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1195

  “事情搞得很大?”纪佑国微微皱了下眉头。
  “也算不上很大,反正就那样。”潘云生笑着摇了摇头,“除此之外,没有什么问题。思想很传统,信念很坚定。前几年为了帮一个留学生打赢官司,不但亲自出面号召募捐,还向意大利司法部门施压,最终让法院判被告有罪。更绝的是,李成文从不放过任何敌人。听说那个强奸犯在监狱里的处境非常悲惨,几次自杀未遂。”
  “一个心狠手辣的家伙,如果利用得当,还能发挥点作用。”
  “这类人,我们军情局见多了。”
  纪佑国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其他的呢?”
  “尤明钧是澳大利亚籍华裔,拥有几家矿山,几年前就跟国内钢铁企业合作。前几年经营不善,差点被力拓公司收购。近段时间跟李成文走得很近,大概想利用李成文的关系扫清商业障碍。”
  “没其他的了?”
  “实力很一般,在他们几个中算是最弱的一个。”潘云生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还有一个叫章万年的德国籍华裔与一个叫黎玉诚的新加坡商人,两人从日本撤资后没有参加国内金融保卫战,已经与蔺彦博等人分道扬镳。”
  “叶永畿的情况怎么样?”
  “已经回国,上个月才申请我国国籍。公开的个人资产还在美国,业务由他的弟弟叶永清打理。比起没有公开的个人资产,根本算不了什么。现在,他主要跟蔺彦博、李成文合作。去年十月份联合成立‘华胜集团’,收购了十多家破产与濒临破产的房地产公司,为政府解决了很多麻烦。这件事情,庞总理应该向你汇报过。”
  “说过,听说规模搞得很大。”
  “确实很大,三个人各投入上千亿,现在已经是全国头号房地产开发公司了。”潘云生笑了笑,说道,“昨天,‘华胜’再次打出降价牌,恐怕这个月又有几十家房地产公司要宣告破产。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要不了一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就将重新洗牌。”
  “这是好事,房子卖便宜了,百姓得实惠。”
  “也不能这么看。”
  纪佑国微微皱了下眉头,朝潘云生看了过去。
  “庞兴龙找我谈过,说土地政策调整即将落实,如果蔺彦博等人加大投入,怕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
  “庞兴龙担心的不是这个。”纪佑国淡淡一笑,说道,“他是害怕‘华胜’坐大,垄断房地产行业。首先,得看蔺彦博等人有没有这么多资金。其次,政府有对付他们的办法。虽然我不认为蔺彦博会与政府对着干,但是只要‘华胜’一家独大,政府就可以用《反垄断法》拆分‘华胜’。”
  “我也觉得庞总理有点杞人忧天。”
  “这是小事。除此之外,他们还搞了些什么名堂?”
  “上个月成立了‘爱我中华基金’,为阵亡将士子女提供学费与生活费,为伤残军人提供生活保障与就业援助。基金以蔺慕华的名义成立,包括龙誉腾等人在内,总共捐赠了五百多亿。”
  “这么多?”纪佑国的眉头跳了几下。
  “对他们来说,只能算九牛一毛。”潘云生笑了笑,“当时,庞兴龙还让我去调查了情况。”
  “为什么?”
  “听说,蔺彦博希望政府能够修改相关行政法规,降低慈善基金的门槛。”
  纪佑国迟疑了一下,说道:“想起来了,当时庞兴龙跟我提起过这件事情。说是按照现行规定,慈善基金每年必须向社会捐献百分之八十的募捐资金才能免税,而国外的做法是每年只需要捐献百分之七就能免税。”
  “大概就是这件事吧。”
  “我已经让庞兴龙去调整相关行政法规,差不多这几天就能有结果。”
  “最好问清楚。”
  纪佑国点了点头,把王元庆叫了进来,让秘书去询问庞兴龙。
  “除此之外,他们最近没有太大的举动。”
  “你估计,他们手里还有多少资金?”
  潘云生微微一惊,说道:“元首,你准备……”
  “我只是想想。”纪佑国笑了笑,“现在还不清楚情况,没做决定。”
  “我估计,他们几个说里没有八千亿,也有七千亿。”
  “这么多?”
  “还是美元!”
  “什么!?”纪佑国差点从凳子上跳起来。
  “你以为我在开玩笑?”潘云生看了眼元首,“他们在日本市场投入大概两千五百亿美元,前后折腾好几轮,最保守估计都翻了两倍。回国后,又在金融保卫战中砸入全部资金,至少翻了一倍。除掉章万年与黎玉诚,其他六人手里的资金不会少于一万二千亿,且大部分都留在国内。除掉本钱、向银行支付利息、组建公司与慈善基金的花费,他们手里没有七千亿才是怪事。”
  “没想到,他们竟然赚了这么多。”
  “所以说,总理的担心也不是没有原因。”
  纪佑国点了点头,沉思一阵,说道:“也好,肥水不流外人田,而且我们现在正好需要这笔资金。”
  “恐怕不够吧。”
  纪佑国愣了一下,朝潘云生投去了询问目光。
  “老纪,你想什么我还不明白?”潘云生呵呵一笑,说道,“昨天晚上你提起这件事我就想到,你肯定准备利用他们向伊朗出售军火。”
  “是吗?”纪佑国也笑了起来。
  “美国为了花钱,才会打伊朗。我们现在不但不能乱花钱,还得到处抠着点。在此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像去年……前年援助巴基斯坦那样,为伊朗提供免费午餐,甚至得让伊朗及时支付购买军火的款项。伊朗有多少资本,我们心里很清楚。如果伊朗富得流油,还会到处要援助,找同情吗?”
