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1195

  战场态势再明显不过,美军准备“开溜”。
  虽然在第一次战役中已经达到大量歼灭美军有生力量的目的,但是总参谋部的意思很明确,必须扩大战果,彻底打垮美国的战争意志。
  以美军的速度,晚几个小时就意味着成千上万的美国大兵能溜出“鱼网”。
  问题是,各参战部队均未做好准备,提前开始的后果很难预料。
  17点整,项铤辉亲自向裴承毅下达了战役开始命令。
  裴承毅没有迟疑,立即将已经调整好的作战计划下达给各参战部队。
  完成整编、补充了飞行员与战斗机的第11联队在17点10分收到作战命令。
  17点15分,贾宝国率先驾驶J-14A战斗机升空。
  15分钟之内,包括林岱珏与梅乐弛在内的数十名飞行员先后驾驶J-14A战斗机起飞。
  因为第11联队在第一次战役前期争夺制空权的战斗中损失惨重,超过三分之一的飞行员伤亡,其中包括1名大队长、5名中队长与11名小队长,补充的新手缺乏经验,所以贾宝国与林岱珏把指挥工作丢给负责后勤与通信的参谋,穿上飞行服“重操旧业”。
  这种情况在空军中并不少见,参战的5个战斗机联队的联队长均上了前线。
  在第11联队的飞行员中,梅乐弛不是幸运,而是非常幸运。
  5天中,他执行了17次作战任务、参加28场空战,不但没被击落,还至少干掉了16架美军战斗机(有7个共同战果与4个没有得到承认的战果)。25日上午,在第28场空战中干掉2架敌机后,梅乐弛战机上红五星增加到21颗,超过第211大队的戢洋浩上校(总共20个战果),成为头号空战王牌。
  幸运归幸运,没有强大的实力,肯定不会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
  不说别的,被击落的飞行员中,85%都是没有参加过以往战争的“菜鸟”。按照被击落的概率计算,“老鸟”不到10%,“菜鸟”高达30%。两项数据说明了问题,实战经验比任何训练都要宝贵。
  正是如此,梅乐弛准备“收割”第22个战果的时候,另外一群“飞龙”杀向了战场。
  不是别人,正是由梁国翔率领的、隶属于海军航空兵的第001战术战斗机大队。
  因为空中战斗早于地面战斗,所以第一次战役打响时,海航申请派兵参加争夺半岛制空权的战斗。按照总参谋部的规划,海航的任务是协助航母战斗群“抵抗”美日舰队,随时准备打击美日舰队。虽然美军的3支航母战斗群先后离开黄海海域,但是日本的2支航母战斗群一直在冲绳群岛以东的西太平洋活动,随时可能进入东海海域。第一次战役期间,裴承毅也没有要求让海航参战,空军更没有主动提出请海航帮忙,总参谋部就将海航参战的事情压了下来。
  第二次战役提前开打,必须为空军提供支援。
  梁国翔在17点20分收到消息,5分钟后就率领第001大队的24架全副武装的J-14B战斗机升空。
  与海航的其他官兵相比,梁国翔的参战心情更加急切。
  原因无二:21日之前,梁国翔还是共和国空军与海航中无可争议的头号空战王牌。短短数日,梁国翔不但丢掉了桂冠,还一下跌到了20名开外!
  更让梁国翔不爽的是,排在第一的梅乐弛在几年前还是他手下的“菜鸟”!
  军人,是一群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人!
  3年前,梁国翔选择留在基层,就没有打算把“头号王牌”的位置让给其他人。
  连续几天,梁国翔不分白天黑夜,每隔4个小时给海航司令打次电话,询问海航参战的情况。搞到最后,海航司令干脆准时给他打电话,转告总参谋部的答复。
  等待期间,梁国翔没有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
  除了执行正常的作战巡逻任务之外,梁国翔花了大量时间给大队里的飞行员打气,让地勤人员使出全部能耐把战机保持在最佳状态。
  25日上午,海航司令打来电话,让梁国翔做好长途奔袭的准备。
  虽然当时总参谋部还没有决定派遣海航参战,但是局势太明显了,海航再不出动,空军很难单独完成第二次战役的“准备工作”。海航作战部队肯定会转移到东北地区的空军基地,只是临时转场会浪费宝贵的时间、暴露作战意图与兵力规模,所以海航参战部队会以长途奔袭的方式参战,完成作战任务后再前往空军基地。
  判断非常准确,项铤辉决定让海航参战后,下达的就是长途奔袭任务。
  不是对地打击,而是协助空军夺取朝鲜半岛三八线以北地区的制空权。
  正和梁国翔的胃口。
  起飞前,第001大队的地勤人员只做了一件事:在每架J-14B的机翼下挂上4具2100升的超大型副油箱。
  一般情况,J-14B在执行“空优”任务时不会使用外部挂架。
  使用外部挂架,除了会降低J-14B的隐身性能外,还会产生更大的空气阻力、降低巡航飞行速度。
  在挂载4具超大型副油箱的情况下,J-14B的巡航速度不会超过0.95马赫。
  实际上,当时完全没有必要为J-14B挂副油箱。
