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3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1/1195


第五十九章
未来
  1月7日,11点左右,韩国空军发动了最后一次反击。
  随着最后一场大规模空战结束,“独岛战争”的大规模军事冲突结束,从3日上午爆发算起,持续时间不到100小时。
  “独岛战争”再次反映出地区性局部武装冲突的特点。
  从2015年的第四次印巴战争开始,地区性局部武装冲突明显表现出“短、快、狠”的特点,大规模武装冲突的持续时间仅有数日或者十数日、攻防转换与态势转变节奏加快、战斗损失异常惨重。随后共和国参与的东海战争、老挝战争、越南战争与南海战争全都体现出了这些特点。
  通过这一系列战争,共和国逐步总结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军事战争思想。
  与美国主导的战争相比,共和国主导战争的最大特点是交战时间短促,完成军事任务后立即停止军事行动,避免陷入战争泥潭。即便在越南,共和国军队完成作战任务后,数个月之内全部撤出越南,没有大规模卷入越南内战。
  从战术上讲,双方的差别并不大。
  战术作战阶段,共和国与美国军队都非常重视全面彻底的空中打击,均以快速、迅猛的空中打击达到主要军事目的。
  两者的最大差别是战略目的,也就是战争所要达到的政治目的。
  共和国主导的战争没将“推翻他国政权”或者“扶持伪政权”当作首要目的,发动战争的首要目的往往是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打击消灭对共和国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构成威胁与挑战的敌人、创造一个有助于共和国自身发展的周边环境,政治目的既不明显、又不突出。即便在越南战争中,共和国也没有过分干预越南内政,战后仍然由越南人民自行决定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美国主导的战争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不管是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还是伊朗战争,都将“推翻他国政权”或者“扶持伪政权”当作首要目的,发动战争不是为了维护美国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而是为国内利益集团服务、为政治家服务。伊朗战争后期,美国才逐步调整军事战争思想,转变战争目的。
  两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两国军事战争思想的根本差别。
  无论外界把共和国“捧”得多高,在具备足够的基础实力之前,共和国仍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地区性大国”,不是美国那样的“世界大国”。“地区性大国”的本质决定共和国必须集中精力发展国内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即便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通过军事手段解决争端,也必须保证国内发展。军事思想为国家利益服务,由此产生“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战争思想”就不足为奇了。
  “世界大国”的本质决定美国的军事战争思想不是以推动、维护国内发展为首要目的,而是以“确保既得利益”为根本目标。
  由此可以看出,共和国的对外战争具有明显的“战略防御性质”,美国的对外战争则具有明显的“战略进攻性质”。虽然美国的政治家、军人、学者成天嚷着“美国在共和国的挑战面前由战略扩张转为战略收缩”,但是“封锁共和国”、“围剿共和国”的总体战略从始至终没有出现任何转变。
  看得更深入一点,就能发现,日本的军事战争思想发生了明显变化。
  军政府上台之前,绑在“美国号战舰”上的日本没有独立的军事战争思想,连战术思想都已美国为准。
  日本在独岛战争中的表现,证明日本正在学习模仿共和国的军事战争思想。
  因为军事战争思想是国家战略的直接反映,所以可以由此断定,日本不再将美国当作“老师”,转为向共和国“取经”。
  国家战略决定军事战争思想,由此可以看出,村上贞正非常清楚日本的地位。
  如果日本像韩国那样,被“大国心态”主导一切,导致国家战略出现偏差,在国力不济的情况下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结果会怎么样?
  正如赵润东所说,军事化的日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日本出现一个能够驾驭军队、赋予日本军队思想与灵魂的政治家。
  韩国战败是预料中的事情,日本在独岛战争后何去何从才最值得关注。
  大规模军事冲突结束前,发生了2件“小事”。
  一是7日上午10点左右,共和国的电子侦察机与美国的电子侦察机在郁陵岛东北大约150千米处遭遇,相互纠缠大约15分钟后,发生轻微擦碰,随后各自带伤返航。共和国的电子侦察机在返航途中,因为左侧水平尾翼脱落,不得不在朝鲜清津空军基地紧急迫降;美国的电子侦察机在返航途中,因为垂尾断裂,不得不在韩国东海港东部海面迫降。不幸中的万幸,双方都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二是双方潜艇在日本海交战海域“偶遇”。
  战争爆发后,共和国与美国都做出了向交战地区派遣潜艇的决定。
  共和国的2艘攻击核潜艇与2艘全电动潜艇在4日夜间通过朝鲜海峡、进入日本海,在5日凌晨到达交战海域。因为赵润东一直没有批准“参战行动”,所以共和国的4艘潜艇只是去当“看客”,没有袭击日本潜艇与战舰。
  2艘美国海军的“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在5日凌晨从宗谷海峡进入日本海,6日下午到达交战海域。与共和国的潜艇一样,美国潜艇也没有参战,只是密切监视日本潜艇与舰队的行踪,搜集日本舰艇的情报。
  除了被击沉的6艘韩国潜艇之外,当时在日本海活动的还有4到8艘日本潜艇。
  狭窄的日本海内,一下聚集了10多艘潜艇!
