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2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1195

  让全球14亿5000万炎黄子孙振奋不已,让所有妄图阻拦中华民族复兴的敌人胆战心惊的重大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
  从这一刻开始,共和国正式步入海军强国之列!
第二章
白宫新主人
  华盛顿,共和党筹备委员会办事处。
  看完新闻报道,当选总统弗雷德里克将电视转到CNN国内新闻频道,调低音量,转身朝在座的几位幕僚看去。
  “区区一艘中型航母,没必要大惊小怪。”弗雷德里克亲自挑选的国防部长人选的伯克利耸了下肩膀,说道,“按照海军发展规律,第一艘航母建成后,中国要用五到十年才能掌握与熟悉使用航母的各种技巧、总结经验教训,为设计建造第二级航母奠定基础。为了形成规模效应、分摊研制经费、降低建造成本,第二级航母至少需要建造三艘。即便中国仿照我们的方式,建造第一级航母时设计第二级航母,也要等到十到十五年之后才能拥有三到四艘航母。算上训练等时间,十五到二十年之后,中国才称得上真正的海军强国,拥有与我们竞争的实力。”
  没人怀疑伯克利的分析,因为他是退役海军上将。
  其他人没有伯克利这么“乐观”,因为伯克利并不了解中国。
  退役前,伯克利一直在海军服役;先后在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与航母上担任航海长,大副与舰长;37岁时晋升准将,担任“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战斗群司令;42岁晋升少将,任第二舰队参谋长,半年后担任第二舰队司令;47岁调往北约司令部,负责海上作战事务,次年晋升为海军中将;55岁晋升为海军上将,在欧洲战区司令部负责海军工作;61岁退役,次年应弗雷德里克邀请加入共和党竞选团队。
  从这份简历可以看出,现年62岁的伯克利没有与中国打交道的经历。
  弗雷德里克暗暗叹了口气,把目光转向左手边的另外一名幕僚。
  “中国的威胁不可低估。”发言人是即将成为CIA有史以来第一位黑皮肤局长的特雷杜伊,与伯克利相比,他的观点“悲观”了许多。“虽然‘共和国’号的下水日期提前近四个月与纪佑国即将离任有直接关系,但是中国建造航母的决心不会因为纪佑国离任受到丝毫影响。早在五年前,中国就超过日本与韩国,成为第一大造船国。前年,中国建造了第一艘大型LNG与第一艘大型豪华邮轮,表明中国的造船能力有了本质提高。目前,中国有十二座可以用来建造大型航母的船台,特种钢材的年产量足以支持同时建造五艘航母。当然,中国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同时建造五艘航母的潜在需要。因为没有接触到相关情报,所以无法准确判断中国建造航母的进程安排。但是可以肯定,五年之内,中国不但会开工建造第二级航母,还很有可能是标准排水量超过七万五千吨的攻击型航母。”
  从其他人的神色来看,他们更愿意相信特雷杜伊的分析。
  “除了中国海军,更应该关注中国的整体军事实力。”第三个发言的是弗雷德里克的首席防务政策顾问,未来国家安全顾问斯托克顿。“中日东海战争中,中国海空军遭受了惨重损失,至少有一艘潜艇被击沉,一艘驱逐舰被击伤,超过一百五十架战机被击落、包括一架大型预警机。这场战争,给了中国很多教训,也让中国发现了武装力量的不足之处。有一点值得我们高度关注,那就是击落三架E-767的中国战斗机。据悉,这是中国即将批量生产的J-14型战斗机,性能不在F-22A之下。与J-14搭配的J-15战斗机也即将服役,性能与F-35相当。海军方面,中国至少拥有一艘全电动潜艇的猜测已经得到证实。我们在冲绳诸岛海域失踪的‘夏威夷’号,还有负伤返航的‘得克萨斯’号很有可能遭遇了中国的全电动潜艇。因为中国陆军没有在第四次印巴战争与东海战争中亮相,所以中国陆军的战斗力如何,还无法得知。但是我相信,中国肯定会将电动技术应用到陆军装备上,使原本实力就居世界第一的中国陆军再上一层楼。”
  “也就是说,中国的军事实力比展现出来的还要强大。”
  斯托克顿点了点头,表明就是这个意思。
  相对而言,斯托克顿的分析最客观,没有搀杂太多的感情色彩。
  弗雷德里克冷冷一笑,说道:“中国的问题,等我们正式就任后再考虑吧。现在,我们得确定施政纲领与最后几位部长人选。”
  转移话题,众人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对即将入主白宫的弗雷德里克来说,在大选中击败前任总统罗迪克,只是4年执政生涯的第一步,还是最轻松的一步。
  东海战争结束后不久,“软禁门”丑闻爆发。突然出现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的前CIA局长指责罗迪克在“戴维营爆炸案”后将其软禁,谎称其被炸身亡。新闻媒体重点报道了罗迪克非法剥夺韦斯利的人生自由权、伪造死亡证明等,却没有报道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戴维营爆炸案”的真相、韦斯利“出逃”的过程等。
