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5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8/1195

  与日本紧急磋商之后,韦斯特伍德通过布鲁德林向CIA下达命令,让CIA篡改了旧金山港的出港货物清单,以收买的方式让国际红十字会等人道主义机构做了相关改动,将“战略物资”变成了“人道主义救援物资”。
  这一手做得很隐秘,如果不是船只被击沉,没人知道船舱里装的什么。
  在韦斯特伍德与布鲁德林看来,虽然向日本提供战略物资有一定的风险,但是收益也非常巨大。只要物资到达日本港口,日本就将彻底退出停战谈判。到时候,即便中国联合欧盟,也无法使日本返回谈判桌。如此一来,能够重启停战谈判的只有美国。准确地说,只要美国在什么时候停止向日本运送战略物资,日本就会在什么时候返回谈判桌。主动权掌握在美国手上,意义非同凡响!
  韦斯特伍德与布鲁德林怎么也没有想到,中国海军舰艇真敢向悬挂美国国旗、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商船开火。中国似乎早已知道船上的货物,没有在千岛海沟海域击沉商船,而是到了水深不到500的海域才下手。更让两人没有想到的是,中国做了充足准备,不但击沉了所有船只,还派遣潜艇前往沉船海域,搜集相关证据,把美国“钉”死在“破坏和平”的板子上!
  美国的所作所为,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抽完两根烟,布鲁德林才长出口气,说道:“虽然情况与我们预料的不完全一样,但是我们没有彻底败下阵来,至少日本已经离开谈判桌,停战谈判暂时不会有下文,中国与欧盟也认识到了我们的重要性。”
  韦斯特伍德苦笑了一下,说道:“下一步,中国会怎么做?”
  “战略封锁肯定会持续下去,只要日本没有返回谈判桌,战略轰炸就不会停止。”布鲁德林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关键不是中国会怎么做,而是我们该怎么做。从中国国防部长的口吻来看,中国并不打算与我们正面对抗,只是向我们发出了警告。对中国来说,只有两个选择,一是通过谈判降伏日本,二是通过封锁摧毁日本。杜奇威说得很清楚,中国没有打算攻打日本本土。在无法像消灭韩国一样消灭日本的情况下,两种选择的最终结果相差不大,但是对中国来说,付出的成本却有天壤之别。”
  韦斯特伍德微微皱了下眉头,示意布鲁德林说得更详细一点。
  “从已经掌握的情报来看,中国正在实施战略动员,首先动员的就是五年间退伍的技术类军人。战争拖下去,中国必然会扩大战争动员的规模,招募更多的军人。”布鲁德林拿出香烟,又点上了一根,“毫无疑问,战争动员的成本非常高昂,即便中国早就在为这场战争做准备,动员规模扩大之后,其经济建设必然受到影响。王元庆拉拢欧盟,急于与日本进行停战谈判,足以证明战争已经对中国的经济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因为战争才持续了十多天,很多问题还没有表现出来,所以暂时无法肯定战争对中国到底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只有一点非常明确,王元庆的所有努力,都想以对中国最有利的方式结束战争,而不是为了日本耗光中国的国力。”
  “如此说来,中国没得选。”
  “正是如此,中国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尽快恢复停战谈判。”布鲁德林点了点头,说道,“如此一来,我们应该考虑下一步该如何做。中国如此迅速的做出反应,一是为了警告我们,二是发出外交信号、希望我们加入停战谈判。可以说,没有我们参加,停战谈判不会有任何结果。当然,中国不大可能直接向我们发出邀请,很有可能通过欧盟,让我们加入停战谈判。如果王元庆够高明,他会扩大停战谈判的范围,将所有相关国家都拉近来。到时候不但要与日本谈判,还要与我们所有国家谈判。”
  “与我们谈什么?”
