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3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1/1195

  当天晚上,3支美军航母战斗群提前结束对地打击任务,轮番派出预警机与战斗机监视正在逼近的共和国航母战斗群。
  美军出动,共和国的航母战斗群也不甘示弱,派出了预警机与战斗机。
  21点20分,朱荣辉与杨晋杰率领12架J-15B战斗机从“华夏”号航母上起飞,前往截击正在逼近的美军机群。
  从舟山海军航空兵基地起飞,由梁国翔与狄泊清率领的12架J-14B战斗机正在赶来。
  “新航向55,高度5000,速度1500。”狄泊清一边向梁国翔报告,一边把飞行数据发给其他战机。“梁哥,舰载航空兵出动了,是老朱他们。”
  “知道,做好格斗准备。”
  J-14B以1.35马赫的飞行速度奔向战场,让梁国翔觉得非常爽快。
  “中南风暴”后,共和国加快了武器装备的更新速度,梁国翔的大队最先获得专门为海航研制的J-14B战斗机。
  严格地说,J-14B最初是为航母研制的重型舰载战斗机。
  因为研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麻烦,研制费用一再增加,所以海军不得不改变初衷,放弃了在航母上部署J-14B的想法。替代方案是在J-13B的基础上配备推力更大的发动机、安装主动电磁干扰装置、采用新式火控雷达,发展出J-13系列战斗机的终极改进型号J-13C。另外通过更换火控系统,使J-15B的空战能力大大提升。
  海军没有因此放弃J-14战斗机,而是在空军J-14A的基础上开发出J-14B。
  与空军的J-14A相比,J-14B最主要的差别是采用了专门为海航研制的导航系统与通信系统,满足海航相对特殊的作战环境。一般情况下,J-14B只在2个内部弹舱中携带武器,执行空战任务时的基本配制是6枚拦截导弹与2枚格斗导弹,执行打击任务时的基本配制是2枚500千克级制导炸弹与2枚格斗导弹;如有必要,J-14B还能利用机翼下的6个外挂点携带包括副油箱、反舰导弹、对地攻击导弹、制导炸弹、火箭发射巢在内的多种武器,最大载弹量达到8500千克!
  因为J-14拥有不亚于F-22A的性能,所以J-14B的性能远超过美军的舰载战斗机。
  经过2年的“磨合”,梁国翔不但完全掌握了J-14B的性能,还对这种先进战斗机爱不释手。梁国翔继续留在海航一线部队服役,与J-14B有很大的关系。
  “梁哥,老朱他们到了!”
  海面上空,12颗明亮的“繁星”正朝东北方向飞去。
  “联系老朱,让他们跟在后面。”梁国翔嘿嘿一笑,说道,“娘的,这次该我们出出风头了,让老朱看我们的表演吧!”
  狄泊清也笑了起来。
  “中南风暴”时,首先换装J-15B的舰载航空兵大出风头,驾驶J-13B的梁国翔只能当配角!