  “软禁门”丑闻,使共和党成了最大受益人。
  在不费吹灰之力的情况下,共和党仅用15亿竞选经费就在大选中击败了民主党,弗雷德里克拿到进入白宫的“门票”,国会众议院435个议席中的318个、参议院100个议席中的68个落入共和党手中。
  不到二十天,弗雷德里克就将搬入白宫,共和党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多数党”。
  目前,弗雷德里克除了收拾行李之外,要做的两件大事就是确定施政纲领与联邦政府部长级官员名单。
  讨论从简单问题入手,不多时就锁定了最后几个名额。
  联邦政府各部部长人选不由弗雷德里克决定,由支持共和党的各大利益集团决定。简单地说,弗雷德里克必须以此“报答”支持他的利益集团。
  国防部长伯克利身后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诺斯罗普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代表的军火利益集团,国家安全助理斯托克顿身后是“兰德公司”、“国际战略研究所”、“黑水公司”等代表的国际顾问利益集团,能源部长身后是“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美国电力集团”、“得克萨斯石油财团”等代表的石油能源利益集团,财政部长身后是“联邦储备银行”、“摩根银行”、“花期银行”、“美国银行”、“高盛集团”等代表的金融利益集团,工业部长身后是“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美国钢铁协会”等代表的工商利益集团……
  每一个利益集团都拥有超过总统的强大能量。
  弗雷德里克没有选择的权力,如果不能满足各大利益集团的要求,不但别想在4年后继续住在白宫,能否让副总统甘心充当“备份”都是个问题。
  “如果没有问题,明天就公布政府成员名单。”
  没人表示反对,最后几个空缺的人选早已确定下来,此时只是走走过场。
  “现在,我们得确定就任后的主要政策。”弗雷德里克抛出了最重要的问题,“竞选时,我们承诺增加就业、刺激消费、保护美国企业与产品、改变外交政策、改善国家形象。虽然很难在一界任期内兑现所有承诺,彻底改变美国的现状,但是我们必须做出努力,让选民相信我们有能力、也有决心解决困难,使美国走上复苏之路。”
  这是弗雷德里克第三次向幕僚提出这个问题。
  前两次,幕僚没有形成统一意见,部分人主张实施贸易保护政策,部分人主张扩大政府财政赤字,部分人主张发动对外战争。不管是哪种意见,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弗雷德里克没有让幕僚做主,他必须有明确的主观态度。
  “或许,我们不应该局限于某一种政策。”弗雷德里克钦点的国务卿莱斯利打破沉默,说道,“任何一项单一政策只能对某个、或者某几个问题产生作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只有同时实施几项政策,才能收到明显效果。”
  莱斯利拥有仅次于弗雷德里克的发言权。
  在辅助弗雷德里克竞争总统宝座之前,莱斯利先后在两界布什政府中担任财政部长与总统经济问题顾问。民主党执政期间,莱斯利应聘成为高盛集团总裁特别助理,不但帮助高盛集团顺利度过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还使其在金融危机后成为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集团。
  毋庸置疑,莱斯利得到了金融利益集团的鼎力支持。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做好多项准备。”
  莱斯利点了点头,说道:“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可能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我们必须切实保护国内企业,提供更多的政府援助与担保贷款。为了刺激消费,要尽快出台减税与福利政策,扩大财政开支。为了获得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重新塑造美国形象,我们必须教训某个不听话的国家!”
  听到这,弗雷德里克也暗自叹息。
  谁住在白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说了算。如同历任美国总统一样,弗雷德里克既不能失去幕僚的支持与辅佐,又不能摆脱利益集团的控制。
  白宫,只是一个更加光鲜的家而已。
  只要愿意听从利益集团的摆布,个人履历没有污点,谁都有机会成为白宫的主人。
  总统,“美国梦”的真实写照!
第三章
风声渐紧
  回到元首府,纪佑国刚刚吃了夜宵,潘云生就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看新闻了吗?”
