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5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8/1195

  “由下至上,从根本上改变代表大会制度,让更多的公民参政议政。”王元庆又拿起一根香烟,点上抽了两口,说道,“直到现在,我才明白纪老当初的意图,也万分佩服纪老的长远眼光。与纪老相比,我们的眼界都差了许多。纪老已经为我们打下了基础,让我们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改变代表大会制度。”
  “怎么改?”顾卫民没有王元庆这么乐观。
  作为前任国务院总理,顾卫民更擅长处理具体事务,而不是战略谋划。在他看来,改革本身不是问题,推出几项改革方案也不是问题,难的是如何落实改革方案,如何保证改革不在执行的过程中变味。
  “这就是我请你留下来的原因。”
  顾卫民愣了一下,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
  说了大半天,王元庆才带入主要话题。顾卫民也不得不佩服王元庆的口才,至少在说服别人的能力上,王元庆不比纪佑国差。
第一百四十章
千秋功业
  让焦魃山换了2杯茶,王元庆与顾卫民谈到了主要话题。
  “代表大会制度”是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除了掌握最高立法权的全体代表大会之外,还有各级地方代表大会。
  任何一种制度,都有优秀的一面与不良的一面。
  “代表大会制度”优秀的一面是,在共和国成立后的数十年内,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也让共和国在建国后的艰难时期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从无到有的建立了包括核能、电子、钢铁、化工在内的工业基础,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与共和国几乎同时建国的印度,因为没能在建国初期打下重工业基础,数十年来,一直没有能够迈入工业国的门槛,至今仍然是三流国家。
  “代表大会制度”不良的一面是,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导致政府职权无限扩大,限制了民间力量的发展与进步。虽然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受到束缚的民营生产力,为国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政治对经济的影响不可低估,政治层面上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经济迟早要出问题。随着经济实力增长、特别是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政治结构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已经非常显著,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数十年来,共和国领袖没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原因非常复杂。
  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共和国老百姓的“公民意识”。
  “公民”这个概念来自西方,与共和国传统上的“人民”、“居民”、“国民”有根本上的区别。真正的“公民”是具有社会责任感,愿意为社会做贡献,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渴望获得社会权利的民众。
  “公民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共和国推行政治改革的时间。
  毫无疑问,没有公民意识,政治改革不可能获得成功。
  在广西干了5年,王元庆把这个问题看得非常清楚。
  政治改革的动力不可能来自“统治阶层”。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决定了,统治阶层是社会的既得利益阶层,作为掌握了绝大部分社会资源与全部国家权力的利益集团,没有任何人愿意放弃已经得到的利益与手中的权力,也就不会积极支持政治改革,甚至会想方设法破坏政治改革。
  能够为政治改革提供动力的,只有希望获得更多利益的民众。
  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自私性”决定了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更多的好处。不管是经济上的好处、还是政治上的好处,谁都不愿意成为别人剥削的对象。问题是,民众渴望获得利益的根本动力不是来自低下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在共和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华文明能够延续5000年,没有像其他古老文明那样被新生文明征服与消灭,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农耕时代的先进劳动力之外,中华民族“逆来顺受”的传统其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简单地说,只要吃得起饭,没人愿“自上梁山”。毫无疑问,民众对国家过于低下的要求、甚至是毫无要求,不可能成为推动改革的主要力量。只有当民众得到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权力,也就是当民众产生了“公民意识”的时候,才会积极主动的推进政治改革。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使共和国民众产生“公民意识”的是一项来自美国的技术。
