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4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9/1195

  “现在,就得听天由命了!”刘海峰呵呵一笑,说道,“不知道德国货是否有宣传的那么厉害,我们大概有八成的把握避开鱼雷。”
  几次拍击声之后,艇外突然安静了下来。
  张雪峰微微皱了下眉头,朝搭档看了过去。
  刘海峰用的战术很简单,诱饵弹通过制造泡沫屏障干扰鱼雷的主动声纳导引头,潜艇排出首舱内的高压空气时,也会产生大量气泡。在气泡屏障的干扰下,鱼雷的主动攻击声纳无法探测到潜艇,只能沿着潜艇的航线反复搜索。因为“江豚”号释放诱饵弹之前以全速上升,所以鱼雷会首先向上搜索,不会首先向下搜索。
  自导攻击的鱼雷不是潜艇,火控系统的智能化程度非常低,不可能分析实际情况。
  只要鱼雷一直向海面搜索,就不会发现重新潜入深海的潜艇,也就无法对潜艇构成威胁。
  不多时,远处传来几次沉闷的爆炸声。
  潜艇的火控系统迅速分析出结果,最先遭到攻击的5艘韩国潜艇全部被击沉。
  没过多久,又是一次爆炸声。
  结果分析出来,刘海峰与张雪峰都大吃一惊,因为鱼雷击中的不是第六艘潜艇,而是韩国潜艇释放的干扰诱饵!
第一百三十二章
联合反潜
  收到“江豚”号的消息,华剑锋立即联系偃云翔,让他以最快的速度出动反潜直升机。
  与华剑锋一样,偃云翔在东海战争之后离开一线部队,接受为期半年的“专业”培训后,到“共和国”号航母上担任反潜直升机大队长。虽然反潜直升机大队编入舰载航空兵联队,但是一般情况下,反潜直升机大队听从舰队反潜战军官的指挥。也就是说,偃云翔一直与华剑锋搭档。华剑锋到“华夏”号航母战斗群担任司令官,偃云翔跟了过来,成为了战斗群的反潜战军官。
  21点50分,3架直升机从“华夏”号上起飞。
  为了让反潜直升机起飞,华剑锋不得不让计划在21点45分起飞的三大队的战斗机留在机库内。因为按照舰队的作战条例,进行反潜作战的时候,航母将停止其他作业,直到解除威胁为止,所以三大队的出发时间比计划延迟至少2个小时!
  15分钟后,3架直升机到达“江豚”号报告的韩国潜艇所在海域上空。
  为了加强反潜作战效率,之前常用的“双机编队”变成了“三机编队”,且每架直升机都携带了4条航空反潜鱼雷。因为韩国潜艇一直在航行,所以直升机在投放鱼雷之前,得放下声纳搜索韩国潜艇。按照直升机的航空反潜战术,3架直升机中,1架用被动声纳进行广域搜索,发现目标的大概位置后,由另外1架用主动声纳确定目标的准确位置,随后由第3架直升机投放鱼雷进行攻击。
  正常情况下,5分钟就能完成一次搜索攻击行动。
  没等到5分钟,海面下的战斗有了结果。
  3架反潜直升机没来得及投放航空反潜鱼雷,5艘韩国潜艇被“江豚”号发射的重型鱼雷追上,“命运”好点的被鱼雷击沉,差的被鱼雷炸得粉身碎骨。
  不得不承认,刘海峰太“独断”了,没有给反潜直升机任何机会。
  因为“江豚”号在报告中明确提到航母战斗群附近有6艘韩国潜艇,其中1艘很有可能潜伏在附近,所以反潜直升机没有立即返航,而是按照“江豚”号提供的情报,以快速搜索方式向南推进。
  22点12分,飞在最前面的反潜直升机的飞行员见到了突然冲出海面的潜艇。
  在无法确认敌友的情况下,反潜直升机没有立即发动攻击,而是以最快的速度逼近那艘出现在海面上的潜艇。
  5分钟后,直升机上的热成相设备确认那是一艘221级常规潜艇。
  就在反潜直升机上的飞行员启动挂在舱门左侧的火箭发射巢,准备用火箭弹攻击漂浮在海面上的韩国潜艇时,导航员收到了韩国潜艇通过国际海事公共频道发出的信号。不是一般的信号,而是投降信号!
