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2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5/1195

  “梁大队,听说战争爆发了?”
  “梁大队,婚结得顺利吗?”
  “准确地说,属于我们的战争还没有爆发。同样准确地说,婚结得不顺利。”梁国翔看了眼自己与搭档身上的礼服,说道,“好了,所有人全都进入战备状态,做好随时起飞的准备工作,十五分钟后在一号机库召开战前会议。”
  40多名整装待发的飞行员都笑了起来,因为没有做好准备的只有梁国翔与狄泊清。
  去飞行员休息中心换好飞行服之后,梁国翔与狄泊清赶到了一号机库。地勤人员不但准备好了召开作战会议的设备,还给梁国翔与狄泊清各泡了一杯茶。
  “作战命令已经下达,我们的任务是协助第023与第024大队执行打击任务。”梁国翔介绍情况的时候,狄泊清将战场地图挂在了黑板上。“我知道,大家都想参加防空作战,只是这次的敌人没有多少空中打击能力,所以没有安排防空作战任务。我们的主要打击目标是以金兰湾为中心的越南海军基地,以及驻扎在金兰湾里的越南舰队。海防那边就别想了,距离太近,被空军包干了。名义上,我们协助第023与第024大队,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南海的这两支大队配备的都是J-10B型战斗机,对地打击能力相当有限。我们将承担主要打击任务。”
  “有具体目标情况吗?”
  “具体的目标情况要等到战斗开始前才会下达到各作战单位。”梁国翔看了眼手表,“司令部要求我们在五点三十分之前做好战斗准备,所以我猜测战斗会在夜间打响。离天黑还有两个多小时,大家可以准备一下。还有什么问题吗?”
  “梁大队,‘共和国’号会不会协同我们作战?”
  “我也不知道。”梁国翔淡淡一笑,说道,“打击任务还没有分配下来,谁也说不清楚。”
  “还有问题吗?”狄泊清替梁国翔问了一句,“没问题,就到此位置。全大队进入最高战备状态,重新检查战机状况,做好夜间作战的准备工作。”
  飞行员一哄而散,地勤人员则排着整齐的队伍离开。
  “一群王八羔子,没一点规矩。”
  “得了,当年我们还不是一样?”梁国翔一边收拾桌上的东西,一边说道,“刚分配到部队那时,你小子还经常拿老洪开玩笑,现在知道年轻人不好应付了?”
  “老梁,我可没有拆你的台。”
  “我也没有拆你的台啊。”梁国翔呵呵一笑,“别想那么多,赶紧去准备吧。我去找地勤人员说说,让他们检查仔细一点。”
  狄泊清叹了口气,朝停放在机库里的J-13B战斗机走去。
  东海战争结束后,梁国翔与狄泊清是海航唯一荣获“特级战斗功勋”的飞行机组,原因不仅仅是他们表现卓越,还因为他们击落的那架F-22J为共和国的科研部门研制新型隐身涂料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后,梁国翔晋升上校大队长,狄泊清晋升中校副大队长。
  “共和国”号航母下水后,两人就打了报告,要求前往刚刚成立的第101大队,转为舰载航空兵飞行员。
  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在试验基地的时候,两人就模拟过在航母上进行降落。
  以当时的情况,为“共和国”号提供的全是海军最精锐的官兵,梁国翔与狄泊清作为海航“头号机组”,转入舰载航空兵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最终两人没能如愿以偿,原因很简单,“共和国”号被分配给了南海舰队。
  作为补偿,东海海军战区航空兵司令张韦昌将军不但亲自替梁国翔说媒,还替梁国翔的新婚妻子安排了一份文职工作,为梁国翔提供了一套面积150多平方米的福利房。顺带给狄泊清安排了一套120多平米的福利房。
  这个待遇,绝对算得上是最好的了。
  梁国翔与狄泊清都是很重感情的人,张韦昌做得仁至义尽,两人也不好再提去舰载航空兵的事情,留在了第011大队,把机会让给了朱荣辉与杨晋杰。
  作为一支全部装备J-13B重型战斗机的航空大队,第011大队是海航的主要打击力量。
  按照计划,到2020年底之前,海航将为第011大队换装,用专门为海航生产的J-14战斗机取代J-13B。
  年初的时候,梁国翔就接到了消息。
  为此,他特别在3月份请了婚假,准备在4月初返回部队,参加接收J-14战斗机的工作。
  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战争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爆发了。
  逐个找到每个地勤班组的班长,梁国翔一一叮嘱了一番,让地勤人员细心一点,检查全面一点。
  等他回到一号机库时,狄泊清正在与两名士官商讨战机的事情。
  “有问题?”
  “没什么大问题。”狄泊清撑直了腰杆,“开始检查的时候发现前起落架有裂缝,用仪器检查了一下,只是表面裂缝,还能飞几个架次。”
  “如果不行,马上更换。”
  “时间来不及了。”蹲在地上的上士地勤人员站了起来,“刚刚去问了,备用起落架没有带过来,这边的后勤保障系统没有J-13B的备用起落架。如果现在空运过来,加上更换,怎么也要好几个小时。”
  “确定还能飞几次?”