  舟山距离朝鲜半岛三八线大约1100千米,返航飞往东北地区的空军基地时航程不到500千米,J-14B不携带外挂油箱时的巡航距离超过4000千米、执行远程截击任务时的最大作战半径超过1500千米,完全没有必要带上额外的燃油。
  梁国翔这么做,只有2个目的: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战场,获得更多的战斗机会。
  到达巡航高度后,梁国翔率先打开加力燃烧室。
  随着2台发动机达到最大推力,J-14B机群迅速突破音障,以1.5倍音速的速度飞向朝鲜半岛。
  速度快了,耗油量也非常惊人。
  在使用加力燃烧室的情况下,J-14B的油耗是巡航状态时的4倍。4个超大型副油箱里的8400升航空煤油将在30分钟内烧光。
  对梁国翔来说,只要能够抓住战机,他甚至会自己掏腰包买下8400升航空煤油。
  相对于及时参战取得的战果,24架J-14B战斗机额外消耗201600升航空煤油(海航的采购价大概是1升9.1元,总计不到184万元)就算不了什么了。
  J-14B机群在黄海上空抛掉了外部挂架与副油箱。
  为了避免对战机的隐身外形造成破坏,J-14系列(包括J-15系列)战斗机采用了一种电耦合式外部挂架抛脱装置,而不是传统的爆炸螺栓抛脱装置(主要是爆炸螺栓起爆的时候会产生碎片,打坏机翼与机身的蒙皮)。战斗时,战机将外部挂架与外部载荷一同抛下,不像以往那样只抛掉载荷、不抛掉挂架。
  抛掉挂架后,J-14B机翼下只有几个凹陷的连接处暴露在外。
  只要不被雷达波从下方照射,这点小问题不会对J-14B的隐身性能产生多大影响。
  梁国翔没有继续加速狂奔,关闭了发动机的加力燃烧室,以1.35马赫的巡航速度向战场飞去。
  18点15分,24架J-14B战斗机同时启动主动电磁干扰装置。
  此时,机群距离朝鲜半岛西南的大黑山群岛不到100千米,距离正在大田上空盘旋的E-11A预警机大概420千米。虽然E-11A对J-14系列战斗机的最大发现距离不会超过300千米,但是梁国翔没有轻视敌人,提前启动了主动电磁干扰装置。
  “梁哥,作战命令。”
  “娘的,终于该我们上场了。”梁国翔嘀咕了一句,问道,“什么任务?”
  “偷袭‘鹰巢’。”
  梁国翔一愣,随即明白了过来。“1小队跟随长机前进,准备攻击美军预警机,其他小队继续沿预定航线奔赴战场。”
  “梁哥,我们亲自干?”
  “当然,不管肥瘦,到嘴的都是肉!”
  听到梁国翔的话,狄泊清笑了起来。毫无疑问,梁国翔被“饿”慌了。
  “鹰巢”是韩美预警机的绰号,与共和国空军的“龙穴”差不多。以往,梁国翔绝对不会亲自出手攻击预警机这类没有抵抗能力的目标,往往会把立功的任务留给其他急需表现的飞行员。在梁国翔的眼里,不管预警机的价值有多高,干掉10架预警机也顶不上击落1架F-22A。
  3架J-14B加速前进,1中队的另外9架J-14B跟上了2中队的步伐。
  “梁哥,你准备怎么干?”
  “用最简单的方式。”梁国翔已经想好了战术,“重新设定航线,超低空进入,放一朵圣诞烟花,为美国大兵庆祝节日。”
  “今天是圣诞节?对了,我还忘了。”
  梁国翔冷冷一笑,压下了操纵杆。
  3架J-14B呼啸着冲向海面,以1.15马赫(低空时的巡航速度比高空慢得多)的速度贴着海面向朝鲜半岛飞去。
第七十一章
吝啬鬼
  深冬的朝鲜半岛,夜晚来得特别早。
  战斗机座舱内的美军飞行员感觉不到外面的严寒,却能感受到夜空中的杀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空军只在两次战争中真正遇到过对手,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另外一次就是此时的半岛战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两次战争的主要对手都是共和国。
  前几日的惨烈空战,不但打破了美国空军的不败神话,还打破了天空霸主的地位。
  对手不但拥有能与F-22A匹敌的第四代重型制空战斗机,还拥有足以与美国空军对抗的作战系统。
  争夺制空权,不单是战斗机的战斗,而是整个作战系统的战斗。
  从共和国空军参战的那一刻开始,擅长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的美军战斗机飞行员不得不放弃常用的制导炸弹与对地导弹,换上不常用的中远程空对空导弹与格斗导弹,升空执行空战任务。
  几天下来,被消耗的不仅有昂贵的战机,还有更加宝贵的士气与斗志。
  在所有美军飞行员眼里,那种长着鸭翼与切尖三角翼、采用BUMP进气道(机身附流层进气道)、机身与机翼浑然一体的战斗机就是神鬼传说中,在夜空悄无声息的盘旋、突然喷出火球轰杀猎物的“恶龙”。
  因为J-14绰号叫“飞龙”,所以美军将它称为“夜空恶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