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5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7/1195

  “把香烟给我。”李存勋呵呵一笑,说道,“坐了几个小时飞机,快憋不住了。”
  陈良云将整包烟都给了李存勋,随后又将一支注射器递了过去。“注射之后要等五分钟才能苏醒,最好给他喝点水,吃点东西。”
  “我知道,华剑锋来了,让他在外面等着,没有我的准许,谁也不许进来。”
  又看了陈良云一眼,李存勋才进了舱室。
  索祥隆躺在一米二宽的单人床上,身上盖着一张浅灰色的棉被,呼吸很平稳,好像睡着了一样。也确实睡着了,因为李存勋没有让张孝珑与陈良云审讯索祥隆,所以两人不敢在索祥隆身上乱用审讯药物。
  将“解药”注射到索祥隆体内之后,李存勋倒好了一杯牛奶。
  几分钟后,见到索祥隆的眼皮动了几下,李存勋将影音记录器放在了床边的柜子上。
  身体扭动几下,索祥隆醒了过来。见到李存勋,他立即露出了震惊神色。
  “索将军,记得上次见面,还是六年前吧?”
  “你……你是军情局长李存勋?”
  李存勋点了点头,将盛有牛奶的塑料杯递给了索祥隆。
  接住杯子,索祥隆迟疑了一下,神色迅速转变几番,似乎明白了他的处境。
  “我们都是聪明人,也就不用介绍我来找你的目的了。”李存勋掏出几张照片,丢到索祥隆面前,说道,“两年多前,我们就注意到你了。现在你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无声无息的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要么与我们合作。”
  “合作?你能保证我不会受到审判,不会被判处死刑?”
  “当然不能。”李存勋淡淡一笑,只要索祥隆肯开口,一切都好办。“你做了什么,你清楚,我清楚,元首也清楚。如果不是元首需要确凿证据,恐怕你已经死了一百遍了。你会得到什么样的结局,作为军人,你应该非常清楚。我能够保证的只有两点,一是让你的家人拿着不义之财安享余生,二是让你死得像个军人。”
  说完,李存勋掏出了随身携带的佩枪。
  看了眼李存勋手上的手枪,索祥隆闭上了眼睛。
  “我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如果你决定守口如瓶,那么等待你的将是军事法庭与一世臭名。我可以保证,即便元首不会准许军情局动你的家人,我也会采取行动,即便辞去军情局长的职务,我也会让你在地狱里感到后悔。”李存勋拿出香烟,“你知道我的身份,知道我以前是干什么的。虽然十几年没有干过外勤了,但是我对自己的能耐有足够的把握。如果有必要,我还会叫上外面的人。”
  “李存勋,你……”
  “用一帮将你当作傀儡的混蛋交换你的亲人,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你认为我会屈服吗?”
  “当然不会,因为你是军人,你有崇高的信念,更有坚定的意志。说实话,我从没成功说服过军人,更何况是共和国的军人!”李存勋抽了两口烟,说道,“我不是让你屈服,只是与你合作。你可以带着你的信念与理想离开人世,但是你必须为你的子女考虑,为你的妻子考虑。我相信,他们不知道你的信念,更不希望受到牵连!”
  “你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是吗?如果这会让你好受一点,就算是吧。”
  索祥隆咬紧了牙关,神色变得非常激动。
  李存勋没再说什么,因为他知道,索祥隆的精神防线已经崩溃了。
第十六章
迎难而上
  南亚局势骤然紧张,最震惊的不是印度,而是美国。
  美国东部时间26日17点30分,韦斯特伍德参加了国会咨文报告之后,立即召见国务卿布鲁德林、国防部长杜奇威、国家安全顾问内维德、CIA局长汤马驷与负责南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拉贾递尼。
  布鲁德林把介绍情况的工作交给了拉贾递尼,没有抢助理国务卿的功劳。
  这位在8岁的时候跟随父母移居美国的助理国务卿也只出了这么一次风头,介绍完情况之后,就被韦斯特伍德的秘书请出了椭圆形书房。接下来的商讨工作,不需要他参加,也不能让他参加,因为涉及到的很多秘密事务超出了助理国务卿的权限。
  “南亚的局势非常清楚,中国与巴基斯坦磨刀霍霍,如果我们……”
  韦斯特伍德瞪了眼内维德,让安全顾问闭上了嘴。
  “我认为,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并不大。”
  朝总统看了一眼,布鲁德林把目光转向了新任国防部长,说道:“杜奇威将军,你认为中国与巴基斯坦不会向印度宣战?”
  “中国有什么理由在这个时候对付印度?”
