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1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1195

  “导弹攻击,梁哥,快规避!”
  梁国翔猛的反应过来,迅速推下油门,同时压下操纵杆。“干扰弹准备,欺骗诱饵准备。”
  不用搭档吩咐,狄泊清就打开了干扰弹与欺骗诱饵的开关,做好发射准备。
  另外11架J-13B的飞行员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在俯冲的同时准备释放干扰弹与欺骗诱饵。
  攻击机群的不是防空导弹,而是日本战斗机发射的中程空对空导弹。
  日本战斗机肯定在预警机的引导下逼近J-13B机群,以“先发射后引导”方式发动攻击。
  警报声的频率迅速提高,表示导弹已经进入自导攻击阶段,导弹上的火控雷达锁定了目标。
  留给梁国翔等人的时间只剩最后十几秒了。
  “梁哥,一点钟方向。”
  机群右前方,几十枚导弹凌空砸来。
  梁国翔没有开口,迅速拉起操纵杆,同时踩下右侧的方向舵。J-13B战机鱼跃而起,在空中翻转了180度。狄泊清心领神会,在战机即将到达最高点时,摁下了干扰弹与欺骗诱饵的发射开关。
  随着数十枚雷达干扰弹在战机身后炸开,挂在J-13B左侧翼尖上的欺骗诱饵也弹了出去,高速旋转时洒出大量含有金属粉末的气溶胶,在空中形成了一团与J-13B大小相当的电子干扰云。
  J-13B战机迅速转向俯冲,避开了电子干扰云。
  采取同样规避战术的还有朱荣辉等5名飞行员。因为导弹袭击来得非常突然,所以梁国翔来不及下达战术命令,只能由各机飞行员自主选择规避战术。
  飞行员在瞬间做出的本能反应决定了生与死。
  专门为J-13B研制的欺骗诱饵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电子干扰云具有与J-13B类似的电磁反射特征。即便日本战斗机发射的中程空对空导弹采用了更加先进的制导技术,能够在雷达干扰弹制造出的复杂电磁环境下准确识别战机,也无法分辨两个电磁反射特征类似的“目标”。因为电子干扰云距离导弹更近,所以对导弹更有“吸引力”。
  电光石火间,6架投放了欺骗诱饵的J-13B摆脱了导弹。
  另外6架J-13B则没有这么幸运,2架被3枚导弹击中,3架避开了第一枚导弹被后面2枚导弹击中,最后1架避开了2枚导弹,在俯冲时被第三枚导弹击中。
  看到坠向海面的战机残骸,梁国翔咬紧了牙关。
  “只有8名兄弟跳伞。”狄泊清的语气很悲痛,“干他娘的,梁哥,我们要给阵亡的弟兄报仇。”
  “向后方报告跳伞飞行员的准确地点,呼叫搜救力量。”梁国翔没有失去分寸,“老朱,还在吗?”
  “在,就在你后面。”朱荣辉语气不但悲痛,还很愤怒。
  “准备与敌战斗机交战。”梁国翔迅速检查了一遍机载武器,“干他娘的,不给狗日的一点颜色看看,他们还以为我是病猫。”
  “没问题,我们跟在你后面。”杨晋杰替搭档回了话。
  “各机注意,对空搜索模式,跟随长机行动,准备发射拦截导弹。”
  6架J-13B在超低空完成转向后,以最大推力升入蓝天。
  不管有没有兄弟阵亡,梁国翔都不会放过日本战斗机,因为他们的任务还没完成,担负第二轮攻击任务的24架FBC-1即将到达!
第四十六章
突防
  战斗打响,最受关注的不是空战,而是即将遭受灭顶之灾的日本第四舰队。
  收到6架J-13B被击落的消息后,项铤辉立即让海军航空兵的水上巡逻机前往飞行员跳伞海域,随即又一言不发的看着中央的大屏幕。
  能否歼灭日本第四舰队,得看第一轮攻击是否能够收到理想效果。
  48枚C-604型反舰导弹绝对不是吃素的。
  这种去年年底定型量产的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不但是共和国手中的“利器”,还是为对付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量身定做”的。与前一代C-603反舰导弹相比,采用“火箭冲压一体式”冲压发动机的C-604不但拥有更远的射程与更快的速度,还能携带威力更大的战斗部与更多的制导设备。
  C-604的最大特色就是强大的自主攻击能力。
  要想对付由舰载战斗机、区域防空导弹、点防空导弹与末段拦截系统组成的美国航母战斗群防空网,保证载机的安全,除了让载机在尽量远的距离上发射导弹之外,反舰导弹必须具备强大的突防能力。
  不管是提高飞行速度,还是降低飞行高度,都只能有限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
  通过采用多种制导模式提高导弹的抗干扰能力,设置多种攻击方式增加导弹的突防手段,才能有效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
  C-604反舰导弹具有主动雷达、被动雷达与红外/紫外双波段成相三种自主制导模式。
  在定型前的试射中,C-604反舰导弹的制导系统经受了最严酷的考验,在极端复杂的电磁环境下成功发现锁定目标,并且摧毁了目标。
  C-604反舰导弹有两种攻击方式,一是高空俯冲攻击,二是掠海攻击。