  与J-14B相比,属于轻型战斗机的J-15B的最大差距就是不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
  12架J-14B呼啸着从J-15B机群的左上方掠过。
  看到J-14B机群在夜空中留下的尾焰,朱荣辉与杨晋杰也无限感叹。
  被梁国翔插上一手,他们别想捞到什么油水了。
  因为双方都没有主动引发冲突的意愿,所以J-14B机群与美军的F/A-18F机群遭遇后,没有爆发战斗,只是迅速纠缠在一起,阻止对方向后面的航母战斗群逼近。在夜空中玩格斗“游戏”,双方飞行员不但要比技术,还要拼胆量。
  可惜的是,F/A-18F根本不是J-14B的对手。
  如同J-11B无法在F-22A面前占到便宜一样,由F/A-18C/D型战斗机放大发展而来的F/A-18E/F系列战斗机属于三代半战斗机,与属于第四代的J-14B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交手后双方的性能差距迅速体现了出来。
  格斗中,主要考验战斗机的速度与机动性能。
  毫无疑问,最大飞行速度只有1.8马赫、无法进行超音速巡航的F/A-18F在速度上绝对不是J-14B的对手,没有配备矢量推力发动机、空战推重比刚刚超过1的F/A-18F更不是J-14B的对手。
  被迫打开加力燃烧室,以免在速度上吃亏的F/A-18F机群很快就烧光了燃油。
  唯一让美军感到庆幸的是,J-14B需要往返飞行2000多千米,而美军的舰载战斗机只需要往返飞行数百千米。
  23点过,梁国翔率领的J-14B机群返航。
  没过多久,双方的舰载战斗机在美军航母战斗群与共和国航母战斗群之间遭遇,虽然没有爆发战斗,但是双方的飞行员都非常紧张。
  20日凌晨,海航岸基航空兵第二次出动。
  3艘航母上的舰载航空兵以最大强度连续出动。
  美军不甘示弱,在20日凌晨的时候,把第一批部署到日本空军基地的F-22A战斗机派了过来。
  激烈的对抗持续了一整夜,双方烧掉了上万吨航空燃料。
  前方激烈对抗的同时,双方都做好了交战的准备工作。海航在夜间向东部沿海地区部署了近200架FBC-1C、J-10B、J-13B、J-14B与J-15系列战斗机,空军3个轰炸机大队的36架H-9轰炸机携带着重型反舰导弹进驻淮安空军基地。美军除了向日本的空军基地增派了数十架F-22A与上百架F-35A之外,还命令正在向津轻海峡前进的“克林顿”号航母战斗群转向,前去增援“西部战斗群”。
  打与不打,似乎只是一念之隔。
  实际上,就算共和国参战,也不会主动攻击美军航母战斗群,因为共和国航母战斗群的主要任务是“屏蔽”台湾,阻止美军制造新的冲突。美军也不会主动攻击共和国的航母战斗群,因为美军航母战斗群处于共和国岸基远程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内,如果与共和国打海战,美军的损失将非常惨重。
  共和国航母战斗群的积极活动,有力支援了朝鲜军队。
  3支美军航母战斗群遭到牵制,等于200多架美军战斗机无法为半岛战场上的韩美联军提供空中支援,相当于每天减少500架次的战机出动量!为了掩护航母战斗群,美军不得不将部分部署在日本空军基地,原先计划用来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的战机抽调出来对付共和国的海军航空兵,大幅度削弱了美国空军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
  空中支援减弱,韩美联军的作战行动必然受到影响。
  为此,美军不得不调整战役部署,要求日本提供更多的空军基地,以便向战区部署更多的作战飞机,同时出动部署在本土的B-2A与B-1B轰炸机,用空射巡航导弹打击朝鲜境内的军事目标。
  只是,美军没有因此放弃在朝鲜的登陆行动。
  双方的航空兵在东海与黄海上空纠缠的时候,从津轻海峡进入日本海的美军两栖舰队到达了元山外海。
  20日凌晨前,美军战机与韩军战机开始重点轰炸元山附近的朝鲜军队。
  美军第1装甲师与第7步兵师分别在开城与金化方向投入战斗,协助韩军发动进攻,迫使朝军向南增兵。
  到此时,美军地面部队正式投入战斗!
