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5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0/1195

  在扩大进攻行动中,攻占中之岛无疑最受关注。
  按照传统,奄美大岛以北的岛屿属于日本,不属于琉球。共和国出兵攻打琉球岛与奄美大岛,还有些理由,可是出兵攻打历史上属于日本的中之岛,多少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当然,攻打中之岛的作战行动也是由王元庆批准的。按照裴承毅的猜测,元首下达这一作战命令的目的是在试探西方国家集团。
  因为中之岛上没有驻扎多少日军,所以战斗打得很轻松。
  当天晚上,奄美大岛上的日军没有发动大规模反击,反而是退守琉球岛北部、盘踞在与那霸岳山区的日军向南面的快反部队与空降部队发动了大规模反击,试图打下被共和国军队控制的名护,威胁南面的石川与冲绳。
  战役至此进入胶着状态,日军所能做到的,只是多坚持几天而已。
第一百一十章
战略牌
  向总参谋部询问了前线战斗情况后,王元庆让焦魃山去把宗应仁请了过来。
  从上午10点30分到夜间10点30分,除了午宴与晚宴的3个小时之外,王元庆与法国总统雅克西分3场谈了9个小时。两位国家元首从共和国与欧盟的关系,一直谈到当前的战争形势,在双方均感兴趣的问题上交换了意见。
  谈得多,不等于收获多。
  雅克西肯定了共和国的重要性与世界大国的地位,也希望共和国能够以世界大国的身份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妥善解决中日争端,尽快结束对日战争,积极推动共和国与西方国家的交往。
  王元庆没有在对日战争方面做出任何实质性承诺,只是保证共和国将尽力减少战争造成的负面影响,控制战争范围。相对而言,王元庆更加关心以法国为首的欧盟国家对待战争的态度,更加希望欧盟能够理智、清醒、明智的看待这场战争,以公正、公开、公平的立场对待这场战争。
  “荷兰首相阿方塔的态度相差不大。”宗应仁也忙了一天,与阿方塔在多个问题上交换了意见,“总体来说,欧盟国家的态度很明确,希望我们能够缩小战争规模,解除对日战略封锁,在日本战争难民的问题上做出适当让步。”
  “让步?”王元庆冷冷一笑,说道,“简直是站着说法不腰痛,如果欧盟正想在人道主义问题上做出贡献,就应该承诺接纳日本难民,而不是与美国、澳大利亚抬杠,只想推卸责任,不想承担义务。”
  “话也不能这么说,我觉得,欧盟的态度已经有所松动。”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雅克西的口气软了很多,而且主要以商量的口吻试探我们的底线,没有过分强调人道主义灾难。由此可以断定,欧盟已经做出让步,不打算与美国一同对付我们。”
  “如此的话,我们是不是应该有所表示?”
  “什么表示?”王元庆朝宗应仁看了过去。
  “不管怎么说,日本难民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宗应仁稍微停顿了一下,看清楚王元庆的神色后,说道,“如果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再设法解决日本难民问题,恐怕我们得承担更多的责任。我认为,最好在战争结束之前采取积极主动的外交行动,设法套住西方国家,让更多的国家参与解决日本难民问题。这样一来,不但能够表明我们重视人道的态度,还能迫使西方国家正面应对。如果西方国家积极参与,我们可以通过谈判获得更多的利益。如果西方国家消极应付,我们则将责任推给西方国家。不管怎么说,最终都有百利、而无一害。以当前局势来看,我们展开积极外交行动,能够赢得更多国家的支持!”