  随即,3枚白色信号弹从韩国潜艇的指挥台围壳上升起。
  按照惯例,这是投降的意思。
  俘获1艘潜艇,绝对比击沉1艘潜艇更有价值。因为共和国周边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也采购了221级常规潜艇,日本的“早潮”级也是以221级的翻版,所以共和国海军一直想获得221级的具体性能数据,军情局为此做了很多努力。如果能够将这艘韩国潜艇搞到手,不但帮了军情局的大忙,还为海军获取了一份最好的战利品。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几乎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俘获潜艇,不是让士兵放下武器那么简单。
  反潜直升机首先用国际海事公共频道发出警告,让韩国潜艇呆在海面上,不要妄图潜入海中,不然将遭到致命攻击。随后3架反潜直升机分成2批,1架直奔韩国潜艇上空,用灯光信号与潜艇指挥台围壳上的军官交流,另外2架呆在“安全”距离之外,将火箭发射巢对准韩国潜艇,随时准备开火。当然,直升机飞行员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向舰队汇报情况,要求立即派遣增援力量。
  每艘战舰上都有负责战舰安全的陆战队,只要10多名陆战队就能控制韩国潜艇。
  也就在直升机逼近韩国潜艇的时候,潜艇上发生了出任意料的一幕。
  首先出现几次闪光,据幸存的直升机副飞行员回忆,那是枪支、很有可能是手枪在开火时发出的闪光。因为直升机发出的噪音很大,直升机距离潜艇大概还有500米左右,所以没有听到枪声。“枪击事件”发生的时候,飞行员通过热成相探测仪发现至少有1名韩军被另外2到3个人推入海中。
  随即,1枚肩扛式防空导弹从指挥台围壳上升起,射向逼近的反潜直升机。
  虽然飞行员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规避,释放红外干扰弹,但是距离实在是太近了,近得无法规避。
  局势陡变,2架保持警戒的反潜直升机没有迟疑,立即发动攻击。
  因为担心击中坠落在潜艇左侧的友机,所以后方2架反潜直升机没有用火箭弹直接攻击潜艇,而是向潜艇右侧的海面开火。
  韩国潜艇没有理会直升机发出的警告,以最快的速度下潜。
  22点27分,2架反潜直升机在韩国潜艇从海面上消失后不久,先后在距离韩国潜艇下潜地点2500米与3000米的地方各投下了2枚航空反潜鱼雷。随后,2架反潜直升机以“双机编队”搜索攻击模式探测韩国潜艇的情况。
  4分钟后,反潜直升机的被动声纳接受到了3次爆炸声。
  用主动声纳探测后,确认韩国潜艇已经被鱼雷击沉。
  22点34分,海面上出现了韩国潜艇的碎片。
  确定韩国潜艇已经完蛋后,2架直升机没有飞走,而是在坠落的友机上空盘旋。因为反潜直升机没有携带救援设备,所以无法展开救援行动。
  22点38分,1架携带救援设备与蛙人的大型直升机到达。
  经过5分钟的搜救,蛙人不但找到了那名幸免于难的直升机飞行员,还找到了韩国潜艇艇长孙信昌。
  飞行员只断了2根肋骨,休养几个月后又能上天。
  孙信昌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被捞起的时候已经成了尸体。尸检后确认,孙信昌死于枪击。凶手用口径为9毫米的自卫手枪朝他开了5枪,其中打中心脏与肝脏的2枪夺走了他的性命。因为当时水温在4摄氏度以下,从落水到救援直升机到达超过15分钟,所以即便孙信昌没有受致命伤,也会被冻死。
  损失了一架直升机与4名机组成员(执行反潜任务时,直升机上有5名机组成员),偃云翔非常愤怒。
  华剑锋平静得多,因为韩国海军剩余的6艘潜艇都被干掉了。
  除非棒子会变魔术,不然再也无法对共和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构成威胁。
  这场战斗证明了华剑锋的推测,美军潜艇进入黄海,正是为韩国潜艇创造偷袭共和国航母战斗群的机会。如果不是“江豚”号及时机动到位,发现正在悄悄逼近的韩国潜艇,正在高速航行的航母战斗群很难在韩国潜艇进入鱼雷攻击范围之前有所察觉。最容易遭到攻击的不是“华夏”号与“黄帝”号,而是正在接受补给的“炎帝”号。与损失1架反潜直升机相比,“炎帝”号遭到鱼雷攻击才是真正的损失!