第三十七章
登陆
  美军在元山登陆是半岛战争前期的重大转折点。
  与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中的仁川登陆相比,虽然都是在敌后进行的两栖登陆作战,但是两者的区别非常明显。
  当年为了在仁川登陆,美军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利用涨潮的几个小时将部队送上岸。
  元山登陆打得非常“干脆”,两栖登陆变成了“三栖”登陆、主要投送力量由登陆艇变成了直升机、主要支援力量由舰艇变为战机,战术层面上的最大变化是节奏明显加快,进攻速度远远超过机械化时代的两栖登陆作战。
  朝军根本没法适应美军的进攻速度。
  战争刚刚爆发24小时,很多朝军连参战的准备工作都没做好,参战的朝军还在抵抗来自南面的进攻,美军就在战线后方开辟了第二战场。
  持续数个小时的高强度轰炸彻底打垮了元山守军的抵抗意志。
  据美军统计,轰炸期间,驻扎在元山的3个朝军师至少有一半的官兵临阵脱逃,逃兵数量超过15000人,甚至出现过整营官兵同时向北溃逃的事情。
  溃逃成了战败的开始。
  轰炸还未结束,从两栖攻击舰上起飞的美军无人飞机到达战场上空,开始为两栖舰队里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指引目标。
  伊朗战争中,“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表现神勇,155毫米舰炮的作战效能得到证实。
  在“中美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国会不但批准采购更多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还让五角大楼制定了一份“海军长远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到,除了削减“自由”级滨海战舰的建造数量之外,海军将按照每年3艘的速度采购“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在2035年之前替换所有“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以“朱姆沃尔特”级的舰体为基础、发展一种用来全面替代“提康德罗加”级的防空巡洋舰。
  半岛战争爆发前,美军总共拥有24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其中6艘在建),除了为每支航母战斗群配备1艘之外,还为6支两栖舰队各配了1艘。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最显著的就是超强的对地打击能力。
  使用EGMS(火箭助推增程炮弹)时,能够打击100海里(大约185千米)范围内的所有地面目标;使用EDD(超远程攻击炮弹)时,能够打击150海里(大约277千米)范围内的所有目标;从第22艘(在建)开始,将配备了155毫米电磁炮(美军已经计划对前面建造的21艘按照同一标准进行改进),从而使其能够打击200海里(大约370千米)范围内地面目标;如果对付内陆目标,则使用射程为1000千米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或者射程为2500千米的巡航导弹。
  一般情况下,“朱姆沃尔特”级主要使用远程炮弹打击地面目标。
  一是炮弹更加便宜,即便是最昂贵的EDD,单价也不到5万美元,而一枚巡航导弹的价格至少500万美元(2023年币值),仅为巡航导弹的百分之一;二是舰炮在作战行动中的反应速度更快,从接到命令到炮火支援到达,最多只需要5分钟,而导弹需要10分钟到半个小时;三是弹药储备更加充足,每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能够携带1000枚155毫米炮弹,却只能携带最多80枚(实际远远达不到,因为80个垂直发射器中肯定要配备一些防空导弹、反舰导弹与反潜火箭助推鱼雷)对地攻击导弹;四是舰炮的持续作战能力明显超过对地攻击巡航导弹,155毫米电热炮能够以每分钟6枚的速度持续开火数个小时,或者以每分钟12枚的速度急促射击5分钟,没有任何一艘战舰上的对地攻击巡航导弹能够以如此快的速度持续打击岸上目标。
  伊朗战争中,参战的3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用不到百分之一的投入摧毁了沿海地区80%的地面目标,作战效费比远超过其他任何一种战舰。
  元山登陆战中,美军投入了2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
  登陆部队上岸前,2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在无人飞机的引导下,向岸上的数百个目标投射了近1700枚炮弹,命中率超过80%,摧毁率接近六成,作战效能非常惊人。
  高强度炮击,摧毁了朝军的最后一道防线。
  搭乘直升机的美军陆战队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进入元山,迅即控制了通往港口与机场的道路。
  2点45分,陆战队控制了元山机场。
  数分钟后,第101空中突击师的第一批部队到达,加入了进攻元山港的作战行动。此时,下午到达日本空军基地的第101空中突击师的另外一批兵力启程前往韩国,中途补充燃油后,直飞元山机场。
  4点前,美军进入元山港。
  被困在港口内的近2000名朝军官兵做了殊死抵抗,炸毁了港口内的大部分基础设施。
  美军大概是为了避免出现过于惨重的伤亡,没有急着进入元山港。
  打到这个时候,驻扎在元山附近的朝军已经彻底溃退了。
  只是美军没有想到,仅仅晚了数个小时,朝军就将元山港炸成了废墟,留下了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1/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