  王元庆沉思一阵,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没错,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如果拖到战争结束之后再解决日本难民问题,美国肯定会袖手旁观,欧盟更会想方设法的把责任推在我们身上。既然西方国家大打‘人道主义牌’,我们就针锋相对的提出‘人道主义问题’,看西方国家如何应对。”
  “最好让外长首先在联合国提出这个问题。”
  “不,应该首先与欧盟、美国磋商。”王元庆冷冷一笑,说道,“日本难民问题无法回避,我们也不能回避。不管怎么样,我们必须设法解决。如果首先在联合国发难,很有可能导致问题复杂化。先试探美国与欧盟的态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法国总统与荷兰首相访问我国,也希望我们能够在日本难民问题上做出表示。既然如此,我们将计就计,以此拉开谈判序幕。”
  宗应仁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从一开始,王元庆就明确了通过停战谈判结束战争的战略方针。
  最初,以项铤辉为首的一批将领还不大理解王元庆的意图,认为能够彻底击败日本,就没有必要与日本进行停战谈判。战略策划阶段,王元庆多次与项铤辉等人商讨这个问题,最终说服了项铤辉等人。
  虽然“日本战争”是共和国与日本的战争,但是与“帝国时代”不同,在全球经济高度一体化的前提下,任何战争都会对全世界的国家产生影响,更何况是两个“重量级”国家之间的战争。
  美国与欧盟表现得“积极主动”,不是为了日本难民,而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在众多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半岛电视台的分析可谓一针见血。据半岛电视台报道,截至2027年6月底,在村上贞正推行的“日本经济复苏计划”的推动下,至少有八成以上的美国企业与半数以上的欧洲企业与日本有经贸上的往来。2026年,美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总额超过5000亿美元,创造了2017年以来的新高;欧盟与日本的双边贸易总额超过3500亿欧元,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创造了全球大萧条爆发之后的最高纪录。巨额贸易带来的是相关利益,美国至少有500万劳动者从对日贸易中获益,欧洲则有大约750万劳动者从中获益。如果日本垮掉,美欧在贸易上的损失不可估量。
  除了贸易,还有国际影响力。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标榜为“西方国家”,不但大力推行西方的民主制度,还在思想、文化、科技、乃至宗教等方面向西方国家学习,竭力摆脱“亚洲国家”的身份,加入西方社会。虽然日本军政府上台,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日本与美欧的关系,但是随着村上贞正大力推行“开放政策”,纠正了前政府的错误政策,日本与西方国家的联系愈发紧密。如果日本被中国击败,最终沦落为三流国家,包括美欧在内的所有西方国家的威信将受到严峻挑战,西方世界也将失去主导地位。
  避免日本战败,成为美欧的主要目的。
  随着日本战败已不可避免,美欧只能改变目的,避免日本在战后沦落为三流国家。
  不管是纠缠“共和国的战争手段”、还是强调“日本战争难民”,西方国家集团都是在为日本“谋福利”,意图向共和国施加压力,迫使共和国放弃彻底击败日本的战略目的,使日本能够保存一丝元气,为战后的快速复苏奠定基础。
  共和国能够置西方国家的利益诉求于不顾,一意孤行的推动战争吗?
  王元庆的决策说明了问题。在美国仍然具有强大的号召力,欧盟利益与美国利益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共和国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与整个西方世界对抗!别说共和国暂时还没有与西方世界对抗的资本,就算有,共和国领导人也要三思而后行。
  11月2日,王元庆再次与雅克西会晤,宗应仁也再次与阿方塔交流。
  两人一改昨日的强硬态度,暗示法国总统与荷兰首相,共和国愿意在“日本难民问题”上与包括欧盟在内的西方国家进行磋商,如果日本接受共和国开出的条件,共和国愿意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同日,阎尚隆在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布鲁德林见面。
  按照王元庆的指示,阎尚隆首次向美国表明了共和国的战争意图,暗示布鲁德林,如果美国愿意做出积极贡献,共和国可以在战争问题上做出让步,放松对日战略封锁,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随着共和国放出“和解”的信号,全球新闻媒体顿时哗然。
  在此之前,几乎所有新闻媒体都认为,共和国将在占领了琉球群岛(冲绳群岛)之后挥师日本本土,以全面占领日本结束战争。
  共和国在即将获得“大胜”的情况下,突然改变态度,目的是什么?
  一时之间,各主要新闻媒体都对共和国的“和解”意向做出了分析与猜测。
  以CNN为首的西方新闻媒体一致认为,共和国并没有“和解”的打算,以“和解”的方式麻痹西方国家,让西方国家放松警惕,减轻对共和国的压力,为最终全面占领日本打下基础。更有甚者,一些欧洲新闻媒体认为,共和国此举的意图不是尽快结束战争,而是试探西方国家的底线,确认西方国家会不会对共和国全面占领日本做出强烈反应,因此西方国家应该保持团结,迫使共和国放弃占领日本的打算。
  以半岛电视台为首的“中立”新闻媒体则认为,共和国展开积极主动的外交行动,不是为了扩大战争,也不是为了全面占领日本,而是通过西方国家向日本发出“停战谈判”的信号,最终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还有部分新闻媒体认为,共和国已经表明态度,只要日本肯承认战败,同意按照共和国的要求进行停战谈判,战争很快就将结束。因此,主动权已经转移到日本手中,战争能否尽快结束,得看日本的回应。
  战争会很快结束吗?
  别说新闻媒体搞不清楚,就连美国与欧盟都搞不清楚共和国的真实意图。
  共和国已经在战场上占据绝对优势,有什么理由放日本一条生路?