  网络的全面普及,使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对那些不愿意放弃已得利益与手中大权的人来说,没有任何办法从根本上阻止由网络带来的新思潮。道理很简单,如果利用权力全面封杀网络,共和国将重蹈覆辙,走上“闭关锁国”的老路,再次沦落为被西方国家任意宰割的“东亚病夫”,不仅纪佑国、赵润东与王元庆这样的国家领袖不会同意,千千万万的中华民族儿女也不会同意。
  半岛战争之后,共和国国内对战争意义的大讨论,充分显示了“公民意识”的觉醒。
  当时,还是国家副元首的王元庆力排众议,说服赵润东,让民众自发讨论,只要不危害国家根本利益,就不要阻止民众的言论。由此可见,半岛战争之后,王元庆就已经产生了政治改革的想法。
  不得不承认,纪佑国看得比谁都远。
  离任前,纪佑国推行的几项法案,都在为后面的政治改革打基础。
  到王元庆执政的时候,政治改革既是必须,又是必然。更重要的是,纪佑国通过实际行动,为后面的领袖指明了政治改革的方向。
  国民产生“公民意识”,必然让国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
  重大决策上,受普通国民的认识限制,不可能成为主导力量。只有在基本国家事务方面,国民才有充分的参与权与影响力。
  当然,共和国的政治改革绝对不能走西方国家的老路。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政治的基础是文化。西方世界能够推行民主政治,与其历史文化有着必然关系。早在古希腊时期,民主政治就已深入人心。文艺复兴之后,西方世界逐步摆脱了教廷的控制,文化思想迅速传播,民主政治获得了肥沃的土壤,最终生根发芽,几百年来逐步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共和国没有西方文化基础,也就不可能采用西方的政治模式。
  “毫无疑问,我们必须摸索着前进,没有任何经验可谈。”王元庆在讨论具体问题的时候显得格外小心谨慎。“我的想法是,从基层做起,先在几个省市搞试点,找到可行的办法之后,再在全国推广。”
  “如何做?”
  “基层代表直选。”
  “直选!?”顾卫民暗暗一惊,迅速思考一番,问道,“在多大的范围内搞直选,如何保证直选的客观性?”
  “客观性的问题不需要考虑,资讯这么发达,让民众参与监督,问题就能解决。”王元庆稍微停顿了一下,“直选范围,先在县级试行,一年之后推广到市级,如果可行,最终推广到省级。”
  “是不是太快了?”
  “并不快,有民意基础,缺的只是具体实行办法。”
  顾卫民微微点了点头,说道:“直选只是一个问题,另外的问题同样重要,比如代表大会的权限。”
  “权限必须搞清楚,幸运的是,我们有法可依。”王元庆淡淡一笑,说道,“纪老为我们留下了很大一笔财产,按照相关法律,我们可以在代表大会建立更加全面的监督体系,赋予代表大会更加强大的监督权力。当然,我们可以参考某些西方国家的制度,在代表大会成立各种委员会,由其履行基本监督权。”
  “监督只是代表大会的权力之一,还有立法。”
  “立法更重要,代表大会的主要权力就是立法。”王元庆长出口气,说道,“我们的问题也在这里,行政立法在很大的程度上削弱了代表大会的立法权。幸运的是,纪老仍然为我们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早就对行政立法做了限制。我们要做的,只是逐步加强对行政立法的管制,特别是对各级地方政府行政立法的管制,将立法权还给代表大会。立法是非常专业的工作,可以在代表大会成立相关的委员会。随着改革推进,我们迟早得在代表大会推行全职代表制度。”
  顾卫民再次皱起眉头,似乎不太明白王元庆的意思。
  “省级以下的代表可以兼职,但是省级与国家级的代表必须全职,获得与同级公务员相等,甚至略高于公务员的薪酬。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代表的积极性,也才能让更多的民众参与政治活动,而不是让权力再次落到部分人的手里。”
  顾卫民沉思一阵,说道:“这个办法没有多大问题,毕竟省级与国家级代表的人数非常有限,发工资对政府没有太大的负担。关键问题是,代表的工资由政府发,谁能保证代表不为政府服务?”
  “这就得从立法上解决了。”王元庆看了眼顾卫民,说道,“通过立法,确定政府为代表支付酬劳的基本制度。国家级代表的酬劳好解决,国务院不会乱来。如果有必要,还得通过立法的方式,从地方政府的预算中抽取部分经费,优先保证代表的薪酬,避免政府干预代表大会。”
  “只能这么做,不然就是换汤不换药。”
  “办法想到了,具体的工作并不简单。”王元庆叹了口气,说道,“本来我想亲自负责这件事情,但是‘日本战争’久拖不决,外交方面的麻烦事一大堆,还有军队那些烦人的事情,抽不出太多的精力推进改革。”
  “老王,绕了这么大个圈子,就是想让我来做嘛。”
  王元庆立即笑了起来。
  “没问题,我先通盘考虑一下,尽快给你一份详细改革报告。”顾卫民没有推辞,立即接过了重担。“你说得没错,我们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国家要想继续发展,要想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我们也不能有半点犹豫。所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就算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都要全力以赴!”