  “着陆的时候小心点,动作别过猛就没问题。”上士擦掉了额头上的汗水,“我用仪器检查了三遍,裂纹只在表面,内部没有。按以往的经验,不会有大问题。”
  梁国翔点了点头。“行,你去联系一下,尽快把备用起落架送过来。”
  “已经联系了,今天晚上就运过来。”狄泊清替上士回答了梁国翔的问题。
  梁国翔点了点头,朝西面的落日看了过去。
  就要到晚上了,激烈的战斗即将开始。
第九章
空降兵
  比起那些大名鼎鼎的战斗英雄,隶属于第15空降军第153空降旅的李东石上士只算得上共和国百万官兵中最普通的一员。
  李东石并不出名,可他的亲大哥李东海却非常出名。
  在2015年的第四次印巴战争中,作为空军“志愿参战人员”的李东海上尉驾驶J-10战斗机执行轰炸伯坦果德防空指挥中心的任务时,战机被导弹击中,上尉英勇殉国。随后,空军追授李东海上尉“特级战斗英雄”称号。
  当年,李东石还是四川大学的三年级学生。
  在大哥的墓碑前,李东石发誓要加入空军,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
  对已经21岁的李东石来说,要想成为飞行员简直是天方夜谭。不管是空军、还是海航,飞行员都从高中应届毕业生选拔,接受3到4年的培训,然后编入作战部队。无特殊情况,空军不会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
  2016年,李东石实现了“梦想”,成功加入空军,只不过不是飞行员。
  到空降兵训练营报到之后的3个月,李东石一度打算放弃“理想”。魔鬼般的训练、没有人情的教官、同伴的异样眼光,几乎让李东石精神崩溃。作为当年唯一以本科生身份加入空降兵的“新兵”,李东石不但没有受到特殊照顾,还受到更加严格的要求。
  与其他18岁到19岁的新兵相比,李东石不但年纪大,而且身体素质差。
  每天,其他新兵跑1万米,教官却要李东石跑2万米,跑不动,就拿皮鞭抽。每天,其他新兵做100个仰卧起坐、俯卧撑与引体向上,教官却要李东石做200个,做不了,就拿棍子打。
  空降兵,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陆军最精锐的突击力量。
  在空降兵训练营,没有人情、没有怜惜、没有同情、甚至没有眼泪,只有汗水与拼搏。结果没有倒下与站立,只有谁能留下,谁必须离开。
  最终,凭着从不服输的意志和哥哥的“影响”,李东石不但挺过了3个月的新兵基础训练,还成为全连尖兵。
  编入作战部队之前,李东石就荣升预备役上士班长。
  在随后为期半年的实战训练中,李东石亲眼见到2名新兵在进行“战场心理素质训练”时,因为忍受不了弹雨横飞产生的恐惧,在最不应该的时候从泥潭里爬了起来,被子弹无情的夺走了生命。除了教官拖走尸体时的短暂停顿之外,其他新兵沿着同伴留下的血迹,在弹雨的压制下爬过200米的泥潭。
  进入第三阶段技能训练时,李东石所在连的1名预备役班长在进行跳伞训练时,因为降落伞没能打开,从250米高空摔到了坚硬的地面上。救护人员找到他的时候,根本辨别不出人的相貌。为了不让摔碎的内脏流出来,救护人员不得不先用绷带裹好支离破碎的尸体,再搬上救护车。
  2017年9月,李东石成为了第15空降军的现役上士班长。
  营长为他佩带上军衔的时候,李东石没有半点激动的感觉。经过三个阶段的训练,李东石已经完全变了。
  每一个加入空降15军的新兵都变了。
  他们不再是需要家长关怀的孩子、不再是需要老师教导的学生、不再是初入社会的青年,他们是钢铁般的军人。
  “最快、最好、最强”的空降兵信念烙在了他们的灵魂深处。
  只是,此时李东石不再是空军的战士,而是陆军的战士。
  按照纪佑国制订的军事改革计划,空降15军与空降16军整体划归给陆军,并且由以前的军-师级指挥体系改编为军-旅级指挥体系。
  改编后,空降15军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除了保留1个空降旅之外,隶属于空降15军的另外2个旅全都改编为空中突击旅,主要作战方式不是空降,而是低空突击。
  李东石所在的第153空降旅就是空降15军唯一的空降部队。
  接到战备命令后,空降153旅在2个小时内完成了战备动员,4个小时后李东石所在的第1533营就到达广西百色的空军基地,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天黑前,另外5个空降营也先后到达。
  下午5点过,营长宣布了一条“好消息”。
  1533营将作为先头部队,首先出发,为其他营夺取空降场。
  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
  首先空降,意味着第1533营将在敌人高射火力的打击下进行空降,着陆后还得迅速消灭空降场的敌军,建立防御阵地。
  李东石没有多想,其他官兵也没有多想。
  吃过晚饭后,李东石将班里其他8名官兵集中了起来。
  “战车处于最佳状态。”说话的是班里最特殊的成员,空降战车驾驶员栾玉廷。“出发前,我会再检查一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5/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