  “准确地说,是与所有大国谈判。”布鲁德林笑了笑,说道,“理由很多,比如中国会趁机提出全面销毁核武器,为建立‘无核世界’做出努力。如此一来,五个核大国与另外几个有核国家都将卷入其中,以此淡化停战谈判的重要性。只有日本问题不再受关注,中国才能绕过其他国家,向日本施加压力,降伏日本。”
  韦斯特伍德沉思一阵,说道:“你说得没错,中国肯定会这么做。”
  “与其让中国占据主动,不如我们积极行动。”
  韦斯特伍德皱了下眉头,朝国务卿看了过去。
  “对其他国家来说,这场战争的最大启示就是核武器已经失去了战略威慑能力。”布鲁德林抽了两口烟,灭掉烟头,说道,“虽然五个核大国都有足够的战略打击能力,拥有的核武器至少能够给任何一个对手造成不可承受的打击,但是如同印度、巴基斯坦这些刚刚跨入核门槛,伊朗、叙利亚等准备跨入核门槛的国家来说,核武器不但不是护身符,还是导致毁灭的灾难性因素。中国无法容忍日本拥有核武器,也就无法容忍印度拥有核武器。只要时机成熟,中国就会像对付日本一样对付印度。如果王元庆的目光足够远,就应该知道,趁此机会要挟印度,让印度主动放弃核武器才能最大限度的确保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不会立即发动新的战争,而会在谈判桌上做出努力。只要谈判开始,不管印度如何选择,最终都将败在中国手里。”
  韦斯特伍德长出口气,承认了布鲁德林的分析。
  “谈判是一件非常漫长的事情,全面销毁核武器是一件更加漫长的事情。”布鲁德林看了眼总统,说到,“随着技术进步,我国与中国的战略防御系统逐步具备实战能力,核武器迟早会被淘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全面销毁核武器’将是世界级重点话题,甚至是主要的国际潮流。中国正准备占据排头兵的位置,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必须积极主动的展开行动,承担必要职责!”
  承担职责的另外一面就是获得利益。
  韦斯特伍德没再迟疑,布鲁德林的分析非常全面,也非常客观。中国崛起已经无可避免,美国能否在未来的世界中继续担任“领头羊”,不但要看中国的策略,还得看美国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国际事务!
第一百二十三章
游戏规则制定者
  共和国国防部长召开记者招待会后,美国驻华大使立即前往会见国务院总理宗应仁。
  当天晚上,CNN等美国新闻媒体首先改变口风,不再报道共和国海军拦截美国船队的事情,而是重点报道了美国船员的遣返事宜。按照共和国与美国达成的协议,因为美国船员并非作战人员,所以共和国将按照之前做出的承诺,无条件遣返所有美国船员,美国只需为船员购买回家的机票。
  “北海道事件”就此不了了之。
  从最初的“轰轰烈烈”到最后的“悄无声息”,真可谓“雷声大、雨点小”。
  北京时间12日8点30分,中美欧俄四方副外长级代表在华盛顿举行第一轮非正式协商,讨论共和国对日战略封锁问题。在共和国准许让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船只前往日本之后,美欧俄三方均承认共和国对日战略封锁的“合法性”,承诺不向日本提供任何能够用于战争的物资与设备。
  取得第一个成果之后,在美国的提议下,召开由中美欧俄澳加等41个国家参与的“对日人道主义救援”协商谈判。当然,美国要想主导谈判,必须做出承诺,即尽量说服日本返回“巴黎停战谈判”。
  13日,日本外务大臣北山志川与共和国外长阎尚隆再次在巴黎会面。
  阎尚隆与北山志川首先接受了法国外长的提议,宣布在会谈期间临时停火24小时。
  虽然北山志川的“气焰”不再那么嚣张,但是会谈结果仍然不太理想。双方在“战争发起问题”、“战争责任问题”、“战后关系问题”上的分歧非常严重,几乎没有可以谈判的余地。
  局势陡转,美国开始积极行动,对共和国来说,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北京时间13日夜间,阎尚隆与北山志川还在巴黎会谈,王元庆将顾卫民、宗应仁、叶致胜、项铤辉与李存勋等人请到了元首府。
  “情况与我们预料的相差不是很大,日本的口吻依然强硬,不肯做出任何让步。”宗应仁全面负责谈判工作,首先介绍情况,“过来前,我与阎尚隆外长通了电话,第一轮会谈已经结束,北山志川没有做出任何承诺。等会还将进行第二轮会谈,如果不出所料,仍然不会取得成果。所有迹象表明,美国对日本的影响非常大,日本的强硬态度与美国不无关系。只是现在还无法肯定美国的意图,也就无法肯定谈判的走向。”
  “美国已经开始行动,不容乐观啊!”顾卫民叹了口气,说道,“击沉美国船只后,美国不但没有怒火中烧,还主动与我们接触,商讨解决遣返船员问题。虽然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美国设法破坏了巴黎停战谈判,但是却不清楚美国到底想做什么。谈判还未开始,美国就将欧盟、俄罗斯、澳大利亚与加拿大等过扯了进来,提出人道主义问题,摆明了想在西太平洋地区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证明美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我们做出适当让步,不代表我们应该承认美国的地位。”
  “老顾说得没错,我们不能承认美国的地位。”王元庆拿起香烟,朝坐在角落里的李存勋看了过去。
  “美国正在与英法俄印巴等国秘密接触,巴基斯坦情报部门已经发来警告。”
  “警告?”顾卫民也朝李存勋看了过去。
  “美国主动提出销毁核武器,大概想在核问题上做文章。”
  王元庆冷笑了一下,似乎早就料到了。
