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4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0/1195

  “航向25,高度5500,准备听从空中堡垒指挥。”
  “明白,听从空中堡垒指挥。”岳同生一边说着,一边朝四周观察了一番。
  其他战机正在加速爬高,以4架组成一个菱形小队的方式跟随长机前进。
  与朱荣辉以前驾驶的J-15B不同,J-15BA采用了更多的自动控制设备,没有配备领航员。虽然舰载航空兵多次反应这个问题,认为应该为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至少是部分战斗机配备导航员,但是海航研究后认为,没有必要为战斗机增添第二名飞行员,一名飞行员足以完成所有操作。
  “贼鸥呼叫空中堡垒……”
  “空中堡垒收到,战场信息正在传送,航向转到20。”
  岳同生扫了眼中央的主屏幕,见到显示出来的信息后,说道:“已经收到战场信息与导航指令,航向20,高度5500,15分钟后降低飞行高度。”
  “完全正确,一路顺风。”
  操!岳同生在心里咒骂了一句,因为舰载机飞行员最讨厌“一路顺风”这个词。“各中队注意,跟随长机前进。”
  在岳同生的率领下,机群调整好航线,朝着韩国舰队杀去。
  与空军、以及海航岸基航空兵相比,因为舰载预警机的指挥控制能力比大型预警机差了许多,所以舰载航空兵的战术更加简练。大部分时候,预警机通过战术数据链向战斗机发送作战指令与战场信息,不需要引导员通过语音的方式下达命令。舰载战斗机的导航系统也更加先进,只要作战任务与目标方位明确,即便没有预警机提供支持,也能准确飞向目标,发动攻击。
  进入预定航线后,岳同生启动了自动驾驶系统。
  自动驾驶系统能够依靠预警机提供的航线数据,代替飞行员控制战机的航向、速度与高度,不需要飞行员进行干预。利用“北斗”3代导航卫星提供的导航信息,自动驾驶系统的导航精度达到了万分之一,也就是飞行100千米仅偏差10米。即便无法接收到卫星导航信号,完全依靠惯性导航系统,利用高精度激光陀螺仪,导航精度都能达到千分之一,足以满足战术要求。
  飞向目标的过程中,机群将全程保持无线电静默。
  作为参加过东海战争与南海战争的“骨干”飞行员,岳同生比那些“后起之秀”仔细得多。每过5分钟,岳同生会检查一下战机的状态,确认收到的导航信息没有错、导航系统没有出故障。当然,他也会检查自动驾驶系统。
  第三次检查各个系统后,岳同生朝战机两侧机翼下挂载的反舰导弹看了一眼。
  J-15BA的内部弹舱并不大,只能携带制导炸弹与短程对地导弹,装不了体积较大的重型反舰导弹。虽然这算得上J-15BA的最大缺陷,但是没有飞行员抱怨,因为没有哪种战术战斗机能够将长达6米、重1250千克的反舰导弹塞到“肚皮”里面。重型反舰导弹的最大射程为480千米,即便在设定复杂攻击航线时射程将减半,战机也可以在战舰防空系统的拦截范围之外发射导弹,不用飞得太近。
  左侧屏幕上方的红色指示灯闪烁起来,岳同生微微皱了下眉头,接通编队通信频道。
  不多时,主屏幕上出现了攻击目标所需的战术信息。
  岳同生一边将战术信息输入火控系统,让火控系统为导弹提供必须的引导信息,一边说道:“各中队注意,分配战术信息,进行攻击准备工作。”
  新的导航信息出现时,岳同生将战机转为手动控制,压下了操纵杆。
  虽然看不到远在数百千米之外的韩国舰队,但是岳同生知道,他们即将进入韩国驱逐舰防空雷达的探测范围,攻击即将开始。
  对所有飞行员来说,超低空飞行都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虽然在海洋上空飞行不需要担心撞上起伏的山峦,但是海洋背景很容易让飞行员产生错觉,特别是在晴朗夜晚,海面反射的星光与月光具有很强的迷惑与麻痹作用,稍微不小心就会让飞行员感到世界颠倒了过来,从而做出错误操作。
  作为领队长机,岳同生还得负担所有战机的攻击任务。
  左侧屏幕上有9个战斗机图标,代表执行攻击任务的9个小队。当某个小队完成攻击准备之后,相应的图标就会变成绿色。
  9个图标全都变成绿色后,岳同生长出口气,说道:“各中队注意,跟随长机进入攻击航线,准备发射反舰导弹!”