  遭遇与“碰撞”在所难免。虽然共和国与美国没有公布潜艇的活动情况,但是根据外界猜测,共和国与美国的潜艇肯定发生了碰撞。因为数日之后,一艘指挥台围壳被撞坏的共和国潜艇返回青岛港,随后一艘被撞坏“鼻子”的美国潜艇回到珍珠港。
  这起“潜艇碰撞事故”算不了什么,这些年来,两国海军的潜艇没少干过类似的事情。
  大规模冲突结束,外交行动成为了新的看头。
  1月11日,在中美俄提议下,日韩两国进行了首次非正式接触。
  双边谈判没有取得任何结果,日韩均宣称对独岛拥有主权,日本提出维持现状,韩国则强烈要求日军撤出独岛。
  1月15日,双边谈判变成了“六方会谈”。
  中美俄日韩朝外长在北京进行了首轮磋商。因为日本代表首先提出“朝鲜核问题”,朝鲜代表随后提出“日本核问题”,所以“六方会谈”首轮磋商仍然以失败告终。
  外交斗争不可能在一时半会间获得收获。
  随着春节临近,共和国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1月21日,赵润东在常务代表大会上提出“增设国家副元首”,向常务代表大会提交下一届政府基本成员名单。
  按照共和国的相关法律,两项提案先经常务代表大会审议,后经全体代表大会表决。
  如果不出意外,王元庆出任国家副元首、顾卫民出任国务院总理已成定局。
  1月的最后一天,除夕夜,赵润东举行国宴,邀请包括政府官员、委员代表、社会各界人士在内的上千名宾客共同迎接虎年的到来。
  2月的第一天,赵润东、庞兴龙、王元庆、顾卫民等人先后前往各地视察工作。
  因为还不是国家副元首,所以王元庆主动要求前往广西。
  按照彭茂邦的说法,赵润东基本上答应了王元庆的要求,在设立国家副元首之后,还将设立配套的机构,王元庆可以将叶致胜等人安排到专门为国家副元首服务的机构中,并且在下一届政府内为王元庆留2个位置。
  即便不是“政治交易”,也能看出赵润东改变了初衷。
  在王元庆积极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工作的几个月内,表现出的能力远远超过了顾卫民。很多时候,赵润东没有想到的,王元庆都想到了。比如在独岛战争爆发后,王元庆提出的几点进退有据的建议就被证明非常具有战略眼光,使共和国一直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既没有过分的卷入战争,又没有过分的疏远韩国。
  赵润东不是那种将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的人。
  随着日本迈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共和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共和国与日本的矛盾将在数年内来一次总爆发。
  只有意志坚强、目光长远的领袖才能率领共和国战胜敌人。
  或许王元庆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不管从哪个方面看,擅长政府工作的顾卫民都不如深得纪佑国真传的王元庆。
  赵润东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更清楚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即便没有彭茂邦、潘云生等人的影响,在王元庆表现出具备领导国家与民族前进的能力之后,赵润东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对王元庆来说,未来几年既将决定个人政治前程,又将决定国家与民族的命运!
卷七
半岛硝烟
第一章
鬼话连篇
  平壤西郊,大同江畔。
  绿树成荫的小道上,被树木挡住的电动轿车内,装扮成中国游客的谷树良平一边抽着烟,一边翻看着手上的资料。
  朝鲜日新月异的变化让谷树良平惊叹不已。
  谷树良平的祖父谷树康茂年轻时在朝鲜“生活”过好几年,直到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朝鲜被“红军”占领,才被遣返回国。幼年时,谷树良平经常听祖父提起谷树家三代人在朝鲜经营了数十年的小煤矿,还有朝鲜的风土人情。严格地说,谷树良平有八分之一的朝鲜血统,因为他的曾外祖母是朝鲜人。
  祖父讲的故事,让谷树良平对朝鲜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感情”。
  在他眼里,朝鲜是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世外桃源般的国家。
  “曼谷事件”中,谷树良平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包括高野那智在内的国家情报厅高级官员的重视与赏识。技术人员从他带回来的“灰烬”中获得重大“信息”后,谷树良平有幸得到首相村上贞正的亲自接见与表彰。
  从此,谷树良平成为日本国家情报厅高级间谍。
  “冬眠”数个月之后,谷树良平接受了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前往朝鲜调查与“核武器”、“中朝同盟”、“朝鲜军事力量”、“朝鲜政局”有关的重要情报,策反朝鲜政府与军队的重要人员,建立情报网络。
  为了完成任务,谷树良平先在中国生活了半年。
  2022年7月,化名“谷良平”的谷树良平才以中国游客的身份第一次前往朝鲜,见到朝鲜的真实面貌。
  虽然朝鲜已经向共和国开放了4处经济特区,共和国开始兑现承诺、帮助朝鲜发展经济、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在经济特区内投资建厂等等,但是数十年的“自闭”,使得朝鲜百业凋零、百废待兴。
  乘列车前往平壤的途中,谷树良平见到的沿途景象完全可以用“满目疮痍”形容。
  当时的平壤,最多算得上是“中小城镇”。虽然几栋高大宏伟的建筑物让人惊叹、整齐划一的城市布局让人感慨、干净整洁的大街让人羡慕,但是居民的精神状况与健康状况、大街上屈指可数的“古典”轿车、严重匮乏的生活物资、以及无处可寻的娱乐场所,让人很难相信这里是“世界中心”。
  3年间,谷树良平先后4次前往朝鲜,每次都能发现明显变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1/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