  “核问题有什么文章好做,难不成,美国愿意销毁所有核武器?”项铤辉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别说美国不肯销毁核武器,就算美国肯,其他国家会跟进吗?英国还好说,毕竟英国与美国走得很近。俄罗斯肯定不会答应,如果没有核武器,俄罗斯什么都不是。法国也不见得会答应,至少不会做出实质性让步;只要法国想让欧洲摆脱美国的影响,就得保留核武器,为欧盟国家提供核保护伞;没有核武器,法国就没有政治大国的地位,也就别想坐在欧盟老大的位置上。印度与巴基斯坦更不可能答应,没有核武器,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国家安全都没有任何保障。除了这几个有核国家,还有以色列、伊朗、叙利亚、巴西、南非、阿根廷等国有能力研制核武器。真要销毁核武器,就应该把所有国家都拉进来,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讨论。”
  项铤辉说了一大篇,却没有引起重视。
  “我觉得,确实有这种可能。”顾卫民一边说着,一边朝王元庆看了过去。
  “确实如此,美国很可能拿销毁核武器做文章。”王元庆接住叶致胜递来的香烟,沉思一阵,说道,“抛开军事层面上的问题,站在国际战略的立场上看待这场战争,日本的核反击与我们的全面打击已经证明在真正的大国面前,小国手里的核武器连摆设都算不上。小国发展核武器的目的是什么?肯定是用来对付大国的军事威胁。随着我国的‘国家战略防御系统’开始第三阶段建设工作,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也在同步发展,未来五到十年之内,核武器将逐步丧失战略威慑能力,别说小国手里那几件核武器,就连英法这类中等核国家的核报复能力都将受到质疑。”
  “可是……”
  见到项铤辉激动的样子,李存勋赶紧踢了他一下,让他闭上嘴。
  “换个角度,以美国的眼光看待共和国。”王元庆淡淡一笑,抽了两口烟,说道,“我们不能容忍一个拥有核武器的日本,就能容忍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印度?美国救不了日本,救得了印度?如果我是美国总统,也会相信要不了几年,共和国会以同样的方式解决印度核问题,消除最后的切身威胁。美国江河日下,共和国却蒸蒸日上。虽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美国迟早要面对我们的挑战。对美国来说,唯一的选择就是在正面我们之前,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与几年后打另外一场战争相比,通过全面销毁核武器的战略谈判拖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更加符合美国利益。以现实的眼光来看,这场战争之后,美国的国际威望必然受到严重打击,不但由法德意三国主导的欧盟会积极摆脱美国的控制,绝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也会设法与美国划清界限。美国急需在其他方面找到立足点,证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通过向日本施加影响,破坏巴黎停战谈判,美国已经露了一脸。虽然这一脸露得不是很光彩,但是让很多国家认识到了美国的重要性。如果美国能够抓住国际舆论的胃口,大力宣扬‘无核世界’,采取积极行动,美国的国际地位就将得到提高,美国的影响力也将得到充分表现。”
  耐心听王元庆说完,项铤辉自觉闭上了嘴。作为军人,他比很多人都优秀。可是在政治才华方面,项铤辉就差远了。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远不是结束。”王元庆灭掉烟头,长出口气,说道,“我们积极拉拢法国,就是想削弱美国的影响力。韦斯特伍德并不笨,一眼就看出了我们的企图。除了在核问题上做文章,美国肯定会在其他方面做文章,比如日本难民、日本战后重建、太空非军事化、战时国际航运等等。”
  “我们应该采取积极行动,不能跟着美国转。”宗应仁立即说了一句。
  王元庆笑了笑,朝顾卫民看了过去。
  “总理说得没错,我们必须掌握主动权。”顾卫民没有犹豫,说道,“几十年来,我们一直跟着美国转,做什么都得考虑美国的影响。虽然我们已经在经济实力上超过了美国,但是我们的国际地位仍然没有超过美国。为什么?我认为,关键就是缺乏主导意识,没有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商场上有句话,‘精明的人利用游戏规则,厉害的人制订游戏规则’。虽然国家斗争非商场斗争,但是这句话也用得上。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能够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除了美国的雄厚基础之外,与美国制订国际游戏规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追赶美国的时候,我们只能尽量利用美国制订的游戏规则。要想超越美国,我们必须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顾卫民这番话说得言简意赅,其他人都点头表示赞同。
  当然,顾卫民没有抢王元庆的风头。这些年来,顾卫民早就发现,王元庆与赵润东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赵润东总是在忙着应付美国的挑战,而王元庆却在主动挑战美国。即便与纪佑国相比,王元庆扮演的“挑战者”角色都更加出色。由此可见,王元庆早就看到了真相,而且一直在积极努力的使共和国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顾卫民说出了关键问题,王元庆没有重复罗嗦。
  让项铤辉回去部署对日战略打击,叶致胜协调军事行动,宗应仁负责外交事务后,王元庆把顾卫民与李存勋留了下来。
  要想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远比利用游戏规则困难得多!