  长机率先爬高,同小队的3架J-15BA立即跟了上来。
  在大约1500米的高度上,岳同生摁下了导弹发射开关,挂在机翼下的4枚重型反舰导弹以左右对称的方式依次脱离挂架,俯冲大约1000米后达到2马赫的最大飞行速度。在进入攻击末段、抛掉冲压发动机之前,导弹将一直以这样的速度飞行。
  “一中队跟随长机行动,二中队、三中队与四中队低空前进。”
  8架J-15BA继续爬升,另外28架J-16BA则迅速俯冲,回到海面上空。
  攻击并未结束,岳同生等人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
  雷达告警机响起,岳同生迅速扫了眼出现在主屏幕上的信息。X波段的电磁波,韩国驱逐舰上的相控阵雷达发现了高速逼近的J-15BA战斗机。没有任何迟疑,岳同生将油门推到最大档位,启动了加力燃烧室。
  “启动主动电磁干扰装置,进入攻击倒计时。”说完,岳同生摁下了倒计时按钮。
  一切顺利的话,韩国驱逐舰上的雷达操作员肯定会目瞪口呆,因为开始还在屏幕上的8个目标不见了踪影。不管韩国驱逐舰是否发射了防空导弹,此时都无法对付正在高速逼近的J-15BA战斗机。此时,岳同生等8名飞行员必须要做好一件事情,把刚刚收到的雷达波信号输入反辐射导弹的制导系统,让反辐射导弹“记”住目标的工作频率。
  屏幕上,2个硕大的数字正在跳动。
  全部归零后,岳同生关闭了主动电磁干扰装置,接通导弹电源,激活弹舱内的反辐射导弹。
  8架J-15BA战斗机几乎同时打开弹舱舱门,各抛下2枚反辐射导弹。
  此时,雷达告警机再次响了起来,而且非常尖锐,表明韩国战舰上的火控雷达已经开始工作,正在指引防空导弹攻击逼近的J-15BA战斗机。
  “启动战术数据交换系统,规避导弹!”
  8架J-15BA以接近2马赫的速度转向俯冲,同时利用战术数据交换系统将刚刚截获的电磁波信息发送给低空逼近韩国舰队的28架战机。
  虽然韩国驱逐舰上装备的远程防空导弹的最大射程超过200千米,但是对付低空目标的最大射程不会超过120千米,甚至无法超过40千米。
  8架J-15BA有惊无险的避开了防空导弹,另外28架J-15BA顺利进入攻击航道。
  等待韩国舰队的,将是命运的最后裁决!
第一百二十二章
命运的最后裁决
  实事求是,韩国舰队除了缺少核心力量,综合作战能力并不弱。
  为了实现野心家的理想,上台执政后,柳宗纯不惜代价的发展军备。虽然最终目的是统一朝鲜半岛,但是为了“顺应”民族情绪与国民要求,柳宗纯仍然在海军建设上投入了巨额资金。
  除了花费巨资从德国与法国分别引进221级与“虎鲨”级潜艇之外,不到3年,韩国投入近550亿美元,以采购、自建等方式,打造了一支号称“亚洲第二”、“世界第五”的庞大舰队。
  可惜的是,韩国海军遭遇了“亚洲第一”。
  遭到攻击的韩国“南方舰队”中,总共有2种、4级、13艘驱逐舰与护卫舰,分别是3艘“李舜臣”级防空驱逐舰,3艘“朴元一”级多用途驱逐舰、3艘“金泰焕”级多用途驱逐舰与4艘“釜山”级反潜护卫舰。
  “李舜臣”级防空驱逐舰是舰队中的核心力量。
  这种标准排水量达到8750吨、满载排水量11245吨,舰长168米、宽26米、吃水7.8米,配备1座口径为155毫米电热化学炮、128单元垂直MK57型垂直发射系统、2套“海拉姆”末端拦截系统,装备的AN/SPY-3型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够发现600千米内2000多个空中与海面目标、同时跟踪其中400个目标、用导弹攻击其中最具威胁的32个目标,理论上能够在一次防空作战中拦截64个空中目标的大型战舰算得上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防空驱逐舰之一。
  作为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韩国改进版”,“李舜臣”级足够先进。
  单论防空作战能力,“李舜臣”级在理论上比“秦岭”级防空巡洋舰还要强大,综合作战能力不比“秦岭”级差多少。
  3艘“朴元一”级多用途驱逐舰是舰队里的“新锐”。
  因为韩国海军在独岛战争中的糟糕表现,所以在重建舰队的时候,韩国海军更加重视来自欧洲的技术。“朴元一”级就是在英国海军的45型驱逐舰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侧重防空作战,具备多种作战能力的多用途驱逐舰。
