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4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7/1195

  东海战争,一览无余的暴露出了共和国军队进攻能力不足的缺陷。
  战后,共和国加快了海军与空军的建设步伐,表明国家领导人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峻性,决心打造一支具有强大进攻能力的军队。
  思想观念转变不过来,拥有再好的武器装备都是白搭。
  彭茂邦在离任前保荐项铤辉出任总参谋长,正是因为项铤辉出身特种部队,而特种部队既是共和国实战经验最丰富的部队,又是最先接触信息化技术、与“外军”打交道最多的部队。在打击恐怖组织与分裂组织的“持久战”中,共和国的特种部队多次在中亚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特种部队交手,非常清楚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对提高军队战斗力起到的重大作用。
  独木难支,项铤辉要想推进军事改革,必须有一帮得力助手。
  “少壮派”军官的地位迅速提升。海军的林啸雷、华剑锋、梁国翔、朱荣辉等人,空军的贾宝国、林岱珏、梅乐弛等人,陆军的裴承毅、凌云霄、李东石等人,均是“少壮派”的代表人物,都得到了重用。
  裴承毅算得上是“少壮派”中最特殊的一个。
  绝大部分“少壮派”军官都是从基层做起,在战斗中积累军功,一步步的成长为高级军官。裴承毅完全相反,从军校毕业后就进入司令部,随后调往总参谋部,一直担任参谋职务,从未上过战场。
  对职业军人来说,当参谋既有好处,又有弊端。
  好处是,在参谋岗位上很容易培养出远超过一般军官的大局观与审慎态度,能够觉察到基层军官无法发现的战机与风险,以超越基层战斗的目光看待战争与理解战争,为胜任更高级别的指挥岗位打下基础。
  弊端是,参谋很难在战争中获得军功,只能凭借一些硬性指标获得晋升,比如服役时间、学历等等;往往与某个将军或者某个团体绑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如果跟错人,能力再出色也别想出头。
  说裴承毅“幸运”,一是他跟对了人,二是获得了很多机会。
  调入总参谋部,裴承毅一直跟随项铤辉,先后在东海战争与“中南风暴”中协助项铤辉指挥作战。
  从根本上讲,裴承毅的“幸运”源自出色的个人能力。
  如果没有出色的能力,就算裴承毅与项铤辉的私人关系再好,也不可能得到重用。
  与彭茂邦不同,项铤辉不但不会刻意压制那些思想五花八门、行为标新立异的“少壮派”军官,还为有能力的“少壮派”军官提供了发挥与表现的机会。
  第77军的凌云霄是代表,裴承毅就是更加典型的代表。
  即便数十年之后,很多人都无法相信,项铤辉竟然把决定半岛战争胜败的前线指挥权交给了1名年仅32岁的上校参谋!
  如果说8年前,伊朗战争爆发时,裴承毅在兵棋推演上的表现为他赢得了出头机会。
  那么在2024年爆发的半岛战争中,裴承毅用最精彩的表现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证明了项铤辉的眼光。
  只是,对一个职业军人来说,32岁确实太年轻了。
  在魄力方面,一百个裴承毅这样的“少壮派”都赶不上一个彭茂邦或者赵润东这样的“老成派”。
  收到总参谋部的战役总体方案后,裴承毅先是万分震惊,随即着手调整战役部署。
  没有魄力,不等于没有眼光。
  战役总体方案决定了战役规模与战役目的。规模越大,目的越大,风险也越大。虽然裴承毅不知道确定战役总体方案的是元首赵润东,但是他能明白最终的目的与存在的巨大风险。打好了,不但能将战线推到三八线,还能一口气吃掉数十万韩美联军。打得不好,共和国陆军很有可能在平壤停止前进的步伐,最多在三八线稳住战局。
  第一次战役打开了局面,第二次战役将决定朝鲜半岛的未来!
  别说裴承毅是前线指挥官,就算他仍然是项铤辉身边的参谋,也得拼尽全力。
  因为各参战部队早已做好战斗准备,提前领到了好几套作战方案,所以调整战役部署不是什么难事。
  最大的困难是在战役实施阶段的指挥工作。
  任何战争都不会按照某一方的意愿进行。用俗话说,就是计划没有变化快。
  能否打好第二次战役,关键就是战场情报。
  25日夜间,裴承毅把能够找到的侦察力量都派了出去。
  担任侦察任务的特种部队最先出发,大型无人侦察机随后起飞,各军先锋部队的侦察兵冲在最前面。
  若论监视战场局势的能力,KZ-19肯定是最理想的选择。
  26日3点30分,裴承毅将指挥部“搬”到了一架KZ-19上。为了让KZ-19能在空中呆得更久一点,空军把还在试验的一架DJY-15“空中充电机”调了过来。为了确保KZ-19的安全,空军调遣了2架KJ-22与2个大队的40多架J-14A轮流执行护航任务。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KZ-19一直在鸭绿江江口北岸共和国领空巡逻。
  虽然KZ-19的性能不如E-12A,对地面装甲集群的探测距离只有350千米,对单一车辆的分辨距离不到300千米,但是在鸭绿江上空飞行的KZ-19仍然能够发现首尔以北的韩美联军的调动与部署情况。
  美军的调动完全在KZ-19的监视之中,也在裴承毅的掌握之中。
  总体来说,美军的行动没有超出裴承毅的预料。不管是第1装甲师南下夺取海州与攻打青鹤、还是第7步兵师转为向西突击,美军的意图表达得很明显:绝不在三八线以北地区与共和国陆军决战。
  裴承毅不得不承认遇到了一个并不简单的对手。
  美军的行动非常有章法,不管是攻打南浦、掐住第61军向南进军的咽喉,还是稳步向南撤退,均表现出了高超的指挥艺术与明确的作战目的。
  裴承毅更加佩服总参谋部的决策,竟然能够提前预料到美军会主动退却。
  如果按照原先制订的作战计划,将第二次战役的主要打击对象放在西部或者东部战场,均会使另外一个战场上的美军迅速逃出打击范围,不可能用第三次战役完成歼灭战,甚至永远都不可能干掉逃走的美军。
  真正让裴承毅感“兴趣”的还是韩军的行动。
  如果说美军稳步后撤,是为了摆脱共和国陆军。那么韩军主动进攻,就是在送死!