  布鲁德林皱起了眉头,韦斯特伍德也皱起了眉头。
  “局势确实很紧张,但是在我看来,中国与巴基斯坦多半只是做做样子。”杜奇威振振有词,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日本战争证明,王元庆不是一个没有头脑的领导人,不管对付日本还是对付印度,王元庆不会在没有理由的情况下发动战争。当初,为了给日本战争制造充足的理由,王元庆煞费苦心部署数年之久,最终诱使日本做出致命的错误决策。迄今为止,印度并未在战略决策上犯错,没有给中国留下开战的把柄。虽然中国主动退出莫斯科谈判,制造出战争气氛,但是中国有理由因此向印度开战吗?谈判存在分歧很正常,如果没有分歧,需要进行谈判吗?换个角度看,如果中国以印度不肯在藏南问题上做出答复为由,对印度发动战争,必然遭到全世界的指责。”
  “以中国的实力,恐怕不会顾虑其他国家。”内维德嘀咕了一句。
  “中国确实有足够强大的实力,按照我的估计,如果仅仅攻占藏南地区,中国最多只需要出动1个空降军,即便要在西部战场上支援巴基斯坦,也只需要出动2个空降军。”杜奇威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可是印度不是日本,现在也不是四年前。印度参加‘全面核裁军’谈判,并且表现积极。印度主动与中国进行边境争议谈判,没有主动退出谈判。中国发动战争,除了我们会采取行动之外,俄罗斯、欧盟都会采取行动。一亿四千万日本人足以唤醒全世界的人道主义精神,不会有任何国家准许中国在拥有十七亿人口的印度制造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中国会有所顾虑,可是不见得会放弃战争。”布鲁德林表达了观点。
  “这得看中国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仅仅为了收复藏南地区,恐怕战争在所难免。”杜奇威看了布鲁德林一眼,说道,“如果中国的野心更大,除了收复藏南地区,还打算像对付日本一样对付印度,彻底消除来自印度的威胁,那么中国就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发动战争。”
  “像对付日本一样对付印度?”韦斯特伍德朝杜奇威看了一眼。
  “在中国眼中,印度与日本是一路货色,准确地说,印度据有与日本一样的威胁。”杜奇威知道总统想问什么。“打垮日本之后,中国至少在三十年之内不需要考虑来自日本的威胁,如果能够打垮印度,中国就能消除身边的所有隐患,毫无顾虑的与我们展开竞争。换句话说,只要我们不肯放弃遏制中国的企图,不肯停止钳制中国的行动,中国就会想方设法消除周边威胁,从根本上保证国家安全。换个角度看,如果加拿大或者墨西哥与中国达成同盟关系,我们会容忍吗?别说加拿大与墨西哥,哪怕是加勒比海的某个岛国,比如古巴投入中国怀抱,我们都会立即采取行动。我们会这么做,中国也会这么做。中国已经拥有与我们直接对抗的强大实力,缺少的,只是一个更加稳定的周边环境。藏南问题只是中印矛盾浮在水面上的部分,从根本上讲,中国与印度的矛盾是大国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是大国与具有大国野心的国家之间的矛盾。中国要想超越我们,必须建立起从东北亚到南亚、甚至到中东的战略防御圈,为此中国已经在半岛战争中干掉了韩国、在日本战争中打垮了日本、在东南亚战争中驯服了东南亚诸国,在第四次印巴战争后拉拢了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等国,借助伊朗战争拉拢了伊朗与叙利亚,通过‘技术换产品框架协议’拉拢了更多的国家。整个战略防御圈中,只剩下最后一个空缺,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击败印度,中国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级大国,才能挥师远征,把触手伸到世界各个角落,给我们制造无穷无尽的麻烦。”
  没人反对杜奇威的观点,因为这是事实。
  “数十年来,中国的领导人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从未停下过脚步。”杜奇威长出口气,说道,“事实证明,王元庆不但有能力,还有野心。日本战争爆发之前,谁也不相信王元庆会将一个拥有一亿四千万人口的国家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王元庆做了,而且做得非常彻底。虽然半岛战争时,王元庆只是国家副元首,但是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王元庆对半岛战争的最终结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时任中国元首的赵润东。面对更加复杂的印度问题,王元庆会改变其根本策略吗?”
