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1195

  防空导弹未能幸免,全都脱靶。
  战舰上的日本官兵顿时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
  掠海突击的24枚C-604反舰导弹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虽然受到电磁干扰,导弹上的主动雷达无法使用,但是红外/紫外双波段成相引导装置仍然能够发现海上战舰,并且精确识别战舰。
  日本战舰也没有完全丧失自卫能力。
  由光学/红外探测设备控制的自卫武器系统发现了掠海飞来的反舰导弹,随即自动进入战斗状态。
  2艘“高波”级通用驱逐舰上的“海拉姆”自卫系统首先开火,以2秒钟的间隔时间,连续射出多枚“海拉姆”反导导弹。
  舰队防空反导作战进入最后,最惊心动魄的阶段。
  24枚C-604反舰导弹的探测系统发现日本战舰后,立即与储存在火控计算机内的目标特征信号进行对比。找到“首要攻击目标”后,占导弹体积四分之三的动力段与战斗部自动分离,重达550千克、装了200千克高能炸药的战斗部,在安置于气动中心点四周的64具火箭姿态控制发动机的帮助下,以高达3马赫的速度发起最后冲刺。
  目标突然改变,“海拉姆”将特征更加明显的“弹体”当成了“高威胁目标”。
  最后关头,驱逐舰上的“密集阵”速射炮自动瞄准开火,以每分钟4500发的速度将20毫米钨芯穿甲弹射向逼近的导弹战斗部。
  可惜的是,“密集阵”在设计时只考虑对付亚音速反舰导弹。
  即便是Block3C型的“密集阵”系统也只能勉强对付速度在2马赫以下,没有采用战斗部分离技术的超音速反舰导弹。
  面对共和国最先进的反舰导弹,“密集阵”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24枚C-604反舰导弹的突防率达到75%,总体突防率也达到了37.5%。
  18枚“战斗部”全部砸向位于舰队中央的“日向”号直升机驱逐舰与“金刚”、“爱宕”号防空驱逐舰。
  只要干掉旗舰与防空驱逐舰,第二轮攻击就能易如反掌的干掉六艘通用驱逐舰。
  如果提前考虑到防空驱逐舰将用光所有远程防空导弹,恐怕狄泊清等人在设置火控参数时就不会这么安排了。
  这也无关紧要。不管是首先攻击防空驱逐舰,还是首先攻击通用驱逐舰,日本第四舰队的结局将大同小异。
第四十七章
战况胶着
  日本第四舰队经受导弹“考验”时,梁国翔这边的战斗也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爬升到1000米高度,6架J-13B用火控雷达锁定了45千米外的12架F-15J,以最快的速度发射了12枚“霹雳14”拦截导弹。
  机群没有转向脱离,继续加速逼近日本战机。
  日本飞行员压根没有料到,遭到突然袭击的J-13B机群不但没有落荒而逃,还勇敢的迎了上来。等到日本飞行员用火控雷达重新锁定J-13B战斗机,“霹雳14”拦截导弹进入了自主攻击阶段。在导弹威胁下,12架F-15J立即释放干扰弹与欺骗诱饵,进行机动规避。最终,仅有2架F-15J被“霹雳14”导弹击中。
  不得不说,F-15J宝刀不老。
  或者说,大规模改进让F-15J重新焕发青春。
  本世纪初,日本计划引进F-22A战斗机,取代空中自卫队的F-15J。遭到美国拒绝后,日本“兵分两路”,一方面启动“心神”战斗机研制计划,一方面在美国国会展开游说工作。事实证明,日本无力单独研制性能足以与F-22A媲美的第四代战斗机,即便“心神”项目强行上马,结果也不会十全十美。曾经被日本媒体吹上天的“心神”战斗机不过是迫使美国向日本出售F-22A战斗机的“花招”。在美国国会修改立法、允许向盟国出售“简化版”F-22之前,日本曾经考虑引进F-35,弥补因为F-15J日益老化出现的防空力量空缺。可是F-35的工程进度比预期慢得多,几个参与研制的国家都急于采购,日本最快也只能在2020年之后获得F-35。无奈之下,日本决定对F-15J进行延寿改进。
  按照日本与波音公司签署的合同,波音将在2016年底前为日本改进60架F-15J。
  主要的改进项目有:更换主承力结构,采用复合材料机翼与机身蒙皮,换装推力更大的F-110-300PUS发动机,用AGP-81多功能相控阵火控雷达取代原来的脉冲多普勒机载雷达,安装战术数据链,采用性能更出色的“零-零弹射座椅”,增加主动干扰设备,提高对海/地打击能力。
  完成改进后,F-15J不但可以服役到2024年以后、空战性能全面提高,还拥有了强大的对地/海打击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多用途战斗机。只是日本空中自卫队承担对海/地攻击任务的是F-2战斗机,F-15J仍然以制空任务为主。
  与梁国翔交手的,正是第一批完成改进的F-15J。
  能够在仓促还手时干掉2架F-15J,没给对手第二次攻击的机会,6架J-13B战斗机的飞行员已经“心满意足”了。
  趁F-15J机群规避导弹的机会,6架J-13B迅速缩短交战距离,进入格斗空战阶段。
  6架战斗机,分成3个战术小队,梁国翔与朱荣辉搭档。
  盯着最近的那架F-15J,梁国翔将距离缩短到4千米的时候才发射了战机左翼最外侧挂架上的“霹雳13”格斗导弹。
  刚刚避开“霹雳14”导弹,正在爬升恢复机动能量的F-15J没能再次逃脱劫难。
  梁国翔看都没看坠向海面的战机残骸,以最快的速度“盯”上了左前方正在爬升的那架F-15J。
  没等他摁下发射导弹的开关,雷达告警机鸣叫了起来。
  “5点钟方向,下方!”