第一百二十四章
领跑者
  让焦魃山重泡3杯茶后,王元庆拉走了多余的椅子,让顾卫民与李存勋围了过来。
  “老顾开始的话,我想了很多年。”王元庆一边说着,一边拿出香烟,先给顾卫民与李存勋散了一根,才给自己点上。“不瞒两位,回到中央之后,我就在考虑这个问题。数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各个领域追赶美国。能有今天,不是我们这代人的功劳,而是前几代人的功劳。正如老顾所说,我们已经在经济领域超过了美国,在科技上与美国并驾齐驱,在军事上不输给美国,可是超越美国不是看我们有多强的经济、科技与军事实力。美国能够在呼风唤雨,关键就是美国掌握了主动权。只有当我们从美国手里夺过主动权,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
  顾卫民点了点头,李存勋没有表态。
  “我认为,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老王,你是说……”
  顾卫民露出疑惑神色的时候,李存勋却显得很平静。与顾卫民相比,李存勋与王元庆接触的机会多得多,对王元庆的了解也更加深入。当年纪佑国让王元庆去广西,不是为了锻炼他,而是让他证明自己的能力。后来赵润东处处为难他,不是要刁难他,而是考验他的才能。王元庆表现出了足够的才华,经受住了考验。赵润东历任之前,对王元庆听之任之,不但是对他高度信任,也是对他的支持。站在两位“巨人”的肩膀上,王元庆站得更高,也看得更远。
  最让李存勋佩服的还是王元庆的“城府”。
  战略策划阶段,所有人都认为王元庆的目的是消除日本的威胁,为共和国创造一个更加理想的发展环境。最初的时候,李存勋也这么认为。直到各项行动展开,战局一步步发展下去,李存勋才认识到,王元庆的目光没有这么“肤浅”,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深远”。击败日本只是一个开始,王元庆的真正目的是利用战争打击共和国最强大的竞争对手,让共和国由“追赶者”变成“领跑者”。
  虽然李存勋不相信王元庆能够预料到战争期间的所有事情,但是他不得不承认,王元庆做了充分准备,判断局势、把握局势与利用局势的能力远远超过其他人,总能先人一拍的抓住关键问题。
  借助“全面销毁核武器”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王元庆看了李存勋一眼,对顾卫民说道:“美国的行动没什么好奇怪的,接下来,美国还会积极召开全球核裁军会议,主动提出‘全面销毁核武器’的设想。当然,谈判肯定非常艰难,不可能一蹴而就。既然美国开了个头,我们再加把劲,利用美国打下的基础,把谈判范围扩大。”
  顾卫民立即皱起了眉头,似乎不太明白王元庆的意思。
  “不但要销毁核武器,还要逐步淘汰所有裂变核电站。”
  这下,不但顾卫民露出了震惊神色,连李存勋都感到万分惊讶。
  “美国肯定会借这场战争提出‘全面销毁核武器’,问题是,我们没有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日本的核弹头也没有在我们本土上爆炸。造成灾难性后果的不是核武器,而是裂变核电站!”王元庆稍微停顿了一下,转口说道,“随着更加安全的聚变核电站投入使用,淘汰裂变核电站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问题。绝大部分国家不肯放弃裂变核电站,一是受知识产权的限制,二是为了变相发展核武器。拥有可控聚变反应堆技术的国家就只有我们与美国,只要我们提出这个设想,美国就没有选择余地。从长远来看,随着相关技术进步,聚变核电站必然会迅速普及,逐步淘汰其他能源,成为人类世界的主要能源。要不了几年,聚变核电站就会发展成一个巨大的市场。能否占领这个市场,不但关系到经济利益,还关系到国家的影响力与国际地位。美国会做大这个市场,我们也要做大这个市场。如同当年推广复合蓄电池一样,我们要在美国之前推广聚变核电站。”
  顾卫民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王元庆的看法。
  “问题是,聚变核电站涉及太多的保密技术,如果我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8/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