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5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9/1195

  李存勋点了点头,灭掉烟头,起身说道:“美国想把印度推入火坑,只要鲁拉贾帕尼没有失去理智就不会中了美国的奸计。当然,谁也不能保证鲁拉贾帕尼不会被美国提供的免费蛋糕迷住双眼。有了新的消息,我再来汇报情况。”
  王元庆笑着点了点头,让焦魃山把李存勋送了出去。
  李存勋最后一句话说得很恰当,谁也不能保证鲁拉贾帕尼不会鬼迷心窍!
第十九章
针锋相对
  布鲁德林紧急访问新德里,给已经万分复杂的南亚局势增添了新的不安因素。
  当天下午,在布鲁德林乘坐的专机到达新德里之前,共和国外长阎尚隆召见了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表达了共和国坚决支持巴基斯坦,绝不容许任何国家与任何势力破坏南亚地区现有局势的态度,给巴基斯坦吃了一颗定心丸。
  次日,王元庆批准了巴基斯坦在2030年初与中重集团签订的军火采购合同。
  按照2028年颁布的新法律,在王元庆批准了军购合同之后,还要由全体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合同才能正式生效。一般情况下,常务委员会会在审批中重点提及两个问题,一是先进技术保密、二是对共和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只要这两个问题得到解决,军火出口合同多半会在投票中得到通过。如果这两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往往会通过修改合同条款的方式进行解决,从而获得表决通过。
  新法律生效以来,常务委员会还没有否决过军火出口合同。
  共和国的举动,多多少少带有针锋相对的味道。
  巴基斯坦在2030年初与中重集团签订的军火采购合同的规模并不大,总金额不到100亿元,即便在中重公司看来,这也是一笔“小买卖”,可是却涉及到了大量关键技术,比如配备了电磁炮与高强度合金装甲的新式坦克,陆军电磁轨道炮系统,海军新一代混合动力攻击潜艇,配备电磁炮的海面战舰,以及空军最新式的无人作战飞机。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需要的不是“成品”,而是相关技术与专利授权。因为其中多项专利掌握在其他军火生产商的手上,所以中重集团只是代表共和国的军火生产企业与巴基斯坦签署相关协议,具体执行合同还要在今后重新签署。
  按照西方新闻媒体的评论,如果这份合同得到批准,不但意味着巴基斯坦在未来十五年之内将继续保持对印度的军事技术领先优势,还能获得很多发达国家都不具有的先进武器装备的生产能力。
  王元庆一直没有批准这份合同的原因很简单:得不偿失。
  如果按照以往的方式,向巴基斯坦出售“成品”,合同中各类武器装备的总采购费用将超过3000亿元,至少为共和国各大军火生产企业创造600亿元利润、为政府创造200亿元税收、为社会创造45000个就业岗位。出售技术与专利,最多只能创造30亿元的利润与不到10亿元的税收。关键还是就业岗位,很多来自拥有大型军火生产企业省份的常务代表都不愿意损失就业岗位,比如广西、陕西、四川、辽宁等地的常务委员就明确表示,不会支持该军购合同。
  拿军购合同做文章,王元庆只是想抵消美国的影响。
  事实证明,王元庆的判断非常准确。
  布鲁德林到达新德里的当天晚上,与印度外长进行了第一次会晤后,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提到,美国联邦政府将积极促成国会通过新的对印军售条款,加大对印支持力度,尽快为印度提供先进无人战斗机、能量武器防空系统、战术情报与指挥系统、先进混合动力攻击潜艇、大型水面战舰在内的各种先进武器,同时大幅度增加对印无偿军事援助,帮助印度军队尽快实现现代化。
  共和国卖武器给巴基斯坦,美国卖武器给印度,两国终于铆上了。
  1月29日,布鲁德林到达新德里的第二天,才与鲁拉贾帕尼正式会晤。
  美国与印度都没有公布会晤的具体情况,只是在会晤结束后,布鲁德林对外表示,美国将积极维护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向印度出售先进武器、加大对印军事援助力度不是为了制造新的矛盾与冲突,只是为了恢复南亚地区的军事平衡,帮助印度增强防御性国防军事实力。
  看上去,美国是在积极阻止战争。
  布鲁德林的话也有一些道理。印度的军事实力确实过弱,不但不是共和国的对手,连巴基斯坦都比不上。按照西方国家的传统观念,维护地区稳定的关键因素不是某一方压倒性的优势,而是战略平衡。只有双方实力达到平衡,和平才会降临。
