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4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8/1195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同命运
  听到鱼雷高速航行发出的声响,孙信昌暗自庆幸没有冒险。
  根据韩国海军掌握的情报,共和国的重型电动反潜鱼雷的最大航速为70节,此速度下的最大射程为45千米。因为这是“甲级外销型号”的性能,所以共和国海军自用型号的性能至少高出20%。2条鱼雷攻击1艘潜艇,即便潜艇实施干扰,命中率仍然超过95%。对于最大潜航速度只有20多节的常规潜艇来说,几乎不可能避开在35千米以内射来的重型电动反潜鱼雷。
  即便能够避开鱼雷,潜艇也会暴露行踪。
  航母战斗群就在40多千米外,哪怕反潜直升机接到战斗命令后从战舰上起飞,也能在20分钟内赶到。潜艇规避鱼雷需要15到20分钟。也就是说,潜艇刚刚避开鱼雷,反潜直升机就赶到了。即便是核潜艇,也很难在行踪暴露后规避反潜直升机的攻击。
  加上一直在舰队附近活动的反潜巡逻机,5艘遭到攻击的韩国潜艇在劫难逃!
  实际情况远没理想到让孙信昌可以高兴的地步。
  鱼雷发出的噪音既暴露了共和国潜艇的行踪,又掩盖了共和国潜艇发出的声响。“李贞忠”号只能大致确定共和国潜艇的方位,即没能确定其准确位置与航线数据,又没有获得其特征噪音。缺少这些条件,“李贞忠”号不能发射鱼雷,因为鱼雷攻击潜艇,至少需要知道潜艇的准确位置与航线数据,或者知道潜艇的特征噪音。
  必须使用主动声纳,测出共和国潜艇的准确位置与航线数据。
  孙信昌没有蛮干,而是尽量利用了有利条件。
  黄海是大陆架海,海底比较平坦,海面相对平静。交战海域离韩国并不远,附近的海底地形早就探测清楚了。利用这些条件,可以利用海底与海面反射声波,而不是直接向目标发射声波。
  实战中,除了距离近得不能再近,又无法用被动声纳锁定目标,不然很少有艇长用主动声纳直接照射敌艇。原因很简单,声纳不是雷达,声波在海水中的传递速度比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递速度慢得多;如果“李贞忠”号直接向敌艇发射攻击声波,收到回声之前,敌艇已经确定了“李贞忠”号的准确方位!
  孙信昌非常谨慎,没有露出丝毫破绽。
  收到回声后,利用时间差与声波发射角度,“李贞忠”号的火控系统迅速计算出敌艇的方位与距离,为鱼雷提供了最基本的火控参数。随后孙信昌下令发射2条重型反潜鱼雷,以低速线导模式逼近目标。
  按照孙信昌的猜测,对方肯定会高速规避机动。
  只要航行速度提高,“李贞忠”号的被动声纳就能发挥作用,为鱼雷提供目标的特征噪音数据,为鱼雷提供主动攻击所需的基本数据。
  出任意料的,30多秒过去了,“李贞忠”号的被动声纳没有收到目标信号。
  难道那艘共和国潜艇没有高速规避?
  就在孙信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对方的主动攻击声波撞上了“李贞忠”号。
  情势陡转,原先扮演“猎人”的“李贞忠”号成了“猎物”。
  孙信昌根本想不明白,共和国潜艇怎么知道“李贞忠”号的准确位置?
  转瞬间,孙信昌回忆了整个攻击过程,没有犯错,也没有疏漏。
  没等他做出反应,鱼雷发出的声响再次传来。鱼雷不是朝着北面那5艘潜艇去的,而是朝“李贞忠”号驶来。
  鱼雷的航速至少70节,而且非常准确。
  情急之下,孙信昌连续下达了数条命令。首先让已经发射的2条鱼雷以全速自导模式攻击目标,其次是左满舵急转弯,然后是全速下潜。
  与击沉敌艇相比,保住自身的小命更加重要。
  650毫米鱼雷进入全速自导攻击模式之后,产生的噪音增强了好几倍;“李贞忠”号高速规避,发出的声响更加明显。
  对“江豚”号来说,情况也不简单。
  “发现鱼雷,2条,速度70节,距离18,正在逼近!”
