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3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0/1195

  为了减轻排水量,除了动用“赤城”号自备的抽水机之外,还从伴随护航的战舰上送来了几台抽水机,利用其他战舰提供的电力抽出舰体内的海水。
  “赤城”号回到敦贺海军基地时,飞行甲板距离水面不到5米!
  完全可以说,“赤城”号拣回了一条小命。
  对一艘排水量4万多吨的中型航母来说,“赤城”号的生存性能确实非常糟糕。7年前的第四次印巴战争中,印度海军2艘中型航母的“表现”都远远超过了“赤城”号,没有被1条鱼雷击沉。
  毫无疑问,“赤城”号的实际生存能力远没有达到日本防卫省的设计指标。
  返回敦贺海军基地之后,“赤城”号的大修工作进行了23个月,远远超过了外界预期的8个月。整个大修的耗费,达到了“赤城”号建造经费的65%,比重新建造一艘航母少不了多少。借此机会,日本海军对“赤城”号进行了全面改进,主要就是提高航母的生存能力。完成改进后的“赤城”号标准排水量突破了5万吨,最高航速降低3节。
  “赤城”号的糟糕表现,不但让日本海军中止了2艘中型航母的建造工作,还在年底提出建造大型航母的方案。
  因为要尽快建造大型航母,所以“加贺”号没有像“赤城”号一样进行全面改进。
  “利根”号驱逐舰的情况更加糟糕。重型鱼雷的爆炸点仍然在舰尾附近,而且炸断了2根主推进轴。万幸的是,射向“利根”号的是一条攻击“赤城”号时“脱靶”的鱼雷,没有第二条鱼雷威胁到“利根”号驱逐舰。
  完全可以说,“利根”号能够生存下来,不但幸运,还是奇迹。
  作为标准排水量仅6000多吨的驱逐舰,能够扛住1条重型反舰鱼雷的直接攻击,不得不说是天大的奇迹。一般情况下,1条战雷头重量超过250千克(装药量大概为战雷头重量的一半,但是鱼雷使用的是高能炸药,爆炸威力远远超过普通炸药)的重型鱼雷,在命中舰艇龙骨的情况下,足以击沉一艘万吨级战舰。
  “利根”号没有沉没的原因就是鱼雷的命中点太靠后了,爆炸点上方就是得到重点保护的推进系统。如果爆炸点向前移动50米,“利根”号很有可能被当场炸成两截,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回到敦贺海军基地时,“利根”号的舰尾已经被海水淹没了。
  经过长达2个月的全面检查与评估后,日本最终放弃了修复“利根”号的想法,因为修复“利根”号的费用很有可能超过重新建造一艘驱逐舰的费用。
  这次袭击,迫使还在执行作战任务的“加贺”号航母战斗群撤到了隐岐诸岛以南海域。
  最大的受益者不是韩国,因为少一支航母战斗群对日本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担任主力的是日本空军,而不是日本海军。
  真正得到好处的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德国,因为偷袭日本航母战斗群的“孙元一”级潜艇是德国的212级潜艇的“韩国版”,重创2艘日本战舰的重型反舰鱼雷则是标准的“德国制造”。虽然韩国潜艇没能像第四次印巴战争中的共和国潜艇那样,一次干掉2艘航母,但是对急于拓展国际潜艇市场的德国来说,韩国潜艇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就是最好的推销“广告”。
  2022年,德国潜艇销售量达到8艘,是2021年的2倍!