  关键问题是,“平衡”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是针对巴基斯坦的平衡,美国的援助就有点过头了。按照美国政府随后公布的军售与军事援助清单,提供给印度的武器装备不但能够增强印度的防御性国防军事实力,还能使印度的军事实力超越巴基斯坦。更重要的是,美国出售与援助给印度的大部分武器装备都具有进攻性质,而且是战略进攻性质。比如混合动力攻击潜艇、大型水面战舰、先进无人战斗机、大型军用运输机、攻击型倾斜旋转翼飞机、战术情报与指挥系统都主要用来增强进攻力量,有的甚至就是货真价实的战略进攻武器。
  如果是针对共和国的平衡,美国的援助力度明显不够。按照媒体的评估,印度要想具备足以与共和国抗衡的军事实力,除了获得战略性进攻力量之外,还得拥有更加完备的战略防御力量与更加先进的战术指挥系统。毫无疑问,美国几乎没有把这些真正尖端的武器装备卖给印度,甚至没有考虑卖给印度。虽然按照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五角大楼官员所说,美国不向印度出售最先进的武器系统,主要是印度的军事基础过于薄弱,就算拿到美国的武器装备也很难使其发挥效力,但是包括美国的新闻媒体在内,更愿意相信美国不愿意廉价出售最尖端的武器装备,准备留着今后卖个更好的价钱。
  当然,布鲁德林在新德里的行动,多少受到美国国会的影响。
  美国的“军火出口制度”更加严厉,不但需要总统批准,更需要国会批准。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制度是反过来的,即首先右国会审议,批准之后再送到白宫,由总统做出最后的定夺。如此一来,很多军火出口合同都过不了国会这一关,或者在审议过程中被改得面目全非。如果总统修改了出口合同的具体条款,还得再次提交国会进行审议。要是改上几次,几年时间都过去了。
  为了避免泄露尖端技术,更为了避免损失就业岗位,美国国会在审议军火出口合同的时候非常严厉,甚至到了逐字逐句进行修改的地步。别说对印度,就算对英国这样的铁杆盟友,美国国会也非常“吝啬”。2022年,英国提出与美国联合研制新一代无人战斗机,只要求获得生产许可权、以及让几家英国的军火企业参与开发研制工作,结果被美国国会以“损害美国企业与劳动者的权益”加以否决。实际情况是,美国国会的部分议员希望直接向英国出口“成品”,以此保证美国的军火企业能够获得更加丰厚的利润,为美国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
  毫无疑问,布鲁德林在新德里的活动没有取得圆满成功。
  虽然鲁拉贾帕尼对“印美未来”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认为军事领域的长期合作不但能够促进印美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也能最大限度的维护印美的共同利益,但是鲁拉贾帕尼没有在美国最关心的问题上做出任何承诺,甚至暗示布鲁德林,如果美国仍然吝啬那点先进技术,印度很有可能在克什米尔与藏南问题上做出最大限度的让步,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印度与周边邻国的矛盾,为印度创造一个更加稳定的周边环境。
  鲁拉贾帕尼的这一态度,等于打了美国一记耳光,告诉美国佬,印度并不愚蠢。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布鲁德林的新德里之行不是没有任何收获,至少点燃了印度军人的野心。
  在美国开出的“军火大单”中,最有现实意义的不是新式装备,而是二手货。
  按照布鲁德林的承诺,从2031年2月底开始,美国陆续为印度提供1200辆M23A1型主战坦克(美国在2023年正式投产、用来全面取代M1A3系列的新一代主战坦克,总共生产了4500余辆,其中约1500辆出口到其他国家。这也是美国研制的最后一种主战坦克,其新一代“陆军地面装甲平台”中的“先进多用途装甲战斗系统”,也就是M28系列坦克已经开始替换M23系列坦克)、1500辆M24A1/M25A1系列步兵战车与骑兵战车(与M23系列坦克配套的装甲战车,也是美国最后一代传统动力装甲战车,最新的M29系列全电动步兵战车已经开始服役)、50套共计1200门M129A3型自行榴弹炮(用来全面取代M109系列的榴弹炮,也是美军最后一种使用传统弹药的榴弹炮,其最新式的M133型自行电磁炮已经完成定型试验,即将大规模量产),800架H-60K系列多用途直升机、400架H-53K系列重型直升机、180架AH-64F型武装直升机、240架AH-1Z型武装直升机、360架VC-22C系列倾斜旋转翼飞机,120架C-17H型大型运输机、240架C-130M型战术运输机,如果印度愿意提供翻修资金,美国还可以将封存的“艾森豪威尔”号与“卡尔·文森”号航母、以及用来组建航母战斗群的数十艘大型战舰“无偿”转让给印度。
  虽然美国并非完全“无偿”提供二手军火,印度必须为这些军火支付昂贵的翻新费用与运输费用,但是对印度军队来说,这些美国军火无疑是一支强心针,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印度军人的野心!