  “有没有收到主动声波?”张雪峰替刘海峰问了一句。
  “没有,鱼雷仍处于惯导状态。”
  “继续监视六号目标。”刘海峰冷冷一笑,对搭档说道,“为鱼雷输入自导程序,不要急着切断导线。”
  张雪峰点了点头,他很清楚刘海峰的能力,更相信刘海峰的判断。
  “计算命中时间,”刘海峰朝军械长看了一眼,说道,“两者都计算。”
  “鱼雷击中敌艇时间为八分四十秒,我艇中雷时间为八分十五秒。”
  张雪峰微微皱了下眉头,朝搭档看了一眼。
  “还早,抽烟吗?”刘海峰掏出了香烟,显得非常轻松。
  张雪峰知道,刘海峰一点都不轻松。虽然刘海峰平常吊儿郎当的,没有个当艇长的样子,但是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厉,很少在潜艇内抽烟,至少不会在指挥中心抽烟。只有情势万分紧张,需要做出生死决策的时候,刘海峰才会有意外举动。
  点上香烟,刘海峰猛吸了几口,一直盯着火控操作台上的大屏幕。
  潜艇不是战斗机,不可能像燕子一样避开射来的鱼雷。潜艇艇长都知道一句格言,那就是:逃得了就逃,逃不了就躲。
  还有8分多钟,“江豚”号不见得逃不了。
  只要立即转向,把速度提高到35节以上,再用诱饵弹干扰来袭的鱼雷,“江豚”号有八成以上的把握逃走。
  刘海峰没有下令转向加速,因为他想干掉最后一艘韩国潜艇。
  “我艇中雷时间五分整!”
  看了军械长一眼,刘海峰的目光又回到了屏幕上。
  “刘哥……”张雪峰也有点急了。
  “别慌,等我把烟抽完。”刘海峰坐了下来,慢条斯理的抽了两口。
  指挥中心内的官兵都朝刘海峰看了过来。虽然全艇官兵都相信共和国最厉害的潜艇艇长的能力,但是大家都捏了把汗。
  “二分三十秒!”
  听到军械长的报告,刘海峰灭掉烟头。“鱼雷还有多久进入自导阶段?”
  “十五秒。”张雪峰迅速做出回答。
  “准备切断导线,诱饵弹准备。”刘海峰压了压手,“全艇保持安静……切断导线!”
  在2条重型鱼雷的主动声纳能够探测到六号目标的刹那间,张雪峰切断了导线,让鱼雷进入了自导攻击状态。因为一直得到潜艇的控制,所以2条重型反潜鱼雷一直以最佳路线逼近六号目标,没有浪费时间。
  “右满舵,首下二十五,尾上二十五,全功率推进,报告深度!”
  “560……580……600……”
  “江豚”号的电动机全功率推进,加速冲向海底。
  “660……”
  潜艇的耐压壳体发出了恐怖的“嘎吱”声,表明快要承受不住外面数十个大气压的强大压力了。
  “刘哥……”
  “狗日的,竟然留了三成以上的安全余度。”刘海峰似乎没有听到搭档的话。
  “680……700……720……”
  “首尾收平,稳住深度。”
  潜艇改平时,屏幕上显示出中线深度为735米。
  “新纪录?”
  “好像还差点。”张雪峰长出了口气。
  “报告鱼雷情况。”
  “仍然在高速逼近,撞击时间55秒……50秒……”
  “保持速度与航向。”
  面对重型反潜鱼雷,潜艇一味潜深没有多少意义,因为现代重型鱼雷都能攻击900米深处的潜艇,某些重型鱼雷的攻击深度甚至达到了1200米。
  “撞击时间30秒!”
  “首上二十五,首舱排空!”下达指令的时候,刘海峰系上了安全带。
  “江豚”号的艇艏迅速抬起,以超过30度的仰角冲向海面。
  “诱饵弹准备……”刘海峰似乎在计算时间,稍微停顿一下,说道,“发射诱饵弹,报告撞击时间。”
  “发射诱饵弹!”张雪峰也叫了出来。
  “15秒!”
  潜艇指挥台围壳后面,一具声诱饵弹被弹了出去,随即产生大量气泡。
  约莫过了5秒,刘海峰再次下达命令:“首下二十五,首舱满水,全速下潜。”
  “江豚”号如同一条莽撞的海蛇,在深海里来回折腾一番,再次冲向海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8/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