  纪佑国笑了笑,示意潘云生继续说下去。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就算伊朗砸锅卖铁,以出售国家资源的方式购买军火,不管是我们,还是俄罗斯,都会再三掂量。就算国家有钱,也应该用到刀刃上,等到伊朗战后重建时再出手,而不是提前砸进去。如此一来,必须找第三者、也就是中间人,与伊朗达成协议,用获得油田与气田开采权的方式为伊朗垫付购买军火的费用。有实力做这件事的人,全世界不会超过五十个,我们能找的就只有蔺彦博他们六个。”
  “看来,你把什么都想到了。”
  潘云生笑了笑,并没感到得意。“我觉得,还是有点悬。首先是蔺彦博他们肯不肯替国家承担风险,如果伊朗战败,他们投入的巨额资金连泡都不会冒一个。其次是他们的资金够不够,如果不够,最后还得由国家买单。”
  “你说的这两个问题,我考虑了一整夜。”纪佑国摸了摸下巴,说道,“前一个问题好解决,就算其他人有疑虑,蔺彦博也没有问题。如果能够给予他们一些好处,叶永畿与李成文都会答应。只要他们三个表态,另外三个的问题不是很大。后一个问题,暂时还没想到解决办法。实在不行,也只能由国家买单。”
  “这样的话,最好与老赵,还有总理商量一下。”
  纪佑国点了点头。“肯定要跟他们商量,不过等我们搞清楚蔺彦博等人的态度后再说。”
  潘云生暗自叹了口气,这就是纪佑国的风格。
  与蔺彦博等人谈妥,就等于铁板钉钉,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了。到时候,庞兴龙要做的只是替纪佑国解决问题,而不是与纪佑国商讨策略。
  “其实,现在我们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纪佑国似乎看出了潘云生的想法,说道,“如果我们卷入美伊战争,后果不堪设想。两年不到,两场地区战争,特别是东海战争,让我们元气大伤。不说别的,空军与海军航空兵需要好几年才能恢复。军事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政府改革,让我们不得不把重点放在国内,尽量少惹麻烦。可是,我们不能让伊朗战败。如果伊朗战败,我们之前做出的努力将全部白费,不但在中东地区失去发言权,还将再次被美国围剿。美国正是看中这一点,才会在金融危机期间向伊朗开刀。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支持伊朗,同时尽量减少战争对国内发展产生的影响。”
  潘云生点了点头,他也早想到这些情况。
  “是不是觉得既无奈,又无法?”纪佑国拍了下潘云生的肩膀,笑着说道,“再大的困难都被我们战胜了,我相信这次也不例外。”
  “老纪,很多时候,我真的很佩服你的乐观态度。”
  “是吗?那就学着点吧。”
  两人都笑了起来,潘云生的心情也放松了很多。
第八章
联合经营
  蔺彦博的别墅在郊区,因为没过“危险期”,所以仍由军情局提供保护。
  按军情局规定,蔺彦博这类“大人物”的安全保护期至少2年,在此期间军情局不但负责具体安全工作,还派人暗中保护。过了安全保护期,还有2到3年的“观察期”,在此期间只派人暗中保护。观察期过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延长观察期,还是撤消保护,由私人保镖负责蔺彦博的安全。
  享受同等待遇的还有已经回国的龙誉腾、龚书涛与叶永畿。
  会面在非常友好、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按照潘云生的提示,纪佑国特别“待见”李成文,高度赞扬了李成文维护海外同胞的事迹,明确表示欢迎像李成文这样的爱国华商回国发展,最后还让李成文相信,只要遵守国家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不管之前做了什么、有什么身份,国家都可以既往不咎。
  “各位能与全国军民一同奋战,在打击敌人、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奋勇向前,在建设祖国、振兴民族的工作中不计得失,证明各位是热爱祖国、懂得民族大义的仁人志士。大道理,我就不多说了。”纪佑国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借蔺先生的东风,纪某除了结识各位、向各位表达感激之外,还准备与各位商讨一件事情。”
  见到纪佑国说正事,潘云生立即让几个特工离开了书房。
  “元首说的是什么事情?”李成文显得很兴奋。
  见到纪佑国之前,蔺彦博、龙誉腾与龚书涛跟他提起过元首的事情,说元首是个很随和的人。李成文最初还不大相信,因为在他的印象中,欧洲政客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几句聊下来,李成文不但承认了蔺彦博等人对元首的评价,还在纪佑国身上发现了欧洲政客没有的东西:大气!
  找到“共鸣”后,李成文不但越发钦佩纪佑国,还更加希望跟纪佑国交朋友。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纪佑国淡淡一笑,说道,“各位都在关注美国新总统的事情吧?”
  说到这,蔺彦博等人立即点了点头。
  “换汤不换药。”叶永畿冷笑了一下,“不管谁上台,政策都是那个样。美国没有什么好指望的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龙誉腾开口说道,“美国再不济,也是世界头号强国,没有一二十年,谁也无法超越美国。”
  “那得看拿谁跟美国比。”李成文拿起雪茄,“欧洲自顾不暇,又与美国同根同气,短期内不可能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俄罗斯老龄化问题严重,空有大量资源却无法利用,二十年之内难成气候。日本一条腿走路,就算能在军事上有所作为,最终也是自取灭亡,更别提与美国竞争。印度投靠美国,加上悬而未决的克什米尔问题,更不是美国的竞争对手。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要么没有与美国竞争的基础,要么没有动机,要么没有野心。依我看,短期内只有共和国能与美国竞争,而且二十年之内肯定超越美国。”
  “如此说来,李先生也要准备回国发展了?”潘云生在旁边附和了一句。
  李成文笑着点了点头。“别人的面子我不会给,元首亲自发出邀请,我能不给面子吗?过了这段风头,我就逐步把资产转移回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