  突然转变的战局并没有对最终结果产生多大影响,只是给这场实力相差悬殊、没有多少悬念的战争增添了一个看点。
第五十八章
大国心态
  4日夜间的战斗,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
  仅仅一天之后,更多的人不得不承认,韩国的“表现”太“反复无常”了。
  不得不承认,韩国既是一个急功近利的国家,又是一个不懂得吸取教训的民族。
  战争第一天,韩国就因为急功近利,遭受惨败,承受了不应该出现的惨重损失。仅仅过了2天,韩国再次犯了同样的错误。
  潜艇成功偷袭日本航母战斗群,让韩国忘记了教训。
  5日,天刚亮,韩国空军再次出动上百架作战飞机与6架“鹰眼2000”型预警机(其实有2架为驻韩美军的E-2D),对日本海军的“加贺”号航母战斗群发动了进攻。早就有所准备的日本空军与舰载航空兵全力应战,没让韩国空军占到任何便宜。
  上午损失了近40架作战飞机,没能让韩国恢复理智。
  下午,韩国空军再次出动上百架作战飞机,韩国海军也出动了10多艘配备了反舰导弹的快艇,对日本航母战斗群发动了“自杀式”袭击。结果可想而知,除了37架战斗机被击落之外,还有9艘快艇被日本舰载战斗机发射的反舰导弹击沉。
  疯狂的进攻,既让日本感受到了压力,也让韩国感受到了压力。
  当天傍晚,日本调整部署,让“加贺”号航母战斗群向敦贺海军基地方向撤退,避免再次成为韩国海空军的打击目标。夜间,在独岛附近活动的两栖作战舰队送走了最后一批物资后,踏上了返回福冈的航程。
  从这一点看,日本非常“理智”。
  采取以退为进的战术后,不但能够减轻空军的压力,让连续3天没有得到充足休息的飞行员有了缓口气的机会,还能迫使韩国发动更加疯狂、等同于自投死路的进攻,达到大量消耗韩国作战能力,尽快结束军事冲突的目的。
  只要损失继续加剧,不出一周,韩国就将丧失反击能力。
  在此情况下,最理智的做法不是拼命进攻,而是调整部署,集中力量,力争在一次进攻中打回独岛。即便希望非常渺茫,只要能够把军队送回独岛,就能迫使日本转守为攻,制造日本袭击韩国本土的证据,从而拖美国下水。
  问题是,朴太玄把自己的政治前程全部押了上去。
  4日夜间的“高调”声明,让民众把希望寄托在了总统身上、让军队相信总统有足够的能力率领韩国赢得最后的胜利,如果韩国放弃反击,就算民众不让他下台,军队也会让他滚蛋。
  必须反击,而且是持续不断的反击。
  白天的战斗,朴太玄押上了空军与海面舰艇。到了夜间,朴太玄押上了对日本威胁最大的潜艇。
  在朴太玄亲自命令下,到达战区的6艘AIP常规潜艇全部参加了战斗。
  只是,韩国潜艇再也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最先倒霉的是2艘从群山赶来的“孙元一”级潜艇。为了准时到达攻击海域,2艘潜艇在航渡时跑出了最大速度,不但噪音惊人,而且还耗光了蓄电池里的电能。到达战场前,2艘潜艇已经被埋伏在战场附近的日本潜艇发现。没等2艘潜艇对100多千米外的“加贺”号航母战斗群发射反舰导弹,日本潜艇就发射了反潜鱼雷。
  没有蓄电池提供的电能,“孙元一”级潜艇的最大潜航速度仅仅只有6节。
  即便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潜艇,在只有6节航速的情况下,也不可能避开敌人射来的重型反潜鱼雷。
  结果没有任何悬念,2艘“孙元一”级潜艇在冲出海面之前就被鱼雷击中了。
  4艘在4日到达交战海域的韩国潜艇的结局也没好到哪里去,其中2艘用导弹攻击“加贺”号航母战斗群的“孙元一”级潜艇在发射了导弹之后,立即被正在附近巡逻的日本反潜巡逻机发现,随后遭到4架反潜巡逻机与12架反潜直升机(全部署在隐岐诸岛,不是舰载反潜直升机)的围攻,相继被反潜鱼雷击沉。
  2艘悄悄靠近“加贺”号航母的“孙元一”级潜艇在发射了鱼雷之后,立即遭到10多艘反潜战舰与数十架反潜直升机围剿。距离“加贺”号最近的那艘潜艇在转向前就被反潜战舰的声纳发现,迅速被反潜战舰发射的火箭助推反潜鱼雷击沉。距离“加贺”号稍微远一点的那艘潜艇跑出不到10海里就被反潜直升机追上,随后遭到近10条航空反潜鱼雷攻击,被炸得粉身碎骨。
  一夜之间,准确地说,2个小时之内,韩国丧失了一半的潜艇!