  “果真如此的话,王元庆就太可怕了。”内维德吞了口唾沫,“如果他像对付日本那样对付印度,让拥有十七亿人口的印度……不但其他国家无法容忍,恐怕连中国的民众都无法容忍。”
  韦斯特伍德冷冷一笑,没有把内维德的话当回事。
  “对付印度的办法有很多,不一定要照搬日本模式,毕竟印度的人口太多了。”
  “将军,你认为……”
  “不管采用何种办法,中国的准备都不充分。”杜奇威回答得非常爽快,“印度的人口是日本的十几倍,国土面积也是日本的十几倍。更重要的是,印度与中国接壤。就算翻越喜马拉雅山的难度不比横渡东海的难度低,甚至更加困难,中国也必须考虑印度周边国家的利益,特别是巴基斯坦的利益。如果战争导致大规模人员伤亡,首先遭殃的就是巴基斯坦等印度周边国家。别说十七亿印度人涌入巴基斯坦,就算有一亿印度人涌入巴基斯坦,也会使巴基斯坦政权垮台。打垮印度,使去巴基斯坦,中国不但无法获得好处,反而会付出极为高昂的政治代价,王元庆不可能做出如此愚蠢的决策。”
  “但是战争肯定会爆发,只是迟早的事情。”
  “对,战争肯定会爆发。”杜奇威朝总统点了点头,说道,“2035年之前、最迟2040年之前,中国就会发动战争。现阶段,王元庆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政治改革顺利进行,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虽然我不是经济学家,更不是社会学者,但是我认为,王元庆推行的政治改革的重大意义丝毫不亚于纪佑国推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如果说‘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腾飞的动力,那么政治改革就是中国继续前进的方向舵。从更加长远的角度看,政治改革的重要性甚至在‘产业结构调整’之上。王元庆将政治改革放在日本战争后期展开,其意图也非常明显。因此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王元庆不想在这个时候与印度爆发战争,更不想因此对政治改革造成影响。”
  “可是,战争肯定会爆发,我们该怎么做?”
  看了眼国务卿,杜奇威没有急着开口。
  “只要战争不能避免,我们就得提前做好准备。”
  总统开口后,杜奇威才说道:“我们能做的事情并不多,除了继续以‘技术换产品’帮助印度摆脱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帮助印度建立起一支足以让中国有所畏惧的军事力量。不但要为印度提供更多的武器装备,还要帮助印度建立起现代军事体制,完善印度的军事结构,增强印度军队的总体作战能力。”
  “如此说来,我们要迎难而上?”
  杜奇威点了点头,说道:“肯定有风险,但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当然,我的分析不见得绝对准确,应该走一步看一步,从中国的反应判断中国的意图。只要确定中国没有立即发动战争的意图,就应该加强对印援助。”
  韦斯特伍德点了点头,朝布鲁德林看了过去。
  “将军,我需要一份对印军事援助详细计划,以便安排相关工作。”
  “没问题,我马上准备。”杜奇威非常知趣,起身说道,“我会尽快拟定相继计划,如果没有别的事,我就告辞了。”
  离开椭圆形书房的时候,杜奇威知道,总统对他隐瞒了很多事情。
第十七章
殊途同归
  让内维德去关上房门,韦斯特伍德朝一直没有开口的汤马驷看了过去。
  “杜奇威很精明,对局势把握得非常准确。”
  韦斯特伍德笑了笑,没有理会汤马驷这番话。不让杜奇威参与秘密行动,不是韦斯特伍德不信任杜奇威,而是杜奇威是一名刚正不阿的军人,过于正直,不见得会支持总统制订的秘密战略,也就不会在决策中产生积极作用。
  “与杜奇威分析的一样,我们有足够的情报证明,中国没有动武的打算。”汤马驷没再耽搁总统的宝贵时间,说道,“与南亚的紧张局势相比,中国的国内情况更值得关注。就在今天,北京召开了两次高层会议,几乎所有国家重要领导人与大部分地区的主要领导人都去了北京。结合‘华夏’号航母半途转向前往印度洋一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王元庆已经有所察觉。”
  “你是说,CIA的行动败露了?”
  汤马驷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算不上完全败露,但是肯定走漏了消息。前面的分析只是我的猜测,还未得到证实。”
  “既然没有得到证实……”
  内维德把话说到一半就停下了,因为韦斯特伍德明显不想让人打断汤马驷的话。
  “最近这几天,我一直在分析之前获得的资料,特别是王元庆的个人资料。”汤马驷拿出了香烟,看了总统一眼,点上烟,说道,“不得不承认,王元庆是个厉害角色。不管对外还是对内,王元庆都表现得非常强硬。在没有得到足够情报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推断。以王元庆的性格,如果他知道有人在密谋发动政变,肯定会采取主动,毫不迟疑的干掉所有妄图对付他的异己份子。以中国的国情,只要王元庆想做,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他。”
  “你是说……”布鲁德林皱起了眉头。
  “也许,我们的担心是完全多余的。”汤马驷苦笑了一下,说道,“王元庆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或许他根本不知道,或许有所顾虑,或许为了别的目的。我们有理由相信,王元庆很有可能不知情,或者没有掌握全部情况。果真如此的话,南亚动荡局势就与中国的国内情况完全无关,只是巧合。”
  “巧合?”韦斯特伍德露出了更加猜疑的神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7/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