  “刚坐下,屁股都没坐热呢。”纪佑国苦笑了一下,让王元庆给潘云生泡了一杯绿茶。
  “弗雷德里克刚刚宣布了联邦政府部长级官员名单与施政纲领。”潘云生坐下后,拿起纪佑国放在茶几上的烟盒,“成员名单与我们收到的情报完全吻合,施政纲领也与你的猜测一致。”
  纪佑国的眉头跳了几下,没有半点高兴的样子。
  “至少,我们做好了心理准备。”
  “其他方面的准备呢?”纪佑国问了一句,说道,“如果与我的猜测一致,表明我们将要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局势。”
  潘云生叹了口气。“不管是弗雷德里克上任,还是罗迪克留任,结果都一样。”
  纪佑国笑着摇了摇头,明白潘云生这句话的意思。
  以美国的局势,不管是民主党执政、还是共和党执政,都要向利益集团低头,以“保护美国国家利益”的民意为利益集团服务。罗迪克辞职前,已经向利益集团低头,与利益集团达成秘密协议,承诺在下界任期中出台多项保护性政策。
  正是如此,纪佑国才默许了军情局的行动,在美国捅出“软禁门”丑闻。
  当时,纪佑国的想法比较“幼稚”,希望共和党上台后能在政策上有所缓和。不管怎么样,罗迪克留任,将从经济、外交与军事上打压共和国。即便共和党总统采取的政策与罗迪克向利益集团承诺的一模一样,也不会对共和国造成更糟糕的影响。
  现在看来,军情局的努力没有产生任何正面效果。
  沉思一阵,纪佑国说道:“除此之外,有没有别的动向?”
  “弗雷德里克还没有上任,虽然国会肯定会为新总统的联邦政府成员名单放行,但是不会在弗雷德里克上任前做出任何举动。”潘云生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弗雷德里克将在上任后向国会提交几项针对贸易保护、财政补贴与赤字开支的法案,甚至会调整2017年的国防预算,增加五百到一千亿军费。全球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各主要经济大国至今都没有在救市行动上取得一致意见。随着美国率先施行贸易保护政策,其他国家会纷纷效仿,贸易战与全球性经济危机无可避免。”
  纪佑国多看了潘云生两眼。
  “我不懂经济,军情局的情报分析员多少都懂点。”
  纪佑国笑着摇了摇头。“这一点我们早就料到了。不管谁入主白宫,都会在利益集团、工会、舆论的压力下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关键是,仅仅保护本国市场与刺激出口,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问题。”
  潘云生端起茶杯,不打算跟元首讨论经济问题。
  “从上海回来的路上,我跟庞兴龙详细讨论了一下。”纪佑国摸了摸下巴,说道,“他也认为美国会以征收惩罚性关税打击其他国家输入美国市场的产品,为出口企业提供巨额贸易补贴刺激出口,增加社会保障福利拉动国内消费,为新能源、新动力等高新技术提供巨额研发资金振兴工业。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财政支持,弗雷德里克势必大举国债,扩大预算赤字。”
  “这么干,必须得到联邦储备银行的支持。”
  “联邦储备银行是美国金融利益集团的工具,弗雷德里克为金融利益集团服务,他们会反对吗?”纪佑国淡淡一笑,说道,“扩大财政赤字的根本目的是让美元贬值,以政府买单的方式刺激消费,增加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按照庞兴龙的分析,美国对付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政府想方设法的花钱。花得越多、花得越快,美国率先度过危机的机会就越大。”
  潘云生微微着了下眉头,说道:“正好与我们的政策相反。”
  “国情不同,采取的政策自然不同。”纪佑国长出了口气,神色严峻地说道,“比起为企业提供出口补贴、扩大科研投入、增加福利开支,最能花钱的还是战争。”
  潘云生又点上了一根烟,说道:“美军部署在海湾地区的地面部队有增无减,上月月底达到二十五万。虽然在东海战争期间,罗迪克将六支航母战斗群派到了西太平洋,但是重新部署舰队相对容易,半个月之内,美军就能在海湾地区集结至少五支航母战斗群。空军的调动部署也比较容易,最多只要一个月。关键还是后勤保障工作。如果弗雷德里克上任之后重新启动攻打伊朗的作战行动,美军需要大概两个月才能完成所有准备工作。”
  “两个月?”
  潘云生点了点头。“这得看弗雷德里克准备打一场多大规模的战争。如果规模有限,仅仅占领伊朗的胡齐斯坦省,两个月内就能完成所有战争准备工作。如果弗雷德里克想推翻伊朗政权,让美军攻入德黑兰,也许半年都不够。”
  纪佑国站起身来,在房间里走了几个来回。
  问题摆在面前。弗雷德里克准备打一场多大规模的战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