第七十九章
纯步兵
  26日天刚亮,韩军第1集团军的第17步兵师率先向青鹤发动进攻。
  稀稀拉拉的炮声将空降163旅的官兵从睡梦中吵醒,杨蒙抓着步枪爬起来的时候,排长冲进了地下掩体。
  “轮到我们排了,1班守左翼阵地,2班守右翼阵地,3班跟我守中部防线。”
  战士们纷纷爬起来,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了战斗准备。
  “动作快点,两分钟后上阵地,敌人快要冲上来了!”
  排长转身离开地下掩体,杨蒙跟在班长隆馨强身后冲出掩体,沿阴暗狭窄的坑道向阵地方向跑去。
  两天两夜,杨蒙只睡了2个小时,空降163旅的其他官兵也好不到哪里去。
  从24日上午开始,空降163旅开赴机场、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全旅官兵整装待发,随时都能搭乘运输机出发。从这个时候开始,杨蒙一直没有合过眼。即将上战场的兴奋情绪冲淡了疲惫,压住了战争产生的恐惧。
  作为一名新兵,杨蒙对自己没有太高的要求。
  能够活到战斗结束自然再好不过,即便在战争中牺牲也无怨无悔。用班长隆馨强的话来说,要死,也要死得像个爷们!
  一缕阳光照进坑道,杨蒙还没来得及收住脚步,一只大手拦在了前面。
  “杨蒙跟着我,其他两人一组。尽量利用预设火力点,不要轻易到地表阵地上去,更不要暴露在敌人的炮口与枪口下,听明白了吗?”
  杨蒙点了点头,他身后的6名战士也点了点头。
  隆馨强朝杨蒙点了点头,推开坑道口的门板,第一个冲了出去。杨蒙没有迟疑,立即跟上班长的步伐,冲出坑道。
  沿着战壕跑了不到10米,2人钻进了另外一段地下坑道。
  冲过战壕的时候,隆馨强3次探头观察阵地上的情况。杨蒙没有这么做,一直紧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不是没有胆量,而是没有必要。在2人战斗小组中,杨蒙的任务是协助班长作战。
  在2条坑道间设置部分战壕,目的是让官兵能够观察到阵地上的情况,更加清楚的掌握战场上的情况。
  隆馨强一句话都没说,沿着坑道向阵地前沿跑去。
  杨蒙知道,班长要到阵地前沿的倒打火力点上去,从敌人后方发动突然袭击。
  空降153旅在五老的惨烈战斗给了空降163旅很大“启示”,修建阵地时,空降163旅更加注重地下坑道,而不是地面战壕。为了对抗温压弹的突然袭击,不但每处阵上的官兵均能在2分钟之内到达最近的地下掩体,侦察兵还在阵地上设置了数以百计的传感器与监视器。敌人进攻前,官兵都呆在地下掩体内。只有在敌人冲上阵地的时候,官兵才沿着坑道与战壕进入阵地。
  隆馨强突然停下脚步,杨蒙赶紧收住步伐。
  “反坦克导弹。”
  杨蒙一愣,立即取下背上的导弹发射筒。
  “害怕吗?”调试瞄准器的时候,隆馨强问了一句。
  杨蒙笑着摇了摇头,只是笑得很勉强。
  “没什么好害怕的,上来的是棒子军。”隆馨强动作熟练的组装好导弹发射器,“到射击口守着,棒子敢冲过来就用子弹招呼。”
  杨蒙点了点头,跑到5米外的射击孔后面,架好步枪。
  冲上阵地的韩军大概有一个步兵营与一个坦克连,几辆K88Ⅲ型坦克冲在最前面,步兵徒步跟在坦克后面,没有见到步兵战车。杨蒙换了个角度,发现距离阵地北面大约500米处停放着10多辆军用卡车。
  标准步兵?
  杨蒙有点吃惊,韩军步兵连装甲车都没有,简直是标准得不能再标准的步兵了。要知道,即便是空降兵,也配备了空降战车,不是徒步作战的步兵。
  1班的战士没有急着开火,大家都在等待班长发出的“信号”。
  如同空降153旅一样,空降163旅基层骨干才是老兵,绝大部分战士都是新兵。隆馨强是从空降153旅调过来的老兵,听说在老挝战争中参加过农黑战役,干掉了不少与一个排的越军。事实是否如此,没人去证实。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隆馨强是全班的核心,是每一个战士景仰的班长。
  K88Ⅲ坦克咆哮着从杨蒙面前不到100米处冲了过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7/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