  华剑锋不会考虑刘海峰与偃云翔的想法,因为他的任务是确保航母的安全。
  22点55分,华剑锋让舰队里的反潜直升机重点搜索东面海域,联系反潜巡逻机,加强对美军潜艇的监视。
  韩国潜艇偷袭失败,不能保证美国潜艇不会铤而走险。
  对杜兴华来说,情况并没有这么严峻。
  “江豚”号与韩国潜艇交战的时候,“刺豚”号的被动声纳接受到了鱼雷爆炸时发出的巨大声响。
  虽然无法肯定遭到攻击的是韩国潜艇,还是共和国的潜艇,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鱼雷在海面下爆炸,而不是在海面上爆炸。水下爆炸与水面爆炸产生的声响完全不同,水下爆炸产生的声响比较沉闷,次声波的强度更强;水面爆炸要清脆一点,高频声波的强度超过了次声波,传递距离近得多。
  3艘美国海军的“811”级潜艇也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爆炸声。
  22点50分,在华剑锋决定“围剿”美国潜艇之前,3艘“811”级同时转向,向东离开战场。
  杜兴华立即命令“刺豚”号减速深潜,然后跟随美国潜艇向东航行。
  到此,杜兴华基本肯定美国潜艇不会偷袭航母战斗群。因为爆炸发生在水下,所以美国潜艇也能判断出遭到攻击的是潜艇,而不是海面上的战舰。不管谁的潜艇被击沉,韩国潜艇偷袭航母战斗群的行动以失败告终。除非美国潜艇准备亲自下手,不然没有任何理由继续留在黄海。
  23点15分,“刺豚”号抛出通信浮标,报告了美国潜艇的行踪。
  直到这个时候,华剑锋才真正松了口气。
  让反潜直升机返航之后,华剑锋命令反潜巡逻机沿“刺豚”号提供的航线继续追踪美国潜艇。反潜巡逻机到达后,美国潜艇肯定知道遭到跟踪,会以更快的速度离开黄海,不会留下来看热闹。
  23点45分,最后一架反潜直升机降落在“华夏”号的飞行甲板上。
  5分钟之后,三大队的第一架J-15BA弹离飞行甲板。
  折腾2个多小时,舰载战斗机才按照预定作战计划前去为济州岛上的空降兵提供空中支援。
第一百三十三章
高地
  有没有空中支援,对臧嘉裕来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况。
  靠在巨大的岩石旁边,臧嘉裕一边嚼着口香糖,一边看着架设在旁边的传感器屏幕。
  依靠外号“蝗虫”的“电动外骨骼行军装置”,臧嘉裕等8名空降兵在19点45分到达了营长挑选的阻击阵地。此时,韩军步兵还在南面大约5千米处。在韩军到达前的1个小时内,空降兵利用地形部署了防御阵地。
  20点50分,正在山路上行进的韩军遭到轰炸。
  12架来自航母战斗群的舰载战斗机向韩军投掷了至少30吨炸弹,其中不少是适合在山林地区对付无防护人员的燃烧弹。冲在最前面的大约250名韩军上天无路、下地无门,不是被炸死,就是被烧死。
  随后,另外12架战斗机在臧嘉裕等人的引导下,轰炸了韩军主力部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9/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