  “老顾,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两人都笑了起来。
  在民族大义面前,这两位曾经水火不容的领导人站在了一起。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积重难返
  后世对王元庆的评价非常多,在很多人看来,王元庆只能算得上是“功过参半”的国家领导人,但是没人否认王元庆在特殊时期做出的特殊贡献,不管是一意孤行的发动对日战争、还是义无反顾的推行政治改革,王元庆在他那个时代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为中华民族复兴做出了卓越贡献。
  作为“后来者”,王元庆的很多贡献都不比纪佑国差。
  别的不说,“政治改革”就足以让王元庆与共和国、乃至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人比肩。
  如果说王元庆是“自觉自愿”的推行政治改革,肯定没人相信。虽然王元庆与纪佑国的关系非同一般,深得赵润东、彭茂邦、潘云生、庞兴龙等前辈领导人支持,与项铤辉、宗应仁、顾卫民的关系还算不错,甚至得到了绝大部分少壮派军人的拥戴,但是王元庆的基础远不如纪佑国与赵润东,上任之初的影响力也比不上纪佑国与赵润东,即便打赢日本战争也无法在众多官员心目中树立足够的威望。
  实际情况是,王元庆上任的时候,政治改革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当年,纪佑国面临的问题是全球金融危机对共和国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必须设法为成千上万的劳动者提供劳动岗位,让成千上万的家庭获得可靠的经济来源,经济发展成了纪佑国的首要任务。为此,纪佑国启动了“炎黄计划”,依靠超前的科学技术发起了堪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产业结构调整”,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发展问题,甚至为后来应付全球大萧条打下了基础。
  王元庆上任的时候,面临的问题就是与经济发展严重倒置的政治体制。
  虽然在“产业结构调整”后效的影响下,共和国的经济仍然在继续前进,而且随着全球大萧条结束,世界各国经济逐渐复苏,共和国的经济发展获得了新的增长点,但是国家发展不能以偏概全,更不是一好遮百丑。在广西工作的时候,王元庆就认识到,共和国的所有国内问题都与政治体制有关。
  解决不了政治体制产生的问题,任何改革都是换汤不换药。
  更严峻的是,如果由政治体制产生的问题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改革”不但会成为既得利益阶层牟取新利益的工具,还会受到民众的坚决反对。不说别的,中南风暴之后,赵润东决定将3家规模最大的国营电力集团拆分成6家规模较小的公司,允许民营资本经营包括聚变核电站在内的电力项目;改变由国家电网集团统一制定电力价格的制度,由各家电力公司直接与消费者签署电力供应合同;打破国家电网集团与国营电力集团的电价的垄断,让民众享受到更加低廉的电价,推动“电力革命”的前进步伐,从而更大限度的扩大国内消费市场,拉动经济增长。该改革方案一出,反对声不绝于耳,就连普通民众都坚决反对。原因无二,民众并不认为能够从这项改革中获得好处,认为国家借此扩大垄断规模,变相增加民众的生活负担。由此可见,受各种弊端的影响,民众已经谈“改革”色变,认为“改革”不是为了“让利于民”,而是变相增加民众的负担。
  失去民众支持,改革还能继续下去吗?
  一方面,民众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好处;另外一方面,民众对改革失去了信任。
  矛盾相加,后果难以想像!
  上任之初,王元庆给李存勋“布置”了一项非常特殊的任务:利用军情局的资源,绕过所有其他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秘密进行与民众的生活生产、与改革工作息息相关的“全民问卷调查”。
  这份调查的内容如何,除了王元庆与李存勋之外,没人知道。
  看完调查报告之后,王元庆就一把火烧掉了原件,并且命令李存勋不得在有生之年向任何人提起与调查相关的事情。
  直到王元庆去世后,李存勋才在其回忆录中提到了这件事。
  当然,李存勋的回忆录在他去世之后才出版。
  可以说,调查结果足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8/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