第一百一十一章
和平信号
  布鲁德林与阎尚隆会晤之后,韦斯特伍德立即召开高层会议。
  虽然众多新闻媒体都认为共和国的态度突然出现转变,与法国总统、荷兰首相的北京之行有很大关系,但是韦斯特伍德却认为,中国元首王元庆早就做好安排,只是借雅克西与阿方塔访问北京采取行动。
  关键问题是,中国的态度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重大的转变?
  布鲁德林介绍了与阎尚隆的会晤情况之后,韦斯特伍德让联邦政府高级官员对当前的局势发表意见。结果不会好到哪里去,以国防部长为代表的幕僚认为中国是在试探美国的底气,确定是否需要登陆日本本土;以国家安全顾问为首的幕僚则认为中国希望通过美国与日本进行停战谈判,尽快结束战争。
  与以往一样,讨论了几个小时,没有得出任何决议。
  让布鲁德林留下来之后,韦斯特伍德送走了其他幕僚。
  “总体来说,中国外长表达出了诚意,希望通过我们与日本进行停战谈判。”布鲁德林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但是中国外长的态度依然强硬。我数次提到解除战略封锁,准许第三方船只向日本运送一些与人道主义援助有关的战略物资,中国外长不但没有答应,还表示在战争结束之前,中国将严格实施战略封锁,直到日本承认战败。”
  “承认战败?”
  布鲁德林点了点头,说道:“阎尚隆没有明确提出日本承认战败的条件,但是做出了相关暗示,按照我的理解,如果日本答应进行停战谈判,中国会开出一系列的停战条件,只有日本接受所有停战条件,才算承认战败。”
  “肯定是非常苛刻的条件。”
  “毫无疑问,中国希望通过谈判最大限度的实现国家利益。”
  韦斯特伍德长出口气,说道:“如此说来,中国已经认识到战争持续下去的弊端,或者说战争负担过于沉重,急于通过谈判结束战争。”
  “暂时还不能这么说。”布鲁德林看了总统一眼,说道,“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中国的战争支出与战争损失都不大。CIA早已证实,中国在开战后进行了部分动员,大部分军工厂都在全速生产,战争经费也早已拨付到位。更重要的是,打了几天,中国的人员伤亡并不大,阵亡人数不到五百,伤员数量也没有超过两千,完全在中国的承受范围之内。由此可以大致推断,中国并不急于结束战争。”
  “那中国主动提出谈判的目的是什么?”
  “外交手段,或者说是政治手段。”布鲁德林冷冷一笑,说道,“雅克西与阿方塔主动访问北京,表明欧盟已经动摇,不想因为这场战争与中国对立。王元庆准确无误的读懂了欧盟的意图,也抓住了机会。中国主动提出停战谈判,在外交与政治上已经占得先机。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日本同意进行停战谈判,中国肯定会积极参与,在谈判中开出日本完全无法接受的条件,只要日本破坏谈判,中国就有足够的理由打下去,到时候不管是我们、还是欧盟都无法指责中国。当然,如果日本拒绝谈判,中国更有理由拉拢欧盟。更重要的是,日本是否答应接受谈判,与我们提供的战略援助有密切关系。只要我们向日本施加压力,村上贞正将别无选择。也就是说,我们的态度决定了停战谈判的最终结果。如果谈判失败,中国不但会趁机扩大战争规模,加强对日战略封锁,还会制造我们暗中破坏谈判的舆论,破坏我们与欧盟的关系,最终达到分化西方国家集团的目的。”
  “也就是说,中国的举动针对西方国家,而不是日本。”
  布鲁德林点了点头,表示正是这个意思。
  韦斯特伍德长出口气,点燃了抽掉一半的雪茄。
  不用布鲁德林分析,韦斯特伍德就知道中国的意图。由国务卿进行全面分析之后,韦斯特伍德看得更加清楚。
  站在客观立场上,韦斯特伍德不得不承认王元庆打出的这张牌非常漂亮。
  如果把长远放远一点,韦斯特伍德更愿意相信,战争爆发之前,王元庆就想到了这一步,谋划好了相关行动。
  炸毁日本的全部核设施,引发人道主义灾难,让西方国家在“人道主义”上大做文章,引发西方国家的内部矛盾,利用欧盟向美国施加压力,最终迫使美国承认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地位!
  整个过程,一环扣一环,没有丝毫缝隙。
  接下来,不管是否进行停战谈判,中国都占到了先机。
  美国该怎么办?
  雪茄抽完,韦斯特伍德仍然没有想到对策。
  朝布鲁德林看了一眼,韦斯特伍德摁灭了烟头。
  “我认为,现在最好以不变应万变。”布鲁德林知道总统在想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0/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