  与一天前的战果相比,简直是判若云泥。日本海军没有一艘战舰被潜艇发射的导弹或者鱼雷击中,仅仅消耗数十条反潜鱼雷就干掉了6艘极具威胁的韩国潜艇。
  严格地说,葬送6艘潜艇的不是日本反潜力量,而是韩国总统朴太玄。
  作为一个根本不懂得潜艇战的总统,为了个人利益,朴太玄不但葬送了6艘潜艇与100多名潜艇官兵,还葬送了韩国收复独岛的最后一点希望。从更长远的影响来看,朴太玄的行为将韩国逼上了绝路。
  按照正规战术,6艘“孙元一”级常规潜艇完全有能力使战局发生转变。
  6艘潜艇都能在海面下潜伏20天以上,即便6艘潜艇什么都不做,无法象4日夜间那样取得惊人的战绩,只要这6艘潜艇在战场上活动,日本就会用所顾忌,不但会将“加贺”号航母战斗群向后撤退,还会增派更多的反潜力量,从而挤占并不宽裕的指挥通道,削弱日本空军与海军航空兵的作战能力。
  潜艇的最大价值不是干掉敌人多少战舰,而是自身的存在。
  虽然潜艇不是用来夺取制海权的力量,而是用来破坏敌人制海权的力量,但是只要韩国潜艇在日本海活动,日本海军就无法拥有全部制海权。
  对韩国来说,除了制空权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制海权。
  设法削弱日本的制海权,才能确保韩国的舰艇能够将作战部队送往独岛。
  后来,美国海军在分析5日夜间韩国潜艇的作战行动时明确提出,韩国根本不知道潜艇战术,错误应用潜艇是导致惨败的直接原因。
  把责任全部归在朴太玄身上也不正确。
  韩国在5日的惨败,既有朴太玄的主观原因,又有韩国国内局势的客观原因。
  归根结底,韩国民众的“大国心态”才是罪魁祸首。
  21世纪初,韩国迈入发达国家行列时,韩国民众的“大国心态”急剧膨胀,很多名声在外的韩国学者提出所谓的“韩国创造世界”、“孔子是韩国人”、“历史上韩国是世界头号强国”得用来麻痹自己、欺骗自己的意淫口号。
  与“大国心态”急剧膨胀相对应的则是韩国并不完整的国家权力。
  连国家安全都掌握在美国手上,韩国凭什么成为“大国”呢?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将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安全问题交给另外一个国家负责!
  继续膨胀的“大国心态”,导致韩国民众在思想上急功近利,那些证明韩国是“世界中心”的论调正是最直接的反应;“大国心态”导致韩国民众扭曲的价值观,篡改历史、否认历史正是最直观的表现。
  一个成语最能形容韩国,那就是:夜郎自大。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失败并不可怕,即便现今最强大的美国,历史上也遭受过惨痛失败。只要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认清自身实力,采取正确策略,就能在下一次战斗中获得胜利。
  在这点上,日本做得都比韩国好得多。
  正是吸取了东海战争的经验教训,日本才在独岛战争中展现出让人惊叹的战斗力,以摧枯拉朽之势重创韩国。
  面对急躁的民族情绪,不管是朴太玄,还是其他人,都无法改变韩国战败的命运。
  5日夜间的战斗,对共和国与美国的态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如果韩国表现稍微好一点,美国将逐步增加对韩军事援助。如果能够迫使日本打击韩国本土军事目标,美国将不得不出兵。在韩国的表现如此“糟糕”的情况下,美国不但不会出兵,还会控制住军事援助的规模,以免陷得太深。
  美国的态度迅速冷淡下来,共和国的态度不会好到哪里去。
  与美国的想法一样,发现韩国是“扶不起的阿斗”后,共和国不得不谨慎小心,避免被韩国拖下水。韩国再次请求共和国提供军事情报援助时,赵润东给军情局打了招呼,尽量拖延时间,避免韩国利用共和国提供的军事情报做出“愚蠢”的事情。
  走到这一步,就算朴太玄喊出“与独岛共存亡”的口号,韩国战败已成定居。
  6日,韩国空军只发动了一次进攻,仍然没能获得意料之外的战果。
  剩余的6艘“孙元一”级潜艇在当天先后通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却没有前往交战海域,而是转向前往郁陵岛海域。
  虽然韩国的两栖舰队在当天傍晚到达郁陵岛,但是没人相信韩国能够打回独岛。
  到战争的第五天,韩国剩下的只有口号与不服输的意志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0/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