  虽然“朴元一”级装备的“桑普森Ⅳ”型有源相控阵AM/SPY-1“宙斯盾”,仅能发现240千米内的空中目标,但是采用了数千个独立辐射单元,在复杂环境下的探测性能、跟踪目标的能力、引导导弹进行拦截的能力均超过了“宙斯盾”。在不配备独立火控雷达的情况下,“桑普森Ⅳ”能够引导32枚导弹同时拦截32个空中目标。
  除了携带的防空导弹少一点之外,“朴元一”级的防空能力并不比“李舜臣”级差。
  “金泰焕”级是舰队里的“老将”。
  实际上,“金泰焕”级就是美国海军的“伯克”级驱逐舰。“朱姆沃尔特”级开始批量建造,美国海军逐步淘汰“伯克”级驱逐舰。除了少部分被拆除武器装备后当作“靶子”给海军训练之外,绝大部分都作为二手武器出售或者赠送给了各个“友好国家”。韩国从中获益,总共接收了6艘“伯克”级,而且都是可以携带2架反潜直升机的第二批次型号,其中3艘编入“南方舰队”。
  “釜山”级护卫舰是唯一一种韩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战舰。
  作为反潜战舰,“釜山”级的主要任务是反潜。非常令人惊讶的是,在不到3500吨的舰体内,韩国海军竟然为其配备了一座可以发射区域防空导弹的32单元垂直发射系统。因为“釜山”级没有远程对空雷达,所以无法独立使用区域防空导弹,一般携带射程在60千米以内的中短程防空导弹。
  从“南方舰队”的编制上能够看出,韩国海军非常重视舰队防空。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作为东亚国家,韩国周边有2个国家不但拥有强大的空中力量,还拥有以航母为核心力量的舰队。如果不重视防空能力,韩国舰队出港后就将遭到空中围剿。因为国土面积非常有限,所以韩国还把“国家战略防御”的重任放在了海军的肩膀上,要求海军具备拦截弹道导弹的能力。
  问题是,再强大的防空战舰也只能被动防御。
  战争中,被动意味着惨败!
  用韩国引以为傲的“李舜臣”级防空驱逐舰来说,即便按照理论拦截能力计算,在一次防空作战中对付64个空中目标,且拦截成功率达到100%,只需要16架各挂载4枚重型反舰导弹的战斗机就能使其防空实力达到饱和,如果有17架战斗机,就能100%的击沉“李舜臣”级驱逐舰。1艘“李舜臣”级驱逐舰的采购价格高达35亿美元,68枚反舰导弹的价格不会超过2亿美元。
  防得再好,也只能确保自身的安全,不能对敌人构成威胁。
  实战中,任何战舰都不可能达到理论上的作战效率。在极端情况下,能够发挥出理论值的50%就非常不错了。
  更可惜的是,韩国舰队遭遇了世界上反舰作战经验最丰富的空中部队。
  从第四次印巴战争开始,共和国海军航空兵就得对付敌人的舰队与战舰,制海作战经验远超过主要对付地面目标的美国海军航空兵。
  东海战争之后,共和国海军航空兵就将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当作假想敌。
  虽然潜艇一再用实际战例证明,潜艇能够对任何一艘海面战舰构成致命威胁,用鱼雷干掉海面目标,但是航空兵仍然是最有效的打击力量,特别是面对舰队的时候,数十架携带反舰导弹的战斗机绝对能让任何一支舰队感到畏惧!
  舰载航空兵作为主要制海力量后,提高反舰作战效率势在必行。
  航母不是地面机场,即便能够携带近百架作战飞机,实战中能够用来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机数量非常有限。只有提高反舰作战效率,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航母战斗群的效能,得到控制与掌握海洋的目的。
  为此,共和国海军花了数年时间,摸索总结出了很多新式战术。
  2023年秋季演习中,共和国海军舰载航空兵首次以实战对抗的方式,在反舰作战中使用反辐射导弹。虽然没有接受过实战考验,但是演习结果证明,如果能够有效压制敌舰队的雷达与电子系统,反舰导弹的突防效率能够提高数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0/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