  高空俯冲攻击的速度更快,末段弹道极为陡峭,加大了敌防空导弹的拦截难度。掠海攻击飞行高度低,更加隐蔽,缩短了敌防空系统的拦截时间。
  实战对抗证明,将两种攻击手段结合起来使用,才能达到最理想效果。
  为了增强打击能力,C-604反舰导弹配备了多种战斗部。
  除了对付航母的穿甲战斗部、对付巡洋舰与驱逐舰等大型战舰的半穿甲战斗部、对付固定目标的高爆战斗部之外,C-604反舰导弹还有两种特殊战斗部,一是在反舰导弹上很少使用的子母战斗部,二是专门对付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战斗部。
  这两种战斗部能在攻击海面战舰时发挥什么作用,海航试验部队的飞行员最清楚。
  作为试验部队司令官,项铤辉非常清楚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
  在12架J-13B战斗机发射的48枚C-604反舰导弹中,12枚配备子母战斗部,12枚配备电磁干扰战斗部,另外24枚全部配备半穿甲战斗部。
  随着反舰导弹进入舰队防空系统的拦截范围,桥本砻佑也觉察到了即将到来的灾难。
  拦截战斗机机群的行动失败后,“金刚”号与“爱宕”号防空驱逐舰立即转为反导拦截状态,依靠预警机提供的目标信息,两艘驱逐舰在导弹进入“宙斯盾”雷达探测范围前就各自发射了24枚“标准-6”型防空导弹。
  受火控通道数量限制,两艘防空驱逐舰最多只能引导24枚导弹拦截12个空中目标。
  也就在这个时候,12枚反舰导弹突然爬升,进入高空。
  情势剧变,防空驱逐舰上的官兵没有手忙脚乱,立即依靠“宙斯盾”雷达获得的目标数据,各自向12枚刚刚升空的“标准-6”导弹发出制导指令。随后,两艘驱逐舰上的火控雷达启动,准备照射从高空逼近的反舰导弹。
  在被动制导模式下,“标准-6”防空导弹对高空目标的摧毁概率超过了95%。
  两枚“标准-6”对付一枚反舰导弹,摧毁概率超过99%,算得上万无一失。
  只是,日本战舰上的官兵没能得意多久。
  刚刚击落第4枚反舰导弹,剩下的8枚反舰导弹突然“解体”。两艘防空驱逐舰的雷达屏幕上出现了数十个“目标”。凭借强大的火控计算机,两艘防空驱逐舰的火控系统迅速做出判断,那不是数十个导弹碎片,而是数十枚“导弹”。
  这下,战舰上的日本官兵傻眼了。
  火控系统并没“傻眼”,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两艘驱逐舰的火控雷达以迅速锁定8个最具威胁的目标,引导剩下的16枚“标准-6”防空导弹进行拦截。
  反应过来后,防空驱逐舰上的火控军官立即调整战术。
  剩下的24枚“标准-6”防空导弹重新锁定目标,射向从高空逼近的“反舰导弹”。面对数十枚“导弹”,24枚“标准-6”显得杯水车薪。
  转眼间,刚刚升空的48枚“标准-6”消耗一空。
  难题摆在了桥本砻佑面前。两艘防空驱逐舰总共携带72枚“标准-6”,拦截战斗机时浪费了24枚,剩下的48枚也全部射出。没有导弹,雷达性能再先进,也是摆设。高空还有20多个目标,低空至少有30多枚反舰导弹。仅凭能力有限的点防御系统,不可能击落所有反舰导弹。
  “金刚”号与“爱宕”号的舰长并没迟疑。
  面对气势汹汹的反舰导弹,两名舰长都按照防空作战条令,下令用“标准-3”型防空导弹进行拦截。
  此时,从高空逼近的“反舰导弹”距离第四舰队旗舰仅仅只有25千米。
  时不待我,由计算机控制的战舰防空系统才不会理会用价值数千万美元的“标准-3”海基反导导弹拦截价值数百万的反舰导弹是否划算。短短十多秒,两艘防空战舰上的MK41型垂直发射系统就以每秒1枚的速度发射了24枚“标准-3”型防空导弹。
  与此同时,旗舰与通用驱逐舰上的点防空系统也投入了战斗。
  虽然“先进海麻雀”的最大射程达到40千米,但是对付导弹类目标时,射程仅有20千米。
  每艘通用驱逐舰只能同时拦截4个空中目标。
  因为导弹从舰队正前方杀来,所以第四舰队里只有旗舰“日向”号直升机驱逐舰与2艘“高波”级通用驱逐舰及时参加舰队防空作战,位于两支反潜分队后方的4艘“村雨”级通用驱逐舰只能干瞪眼。
  也就此时,“金刚”号与“爱宕”号的“宙斯盾”雷达识别出了高空目标的“身份”。
  桥本砻佑与2名舰长大呼上当,可是战斗并没结束。
  随着“标准-3”防空导弹将高空来袭的“弹头”一一击落,第二批12枚C-604反舰导弹从低空升起,沿抛物线弹道向第四舰队砸来。
  3艘驱逐舰发射的24枚“先进海麻雀”迎头而上。
  2艘防空驱逐舰再接再厉,将剩余的“标准-3”防空导弹全部射了出去。
  在肉眼看不到的地方,12枚到达弹道顶点的C-604反舰导弹抛掉笨重的冲压发动机,战斗部在微型火箭发动机的控制下飞速旋转起来,甩掉包裹在外面的热护罩,电磁干扰装置的保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自动解除、进入工作状态。
  肉眼看不见的高能电磁脉冲以光速散开,铺天盖地的洒向第四舰队。
  驱逐舰上的防空雷达与火控雷达立即成了聋子的耳朵,防空指挥部的屏幕上出现了雪花般的白色光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