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2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4/1195

  比起华剑锋,林啸雷更加“奔放”。
  “共和国”号下水后不久,林啸雷找到英常徽,要求担任“共和国”号航母战斗群的指挥官。
  当时,林啸雷是东海舰队司令,去“共和国”号航母战斗群,相当于下放。
  英常徽最初肯定不答应,刚刚经历了东海战争的东海舰队需要一个像林啸雷这样的司令官,让林啸雷去当战斗群指挥官,简直是浪费人才。
  闹到最后,林啸雷甚至以“退役”做要挟。
  不得已,英常徽只能与林啸雷妥协,调换东海舰队与南海舰队司令,“共和国”号为南海舰队旗舰。
  虽然林啸雷没有成为“共和国”号航母战斗群指挥官,但是以他的性格,越级指挥肯定是必然结果。
  在组建“共和国”号航母战斗群指挥系统的时候,林啸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挖来华剑锋之外,他还挖来了海航的朱荣辉与杨晋杰。遗憾的是,林啸雷原本想把梁国翔与狄泊清挖来,结果海航说什么都不肯放人。
  经过近2年的努力,“共和国”号航母战斗群集中了海军最优秀的军官团队。
  担任战斗群指挥官的是前东海舰队参谋长袁任时,他也是林啸雷的搭档。“共和国”号舰长是前“兰州”号驱逐舰舰长殷远桥,为了成为航母舰长,他不但战胜了30多个竞争对手,还参加了为期1年半的特别培训。舰载航空大队大队长是朱荣辉,副大队长是杨晋杰。战斗群反潜与联合作战指挥官是晋升为海军上校的华剑锋。除此之外,护航舰艇的舰长与艇长都是林啸雷以前的手下,其中包括095级攻击核潜艇艇长杜兴华与刘海峰。
  因为“剑鱼”号的最大速度只有27节,所以没有编入航母战斗群。
  到2019年3月初,“共和国”号航母战斗群完成了为期1年的训练,基本上形成了作战能力。
  因为J-15B与HJ200的产量上不去,所以舰载航空兵的配制一直没有达标。
  当时,驻“共和国”号的J-15B只有12架,为此将J-10C的数量增加到了36架;HJ200只有2架,其中1架还在进行训练与调试。
  虽然编制并不完成,但是“共和国”号航母战斗群的实力毋庸置疑。
  2月底,华剑锋休“结婚假”之前,“共和国”号与海军岸基航空兵进行了一次对抗演练,舰载航空兵不但成功完成了舰队防空作战任务,还出色的完成了对地打击任务,让岸基航空兵的官兵感叹不已。
  在空战对抗中,J-15B对抗J-10B,取得了2比17的战绩。
  随后的对地打击对抗中,J-10C与J-13B机群在2个小时内摧毁了70多个地面目标。
  按照计划,3月底,“共和国”号还将与东海舰队进行海上对抗演练,4月初与潜艇部队进行反潜对抗演练。
  为此,华剑锋抽两次对抗演练之间的空隙时间回去结了婚。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战争在这个时候爆发了。
  看完作战计划,华剑锋不由自主的拿出了香烟。与潜艇相比,除了住舱面积更大之外,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在住舱内随意抽烟。其实,在“剑鱼”号上,华剑锋也能在住舱内随意抽烟。
  作战计划订得很全面,海陆空全都有份。
  问题是,计划并不详细,只大体确定了“共和国”号航母战斗群的作战目的,没有提出具体的行动步骤。
  显然,这是一份仓促间拟定的作战计划。
  感到战舰微微震动了一下,华剑锋走到舷窗旁,朝外面看去。
  “共和国”号正在缓缓移动,应该是在汽艇的推动下离开码头。
  不多时,航母舰首朝向了离开港口的航道。拖带汽艇纷纷离开,主机启动,在21万马力的澎湃推力的推动下,航母驶向了离港水道。“共和国”号身后,数艘驱逐舰与护卫舰也先后离开码头,跟上了航母的步伐。
  穿上干净军装,华剑锋去了作战中心。
  虽然“共和国”号的空间比任何一艘共和国海军的舰艇都要宽敞,但是比起陆上基地,航母的空间仍然比较狭窄。
  好不容易来到位于前方的航海舰岛,华剑锋差不多是最后一个到达的重要军官。
  “作战计划大家都看了。”林啸雷当仁不让的抢占了原本属于袁任时的位置,“我们的任务很简单,掩护登陆部队收复被越南侵占的南沙诸岛,驱逐与打击进入南海海域的越南战舰,夺取战场制空权。”
  军官们的神色都比较严肃。
  “这是‘共和国’号第一次执行作战任务,也是共和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第一次执行作战任务。”林啸雷的表情更严肃,“虽然在前期的演练与训练中,各种战术战法都得到了验证与考验,但是实战不是训练,战场上,输家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不管敌人多么弱小、如何不堪一击,我们都不能轻敌,更不能把战争当儿戏。各位都是身经百战的官兵,某些军官见的大场面比我还多,我不希望有任何人在战场上犯最轻微的低级错误。国家信任我们,将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们,我们就应该拿出最好的成绩来。我的要求只有一个,所有人都要以对付美国、对付最强大敌人的思想打好这场战役。从现在开始,‘共和国’号航母战斗群进入战斗状态!”