  听到狄泊清的招呼,梁国翔立即操作战机进行翻滚,干扰敌机的瞄准系统。
  “老梁,左转弯,让我攻击。”担任僚机的朱荣辉不想错过增添战果的机会。
  随着长机全速左转,与导弹联动的飞行员头盔瞄准系统迅速锁定那架准备偷袭的F-15J,右翼外侧挂架下的“霹雳13”格斗导弹拖着炽烈的尾焰冲向了目标。
  格斗开始,两对海航最出色的飞行员就给对手来了个下马威。
  虽然梁国翔错过了获得第二个战果的机会,但是朱荣辉没让他失望。
  此时,双方的十多架战斗机分布在方圆十多千米,从超低空到万米高空的辽阔战场上。进入格斗阶段后,梁国翔的领队身份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梁哥,11点钟方向,上面。”
  狄泊清尽职尽责,不但替梁国翔警惕身后的危险,还替梁国翔寻找战机。
  拉起机头,梁国翔才朝左上方看去。
  1架F-15J死死咬住落单的J-13B,遭到攻击的友机一边爬升,一边高速翻滚,力图摆脱身后的敌机。
  “妈的,小鬼子今天是不是吃了春药?”
  梁国翔低声咒骂了一句,将火力控制开关调整到了机炮上。随着头盔瞄准仪上的活动光环罩住F-15J,梁国翔扣下了扳机。30毫米航炮吐出火舌,打出了一个短点射。战机在航炮射击时有规律的震动起来,仿佛快要散架了一样。
  距离太远了,机关炮炮弹从F-15J的右前方飞过。
  虽然没被炮弹打中,但是日本战斗机飞行员也被吓了一跳,立即放弃追击前面的J-13B,转为向右侧俯冲摆脱。
  “想跑,没门!”
  梁国翔立即压下操纵杆,准备趁热打铁,干掉那架F-15J。
  只是,他的动作慢了一点。或者说,他的位置稍微差了一点。
  一直跟在梁国翔后面的朱荣辉再次把握住了宝贵机会,在F-15J转为俯冲的时候,他就锁定了目标,射出了第二枚“霹雳13”格斗导弹。
  生死攸关的时刻,F-15J一面俯冲,一面抛出红外干扰弹。
  只是,这一招对“霹雳13”格斗导弹并不管用。
  红外干扰弹只能欺骗第一代与第二代红外制导格斗导弹,对采用红外成相制导技术的第三代格斗导弹、以及采用红外/紫外双波段成相技术的第四代格斗导弹都没有用,而“霹雳13”属于三代半格斗导弹,采用了红外成相加紫外制导技术。
  F-15J的最大机动过载不超过9G,“霹雳13”格斗导弹的最大机动过载达到40G。
  一般情况下,只要导弹的机动过载性能达到战机的2.5倍,战机就很难避开追尾攻击的导弹。
  做出所有努力后,F-15J在距离海面不到200米时被导弹击中。
  直到战机的残骸在海面上溅起漫天水花,空中都没有出现降落伞的踪影。
  除非日本飞行员有金刚不坏之身,不然必死无疑。
  梁国翔心里的恶气终于得到发泄,心情也放松了许多。朝周围扫视了一圈,他才确定日本机群已经被击溃了。
  “各机汇报情况。”
  “‘飞虎’2号击落2架敌机,就在长机屁股后面。”朱荣辉最先回答。
  “‘火狐’1号击落1架敌机,正在向长机靠拢。”
  “‘苍鹰’3号击落2架敌机,正在赶来。”
  梁国翔皱了下眉头。在他的记忆中,“苍鹰”小队3号战斗机的飞行员梅乐弛与导航员栾劲宇是加入试验部队不久的“新手”,他们竟然“活”了下来,还击落了2架敌机!
  等了一阵,确认没有其他战机要汇报情况后,梁国翔叹了口气。
  用2架J-13B交换8架F-15J,不算吃亏,也不算占了多大的便宜。
  “梁哥,收到跳伞飞行员的求救信号。”
  “确认信号的准确位置,把消息发给搜救部队。”
  “消息已经发送,搜救飞机已经出动。”狄泊清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第二梯队到达,正在发射导弹。东南方向!”
  刚刚靠拢的4架战斗机上的飞行员都朝东南方向看去。
  遥远的海天线附近,24架FBC-1战斗机在贴近海面的高度上发射了96枚C-804反舰导弹,向日本第四舰队发动了第二轮攻击。
  发射完导弹后,24架仅仅剩下2枚格斗导弹的FBC-1战斗机转向离开战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