稍微缓和了一点。
  不管是CNN还是半岛电视台,没再继续大肆报道中印冲突,似乎冲突已经结束。
  也就在这个时候,法国费加罗报官方网站上出现了几幅由“欧洲资源卫星”拍摄的商业卫星照片。虽然照片上没有做任何标注,但是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几张照片上有中国与印度的军事部署情况。
  中国并未停火,而是在为新的军事打击做准备。
  印度也没有停火,开始在东部地区部署新的防线。
  国际舆论再度哗然。
  随后,越来越多的商业卫星照片出现在网络上,大部分都与中国的军事部署有关,也有部分是印度的军事部署。
  双方均在加强交战地区的军事力量,似乎正在为更大规模的战争行动做准备。
  当天晚上,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五角大楼官员向CNN记者提供了一条最新消息,印度与中国确实有秘密口头协议,如果在当地时间12日半夜之前,印度未将东部地区的军队数量缩减到5万人以下,中国将再次打击印度境内的军事目标。
  此时,北京这边已经是12日上午了。
  经CNN报道,中印冲突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也就在这个时候,费加罗报的官方网站上出现了几幅新的照片,很快就有网络高人发现这是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北部地区的军事部署情报。
  巴基斯坦卷入中印冲突!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一场原本应该得到控制的边境冲突即将演变成地区战争。
  巴基斯坦军队正在向实际停火线附近集结,随时有可能越过实际停火线进入克什米尔印控区,打响第五次印巴战争的第一枪。如果巴基斯坦卷入冲突,印度将别无选择,只能同时与两个强大的对手开战。
  没人忘记中国,因为中国才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巴基斯坦军队在做准备,中国军队也在做准备。
  没人怀疑冲突即将变成战争,关键是,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
  第四次印巴战争那样的有限地区战争,还是印度与两个强大对手的全面战争?
  时间拖得越晚,情况越危险。
  驻扎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巴基斯坦军队长期处于战备状态,最多只需要四十八小时就能完成进攻准备。
  中国军队的实力不容置疑,肯定做好了战争准备。
  全面开打,印度还有回旋的余地吗?
  12日下午,局势紧张到了极点,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如果印度没有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做出明确表态,战争将在13日凌晨爆发。
  新闻媒体不可能像军队那样获取战争情报。虽然现代商业测绘卫星的分辨率已经非常惊人,甚至比20世纪的军事侦察卫星还要高得多,比如“欧洲资源卫星”的最大分辨率能够达到0.3米,完全可以当作军事侦察卫星使用,但是商业卫星有其局限性,比如无法像军事卫星那样频繁变更飞行轨道,对某一区域进行重点侦察。如此一来,依靠商业卫星获取消息的新闻媒体也就不可能及时掌握最新情况。
  无法依靠卫星,记者还有别的手段。
  入夜,CNN记者最先发现驻扎在新加坡樟宜空军基地的美军进入最高警备状态,数架大型飞机相继起飞。随后,前往巴基斯坦采访的半岛电视台记者发现邻近印度的巴基斯坦军事基地进入战备状态,大批巴基斯坦军人做好了开赴前线的准备工作。只有中国那边没有消息,因为国外记者进不了西藏地区的军事基地。
  正是如此,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即将采取的行动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五十八章
利益交换
  12日22点30分,伊斯兰堡,巴基斯坦总统府。
  跟随总统卫队的少校军官,穿着共和国陆军上校军服的叶致胜进入了巴基斯坦总统办公室,见到了正在等他的坎贝拉总统。
  请叶致胜坐下后,坎贝拉把秘书与卫队军官支了出去。
  “总统阁下……”
  “国防部长先生,我对贵国的某些行为非常有意见。”
  叶致胜淡淡一笑,说道:“元首派我前来会见总统阁下,正是为了消除我们之间的误会。”
  “仅仅是误会吗?”坎贝拉打量了叶致胜一番,说道,“虽然中巴友谊根深蒂固,我们不但有共同利益,还有共同目标,巴基斯坦更是高度重视与共和国的关系,非常尊重共和国的选择,但是巴基斯坦需要盟国的尊重,更需要共和国的尊重。我不否认,贵国有权收复被印度霸占了数十年的藏南地区,可是我更加希望贵国在采取军事行动之前能够考虑巴基斯坦的利益,更希望贵国能够尊重巴基斯坦的选择。”
  “总统阁下,这不是误会吗?”
  坎贝拉微微皱了下眉头。
  “我国与巴基斯坦不是昨天才成为盟友,数十年来,巴基斯坦一直是我国的盟友,而且是最重要的盟友。十六年前,总统阁下参加了克什米尔战斗,指挥部队攻入斯利纳加,如果我没记错,阁下在此后不久到我国访问学习。”叶致胜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以阁下的经历,肯定知道,数十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巴基斯坦。20世纪60年代,我国将边境冲突的重点放在西部战场上,而不是更加重要的东部战场上,足以证明我国不但重视巴基斯坦,甚至可以为巴基斯坦做出牺牲。”
  坎贝拉长出口气,说道:“国防部长先生,我不得不怀疑,你之前是否是外交官。”
  叶致胜也笑了起来,说道:“是不是外交官不重要,重要的是,总统阁下能够明白我国的苦衷。”
  “贵国的处境我也很清楚,只是……”
  “总统阁下说得没错,我们确实有所忽略,毕竟藏南问题不是单独存在的,我们想尽快收复藏南地区,巴基斯坦也想尽快统一克什米尔。”叶致胜看了坎贝拉一眼,说道,“只是什么事情都有个轻重缓急,我相信,总统阁下也不希望将巴基斯坦卷入一场全面战争。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的危险。不知道总统阁下知道不知道,冲突发展到现在,起关键作用的不是我们面前鲁拉贾帕尼,而是西半球的韦斯特伍德。”
  “美国总统?”
  叶致胜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没有韦斯特伍德的支持,鲁拉贾帕尼早就承认战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6/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