  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华剑锋也感到心跳速度加快了许多。
  参军服役20多年,他还是第一次在潜艇以外的战舰上参加作战行动。
  严肃了纪律,林啸雷开始给每个作战部门分配任务。
  作为战斗群的潜艇作战联合指挥官,华剑锋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为伴随战斗群作战的潜艇安排作战任务,二是负责舰队的反潜作战。
  担子不轻,压力很大。
  因为作战海域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范围之内,所以“共和国”号不是单独行动,海军航空兵将为航母战斗群提供防空掩护,必要时空军也会提供支援。越南没有一支足以对“共和国”号航母战斗群构成威胁的航空兵,来自空中的威胁并不大。
  相对而言,来自海面下的威胁更大。
  早在本世纪初,越南就从俄罗斯引进了2艘877型“基洛”级柴电潜艇。虽然到此时,“基洛”已经算不上先进常规潜艇,877型的作战能力远不如636型,但是在相对狭窄、水文情况相对复杂、岛屿弥补的南海海域,任何一艘潜伏的潜艇都能对路过的航母战斗群构成致命威胁。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谁也不能保证“共和国”号航母战斗群不会走霉运,碰巧“踩”中了潜伏的越南潜艇。
  会议结束后,华剑锋立即让手下的参谋联络岸基反潜巡逻机,安排部署舰队的外围反潜巡逻。
  “共和国”号没有配备固定翼反潜巡逻机,远程反潜主要依靠岸基巡逻机。
  凭借多年的经验,华剑锋很清楚外围反潜的重要性。如果让潜艇透过外围反潜网,到达可以用鱼雷攻击航母的位置,只要艇长不是贪生怕死的胆小鬼,航母都面临九死一生的考验。
  能否尽早发现敌潜艇,是反潜作战成败的关键!
第八章
紧急归队
  对同样“荣升”新郎的梁国翔来说,3月22日算不上值得高兴的日子。
  婚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2名海航的军官找到了新郎梁国翔与婚礼主持人狄泊清,两人连礼服都没来得及脱下,就被带上军车,送往最近的空军基地。
  搭乘直升机前往位于海南岛的某海军航空兵基地的路上,梁国翔大致了解了情况。
  他与狄泊清隶属的航空部队已经在上午收到消息,正在转往属于南海海军军区的航空兵基地,预计在下午3点之前全部到达。
  战争爆发了,军人就得放下一切私事,回归部队。
  “梁哥,别想了,打完这场仗,再回去跟嫂子洞房。”狄泊清推了下搭档,“你别想借此开溜,到时候我把老朱他们喊上,一块闹洞房。”
  梁国翔笑着摇了摇头,他想的不是洞房。
  俗话说“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活了几十年,虽然才结婚,但是梁国翔也不至于急着跟新婚妻子洞房。
  真正让他感到恼火的是这次的作战任务。
  作为隶属于东海海军军区的航空兵,被突然派到南海执行作战任务,指挥与协调上肯定有问题,搞不好还要出大问题。
  “哎,当初我俩要是去了第一大队,就没这么多麻烦了。”
  狄泊清看了眼搭档,“我们又不是没努力,只是上面压着,不放行,能有什么办法?”
  “第一大队”是海军岸基航空兵对舰载航空兵的“戏称”,正式编号为第101航空大队,从而与用0XX编号的岸基航空兵大队区分开来。
  “你说,张司令是不是缺心眼,把老朱放走了,硬是把我们留了下来。”
  “也不能这么说吧,老张没有亏待我们。”狄泊清呵呵一笑,说道,“不但为我们申请晋升,还给我们记了特级战斗功勋,一般人哪有这待遇。”
  “得,你小子就看着每个月多出的几千块津贴。”
  “梁哥,你说得没错,我确实很重视那几千块津贴。”狄泊清拍了拍搭档的肩膀,“我相信,要不了几年,你会跟我一样。”
  “为啥?”梁国翔看了眼正在偷听他们谈话的士官。
  那名士官立即转过头去,偷偷笑了起来。
  “等你有了孩子,你就知道了。”狄泊清又拍了拍搭档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部队给嫂子安排了工作,你每个月的基本津贴都上缴了,所以你还感觉不到压力。等你有了孩子,你就知道什么是过日子了。”
  梁国翔打量了搭档一番,说道:“这么说来,你深有体会?”
  “那是当然,每个月收到家庭开支账单,你不知道我那个想法啊。”
  “是不是后悔生了儿子?”
  “得,谁跟你开玩笑。”狄泊清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想到儿子一天天成长起来,当老子的再苦再累也没啥。遗憾的是,我们不能像其他父亲,经常陪在子女身边,与子女一同分享成长的喜怒哀乐。有的时候想起来,确实挺悲哀的。”
  梁国翔叹了口气,说道:“别想那么多,我们也快四十了。再飞几年,都得回后方,到时候就能经常陪家人了。”
  狄泊清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两人到达基地时已经是下午3点30分了,全大队的24架战斗机,以及运送后勤保障设备与地勤人员的4架大型运输机整齐的停放在跑道西侧的停机坪上。见到大队长与副大队长到达,聚集在一起的飞行员与地勤人员立即赶了过来。
  “情况都知道了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4/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