第二十章
双簧
  美国撕破了脸皮,共和国也就没什么好顾忌的了。
  收到军情局提供的“美印军火援助清单”之后,王元庆立即去了总参谋部,让项铤辉召开紧急会议。当然,王元庆不是来找项铤辉讨论战略局势的,一直以来,王元庆就非常注意军人的身份与地位,很少让军人参与国家决策。王元庆只有一个目的,即通项铤辉了解美国援助给印度的军火会对南亚战略平衡产生多大影响。
  按照这几年的一贯作风,项铤辉没有出风头,而是把机会留给了裴承毅。
  “总的说来,美国援助给印度的军火不算先进,如同几种直升机都是已经服役数十年的老旧装备,就算丢给我们,我们也不会要,但是规模却非常惊人。”裴承毅将一份刚刚写好的报告交给了王元庆。“如果军情局的情报没有错,这批军火足以使印度将现有主战兵力增加一倍以上。地面装备方面,足以用来组建五个装甲师或者七个机步师;陆航方面,足以组建三个空中突击师或者五个空中突击旅;空军方面,足以使印度的战略空运能力提高一倍以上、战术空运能力提高百分之七十五。”
  “简单地说,能够使印度在克什米尔方向上获得兵力上的优势。”
  王元庆微微皱了下眉头,看了项铤辉一眼,又朝裴承毅看了过去。
  “巴基斯坦的国力远不如印度,而且巴基斯坦一直奉行与我国结盟的政策。”裴承毅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十多年来,巴基斯坦非常在乎军费投入,几乎每分钱都花在了应该花的地方,没有跟印度搞军备竞赛。因为我们不可能丢下巴基斯坦,所以巴基斯坦也用不着跟印度搞军备竞赛。实际情况是,就算我们为巴基斯坦提供同等规模的援助,巴基斯坦也不一定消化得了,毕竟巴基斯坦军队的规模非常有限,即便立即扩充人员编制,也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培训,需要承担更多的军费开支。”
  “印度不存在这个问题吗?”
  “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美国的援助行动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王元庆再次把目光转向了裴承毅。
  “虽然美国同意帮助印度重建海军,甚至开出了用三十亿美元转让两艘超级航母与二十多艘大型水面战舰的诱人大单,但是总体上说,美国更加希望印度建立一支能够在克什米尔与藏南地区作战的军事力量。”
  “什么意思?”王元庆放下了裴承毅的报告,拿起了香烟。
  “简单说,就是一支强大的山地作战部队。”裴承毅看了眼放在王元庆面前的报告,说道,“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美国援助给印度的陆航装备上。总共上千架直升机与倾斜旋转翼飞机,还有数百架武装直升机与两百多架战术运输机,足以使印度将山地作战部队的规模扩大几倍,全面提升山地作战部队的战斗力。这其中,H-60系列直升机与VC-22系列倾斜旋转翼飞机的高原性能都非常突出,在全电动直升机问世之前,H-60系列直升机是世界是高原性能最优秀的直升机,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还从美国采购了数十架此类直升机。虽然这种直升机已经在美军中服役了半个多世纪,但是一直在不断改进,美国提供给印度的K型是其终极改进型号,某些性能不比我们的电动直升机差。八百架H-60K系列直升机,足以让印度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山地作战部队。”
  “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克什米尔与藏南地区都是高原山地。”项铤辉替裴承毅做了回答。
  王元庆愣了一下,才回过神来。
  “从援助清单来看,美国的意图很明显,印度的想法也很明显。”
  “你是说,印度想借此机会发动战争?”
  裴承毅摇了摇头,说道:“美国的援助远远无法满足印度的胃口,只要鲁拉贾帕尼有点头脑,就不会盲目听从美国的‘指挥’。更重要的是,如果战争爆发,印度首先要应付的不是陆地上的威胁,而是海洋上的威胁。”
  王元庆灭掉了即将燃尽的烟头,示意裴承毅继续说下去。
  “我们向印度洋派遣了一支航母战斗群,让另外两支航母战斗群在南海待命。”裴承毅接住项铤辉递来的香烟,没有急着点上,说道,“如果战争爆发,印度首先需要应付我们的空中打击,随后就得与我们争夺制海权。虽然印度有两艘中型航母,而且还采购了F-35系列战斗机,但是半岛战争期间,F-35系列战斗机的性能就受到了质疑。如果爆发海战,印度很有可能输得一干二净。有了日本的前车之鉴,印度非常清楚丢掉制海权的后果。更重要的是,印度的情况不比日本好多少。虽然印度国土广袤、资源丰富,恒河流域还是世界上条件最好的农业产区,但是印度所需的大部分资源,比如石油、稀土、乃至百分之四十的粮食都需要进口。只要遭到战略封锁,不但印度的经济将迅速崩溃,近一半的印度人还将面临生存危机。除非美欧像援助日本那样为印度提供包括每年数亿吨的粮食,不然在经济崩溃之后印度没有足够的外汇从海外购买粮食。美欧能够解决几千万日本人的吃饭问题,却不见得能够解决几亿印度人的吃饭问题。印度丢不起制海权,也不能丢掉制海权。只要无法确保在战争中获得制海权,印度就不会贸然发动战争。”
  王元庆笑了笑,多看了裴承毅几眼。
  这些话能够从一名军人嘴里说出来,足以证明裴承毅不是一名简单的军人。
  “事实明摆着,印度不肯拿三十亿美元的超低价格换回两支航母战斗群,表明鲁拉贾帕尼没有失去理智,更不会听从美国的吩咐。”
  看了项铤辉一眼,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鲁拉贾帕尼没有在诱惑面前失去主张。还是我开始的问题,美国此举会对南亚局势造成多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以及对我们的利益造成多大的影响?”
  项铤辉苦笑了一下,把发言机会留给了裴承毅。
  “巴基斯坦的日子肯定不好过,或许很快就会向我们提出新的请求。”裴承毅知道项铤辉想让他说什么,更清楚王元庆想听什么。“支持巴基斯坦与印度搞军备竞赛是下下策,最好的办法是在不扩大军队规模的情况下提升巴基斯坦军队的战斗力,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为巴基斯坦提供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用质量弥补数量上的差距,维护南亚战略平衡。以实际情况来看,即便我们转让生产技术,巴基斯坦也不见得能够立即掌握,而且任何一条生产线都需要好几年的建设与调试时间。如果巴基斯坦希望尽快获得先进装备,我们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出售成品,尽快提高巴基斯坦军队的战斗力。”
  王元庆暗自一笑,裴承毅不但提出了解决办法,还提出了应付常务委员的办法。
  “对我们来说,当前的威胁不是很大,主要是美国提供的装备过于落后。技术差距太大,即便数量再多,也不可能改变我们与印度的军力对比。不过从长远来看,印度肯定不会满足美国提供的二手装备,会循序渐进的引进美国的先进装备,甚至通过与欧盟、俄罗斯做军火交易,迫使美国出售尖端武器装备。按照军事力量建设的周期计算,十年之内,印度很难对我们构成威胁。十年之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如果现在爆发战争,会有多大的影响。”
  “肯定有影响,而且不可低估。”这次,项铤辉抢在裴承毅前面说道,“按照我们最初制订的作战计划,一个空降军就能收复藏南地区,即便支援巴基斯坦作战,也只需要出动两个空降军。如果战争时间拖延美国援助的武器装备到达印度之后,我们至少需要投入两个空降军才能收复藏南地区。要想稳住战局,还得在西面投入一个空降军与一个快反军,从而使我们的战争支出提高一倍以上,伤亡数字也很有可能增加一倍。”
  很明显,项铤辉说的全是王元庆最敏感的事情。
  “光有装备,印度军队也不可能立即提升战斗力吧?”
  “如果美国愿意,随时可以为印度提供其他援助,比如培训印度军队。”项铤辉没给裴承毅开口的机会,因为这样的问题只有总参谋长才有说服力。“这些年来,美国一直在帮助印度军队掌握美制武器。虽然美国派往印度的教官数量并不多,但是对印度军事力量产生的意义非常明显。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美国教官教给印度军人的战争思想、战术指挥方式足以使印度的军事实力提升一个级别,使印度军队懂得如何打一场大规模地区战争,特别是与我们这样的对手作战。”
  “培训工作很有可能在装备到达之前进行。”裴承毅不轻不重的嘀咕了一句。
  见到两位军人一唱一合,王元庆笑着摇了摇头。
  很显然,项铤辉积极主战,裴承毅则更加理智,只是受项铤辉的影响,裴承毅不得不在态度上有所选择。
  王元庆不得不承认,布鲁德林的新德里之行给共和国制造了一个巨大的麻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9/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